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新文化运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标志、代表人物以及运动后期的发展情况;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2.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
3.认识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学习“民主” “科学”精神、陈独秀等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和民族责任等。
4.重、难点:新文化运动内容;评价新文化运动
二、温故而知新(回忆上节课内容,回答问题。2分钟):
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政党是 年 领导在 成立的 。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辛亥革命首先从 发生;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 。
三、新课学习
(一)自主学习(10分钟):仔细阅读教材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勾画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主阵地)、口号、代表人物及成就、内容(前期和后期)和影响等基础内容;辨识《新青年》、主要代表人物的头像等图片;罗列出不懂的问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原因):a、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民国成立后,西方 等思想流行;b、 为首的反动势力掀起思想逆流,新旧思想冲突严重;c、进步知识分子总结 教训,要求从 上改造国民性。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其阵地): 年, 创办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两面旗帜)及斗争对象:先进知识分子以 和 为旗帜,以 为主要阵地,把斗争锋芒指向 在社会上掀起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 ; —— ;
—— ; —— 。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前期:提倡 ,反对 ; 提倡 ,反对 ;
提倡 ,反对 ; 提倡 ,反对 ; 后期: 年, 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开始宣传 和 思想。其中李大钊先后发表了 、 两篇文章,并 年在 创办了 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6.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运动(性质);它启发人们追求 和
,探索 的真理;为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有 的偏向,并影响了后来。
(二)对学(4分钟):小组内两人组合抽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三)组内交流检查(6分钟):组长检查成员基础知识的勾画和订正,巩固记忆基础知识。
(四)师生互查(4分钟):教师对基础、重点问题抽查,督促掌握。
(五)讨论交流(6分钟):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新”指什么?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四、知识拓展:
近代以来中国主要学习了西方哪些内容?有哪些事件促进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
五、巩固检测(6分钟):
1.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书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且看的仔细
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后 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
2.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曙光的事件是( )
A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B.1919年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3.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落后于资产阶级文化 B.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C.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D.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新文化运动运动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运动 B.青年学生追求民主、科学的运动
C.学习西方的文化运动 D.思想领域里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5.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A.宣传“尊孔读经” 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推翻清朝 D.宣传民主、科学
6.材料分析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他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并说“我们现在认定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应的是什么内容?孙中山将它阐发为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4)材料二中“他”等由此掀起了一次著名的什么运动?有何重要作用?
六、本节课知识识记小结:
新旧思想起冲突,《青年杂志》领思潮。民主科学两大旗,陈李胡鲁做代表。
十月革命现曙光,马克思主义传中国。新文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