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词-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 词-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0 13:4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词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等。
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三类。
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通读一遍后,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碰,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者(知作者风格),必看注释(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常在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注意:
鉴赏诗歌炼字 鉴赏诗歌的想象 鉴赏诗歌的线索
鉴赏诗歌中情与景、情与物的关系 鉴赏诗歌中的意象
鉴赏诗歌的对比烘托手法 鉴赏诗歌的言外之意
 
(2021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读下面的词,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_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
2.下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品读词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写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乡村月夜的宁静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描写词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2021春·六年级课时练习)1929年的早春,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击。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后来红军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1933年夏天毛主席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请认真阅读并回答问题。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①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5.词中哪几句描写了大柏地雨后的美丽景色?请画上横线。
6.“彩练”指的是___________“斜阳”指的是___________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首句先从夕阳西下的天空入笔,形象传神地展示了一幅斑斓的春日黄昏图。
B.作者用了一个独具匠心的“舞”字,使本为静态的彩虹活了起来。
C.“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点出追忆的主题,这些弹洞点缀祖国河山,显得分外美丽。
D.本词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山川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乐观豪迈的胸襟。
(2021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 ,清风 。稻花香里 ,听取 一片。
七八个 ,两三点 。旧时 社林边,路转溪桥 。
8.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9.这首词描写了人们熟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________、桥等景物。
10.选一选。(填序号)
(1)( )是词牌名,( )是题目,两者之间的标点符号是( )。
A.夜行黄沙道中 B.西江月
C.间隔号 D.顿号
(2)这是一首描写( )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A.草原风光 B.田园风光
C.城市风光 D.海边风光
11.这首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课外阅读。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2.《天净沙·秋》中“天净沙”是_______,“秋”是_______。
13.这首散曲中描写的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
(2021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4.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
15.本词上片写明月清风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山村夏夜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和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
16.这首词流露出作者对______的喜悦和对______的热爱之情。
(2021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7.词中哪两句描写了六盘山秋天的自然景象?用“ ”画出。
18.本词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其中“点”指六盘山的天、山,“面”指________。
19.展开合理想象,把下列词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_______________
(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_______________
20.本词和《七律 长征》都写到了山,但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写法上,《七律 长征》以_________和________为代表,写的是群山的形象;《清平乐 六盘山》写的是__________这一座山,这是长征途中的一个界碑。情感上,《清平乐 六盘山》表现的是一种__________的感情;《七律 长征》表现的是长征途中翻山越岭的______。
(2019·安徽合肥·校联考小升初真题)古诗文阅读。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1.这两首古诗文体裁不同,《泊船瓜洲》的体裁是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的体裁是____________,但是它们抒发的情感是一样的,都与___________有关。
22.我们可以从《泊船瓜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出来。
(2021秋·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①且徐行。竹杖芒鞋②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③。
料峭④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⑤萧瑟⑥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⑦。
注释:①吟啸:吟咏长啸。②芒鞋:草鞋。③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④料峭:微寒的样子。⑤向来:方才。⑥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⑦也无风雨也无睛:意思是风雨天气和晴朗的天气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23.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B.“竹杖芒鞋轻胜马”写出了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的豪迈与喜悦
C.“一蓑烟雨”既指自己身处风雨之中,也象征着所经历的人生风雨、政治风雨,“任平生”写出了词人面对各种风雨的无所畏惧,体现了他坚强、乐观的精神
D.“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传达出词人对万物失去兴趣、心灰意冷的情绪
24.本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从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春·六年级课时练习)延伸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1935年10月)
25.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清平乐(lè yuè) 屈指(qū qǔ) 长缨(yīn yīng) 缚住(fù bó)
26.这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清平乐”是( ),“六盘山”是( )。
27.体会词句的意思,写出所描绘的景象。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里的“长城”指( )
A.万里长城。 B.长征的目的地。
29.“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
B.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命的英雄本色。
30.“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意在说明( )
A.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政权。
B.凭红军的勇气,一定能征服长征中的一切困难。
(2020秋·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渔家傲·秋思》,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32.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 )。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33.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 )
A.思乡 B.哀婉 C.忧心 D.爱国
34.“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 )而流。
A.边塞的艰苦 B.不平遭遇 C.羌笛的曲声 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35.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2020秋·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6.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_________(填地名)时所作。
