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古诗
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亦称“古诗”“古风”。这种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守近体诗规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这种诗体依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成为主流,简称“五古”“七古”。“五古”主要从汉代五言诗发展而来,“七古”则是从七言和杂言歌行发展而来。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者,但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古体诗的特点: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句式可整可散,篇幅可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不讲平仄,不讲对仗。用韵押韵,自由灵活。一般押宽韵,大多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而且可以换韵。
乐府诗是古体诗的一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因兼及创作和搜集民间诗歌、乐曲,后遂称这类诗歌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后世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乐府题名仿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乐府。宋元以后,配乐歌唱的词、散曲等,有时亦称乐府。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中国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由于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作格律诗。
律诗的格律十分严密,其要求主要有:
①诗的每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
②诗句的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③有特定的对仗要求。八句者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依次通常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每首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④声韵格律的要求严格。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二、四、六、八句押韵,而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说来,五律首句多数不押韵,七律首句多数押韵。
绝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每句五字的,简称“五绝”;每句七字的,简称“七绝”。绝句的声律要求与律诗相同。
具体说来,有四种:
①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完全不用对仗,这是常式。
②截取律诗的后两联,即颈联和尾联,这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情况。它要求第一联对仗。
③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都必须对仗。
④截取律诗的前两联,即首联和颔联,则要求后一联对仗。
区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方法:
①看句数。古体诗句数不限,近体诗每首句数有限定,绝句都是四句,律诗通常是八句。
②看字数。古体诗不拘字数,有五言、七言,也有杂言。杂言往往以七言为主,夹杂着三言、五言,也有夹杂四言、六言以至十言不等的。近体诗都为五言或七言。
③看押韵。古体诗用韵较宽,不受韵书限制,押韵可平可仄,也可换韵;近体诗用韵严格,只用平声韵,不可用仄声韵,更不可换韵。
④看平仄。古体诗不拘平仄,近体诗讲究平仄,并一定要符合平仄格式的要求——七绝、七律句中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不论,二、四、六字的平仄须分明;五绝、五律句中一、三字平仄不论,二、四字平仄要分明。。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古诗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①
______________,②江清月近人。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
①______
②______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 ,多 少楼台烟雨中。
3.把古诗补充完整。
4.“啼”的意思是( )
A.叫 B.哭 C.喊
5.这首诗中的景物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请你用诗中的景象填一填。
声:________________ 色:______________
静:________________ 动:_____________
6.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具体描述诗的前两句所呈现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前两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这首诗的后两句概括地写出了雨中的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这首诗中,“四百八十寺”是指江南的寺院有四百八十座。
D.这首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烟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点。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
8.把诗句补充完整。
9.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
10.“鬓毛衰”中“衰”的意思是( )
A.衰弱 B.衰老 C.疏落,减少
11.诗句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诗人离开家乡很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写这首诗用了________的手法,首句用“少小离家”与“_________”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乡情无限。
13.诗中写诗人离乡背井的伤感之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诗中写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回答情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还知道贺知章写过什么诗?请写出其中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充诗句。
18.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重阳日”是农历________,在这一天古人有__________等习俗。
19.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村庄的自然风光。
20.请你展开想象描绘“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1.解释词语。
天翻地覆:_______________
22.诗句中的“霸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首诗的前四句着重于_____________,后四句主要是_____________, 颈联是全诗的_____________。
2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读课外古诗《山行留客》,完成练习。
山行留客
[唐]张旭
①山光物态弄春晖,②莫为轻阴便拟归。
③纵使晴明无雨色,④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
①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 ②不要因为有一点点阴云就打算回去了。
③ 。 ④走人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25.请用自己的话补写第三句诗的意思。(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26.本诗紧扣一个“留”字而作。第一句写明留客的原因,其中一个“弄”字采用______手法,把山中景物写活了;第二句是诗人劝客人留下,其中“______”一词表明了客人要回去的原因。
27.本诗不仅揭示了“要正确看待问题”的道理,还表达了丰富的感情。下列各项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达了对来客的送别之情。 B.表达了对来客的挽留之情
C.表达了对山中景物的赞美之情。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8.词中描绘的时间是___________。从词中“______________”这句可以看出。
29.从词中“稻花香里说丰年”“路转溪桥忽见”这两处,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的心情。
30.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题目。
B.熟悉的月、蝉、蛙、星、雨、桥等景物巧妙地组合,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C.词的下片由静而动,由景到事,突然的雨,扰乱了作者夜行乡间的乐趣。
(2022·新疆乌鲁木齐·统考小升初真题)古诗阅读。
池州翠微亭
(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31.诗的首句从自己的经历说自己度过了紧张的岁月,“________________”说明时间长;第二句写游山,“________________”点明时令;“________________”表明此行的目的。
32.与末句呼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山水的依恋。
33.形象地写出征战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诗中最能表现这种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①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②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35.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秋·六年级统考课时练习)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石灰吟》一诗紧扣石灰的特点。请选择一句诗具体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结合下面的资料,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石灰吗?为什么?
