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
2
3
4
目
录
壹·知人论世
贰·研读课文
叁·问题研讨
肆·拓展探究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六国论》《阿房宫赋》的异同。
解题
论
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①政论
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
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即史论。
②史论
“六国论”
即“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壹·知人论世
苏洵
苏轼
苏辙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苏洵(1009 — 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27岁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等,皆不中。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名声大噪。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走近苏洵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三字经》)
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所以欧阳修作墓志铭,张方平作墓表,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时代背景
◇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北宋疆域示意图
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解题
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 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 ,经济和军事实 都强 起来; 原本强 的六国却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 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 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 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外交上,秦采取“连横”这 有针对性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 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贰·研读课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破灭:灭亡
兵:兵器、武器
利:锋利
战:动词,打仗、作战
善:形容词,好
弊:弊病
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赂,赠送财物。
而:连词,表因果
之: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道:原因
或曰:有人说。
或:不定代词,有的人。
互丧:相继灭亡
率:全都、一概
耶:助词,表疑问,吗
者:....的国家
完:形→动 保全
以:介词,因为
盖:因为
“弊在赂秦也。”
判断句
第一段
六国被灭,并不是(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就在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使自己的力量亏损,(这)是被灭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灭亡,大概因为不行贿赂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就在贿赂秦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翻译
解读第一段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议论。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中心论点
弊在赂秦
总
分
总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以:介词,用、凭
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小、大:形→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则:连词,就
所得:所得到的土地
其:代词,贿赂获得的土地
实:实际
其实:古今异义
古:它的实际数目
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患:担心
固:本来
亡:动词,丧失、丢失
第二段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思:回想
厥:相当于“其”他或他们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祖父:古今异义 今:父亲的父亲
以:连词,相当于“而”才
尺寸:比喻面积小 之:助词,的
视:动词,看待、对待
之:代词,代“尺寸之地”
甚:副词,很、非常
举:动词,拿、用
以:连词,表目的来
然:代词,这样
安寝:安稳熟睡
而:连词,表转折却
第二段
暴:同“曝”,暴露,冒着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然则:既然这样
之:助词,的
暴:形容词,凶残
之:助词,的
厌:同“餍”,满足
奉:送 之:代秦国
弥、愈:副词,越、更
繁:形容词,多
之:赂秦各国
判:决定,确定
矣:助词,表感叹,了
至于: 以致、以至于
颠覆: 灭亡、覆灭
固:本来 ;宜:动词,应该 ;然:代词,这样
第二段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出自于《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以:连词,用
事:动词,侍奉
薪:柴草
得:适宜、得当
之:代上面说的道理
第二段
秦国凭借攻战获得土地以外(接受诸侯的贿赂),小的方面获得邑镇,大的方面就获得城市。把秦国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得到的土地比较,它实际得到的多到百倍。把六国诸侯(贿赂秦国)丧失的土地,与战败丧失的土地比较,它实际失去的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欲望最大的,就是六国诸侯祸患最大的,(这样,)本来就不通过战争来决定(胜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翻译
想想他们的(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子孙对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它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来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翻译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厉害。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至于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翻译
解读第二段
第2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哪句话?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战胜而得
数量上
对比论证
事理上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对比
受贿所得
战败而亡
贿赂所亡
创业之艰
割地之易
薪不尽
地有限
欲无厌
奉繁
侵急
火不灭
程度上
对比论证
本段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体现在什么地方?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终:最终
继:副词,接着、随后
迁灭:迁,改变 灭亡
何:为什么
哉:助词,表疑问 呢
与:亲附、亲近
而:连词,表转折,却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判断句
既:已经
第三段
之:助词,的
始:副词,当初、起初
远略:长远的谋略
其:代词,他们的
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而:连词,表转折,却
斯:代词,这
之:助词,的
“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以…为:把…作为
计:策略
始:才
速:动词,招致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于:和、跟
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击:攻打
再:古:两次
今:又一次
连:连续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之:代秦军
洎:及、等到
以:因为
谗:谗言
诛:被杀(表被动)
其:代赵国
武:名词,泛指与武力、军事、战争有关的事物。
而:连词,表转折,却
终:动词,坚持到底
革:革除;灭:灭亡
殆:近乎;尽:完
之:的 ;际:时候
“处在秦国把其它各国消灭完的时候”
智力:古,智谋和力量;今,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
孤:单独
危:危险
而:表顺承
诚:副词,确实、实在
不得已:没有办法
第三段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向:副词,从前、过去使:连词,假使、如果
三国:韩、魏、楚,这三国都曾割地赂秦
其:他们的
附:亲附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行:动身、出发
犹:还
在:活着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数、理指天数、命运。(互文)
之:助词,的
当:通“倘”t ng。假如、如果
相较:相抵、相抗衡、相较量
未:副词,不
易:轻易
量:估量
第三段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自己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被灭,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翻译
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的时候,(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因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翻译
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若与秦国相比,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呢。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翻译