37.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D.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
38.______________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
(2020秋·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9.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40.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_____及_____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41.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写出有关“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秋·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5.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______,是由兰芽、溪水、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构成的。
46.黄鸡的本意是____________,诗中是指____________。
47.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山林寂静。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著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4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从所积累的古诗词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意思相反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秋·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0.这是一首送别词,抒发的感情却与一般的送别诗有明显区别,请写出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词的下片抒发了______之情、______之情以及对朋友的______之情。
5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的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词牌名 题目 2.C 3.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稀疏的小雨 4.A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这部分内容是需要学生课下去积累记忆的,平常要多去理解记忆。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事实上,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
本首诗于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是其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2.本题考查诗词断句。
诗词断句的方法有:
一、按照音节加意义来划分;
二、语气词要停顿;
三、根据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划分;
四、四字骈文,两字一顿,节奏整齐划一;
五、根据文意来划分句子。
C项断句错误,本句可根据句意来划分节奏,“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中“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意思是是很多的星星在“天外”闪烁,所以“七八个星”与“天外”之间要断开;沥沥的小雨下在“山前”,所以“两三点雨”与“山前”要断开。朗读节奏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
注意平时对诗句的积累。
本题中的诗句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内容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本题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意思是天空中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4.本题考查在选项中选出对本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通过对本首词的学习与理解,这首词的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这样理解是正确的。故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项应为“盛夏月夜图”。
5.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6. 彩虹 夕阳(西斜的太阳) 7.A
【分析】5.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词的上阕,诗人主要写大柏地雨过天晴、鲜丽如画的景色,寓情于景物之中。美妙的想象,引人无限的遐想。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意思是: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又是谁手持着彩虹在空中翩翩起舞?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
6.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句中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谁持彩练当空舞”意思是谁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彩练:雨后的彩虹。
“雨后复斜阳”意思是: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斜阳,指西斜的太阳。
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诗词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春日黄昏图”错误。根据注释“1933年夏天,毛泽东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可知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应该是夏天,选项中“春日黄昏图”应该改成“夏日黄昏图”。
8.别枝惊鹊 半夜鸣蝉 说丰年 蛙声
星天外 雨山前 茅店 忽见 9. 月 鹊 蝉 蛙 星 店 10. B A C B 11.表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分析】8.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的默写能力。
这要求学生平日对诗歌要熟记,需要回顾词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词的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本题考查学生辨认景物的能力。
根据题目的提示,可以找出“明月别枝惊鹊”中有“明月”和“鹊”;“稻花香里说丰年”中有“稻花”;“两三点雨山前”所写景物有“雨”;“路转溪桥忽见”中写到了“溪桥”。
参考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10.本题考查的是词的基本常识。
①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表示音乐性的词调;题目是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在词调下面另加的;中间用间隔号隔开。
本词中“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是间隔号。
②本题考查词的风格。从“稻花香”“丰年”“茅店”“蛙声”等景物中可以推断,本词写的是田园风光。
11.本题考查词的思想情感。
词的上片写了月明风清的夏夜,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作者笔下的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12. 曲牌名 题目 13.色彩鲜明的秋天美景图。
【分析】12.本题考查的是对词牌名和题目的考查和分析。本题中《天净沙·秋》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是题目。
13.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辨析。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诗歌的主要内容写出相对应的画面,根据“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意思是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可以得出描写的是色彩鲜明的秋天美景图。
14. 宋 辛弃疾 15. 蝉鸣 人们谈论丰年 蛙叫 茅草屋 溪桥 16. 丰收之年 乡村生活
【分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15.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理解能力。
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前四句就是单纯的抒写当时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16.此题考查学生诗词的鉴赏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黄沙岭夜里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17.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18.六盘山 19. 秋高气爽,万里晴空中漂浮着几缕淡淡的云。伫立山顶,极目凝望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六盘山上雄峰挺拔,猎猎西风吹卷着红旗。 20. 五岭 乌蒙 六盘山 苦尽甘来 艰难险阻
【分析】17.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词中“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两句描写了六盘山秋天的自然景象,意思是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18.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
点面结合: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本词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其中“点”指六盘山的天、山,“面”指六盘山。
