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边塞军旅诗
边塞军旅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晋升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人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寄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戍”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烽火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楼台、龟兹、夜郎、安西、胡羌等)。
常用手法:修辞手法(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铺垫、烘托,细节描写,虚实结合等)
①建立功业、保家卫国的的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
⑤久居边关的乡愁;
⑥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⑧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和将军贪功启衅的不满;
⑨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2022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①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②潼关:古关口名,下临黄河,非常险要。③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④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⑤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⑥伤心:令人伤心的是,形容词作动词⑦经行处,经过的地方。⑧宫阙:宫殿。
[阅读训练]
1.曲的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这句诗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气势飞动。作者纵笔酣写山川的壮美,赋于它以强烈的感情。沉郁的声调,产生闷雷滚动般的效果,使人心灵震撼。
B.“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写潼关的险要。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次关系着兴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
C.“伤心秦汉经行处”两句,是说遥望那片秦代人、汉代人乃至历代人曾经走过的土地,不禁感慨系之。诗人感到,历史在他面前一页页地翻开,无情地宣示王朝更替不可避免的现实。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四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
(2021春·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造逶迤腾细浪,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6.把诗歌补充完整.
7.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8.加点词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C.万米长的水,千米高的山,指困难多,艰险多。
9.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 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 ”画出颈联,找出一对反义词,并说说你从反义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
11.表现出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你一定也积累了很多的毛泽东诗词吧,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风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白居易的诗《暮江吟》中也含有“可怜”这个词,试比较两首诗中的“可怜”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春·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15.将诗歌补充完整。
16.用自己的话说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为七言律诗。
B.从“只等闲”可以看出红军战士对敌人和困难的藐视及乐观的精神。
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从“尽开颜”可以感受到红军因最后胜利即将到来而喜悦的心情。
18.“腾细浪”和“走泥丸”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1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和“寒”形成鲜明的对比,“暖”字表达了________,“寒”字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
20.本诗主要围绕“________”这个“面”,通过腾越五岭、疾跨________、巧渡________、飞夺________、喜踏________这五个具体的“点”,表现了红军________形象和________精神。
21.“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凉州词》,回答问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22.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3.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24.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25.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戚继光《马上作》
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王昌龄《从军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李白《塞下曲》
(2020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课外阅读练习。
七 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①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②,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③,天翻地覆慨而慷④。
宜将剩勇追穷寇⑤,不可沽名学霸王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⑦。
【注释】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强渡长江,23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②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形容匆忙。③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④慨(kǎi)而慷(kāng):感慨而激昂。⑤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⑥不可沽(gū)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⑦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成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27.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反复读诗,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请你对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进行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读诗歌,回答问题。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0.请翻译整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______。
(2019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32.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答:这两句诗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春·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 。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 三军过后尽开颜。
34.写出划横线处应填的诗句。
3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不怕困难的意思。 (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
36.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从军行(其四)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方盘城。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39.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理解
《七律 长征》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41.根据注音书写词语
wēi yí________ páng bó________
42.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43.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_。
45.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6.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47.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4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参考答案:
1.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2.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3.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系着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兴亡了。 4.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5.C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
句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的意思是:山峰从四面八方汇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将通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2.本题考查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找到“聚”、“怒”,然后再结合句子赏析,运用拟人手法,“聚”字化静为动,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字赋予了黄河人的情绪,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所以这两句正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入手,前半句“峰峦如聚”通过视觉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后半句“波涛如怒”通过听觉表现了波涛呼啸的气势。
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系着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兴亡了。
4.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这两句,指出一个朝代的兴也好,亡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
5.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曲的理解与辨析。
C选项中的“遥望那片秦代人、汉代人乃至历代人曾经走过的土地”错误,此处只是指秦汉的宫殿遗址。