创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课内精彩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0.这首诗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变化顺序写的。
41.写出“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前两句诗把黑云比作________,把白雨比作________,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___气氛,也衬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__心情。
43.整首诗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幅画面,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4.下列对本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笔下的雨来去匆匆,暗示了时光匆匆的哲理。
B.这首诗描绘了云的黑、山的青、雨的白、水的蓝,浓墨重彩地勾画出西湖乍雨还晴的美景。
C.这首诗寓情于景,诗人借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景象,流露出世事难测的忧虑。
D.诗人先在楼头,后在船上,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5.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________ 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本诗的作者是____,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_______,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_______。著有《________》。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肥:指果肉肥厚。③麦花:荞麦
花。④菜花:油菜花。⑤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⑥惟有:只有。⑦蛱(jiá)蝶:菜粉蝶。
4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
48.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49.“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50.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2. 傍晚时分漂泊的旅客又增添了几许忧愁。 空旷的原野里,低垂的天幕比树还低。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默写的能力。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宿建德江》,全诗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意思时,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日暮客愁新 ”意思是傍晚时分漂泊的旅客又增添了几许忧愁。“野旷天低树”意思是空旷的原野里,低垂的天幕比树还低。
3.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4.A 5. 莺啼 绿映红 绿映红、水村山郭 莺啼、酒旗风 6.辽阔的江南到处莺啼阵阵、绿树红花相掩映,在依山傍水的村庄,处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7.C
【解析】3.此题考查古诗默写。
出自杜牧的《江南春》。全诗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此题考查字义理解。
莺啼:即莺啼燕语。“啼”在这里的意思是叫,故选A。
5.此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与填空。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意思是辽阔的千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
“莺啼”意思是莺啼燕语,是从声音描写。
“绿映红”意思是绿叶映衬鲜艳红花,是从颜色描写的。
“绿映红、水村山郭”都是静态景物,“莺啼、酒旗风”都是动态景物。
这首诗,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6.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莺啼:即莺啼燕语。郭:外城。此处指城镇。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思是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这句诗首先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
7.此题考查对本诗赏析。
C.这首诗中,“四百八十寺”是指江南的寺院有四百八十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极言南朝寺庙之多。四百八十寺,这里是虚数,意思是南朝寺庙之多。
故题干表述错误。
8.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9.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10.C 11.我从“少小”“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等词句中感受到诗人离开家乡很久了。 12. 对比 老大回 13.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14.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久客异乡的伤感以及久别回乡时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无奈之情。 16. 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析】8.本题考查诗句补充。
全诗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意思是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9.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诗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10.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意思是: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故“衰”的意思是:疏落。答案选C。
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少小”“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等词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弹指间的感慨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自然地抒发出来。
12.本题考查赏析描写及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13.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14.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意思是: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15.本题考查思想感情体会。
这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16.本题考查古诗积累。
贺知章的诗句有: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②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采莲曲》。
③肃我成命,於昭黄祇,裘冕而祀,陟降在斯。——《唐禅社首乐章·太和》。
④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人之军》。
⑤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相和歌辞·采莲曲》。
选取其中两句写下来即可。
17.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18. 唐 孟浩然 九月初九 登高、饮菊花酒 19.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20.推开窗户正好面对着谷场和菜园,诗人和朋友共饮美酒,闲谈着农事。
【解析】17.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过故人庄》全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8.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重阳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这个节日的习俗有登山秋游、祭祖、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过故人庄》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地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诗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的是村庄的自然风光。
20.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同学们根据诗句的主要意思将详细描述诗句提及的画面即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意思: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21.形容变化巨大。 22.项羽 23. 叙事 议论 主旨和灵魂 24.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
【解析】2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天翻地覆慨而慷”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天翻地覆:巨大变化。
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指历史人物项羽。
23.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能力。
前面四句是历史纪实,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
颈联指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两句是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战略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全诗的灵魂。毛泽东一反《孙子》中所提“穷寇勿追”的旧说,进一步吹响“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号角,一个“宜”字,显得洞察古今,果敢英武、坚决。用“剩勇”而不用”余勇”,不仅造语新鲜,更表明中国解放军尚有足够的力量去追歼“穷寇”。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艺术化表述。接着又从反面总结了历史上悲剧人物项羽的惨痛教训,给读者以明鉴:“不可沽名学霸王”。一个“不“字,显得烛照幽深,清配理智、彻底。这一联从历史到现实,一反一正,饱含哲理,巧用典故,生动形象,告诫及时,教诲深远。