解读第三段
思考1、第3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对策是什么?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印证第1段哪句话
齐国
燕国 赵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
以荆卿为计
牧以谗诛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对策:
解读第三段
思考2、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思考3、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假设论证
举例论证
呜呼:叹词,表示叹息
以:介词,用
之:助词,的
封:封赏
礼:名→动,礼遇,礼待
并力:合力,六国联合
西向:宾语前置,向西
食:名→动,吃
之:主谓之间取独
下:名→状,向下
咽:吞食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判断句
第四段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fú语气助词
之:助词,的
而:表转折,却
为:表被动,被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之:助词,的
劫:胁迫
日、月:名→状,每日 / 每月
以:连词,以至
于:到
为:动词,治理
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使:动词,让、叫
为:表被动,被
第四段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分封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吞食六国都咽不下了。真可悲叹啊!有这样有利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每日割地,每月割地,因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他国的积威胁迫啊!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翻译
解读第四段
思考1、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思考2、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重用谋士
礼贤下士
团结一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假设论证
解读第四段
思考3、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评论六国灭亡
表层
承上启下
——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
里层
“鸣呼……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夫:句首发语词,表议论
其:代六国
于:比 弱于秦:状语后置,于秦弱
而:连词,表转折,却
犹:还
可:可以
以:凭借
而:连词,表顺承
胜:形容词作动词,战胜
之:代秦国
之:助词,的
苟:如果
以:凭借
天下:代指国家
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大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下:降低身份
而:连词,表转折,却
从:跟随
之:助词,的
故事:旧事
是:这
第五段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着这样大的国家,跟随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是又在六国的下面了!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
解读第五段
思考1、得出了什么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结论
对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与秦:诸侯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北宋:天下之大
比
古
今
解读第五段
思考2、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比:“六国”——“秦”
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
暗比:“宋朝”——“契丹、西夏”
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对比论证
解读第五段
思考2、从第五段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苏洵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对宋王朝怯敌退让敲警钟,对妥协政策进行讽刺。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积威之所劫”,奋起抵御外侮。
叁·问题研讨
文章主旨
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论证结构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1)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2)
数量上
程度上
事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强弱胜负不战已判
终继迁灭势所难免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中心论点
分论点
事 实
论 断
结 论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赂秦力亏
不赂者
以赂者丧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不战
胜负判
智力孤危
败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总分
总分
总分
第一段
第二段
并 列
分总
第五段
引古
第六段
讽今
递 进
(宋) 以天下之大
不赂而胜之势
从破亡之故事
在六国下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画龙点睛 讽喻现实
六国与秦皆诸侯
对比
讽谏
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借古讽今,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
论证方法总结:
“古人云:… ”
引用论证
加强论证说服力
六国灭亡史实
举例论证
证明观点正确性
秦与六国、六国相互之间的对比
对比论证
证明破灭必然性
假设论证
向使三国……
进一步回扣论点
比喻论证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犹抱薪救火”
语言生动形象
增强表达效果
肆·拓展延伸
现实意义
六国灭亡已成历史,当历史照进现实,新时代的我们能够从六国破灭的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不要畏惧强国,不要屈服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更不要被强国的积威所胁迫。
疫情当下,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有一些别有心的政客,把本国疫情的失控甩锅给中国,鼓噪所谓“追责索赔”这种做法,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厅答记者问中,提到“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如果想借滥诉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敲诈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成果,恐怕是白日做梦,必将自取其辱。”
六国对秦国的妥协退让,相当于饮鸩止渴,在自己要自己的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因为对入侵的国家采取妥协而能够保全的,一味退让获得不了尊严,更多的是丧权辱国,甚至灭国。
回顾我国的近代史,列强的铁蹄肆意践踏我们的国土,奴役我们的人民,而我们的清政府北洋政府,都是采取牺牲部分利益,一味的退让妥协,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甚至在一战的巴黎和会现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连争取自己利益的实力都没有。
再看看我们现代的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军事力量的世界领先,这些都让我们这个东方雄狮不再软弱,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我们在国际社会上才有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轻视我们。
国家的尊重和独立需要靠自身的发展,那人与人之间的尊严和社会地位,同样需要个人的努力。
一味的妥协退让,换不来尊严与独立。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不要努力追一匹千里马,潜心养好千里马需要的草料,再快的千里马,终究会来到你的身边。
现实意义
拓展延伸
《六国论》《阿房宫赋》二篇文章有何异同?
对比角度 相同点
评论内容
写作意图
论证方法
文章结构
语言运用
篇目 不同点 主旨 观点
《六国论》
《阿房宫赋》
对比阅读
拓展延伸
《六国论》《阿房宫赋》二篇文章有何异同?
对比角度 相同点
评论内容
写作意图
论证方法
文章结构
语言运用
都涉及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一史实
都是为了借古讽今,规劝帝王
都采用了对比手法
都采用了逐层推进的结构
都是整散结合,都结合运用了对偶、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拓展延伸
《六国论》《阿房宫赋》二篇文章有何异同?
篇目 不同点 主旨 观点
《六国论》
《阿房宫赋》
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妥协投降
论证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赂秦
希望唐敬宗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
警诫当世统治者不要荒淫奢靡,重蹈亡秦覆辙
杜牧《阿房宫赋》: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苏洵《六国论》:
“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智力孤危,不能独完”
苏辙《六国论》:
“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贾谊《过秦论》:
“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六国合纵离散盟约失败
六国破灭的史实是一样的,对于其原因,众说纷纭,都有自己的观点,不同人站在不一样的角度,自然会得到不同的观点。
由于六国的统治者不懂得爱惜百姓。
由于“赂秦”
六国谋士,不能明势,六国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