【点睛】参考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汇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6.红军不怕远征难 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 7.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8.B 9. 比喻 夸张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反义词:“暖”和“寒” 从“暖”中体会到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从“寒”中体会到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 11.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分析】6.本题考查古诗的识记。
本题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全诗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8.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万水千山”意思是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遥远艰险。在句中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选B。
9.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诗的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意思是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采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逶迤的五岭比作跳跃的细浪,把磅礴的乌蒙山比作泥丸,比喻中也带着夸张,这一句用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红军面对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本诗的颈联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意思是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这句诗中“暖”和“寒”为反义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从中体会到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从中体会到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
11.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的理解。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是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12.本题考查诗词的识记。
毛泽东的诗词有很多,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3.借代 战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 14.陈陶诗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同情。
白居易诗中的“可怜”是可爱,令人怜爱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美好境界的热爱,也侧面反映了他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
【分析】13.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第一问: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貂锦,貂裘、锦衣。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借代的修辞手法。第二问:前两句诗的意思是,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誓扫”“不顾身”,表现战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
14.本题考查诗歌情感。陈陶诗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可怜”有怜悯、痛惜之意,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无限同情。白居易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诗人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 “可怜”是可爱,令人怜爱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所写景物的热爱,也侧面反映了他离开朝廷后心情的轻松畅快。
15.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 16.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17.C 18. 夸张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军征服高山、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19. 巧渡金沙江的喜悦 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20. 红军不怕远征难 乌蒙山 金沙江 泸定桥 岷山雪 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 革命乐观主义 21.好。“云崖”着重体现了山崖之高,有高耸入云之感,用以突出陡征之路的艰险十分恰当,“悬崖”就显得普通了,从意境上说,“云岸”更好。
【分析】15.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16.解答此题要先对整首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义,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即可。
17.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A、B、D正确。
C错误,可红军不怕艰难险阻,蔑视一切困难,于是在红军眼中,这些山犹如“腾细浪”“走泥丸”那样渺小,微不足道。 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的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8.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一是比喻,把绵延的五岭比作细浪,磅礴的乌蒙山比作泥丸。二是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军征服高山、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19.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答题模式:该字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从“暖”字体会到红军过了金沙河的欢快。“寒”字写出了铁索桥让人胆战心寒。一暖一寒”进行对比,更加突出红 军战士的英雄大无畏精神。
20.考查概括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2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肯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22.A 23.A 24.B 25.表现出豪放、开朗、兴奋的情形,有一点视死如归样子。此外还可能感慨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26.
【解析】略
27.天若有情天亦老。 28.表达了作者既喜悦又担忧的思想感情。喜的是人民夺取了政权,忧的是政权能否稳固。 29.第一句解释: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第二句解释: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第三句解释:应该趁现在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
第四局解释: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解析】27.“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原是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写的句子,相传金铜仙人因被从汉宫移往魏都而“临载乃潸然泪卜”。李贺原句的含意是:天,如果有情感,看到因辞别汉宫而哭泣的金铜仙人,也一定会因悲伤而衰老。这是渲染“仙人”迁移的极度悲哀,正是表现出李贺眼看人间如此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
28.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对诗句的理解,从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此诗气势恢宏,语言铿锵有力,它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所以,写的是一种喜悦的感情,同时又有些担忧,但是喜悦大于担忧。只要学生能写出关于人民夺取政权的喜悦即可,若能写出对政权能否稳固的担忧,那就需要靠学生对本诗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29.答案不唯一,对本诗任意一句进行翻译即可。
30.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31.戍守边关的将士。
【解析】30.本题考查诗句的翻译能力。
解答本题要对整首古诗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语境中进行揣摩,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诗句翻译出一个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翻译完毕,带回原文,仔细检查,要注意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翻译: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3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学生需要细心理解诗句内容,从中分析作答。需要注意的是抒情的主人公不一定是作者本身,需要根据诗所描写的人物分析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去确定作者抒情的对象。
《从军行(其四)》是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古从军行七首中的一首。其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戍守边关的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从此可以分析出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戍守边关的将士”。
32.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 、 “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 33.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解析】32.略
33.略
34.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 35. × √ × √ 36. 五岭山脉 乌蒙山 金沙江 大渡河 岷山 37.万水千山只等闲 38.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解析】34.略
35.略
36.略
37.略
38.略
39.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40.“黄沙”形象地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解析】39.环境描写的作用有: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衬托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的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先理解诗句内容,再联系主题分析其作用即可。
40.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紧扣古诗主题,逐词分析其表达作用。
41.1.逶迤 2.磅礴 42.万水千山只等闲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 43.蜿蜒曲折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庞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小小的泥丸在流动。 44.等闲:寻常,平常。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45.红军不怕远征难 46.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 47. 抒情 七律(近体诗、旧体诗) 48.C
【解析】41.略
42.略
43.略
44.略
45.略
46.略
47.略
48.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