后面这四句是议论说理,但不是概念的理论,而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语言来表达。
这首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叙事与议论、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与诗人的多方智慧相结合的艺术结晶;二是典故运用生动贴切、深刻到位,是历史典故和现实斗争结合得恰到好处。全诗运用了七个典故,这首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运用典故最为绵密的诗作之一。
24.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赏析能力。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49年创作的一首七律。诗中首联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颔联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全诗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25.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 26. 拟人 轻阴 27.A
【解析】25.本题考查诗句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纵使:纵然,即使,“纵使晴明无雨色”意思是:即使天气晴朗没有阴雨迷蒙。
26.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山光物态弄春晖”,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充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机勃勃,光彩焕发,争奇斗艳。这一“弄”字,运用拟人手法,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
“莫为轻阴便拟归”意思是:不要因为有一点点阴云就打算回去了。“轻阴”词表明了客人要回去的原因。
27.本题考查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山中留客》这首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没有表达对来客的送别之情。
选A。
28. 夏夜 清风半夜鸣蝉 29.喜悦 30.C
【解析】28.本题考查对词句的掌握。
这首词的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根据意思可知词中描绘的时间是夏夜,从词中“清风半夜鸣蝉”这句可以看出。
29.本题考查理解诗句表达的心情。
“稻花香里说丰年”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路转溪桥忽见”意思是: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根据意思可知可知这两句表达的是作者喜悦的心情。
30.本题考查词的理解。
A.阅读诗歌可知,“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两者之间的标点符号是间隔号。说法正确。
B.考查意象,这首词描写了人们熟悉的月、鹊、蝉、蛙、星、雨、店、桥等景物。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说法正确。
C.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说法错误。
31. 经年 寻芳 上翠微 32.马蹄催趁月明归 33.经年尘土满征衣 34. 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 好水好山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解析】3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结合参考译文可知,“经年”的意思是:常年。说明时间长;“寻芳”的意思:游春看花。点明了时令是春天;“上翠微”的意思是:到翠微亭。表明此行的目的。
3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马蹄催趁月明归”的意思是:在马蹄声声的催促中,踏着明亮的月色归来。与之对应的是诗句是:特特寻芳上翠微。
3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结合参考译文,可知,“经年尘土满征衣”的意思是: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写出了征战之苦。
34.本题考查对古诗情感的理解。
结合译文,可知,这首诗通过游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诗句中最能体现情感的诗句是: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点睛】参考译文:
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特地骑马到达翠微亭,观赏齐山美景。国大好河山看不够,在马蹄声声的催促中,踏着明亮的月色归来。
35.花色淡墨,花香清淡。 36.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解析】3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从诗句看,写梅花的词语为“淡墨痕”“颜色好”和“清气满乾坤”,应从颜色和香气两个角度解答,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36.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37. 明 于谦 吟颂,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38.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表明了石灰需要烧炼而成。 39.作者不仅仅在赞美石灰,还表达自己的志向。这首诗借着吟诵石灰的锻炼过程,表达了作者不怕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分析】37.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识记和文学常识。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38.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和分析。
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表明了石灰需要烧炼而成。开凿得来的石灰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39.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怕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40. 下雨前 下雨时 下雨后 41.一阵狂风卷地而来,将满天的乌云都吹散了。当我来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的景象。 42. 翻墨 跳珠 紧张 喜悦 43.黑云翻滚 大雨倾盆 风吹云散 水天相接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44.B
【解析】40.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理解能力。
结合古诗内容可知,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下雨前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由此可知这首诗是按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时间变化顺序写的。
4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能力。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中“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故诗句可翻译为:一阵狂风卷地而来,将满天的乌云都吹散了。当我来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的景象。
4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黑云翻墨未遮山”写云: 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通真。“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水比喻成跳动的珍珠,生动形象地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烘托出作者观雨时的喜悦之情。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43.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古诗内容可知,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西湖骤雨图”:黑云翻滚、大雨倾盆、风吹云散、水天相接。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整首诗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据此整理作答。
44.本题考查学生诗歌赏析能力。
A.结合古诗内容可知,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诗人笔下的雨来去匆匆,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不是“暗示了时光匆匆的哲理”。本项赏析错误。
B.结合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可知,诗中意象有黑云、白雨、青山、绿水等,所以这首诗描绘了云的黑、山的青、雨的白、水的碧蓝,浓墨重彩的勾画出雨前、雨中、雨后的美景,即乍雨还晴的美景。本项赏析正确。
C.结合古诗内容可知,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整首诗寓情于景,借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奇特美景和对大自然变化的赞叹,不是“流露出世事难测的忧虑”。本项赏析错误。
D.结合古诗内容可知,这首诗描写的是杭州西湖六月急雨来去匆匆的变幻景色。描写诗人先在船上,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故本项“先在楼头,后在船上”赏析错误,是“先在船上,后在楼头”。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 ,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45. 啼叫 迎风招展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
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46. 杜牧 小李杜 大李杜 樊川文集
【解析】45.略
46.略
47.拟人、对偶 48.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49.B 50.抒发了诗人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
【解析】47.略
48.略
49.略
50.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