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0 16:4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和词语,读通句子。说一说:课题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初读感知
我会读
揽月 火焰 先驱 实践 实施 瑰丽 尝试
火箭 捆绑 探索 惨重 穿越 振奋 规模
协作 精细 宛若 概括 评价 魄力 里程碑
嫦娥奔月 炎黄子孙 积劳成疾 风华正茂
震耳欲聋 猝然长逝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多音字

zhuó
执着
zhe
走着
zhāo
没着儿
zháo
着急
词语解释
九天揽月:
鲲鹏展翅:
先驱:
震耳欲聋:
里程碑: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指鲲鱼化为大鹏鸟,一飞数万里。比喻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
指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在前端的人。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整体感知
你从课题“前年梦圆在今朝”中了解到哪些问题?
使圆满,使周全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千年的梦想
现在实现了。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以及航天发展中的主要事件画出来,并写在时间轴上。
时间
事件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重点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飞天梦的实现极为艰辛,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这些追梦人的可贵精神?请默读课文,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课文解读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古人的奇妙想象——飞天梦想
过渡句
课文解读
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把四十七支火箭安装在椅子背后,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尽管他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但万户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
大胆尝试——万户的火箭飞行
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飞天技术的国家。
课文解读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想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始终”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持不懈 、 锲而不舍。
“无数”“惨重”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
过渡段,承上启下。用万户失败的例子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梦想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开启下文,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
课文解读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第一次”说明中国成功发射卫星意义重大,奠定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人造卫星的发射——
突破性进展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1号”卫星由“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课文解读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
说明载人飞船成功飞天靠的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课文解读
火箭宛如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早晨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比喻。写出了火箭升空的雄伟、壮观场面。
合作探究
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怎样理解航天员杨利伟的这三句话?
这三句话是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课文解读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首次”“第三个”“独立掌握”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这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体现。
课文解读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第二年,我国正式实施探月工程。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里程碑”强调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重大意义。
探月工程的实施
课文解读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第一张月背近距离拍摄的清晰的月表形貌图。随后,“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它的月球车“玉兔二号”,顺利进行了互相拍摄,带有五星红旗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了历史性的珍贵影像。
“首次”“第一张”“清晰”突出了中国登月性质的重大意义,说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嫦娥四号——首次月背软着陆
相关资料
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的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有看到飞天成功的壮丽场景。
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600多位航天工作者,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有的人为了寻找飞船的残骸渴死在了茫茫沙漠中;有的人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年轻的生命早早凋零;有的人为了排除险
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讨论交流
从梦想变成现实,从失败走向成功, 这千百年梦想的实现靠的是什么?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勇于挑战
团结协作
默默奉献
千年圆梦的意义是什么?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月球探测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结构梳理
课文主旨
课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尝试和追求。赞扬了中国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看到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这些成就,你想说些什么?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嫦娥奔月 , 那是神话; 女娲补天,
更是传说。 万里追求, 一朝相约!
听天风浩浩,迎接远客;
看天庭结彩, 与我伴歌。
哪里是我的城?
哪里是我的河?
站在星河岸边,
亲亲地唤一声——
我的中国!
啊!
一瞬间的改变,
一瞬间的飞跃,
五千年的梦啊,
今天圆了!
思考:
1.这首诗讲的是哪次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的事件?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拓展资料
神州十四点火升空
神州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