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 华东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 华东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7 10:0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7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www.21-cn-jy.com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21·世纪*教育网
【教学重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张共和,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21*cnjy*com
2、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为什么还说它的任务没有完成?(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人民仍然处于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之下。)【出处:21教育名师】
这些运动和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怕失败,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同当时的反动思潮展开激烈斗争,率领一批青年掀起了生气勃勃的新文化运动。2·1·c·n·j·y
【自主预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新青年》的创办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根据课文“动脑筋”: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为什么会指向孔教?21·cn·jy·com
可启发学生从辛亥革命在思想观念上的影响、袁世凯统治的实质、进步知识分子的奋起等方面思考回答:
A、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思想观念对于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知识分子所产生的震撼力特别巨大。【来源:21cnj*y.co*m】
B、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国内外反动势力,妄图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借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掀起了一股反动的文化逆流,新思潮的斗争锋芒自然而然地指向了孔教。
C、 进步知识分子奋起抗争,高举“民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科学”两面大旗,朝着“独裁专制、迷信盲从、旧道德、旧文学”发起勇猛冲击,掀起了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2、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是什么?(组织学生“接龙”,当堂掌握“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民主、科学和新道德”属于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学”属于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文学革命则扩大了思想革命的影响。但是,就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资本主义大国互相厮杀,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毕露。人们需要寻找更好的出路,马克思主义就被引进到了中国。21教育网

“新世纪的曙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文献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李大钊先生对于十月革命的热情赞美和对于社会主义的坚强信念,另一方面说明,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步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而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版权所有:21教育】
1、你知道当年引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刊物和文章吗?
2、你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提醒学生要坚持运用“两分法” )
A、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B、缺陷:运动中对于中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了后来。
3、根据 “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的内容,小组讨论如何评价胡适对于“文学革命”的主张,然后由小组代表在班上发言。21*cnjy*com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他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的文学革命,首要任务是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同时也注意到文学作品的内容必须反映平民中的社会问题。这些在今天都已经成为现实。但是,他没有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只停留在改良的层面上,并没有主张彻底的革命。

【合作探究】
1、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为什么?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反对迷信和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这些有没有现实意义?我们现在还需要民主和科学吗?怎样才能使民主和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什么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新的曙光是什么?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看书总结知识结构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起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进步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评价:
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提倡民主 B、提倡文学革命
C、提倡科学 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
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对复古运动 B、文化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民主运动
3、新文化运动中的两面旗帜是( )
①民主 ②科学 ③自由 ④平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新文化运动所要改造的国民性主要表现在( )
A、政治方面 B、经济方面 C、思想文化方面 D、军事方面
5、一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章写道:“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此文的作者最可能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6、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