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思想情感-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 思想情感-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0 13:3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思想情感
[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试比较两首诗歌中的不同情感。
第一步:整体感知
关注诗歌中的意象,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分析诗句
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
第三步:概括情感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情感。
①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②揭示思想内容。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表现了)……”。(也可以选揭示情感,再具体描述)
 
(2021秋·六年级课时练习)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暗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的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重庆大足·统考小升初真题)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8.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秋·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①新词②酒一杯③,去年天气旧亭台④。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⑤独徘徊。
注释:①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②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③酒一杯:一杯酒。④去年天气旧亭台: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⑤小园香径:落花散香的小径。
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上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②词的上阕写的是词人本来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饮酒听歌,但这种情境却触发了他对“去年”类似经历的追忆,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
③下阕写出了词人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感到既似曾相识又无可奈何。( )
10.这首词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处,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请你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资料: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2.《七律·长征》中,地名在诗中的正确排序是( )。
A.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B.金沙江、乌蒙、五岭、大渡河、岷山
C.五岭、金沙江、岷山、乌蒙、大渡河
D.五岭、岷山、金沙江、大渡河、乌蒙
13.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不但山势高大,而且道路弯曲,是摆在红军战士面前的困难。
B.通过想象和夸张,把群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凸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C.走过逶迤的五岭,跨过大海的波涛,走过满是泥丸的乌蒙山,战士们走过的路很长。
D.从五岭到乌蒙,一路上跋山涉水,在细浪与泥丸中前行,战士们走过的路非常艰难。
14.说一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资料,把再读这首诗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诗
江 南 春     山 行
杜牧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6.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17.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2020秋·六年级课时练习)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8.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19.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20.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21.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秋·六年级课时练习)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③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23.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署:衙门。
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们。
D.关情:牵动情怀。
24.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声( )
①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②憎恶,厌恨。③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2)些小吾曹州县吏( )
①细小;微小。②稍许;略微。③少许。
25.“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
( )
26.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 )
27.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几首吗?
( )
(2021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8.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29.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呜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2019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30.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31.本诗的作者是___代的___,这是他写在____家___(哪里)的一首诗。
32.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___”和“___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洁净。第二句中,“___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33.诗的后两句写的是庭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运用了对偶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______的情趣。
(2021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读一读,做一做。
雨过山村
[唐]王建
两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34.根据解释,从诗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小溪旁长着翠竹。 ( )
(2)互相呼唤。 ( )
(3)庭院中间。 ( )
35.本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________图景。
36.本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第三句写___________,第四句通过写作者的“闲看”来反衬___________________。
37.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2019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黄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8.这首诗写作者看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
39.“九曲”是形容______________,“万里”是形容________________。古诗中有很多诗句都含有这样的数量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作者之所以想到“同到牵牛织女家”,是因为他觉得这“九曲黄河”是来自牛郎织女相会的“_________”,借用这一传说,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情怀。同时,“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气概。
(2019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诗词,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
41.在横线上将词句补充完整。
4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题目中的“西江月”是词牌名。( )
(2)“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是时间,“行”交代事件。( )
(3)这首词的下片主要写词人找地方避雨的经过和感受。( )
43.这首词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我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体会到词人________________之情。
(2019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课外美文欣赏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州。
44.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_。
45.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的“斜”字能否换成别的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课外阅读。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47.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1)凉月如眉挂柳湾。( )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2)越中山色镜中看。( )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3)兰溪三日桃花雨。( )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48.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 )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 )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 )
