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师课件第5课:敬业与乐业(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师课件第5课:敬业与乐业(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17 21:3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1873-1929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別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他是康有为的弟子,戊戌变法前,他曾和康有为联合各省举人上书请变法,領导京师和上海的强学会活动;又和黃遵宪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著《变法通议》,主张「废科举,兴学校」,亦时时发民权论。
他又多批评清代时政,胪举失政,提倡革命,因此,他对清末改良运动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和康有为组织「保皇会」,创办《清议报》、《新民义报》、《新小说》等杂记,坚持改良主义立场。
他同时努力于西方社会科学的介绍,对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的整理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对改革旧思想、旧文化,传布新思想、新文化,也起了广泛的影响和一定的积极作用。《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整体阅读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2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3作者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你认为人类的合理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明确:1有业;2敬业;3乐业.明确: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全文主旨 本文主旨是说明对职业(工作)应有的态度:「敬业」和「乐业」。
并说出如何培养「敬业乐」的精神。
「敬业」一词
- 出于《礼记》之「敬业乐群」。
「乐业」一词
- 出于《老子》之「安其居乐其业」。
題解本文是梁启超在1923年向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快将毕业的学生演讲的讲词,向学生说明对职业应有的态度。点明题旨課文分析交代讲题「敬业与乐业」的出处。
二. 说明为什么要以「敬业与乐业」为讲题。(讲题「敬业与乐业」乃作者从《礼记》和《 老子》中断章取义造出來,与《礼记》、《 老子》原意不相同。)第一段段落大意 第一段
指出题目出处及题旨—「敬业」與「乐业」在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说明「有业」的必要課文分析指出人必先有业,才可谈「敬业」与「乐业」。
二. 引述古人之言行以作证。

三. 总结「有业」的重要性
无所事事的人:
- 是社会的蛀米虫
- 是掠夺別人勤劳的成果的盜贼
(梁启超所指的「业」,并不只局限于工作,而是泛指做事)第二至五段課文分析作者引述以说明人人都需有职业(工作)的古人言行第二至五段「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无所事事,不做工作的人,实在难以教化,从反面说明做人必须要有业)
孔子「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不事生产的人,无资格享受成果,
从正面说明做人必须有业)百丈禪師第二至五段
引用儒门、佛门例子,论证「有业」的必要。
段落大意 论「敬业」課文分析一.「敬业」就是把工作做得圆满。
二. 引述古人之言行、假设事例以作证。

三. 总结「敬业」的重要性
- 若能因自己的才能、境地把工作做得圆满,
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第六、七段課文分析作者引述以说明「敬业」的古人言行第六至七段「主一无适便是敬」
(「心无旁骛」便是敬)朱熹引宋儒朱熹的说话说明什么是「敬业」課文分析作者假设事例以说明「敬业」第六至七段借黃包車夫和大总统说明,什么职业都是一样,
无分高尚与低下,都要做得圆满課文分析作者假设事例以说明如何「敬业」第六至七段假设不同的事例说明:
不论是什么职业,都应「敬业」木匠政治家承蜩老人故事法国人英国人挑粪夫军人課文分析作者引古人说话以说明如何「敬业」第六至七段引用不同名人说话说明:
「敬业」(天下间第一等人)就是因自己才能、境地把工作做得圆满孔子「素其位而行,不原乎其外」
(安于自己的本业,不分心外骛)「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只有集中精神做事才能成功)
莊子庄子第六至七段
援引语例、假设事例说明「敬业」的定义及敬业的秘诀 — 专心于工作。段落大意 課文分析作者引古人说话以说明为什么要「乐业」第八至九段借孔子的說話說明:
「乐业」(从事情中领略趣味)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能够对事物从中找出趣味,才是真正享受那种事情)
「其为人也(指孔子自己),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全情投入于工作之中,什么也可忘记)论「乐业」課文分析一. 指出凡是职业都有趣味。
二. 能否领略其中趣味,只在乎主观的心。
- 天下间第一等苦人:终日无所事事,闲游浪荡。
- 天下间第二等苦人:厌恶自己本业的人。
三. 总结如何「乐业」
- 投入工作之中,于不同层次进展变化中,领略趣味。
- 在工作的刻苦奋斗过程中,领略趣味。
- 与同业互相比较、骈进竞争中,領略趣味。
- 投入工作时,可杜绝其他游思妄想。第八、九段第八至九段
指出「乐业」的重要,凡职业都有趣味,只有能够从工作中领略其中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段落大意 总结演讲的主题并勉励同学課文分析第十段- 「敬业」即是责任心
- 「乐业」即是趣味。第十段
总结全文,指出「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并勉励同学两者的实现,是人类的理想生活。段落大意 第十段
总结全文,指出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两者的实现,是人业的理想生活。段落大意 段落大意 第一段:
- 指出题目出处及题旨 — 敬业与乐业在人业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至五段:
- 引用儒门、佛门例子论证有业的必要。
第六至七段:
- 说明敬业的定义及敬业的秘訣—忠实。段落大意 第八至九段:
- 论述何谓乐业及如何从职业中找出趣味。
第十段:
- 总结全文,指出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两者的实现,是人类的理想生活。段落大意 写作手法 (1) 开宗明义,提出论点
(2) 逐层深入,议论透辟
(3) 先破后立,说服力强
(4) 设問反诘,加强语气
(5) 援引例证,加强论点
(6) 正反立论,以资比較修辞学习1. 引用(语例)
- 引用古人或名人的说话
2. 举例
- 事例:举出一些事实(如史实或某做过的事)以作例证
- 设例:假设一些情況以作例证
4. 反问
- 提出疑问,让读者思考
3. 设问
- 提出疑问,让读者思考,然后指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