19.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与分析。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此句的意思是: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它所描绘的景象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飘浮着几缕淡淡的白云,伫立山顶,极目凝望着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此句的意思是: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它所描绘的景象是:六盘山上雄峰挺拔,猎猎西风吹卷着红旗。
20.本题考查词的鉴赏。
《七律·长征》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七律 长征》中写到的是山的群体形象,以五岭和乌蒙为代表,折射出山多而翻山越岭的艰难。
《清平乐·六盘山》写的是六盘山这一座山,这座山也可以说是长征途中的一个界碑,一种苦尽甘来的感情跃然纸上。
21. 诗 曲 思乡 22.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21.本题考查诗歌体裁以及情感表达。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2.《泊船瓜洲》诗意: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诗中最后两句抒发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最后一句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3.D 24.从中我读出了词人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首句中词人写道不要去听雨穿林打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地走。面对着风雨,词人却不着急避雨而是以悠闲的心情从容向前。最后天晴了,词人回首走过的遇到风雨的地方,也回看自己的人生险途,萌生出了归隐的心思,因此所谓的风雨都无所谓了。从这些地方我看出了词人的人生态度。
【分析】23.这道题考查对词的理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晴雨属于寻常现象,毫无差别,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因此并没有表现出对万物失去兴趣、心灰意冷的情绪。故D项错误。
24.这道题考查对词的理解。在学习词时,要多积累有关词的资料,如词的作者、年代、写作背景等,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词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解答本题时可以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作答,还可以结合自己了解的资料作答。答题时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25.1.yuè√ qū√ yīng√ fù√ 26. 词牌名 题目 27. 秋高气爽,万里晴空飘浮着几缕淡淡的白云,伫立山顶,极目凝望着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六盘山上雄峰挺拔,猎猎西风吹卷着红旗。 28.B 29.B 30.A
【解析】2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音。字音是小学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拼音知识过关。同学们平时要多听、多读、多写。拼音知识扎实了,同学们做此类题的正确率会很高。
26.《清平乐·六盘山》是现代思想家、革命家、诗人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名,“六盘山”是题目。
27.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此句的意思是: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它所描绘的景象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飘浮着几缕淡淡的白云,伫立山顶,极目凝望着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此句的意思是: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它所描绘的景象是:六盘山上雄峰挺拔,红旗被猎猎西风吹卷着。
28.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此句的意思是: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这里的“长城”指“长征的目的地”。
29.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此句的意思是: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此句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命的英雄本色。
30.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此句的意思是: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这两句词意在说明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政权。
31. 秋天 边塞 32. 不同 B 33.B 34.D 35. 不破楼兰终不还 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3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炼。提炼信息要通读全词。从题目“渔家傲·秋思”可以读出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秋天;从“塞下秋来风景异”和“将军白发征夫泪”可以读出词人正在戍守边塞。
32.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的意思是秋天到来了,边塞的景色与别的地方大有不同。因此“异”是“不同”的意思。
②联系词的背景和生活实际。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由此可见,战事不是一时就可以停止的,所以将士们要长久地戍守边关,什么时候能返乡还是很难推测的。联系生活实际,大雁是候鸟,秋去春来,在两地往返,而将士们却要常年戍守,不能归乡。
33.本题考查对情感的理解。完成本题要联系词的创作背景。当时北宋只能死守边关。这对有远大政治志向的范仲淹来说肯定是十分无奈的。所以,“燕然未勒归无计”和“将军白发征夫泪”既有词人的思乡之情,又有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本题A、C、D三项是正确的。而对于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将军来说,不会有哀婉之情。
34.本题考查对主题的理解。结合上题的理解可知,“泪”是为“壮志难酬,归期无望”而流。
35.本题考查古诗的积累。完成本题要注意在平时的阅读中分类积累诗句。
36.清泉寺 37.C 38.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解析】36.考查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诗句“游蕲水清泉寺”可知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
37.考查了理解古诗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C.不正确。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
38.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
39.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40. 苏洵 苏辙 41.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4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3.表达出作者从苦闷的悲观中走出来,达到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从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怀坦荡的达观,留给后人无尽温暖与美好。 4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解析】39.考查对古诗词标题的了解。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水调歌头,标题是明月几时有。
40.考查对作者的了解。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及宋朝出现的八位文学巨匠、他们分别是唐朝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宋朝文学家: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朝时期的其中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明朝散文家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的名称从此流传于世,其文章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正统和权威。
41.此题考查对古诗词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要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翻译语言要简练明确。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42.考查对诗句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理解诗句含义。理解了诗句含义解答此题就容易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
43.考查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此题类一般要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等,此题在了解全诗的基础上,可联系背景,抓住关键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分析 即可。
44.考查对古诗词的积累运用能力,平时要注重积累,书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
45. 充满生机、幽美、洁净的山林雨景图 松树 沙路 子规 46. 黄鸡报晓 时光流逝 47.C 48.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4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解析】略
50.本词没有流露出一般送别诗的伤感之情,整体基调轻松愉快。 51. 惜春 送别 祝福 52.比喻修辞用得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想象别致,意蕴生动。“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