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2.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2.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0 11:3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2.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
1.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
C.草盛豆苗稀 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
2.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地防止波浪对海岸的侵蚀,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环境依赖生物
3.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很多与生物学知识相融,以下诗词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生活环境环境 B.生物能改变环境
C.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环境不影响生物
5.近期,潍坊北站后期建设正在抓紧施工,为防止施工中出现尘土飞扬,飞沙弥漫现象。在高铁站绿化美化过程中,如果你是一位园林师,你将建议首先栽种哪一种植物(  )
A.山毛桦 B.柳杉 C.悬铃木 D.圆柏
6.下列哪一实例能够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
A.蚯蚓能使土壤变得疏松
B.地衣能使岩石不断风化
C.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D.苹果宜在北方种植,柑橘宜在南方种植
7.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山下的桃花先比山上的桃花先开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8.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它可以疏松土壤,分解有机物,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此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适应生物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能影响环境
9.下列描述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葵花朵朵向太阳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雨露滋润禾苗壮
10.红树林主要生活在潮汐多变的河口、海湾等沼泽地的淤泥滩上,它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地防止海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的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1.2023年,焦作市园林部门计划在本市增设13处口袋公园及100处立体绿化区域。植物既改善了空气质量,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降水量,这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影响生物
12.有一种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结果,随着山羊数量的增加,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生物
A.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能够影响环境
C.不能适应环境 D.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了反应
13.仙人掌叶特化为刺,茎膨大,表面为绿色。请问它的这些特性适合什么生存条件 ( )
A.缺乏空气 B.缺乏阳光
C.缺乏营养 D.缺乏水分
14.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5.“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16.骆驼刺因其地上分枝多,株丛状,草层较高,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环境可以适应生物 B.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C.环境可以影响生物 D.生物可以影响环境
17.“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俗语说明的生物与环境的哪种关系(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有依赖性 D.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
18.下列描述的情境中,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春暖花开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大雁南飞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9.家养的仙人掌,如果经常浇水反而生长不好,甚至还会死亡。因为 ( )
A.仙人掌不能离开沙漠 B.仙人掌的生长不需要水分
C.仙人掌不适应湿润的环境 D.仙人掌的叶子发生了变化
20.生活在绿色草丛中的昆虫,它们的体色往往是( )
A.绿色的 B.灰色的 C.黑色的 D.褐色的
21.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既要 环境,同时,也能 环境。
22.我国森林的覆盖率低,只有 ,人均森林面积只有 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
23.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引起湿度差异的原因是:在不同地点,植物的种类和 是不同的;而早、中、晚不同的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 ,最小的时间是 。所以,生物能够 环境。
2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 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又区分为 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空气、水、土壤、温度、湿度等。②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 ;竹节虫通过拟态,北极熊通过利用 色,毒箭蛙通过利用 色来适应环境。③生物也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如 。(举出1例即可)
25.通过对裸地、草坪、灌木丛空气湿度的测量得知,植物多的地方,空气湿度就 ,反之,植物少的地方,空气湿度就 。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而过度放牧则会导致草原沙漠化,说明生物能够影响一定的环境。
26.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捕食、 、 共生 、 ;
27.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体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作用;真菌和藻类通过 作用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28.校园绿化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夏天可以乘凉说明花草树木可以 环境;到了冬天,有些苗木还要搬到暖棚里去,否则过不了冬,说明环境中的 影响生物的生长。
29.“鱼儿离不开水”,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30.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 和相互 的关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C
6.D
7.B
8.D
9.B
10.D
11.A
12.B
13.D
14.B
15.A
16.D
17.A
18.B
19.C
20.A
21. 适应 影响
22. 16.55% 0.128 1/5
23. 灌丛 数量 早上 中午 影响
24. 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光 适应 保护色 警戒色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25. 大 小
26. 竞争 合作
27. 呼吸 共生
28. 影响 温度
29.环境影响生物
30. 影响 作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