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华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华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7 09:2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理 解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
掌 握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历史事实要素
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南京
2.难点:渡江战役历史作用和蒋家王朝覆灭原因的分析和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巩固基础——以本为源
(一)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
一、辽沈战役
1.中共中央决定发动战略决战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中共中央决定发动战略决战的条件:
解放军:
国民党:
2.时间、领导人及军队
1948年9-11月,林彪、 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指挥 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
3.作战方针:
4.经过
东北野战军首先攻克 ,截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北敌人向关内撤退的后路。被围困的 守敌,部分起义,部分投降。解放军在 、 、大虎山进行顽强狙击,全歼沈阳援敌。11月2日,攻克 。
5.结果:经过52天的激战,东北野战军共歼敌 人
6.意义:解放了 全境。
二、淮海战役
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领导人: 、邓小平、 、粟裕、
3.军队: 野战军和 野战军
4.作战范围:以 为中心,东起 ,西迄 ,北接 ,南达 。是解放战争中一次 的决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经过:
人民解放军先后在 战役、 战役歼灭大量敌军,西逃敌人在河南东部 被解放军围歼。
6.结果:经过65天的战斗,歼敌55.5万人
7.意义: 广大地区基本解放,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三、平津战役
1.形势:辽沈、淮海战役使华北国民党军队50多万人成为惊弓之鸟,企图从海上南逃或西窜绥远
2.时间及军队:1948年11月-1949年1月, 野战军和 野战军。
3.作战方针: 或 和先打两头, 21教育网
4.经过
⑴为截断 的通路,人民解放军首先将敌分割包围于 、 、 等5个据点21cnjy.com
⑵解放军攻克 、 ,随后又攻克 ,全歼守敌13万人。
⑶1949年1月31日, 和平解放。
5.结果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队 人
6.意义: 全境至此基本解放。
四、渡江作战
1.渡江前形势
经过三大战役, 基本被消灭,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成定局。
2.时间:1949年4月21日-23日
3.经过: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 、西至 的千里战线上,分兵三路横渡长江,迅速摧毁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4.结果:4月23日,南京解放, 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5.渡江后的胜利进军
5月15日, 解放。5月27日, 解放。接着,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向西南、西北和东南沿海进军,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21·cn·jy·com
(二)能力提高——自我检测
1、合力进行平津战役的野战军是
①东北野战军 ②中原野战军 ③华东野战军 ④华北野战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三大战役中首先攻克的城市是( )
A、锦州 B、长春 C、沈阳 D、北平
3、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按多少顺序排序应是( )
A、辽沈、淮海、平津 B、淮海、平津、辽沈 C、辽沈、平津、淮海 D、平津、辽沈、淮海
4、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在于(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5、三大战役中用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
A、锦州 B、沈阳 C、天津 D、北平
(三).当堂检测——立竿见影
1、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主力决战的是( )
A、青化砭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2、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标志着统治人民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 )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南京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
4、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的千里战线是( )
A、江苏镇江到江西湖口 B、江苏南京到江西九江
C、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 D、江苏江阴到江西九江
5、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
①解放战争英勇作战 ②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③中共的正确领导 ④革命力量的团结一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