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送别怀人诗
送别怀人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劳劳亭、灞桥、阳关、舟。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想象(以己度人)、虚实相生(结合)、衬托、烘托。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⑤抒发某种人生的感慨。
或者:
①依依不舍的留恋;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④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2021秋·全国·六年级小升初模拟)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秋·湖南永州·六年级统考小升初模拟)阅读理解。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
A.日出江花红胜火 B.风景旧曾谙 C.江南好
4.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哪种语气。( )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A.欣喜若狂 B.信赖和骄傲 C.非常坚定 D.绝望和悲痛
5.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_______,天涯若比邻。”
(2019秋·贵州遵义·六年级统考小升初模拟)阅读与理解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6.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词。
①使: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浥:__________________
7.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8.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诗中的安西是指西安都护府。( )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流露出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属于送别经典诗句,被广为传诵。( )
10.“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点明了时间是________的早晨,地点是________的客店,环境气氛是蒙蒙的________和翠绿的________。
(2018·江苏镇江·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送范山人归泰山
( ),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1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后人尊称他为“______”。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D.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13.解释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别余往泰山。______________(2)杳在青崖间。___________
14.请用以下5个字组成一句诗填入诗中括号内。
白 鲁 抱 客 鹤
15.诗中画横线的句子隐含着一个六字成语,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湖南长沙·小升初真题)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①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② ,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①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②尽:消失。
16.仔细阅读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
李白的老朋友_______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_______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一叶________,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_______,向天际奔流。
17.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
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
这是一首________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孟浩然的去向是________;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2022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①呜。
【注】①:“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8.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____
19.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
(2022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②。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③。
[注释]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②曛:昏暗。这句的意思是: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一片,本来灿烂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北风呼啸,大雪纷扬,寒气袭人,群雁南飞③君:指董大。
20.这是一首( )
A.咏物诗 B.送别诗 C.抒情诗 D.怀乡诗
21.诗的前两句是( )
A.场面描写 B.交代时间 C.环境描写 D.细节描写
22.“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_____
23.请说说前两句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_____
24.请你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
_____
25.一般的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这首诗却不同。请你说说不同之处。
_____
(2021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请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答题。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
洛阳亲友如相问, 。
26.把古诗补充完整。
27.这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现诗人坚持操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021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8.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的第一句勾画了一幅美丽的花香鸟语图,渲染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温暖活跃。
B.(乙)诗中的“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生动再现了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美景。
C.(甲)(乙)两诗都是送别诗,但(甲)诗充满同情和关切,(乙)诗更多是向往与畅想。
D.(甲)(乙)两诗巧妙地将情感寄托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可谓情景交融,余味无穷。
29.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春·浙江·六年级期末)古诗词阅读。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①,白水②绕东城。
此地一③为别,孤蓬④万里征⑤。
【注释】
①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②白水:清澈的水。③一:助词,加强语气。④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⑤征:远行。
30.填空。
这首诗的第一句对仗工整,青山对_________;北郭对_________,写出了诗情画意的环境。
31.诗中“孤蓬”指的是什么?( )
A.独自飞行的鸟 B.一种叫“飞蓬”的植物
C.远行的朋友 D.诗人自己
3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言志 B.送别 C.咏物 D.边塞
33.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下面哪一种?( )
A.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B.对乡村风光的赞美
C.对出征友人的担心 D.对塞外战争的憎恶
34.“横”和“绕”这两个字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2021秋·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柴侍御①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②接武冈③,送君不觉有离伤④。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⑤。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②通波:四处水路相通。③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④离伤:离别的伤感。⑤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35.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诗人通过写沅水连接着武冈,给人一种两地比邻之感
B.“送君不觉有离伤”说明作者心胸豁达,送别友人之时并没有离愁别绪
C.第三、四两句用青山同享、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轻快地写出两人分别后的情景,巧妙地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写出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情谊
D.“同”字表面上写与朋友风雨同行,实际上突显了对朋友的牵挂
36.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而本诗“明月何曾是两乡”则是“反说”。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反说”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7.解释词语。
故人:____
辞:____
烟花:____