50.我们还学过很多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请你写一首自己积累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地白 3.C 4.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句的识记能力。完成此类题目,在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识记与积累。
本题根据对《十五夜望月》的记忆能力,把古诗补充完整即可。即: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地白”意为地面雪白,作者不写月光,其原因是十五之夜,满地的月光,皎洁、明净、素洁、清美、寂静。可以从“地白”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清冷(寂静)的特点
3.本题考查学生诗歌赏析能力。鉴赏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A.“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由此可知本项赏析正确。
B.“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由此可知本项赏析正确。
C.“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在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由此可知本项“没有这份思绪”赏析错误,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综上,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掌握。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通过朗读全诗,诗歌后两句意为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故根据本诗望月思人这一题材和“秋思”这一提示词,可知本诗表达的是诗人的相思之情。诗人不说自己的思念,而是以疑问语气问“落谁家”,一个落字经静为动,含蓄深沉地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表达了诗人的望月怀远、怀人之情,思念之情。(答出一点即可)。
5.夏季。夏天的雨来的急,持续时间又短。 6.云、雨、风、楼。 7.急而大 持续时间短 大 8.表达了作者淡然与豁达的思想感情。
【分析】5.本题考查的是古诗的理解。
本文的意思是: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 ,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来的急而大 ,“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短。符合夏天雨的特征。
6.本题考查的是诗词内容的理解。
文中写了“黑云”“白雨”“卷地风”“望湖楼”这些景物。
7.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欣赏。
“白雨跳珠”的意思是: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写出了雨急而大。“忽吹散”的意思是:忽然就吹散了,写出了雨持续时间短。“水如天”的意思是: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写出了雨大。
8.本题考查的是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的意思是:这次回来又能够如醉如痴地观赏西湖的雨景,不见这雨珠跳落湖面的景象已经十五年了。与本诗相呼应,十五年后还能有以前的心境,表达了作者淡然与豁达的思想感情。
9. √ √ √ 10.“一曲新词酒一杯”和“去年天气旧亭台”是对比。“新”的是唱词,“旧”的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和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11.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终将会消逝,但是在消逝的同时还会有其他美好事物再现。只是这种重现并不是美好事物原封不动的重现,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罢了。
【分析】9.这道题考查对词的理解。作答时,仔细阅读词,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词句,最后结合对这首词的理解判断各小题的对错。这首词通过写眼前的景物与去年的景物好像一样,来表达自己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之情,因此第①②③题均正确。
10.这道题考查对对比手法的理解。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或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在这首词中,有多处用到了对比的手法,选一处进行分析即可。
11.这道题考查对词的理解。作答时要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去分析大意,体会词人通过这两句词所传达出来的哲理。
12.A 13.B 14.意思: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情感:金沙江水流湍急,拍击着两岸的悬崖,诗人却感到“暖”,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欣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只剩下高悬于两岸的铁索,在诗人眼里,也不过是一个“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悲壮。 15.读这首诗我感受到了红军的伟大。我们不仅要学习红军坚强勇敢,乐观积极的精神。同时我们也要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红军,你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我们要学习,继承,发扬你们的优良品质。我们要把祖国的未来建设的更加美好!
【分析】12.本题考查理解诗词内容。根据本诗的内容可知经过的地名是: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A选项正确。
13.本题考查诗句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诗人把红军翻越高山峻岭看成是“腾细浪”“走泥丸”,充分显示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B选项理解正确。
14.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理解词句表达的情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15.本题考查读后感受。在理解意思及表达的感情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悟,可以从红军长征所历经的艰难和红军具有的精神来表达感悟,注意语句通顺。本诗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6.C 17.A
【解析】16.“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不是表达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17.诗句中的“千里”下得很妙,也很分量,不但空间上扩大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所以理解成“ 十”字之误用,是十分荒谬的。
18. 不要 整,通 看 悠闲 19.C 20.且莫催 21.连用两个问句, 不仅将因景色迷人,令人不得不前往的意思表达得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 22.元宵夜,没有哪一家人看见月亮还能在家闲坐,没有哪一处地方没有赏灯的人群;到处是灯火闪烁,到处是赏灯的人流。
【解析】略
23.B 24. ① ① 25.诗人关情的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26.表达的是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 27.《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竹》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解析】略
28. 明月 鹊 清风 鸣蝉 29.A
【解析】28.本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首先要理解词的意思,这两句词的意思是: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送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因此可以知道这两句词写到了明月、鹊、清风、鸣蝉。
29.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与鉴赏。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知道“清风半夜鸣蝉”意思是凉爽的清风把蝉的呜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后两句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惊”字写出了月亮的明亮,所以A是错误的,其他选项是正确的。
30.一水护田将绿绕 31. 宋 王安石 湖阴先生 墙上 32. 净 无 花木成畦 手自栽 33. 拟人 热爱自然山水
【解析】30.考查对古诗的默写。首先要会背诵这首古诗,还要会默写,然后根据所给诗句填上所缺的诗句即可,注意要把字写正确
31.考查对作者的了解与对题目的理解。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一首诗。
32.考查对诗句关键字词的理解。其中一个“净”字,一个“无”字写出了湖阴先生家的院子非常干净,干净得连苔藓都没有。“花木成畦”意为花草树木成行成垄,从中可以看出庭院的秀美。这些花木都是湖阴先生亲手栽的,可以看出他的勤劳。
33.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从“护”和“排闼”可以知道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主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34. 竹溪 相唤 中庭 35.农忙 36. 妇女冒雨浴蚕 当地人的忙 37.乡村生活
【解析】略
38.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黄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9. 黄河弯弯曲曲 黄河很长,绵延不绝 疑是银河落九天 40. 银河 浪漫主义 气吞山河
【解析】略
41.清风半夜鸣蝉 路转溪桥忽见 42. √ × √ 43. 孤寂愁苦 丰收在望的喜悦
【解析】略
44.愁
45.不能,因为用一“斜”字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 46.表达了诗人旅夜愁怀,心中充满寂寞凄凉之情。
【解析】略
47. B B B 48. 凉月如眉挂柳湾。 半夜鲤鱼来上滩。 49. √ × √ √ 50.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析】47.略
48.略
49.略
50.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