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新文化运动学案 华东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新文化运动学案 华东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7 10:1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文化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习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自主先学〗
1.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清除____________。
兴起背景 2.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掀起一股____________逆流。
3.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新 标志:1915年,____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___》。
兴起 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 概况 主要阵地:_________和_________。
口号:_________和_________。
化 前期:提倡________, 反对_________。
主要 提倡_______,反对_________。
运 内容 提倡________,反对_________。
后期:宣传_______________,宣传_______________。
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_________。
历史 对封建制度和___________进行了猛烈扫荡;
意义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____________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二、〖小组讨论〗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交流展示】
〖质疑拓展〗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五、〖检测反馈〗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 )
A、“民主”与“科学” B、“民权”与“平等”
C、“科学”与“平等” D、“民权”与“科学”
4.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激昂革命推向一个新时期的人物是( )
A、鲁迅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胡适
5.“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句话应出自( )
A、陈独秀的《新青年》 B、胡适的《尝试集》
C、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D、鲁迅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6.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希望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它们( )
A、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B、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都以“民主”和“科学”为指导思想 D、都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
8.问答: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一些?主要阵地在哪里?主要内容是什么?后期内容有什么变化?对中国近代化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六、〖小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