下:____
唯:____
38.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送别的时间:____;故人的去向:______。
39.后人评说本诗是千古丽诗。请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比喻修辞用得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想象别致,意蕴生动。
【分析】1.本题考查对词句的理解。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东是友人要去的地方。这首词分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的能力。
这首词比喻新颖。词人在上片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3.B 4.C 5.孤帆远影碧空尽;忽闻岸上踏歌声;劝君更尽一杯酒;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
【解析】3.略
4.略
5.略
6. 出使 ; 湿润、沾湿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朋友,请你再喝完这杯醇香的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像我这样交情深厚的朋友了。(意思正确即可) 9. × √ 10.春天 渭城 春雨 柳树
【解析】6.略
7.略
8.略
9.略
10.略
11. 李白 诗仙 12.D 13. 我 远 14.鲁客抱白鹤 15.可望而不可及
【解析】11.略
12.略
13.略
14.略
15.略
16.孟浩然;三月;孤帆;长江 17.D;B;C;A
【解析】16.略
17.略
18.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19.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天空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解析】18.本题考查古诗词理解。
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分析。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意思是: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19.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诗人运用标准的对偶句,又用“浮云”比作友人的漂泊不定;再用“落日”比作自己,表达出对朋友的依恋之情。解答时,围绕这个意思组织语言即可。
颈联写得十分工整,诗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20.B 21.C 22.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3.日暮黄昏,北风呼号,大雪纷飞,寒雁瑟瑟地出没在寒云之上。辽阔、苍凉、渺茫。 24.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25.在慰藉中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在另一个地方去奋斗、拼搏。
【解析】20.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体裁的掌握。
《别董大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出自《高常待集》,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可知,体裁属于七言绝句,是一首送别诗。
21.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意思: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这是描写送别时的环境,这是环境描写。
22.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
“千里黄云白日曛”意思: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用“千里”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对应。
2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意思: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本诗前两句形象地写出北方冬日黄云 覆盖千里,风吹 雁飞,大雪 纷飞之景,给人一种壮阔、悲凉的感觉。
24.考查了诗句的翻译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不要担心以后没有人了解你、赏识你,天下人有谁不知道你呢?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25.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不要担心以后没有人了解你、赏识你,天下人有谁不知道你呢?可知,这首诗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26.平明送客楚山孤 一片冰心在玉壶 27. 唐 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你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冰在玉壶一样纯洁
【分析】26.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7.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和诗句的理解,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意思是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你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冰在玉壶一样纯洁。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作者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是有背景的。当时作者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收到贬谪。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之词作出回击,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
28.A 29.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明月人的感情,想象奇特,情景交融,把明月之景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思念。
【分析】28.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A.“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思是在杨花凋零,杜鹃鸣叫的时节。可知此时应是暮春。诗人选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本项“花香鸟语图”“渲染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温暖活跃”赏析有误。故选A。
29.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能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拟人化,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担忧和思念。
30. 白水 东城 31.C 32.B 33.A 34.不能。因为“横”“绕”二字写山画水,和“青山”“白水”,“北郭”“东城”相对应,静动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
【解析】30.本题考查对对仗的理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首联“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偶工整,别开生面;“青”“白”相见,色彩明丽;“横”“绕”二字写山画水,静动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送别图景。
3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孤蓬万里征。”是说友人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向未知的远方。“孤蓬”指的是远行的朋友。
32.本题考查对主旨的理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33.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赏析能力。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34.本题考查词序的调换。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调换的。
“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偶工整,别开生面;“青”“白”相见,色彩明丽;“横”“绕”二字写山画水,静动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送别图景。
35.B 36.“反说”指诗人表面上表达自己没有离别之苦,但实际上却从反面道出了异地思念之情。
【分析】35.这道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仔细朗读本诗可知,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可能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受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因此B项错误。其他项均正确。
36.这道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题目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我们把这两句诗称为“正说”。那么“反说”,从字面上来看应与“正说”相反,也就是不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中多次表达出虽然是在送别可是作者却说不觉得悲伤,没有离伤之情。然而读完诗却能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由此可以说本诗是“反说”。
37. 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辞别,告别。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顺流向下而行。 只。 38. 黄鹤楼 三月 扬州 39.本诗以绚丽的春色和浩渺的长江作为送别的背景,渲染、描绘出了一幅情丝不绝、色彩明丽的送别图。
【分析】37.考查字词解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告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唯见:只。
38.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可知,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黄鹤楼;送别的时间:三月;故人的去向:扬州。
39.本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