第22课 新式教育的发端
基础知识知识点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1、温故知新:科举制度开创于 ,完善于 。 2、 年,清政府宣布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至此,历时 年的科举制度遂告终结,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最终促成了近代 的确立。知识点二: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1、 年初,清政府颁布实施了近代中国第一个 ,在此推动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迅速发展起来。 2、民国成立后,对晚清新学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主要是缩短了 。 3、1922年,参照 的学制,再次进行改革,规定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6年。至此,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知识点三: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1、京师大学堂是 变法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2、1912年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 。 3、1917年,北京大学的校长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他上任后整顿校风,首先要求学生戒除读书做官的思想;其次,为活跃学术氛围以 的精神聘任教师;第三,鼓励学术研究;第四,民主办学,教授治校。北大很快成为 的中心。【】1、1905年,清政府宣布的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 A、各省建新式学堂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派遣留学生 D、废除科举制度2、关于近代开展新式教育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巩固了清朝统治 B、推动了社会进步C、培养了实用人才 D、顺应了时代潮流3、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了 ( ) A、500多年 B、1000多年C、800多年 D、1300多年 温故知新,回顾科举制度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新式教学体系中的学制内容 回顾前面学过的戊戌变法内容
4、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颁布于 ( )
A、1898年 B、1904年 C、1912年 D、1949年
5、近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关是 ( )
A、清华大学 B、京师大学堂
C、交通大学 D、复旦大学
6、在开办京师大学堂方面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皇帝是 (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
7、下列对教育家蔡元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到北大任教
B、大力开展平民教育和积极推行乡村教育
C、提出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D、改革北京大学,使其面貌一新
8、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堂”说的是读书求学的人通过科举考试后,一步登天,由贫民一跃而成为高官鲁迅先生对这种科举制度是深恶痛绝的,他笔下的孔乙己就是科举制度毒害下的产物,不过鲁迅先生是在生产力比较发达的近代社会对科举制度作出的中肯的评价。 请回答:
(1)科举制度是在哪个朝代形成的?完善于哪个朝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在当时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
(2)科举制度后来是在哪个朝代废除的?科举制度前后在中国存在了多少年?
【名校风采】北大的历程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