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
【学习目标】
知道科举制度的废除、京师大学堂、蔡元培的教育理念等知识。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建立、废除史实的回忆与介绍,使学生懂得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培养学生力士比较能力与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要点】
要点:科举制的废除、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
难点:蔡元培的办学宗旨。
【参谋意见】
教育制度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新式教育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本课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介绍了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学习本课,同学们要懂得科举制的建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进而培养辨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而蔡元培的教育改革,则会让同学们深深懂得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讨论 比较归纳
【自主学习】(10分钟完成阅读教材,完成空白处,要与时间赛跑啦!)
科举制度的废除
1、科举制度的历史:1300多年( 朝开始—— 朝废除)。
2、科举制的废除: 年,清政府宣布自 年起停止科举考试。
3、科举制的建立与废除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强调门第到注重学识;由追求功名到重视实践,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才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思想观念不断解放的历史发展趋势。所以科举制的建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 。(进步 倒退)
二、新式教育体制的形成
1、形成标志: 年(晚清时期)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颁布实施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成葵卯学制。规定了国家的教育系统、教育对象、课程设置等。
2、特点:以 为主,强调 。
3、内容: 教育+ 教育+ 教育。
4、形成过程:第一阶段:葵卯学制;第二阶段:改革学制;第三阶段:仿美国学制改革
三、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1、京师大学堂
①创立: 年7月, 期间, (皇帝)发布上谕,开办京师大学堂。
②地位: 。
③改名: 。
2、著名校长: 。
①措施:
②影响:北大很快成为 运动的中心和 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基地。
【合作探究】
1、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正因为这样,20世纪末,我国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到一个极其重要的,关系国家兴衰、民族振兴的地位上。请回答:
(1)晚清时,下列哪位人物提出实业和教育是“富强之大本”的观点 ( )A.张謇 B.孙中山 C.周学熙 D.康有为
(2)面对社会,你认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观点正确吗 举例说明之。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本次课程改革的看法?
【达标检测】
1.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体系是在下列哪一时期基本形成的 (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 D.民国初期
2.新式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
①教学内容的不同 ②人才的培养方向不同 ③受教育者不同 ④教学方法不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3.中国学生最早接受西式教育是在( )
A.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会学校 B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
C.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 D.中华民国成立后的新式学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