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诸子百家学案 华东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诸子百家学案 华东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7 10:1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诸子百家
【自主学习】
1.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分立趋向统一的历史时期,也是 繁荣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 、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 ”。
2.在诸子百家中, 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位大思想家,提倡“ , ”。孔子又是位大教育家,孔子的言论被弟子编写成《 》一书。?
3.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 思想,主张“ ”。他重视人的作用,提出做人要有骨气。
4.道家的创始人 ,所著的《 》一书流传下来。他具有朴素的 思想,老子主张顺应自然,“ ”。
5.战国末期的韩非有著作《 》,他主张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今世必然胜过前世。
强调“ ”,提出了 理论,被秦始皇所采用。
【要点破解】
要点一:比较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异同。
要点点拨:孔子与老子具有完全不同的家庭背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经历,这奠定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完全不同。老子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使他从小就产生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孔子出身于官宦家庭,尽管他的父亲只是一个小乡官。孔子鄙视生产劳动,他认为种田是没出息的事情。
老子与孔子之间最大的分歧还在于对周礼的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孔子主张“只有恢复了周礼,天下才能大治”,竭力地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同时,他又提倡“仁义”,企望统治者施“仁义”于天下。老子主张废除周礼,人与人之间一律平等,一切顺其于自然。“道”便是自然,顺其自然才是“本性?”。?
所以,历代统治者竭力提倡孔子的儒家学说,而压制老子的道家学说,儒家思想也就成为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例1】(2010山东泰安中考,2)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出了这样一道题:他是我国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他最早创办私学。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解析:本题题干新颖,是一道情境考查题。解题时抓住关键词“仁”、“创办私学”,结合课本知识可知,答案为B。
要点二:韩非以及《韩非子》的影响。
要点点拨:韩非的“法治”以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都颇受韩非子学说的影响。
【例2】(2010湖北十堰中考, 20)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以法治国”思想的是( )
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D.“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记忆能力。通过关键词“依法治国”可以判断这是韩非的思想,四个选项中,“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也是体现了君主权利的至高无上,必须依法治国的思想。
小魔棒: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张可编成以下歌谣——孔子相传为圣人, 思想教育都精明,言行收录在《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家创始人, 学说记在《道德经》,主张事物对立面, 正反两面要想清。百家争鸣好形式, “墨儒道法兵”在此, “兼爱”“非攻”墨主张, “仁政”治国是孟子,道家代表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来治,法家代表韩非子,反对空谈倡“法治”,兵家鼻祖是孙武,《孙子兵法》论军事。
【同步导练】
基础 起步
1.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孙子
3.运用了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朝代是( )
A.西周 B.西汉 C.秦朝 D.北魏
4.战国末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
A.韩非 B.孙武 C.孙膑 D.墨子
5.大思想家孔子的主要思想集中在( )
A.《诗》 B.《书》 C.《春秋》 D.《论语》
6.采用韩非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的历史人物是(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光武帝
7.材料解析
阅读材料: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
(1)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道理?
(2)有人认为,在推行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今天,应该多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彻底抛弃孔子的教育思想民,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综合 提升
1.下面有关“诸子百家”的说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兵家等学派
C.由于各学派间热烈争辩、各执一词,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D.“诸子百家”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最大,这一学派的创世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3.孔子既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后
来被他的弟子编成一书,书名是( )
A.《诗》 B.《书》 C.《春秋》 D.《论语》
4.孟子也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下列历史名言中哪一名话出自他所言?(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学而时习之”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
A.墨子 B.韩非子 C.孙武 D.孙膑
6.法家创始人韩非提出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被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所采用?( )
A. 商纣王 B.周文王 C.秦始皇 D.周幽王
7.识读右图,请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右图中的人物是 ,是 学派的创始人,生活在 后期。
(2)他主张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中的“德”指 ,“礼”指 。
(3)他还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将《 》《 》《 》等6部文化经典作为教材,经常和学生探讨问题,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
8.阅读下列材料:?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请完成:
(1)这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话?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拓展 延伸
为什么说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第21课 诸子百家
自主学习
1.学术思想 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诸子百家 2.儒家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论语
3.仁政 民贵君轻 4.老子 道德经 辩证 无为而治 5.韩非子 法治 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
基础 起步
1.A 解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经过董仲舒等人的改造,逐渐成为我国后世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虽然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但是与儒家相比就逊色了。
2.B 解析:这里问的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人物。虽然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两人生活的年代是不同的,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
3.B 解析:西汉初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经济萧条,统治者对秦二世而亡的事记忆犹新,不得不采用新的统治方式,于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成为统治者的选择。
4.A 解析:韩非是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诸子百家中最后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吸收了道、儒、墨各家的思想,尤其有选择地接受了前期的法家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其学说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D 解析:孔子一生只是“述而不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自己没有著书立说,他的弟子在他逝世后,将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辑成书,这就是著名的《论语》。因此,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
6.A 解析:采用韩非的君主专制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权理论的是秦始皇。秦朝统一全国之后,许多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韩非的极端“君主中央集权”理论排斥其他各家,主张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因而不得民心,秦朝短短15年的历史就是最好的明证。
7.解析:该题是考查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对中国造成的深远影响,解题时要注意联系和拓展。
参考答案:(1)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要经常性地复习和巩固。(2)不对。因为孔了的思想尽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民,但是对我们今天来说,其教育思想的很多方面并没有过时,所以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中的有用成分,而不是将它完全抛弃。
综合 提升
1.C 解析:该题是一道判断析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分析能力。由于“诸子百家”情况的出现,热烈争论,纷纷著书立说,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2.A 解析:该题是一道基础考查题,考查各学派的创始人。依据课本可知,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答案为A。
3.D 解析:此题是一道基础考查题,考查的是孔子的著作,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后来被他的弟子编成《论语》一书。
4.D 解析:此题是一道辨析类选择题,考查的是孟子的名言,是一道基础考查题。依据课本可知,答案为D。
5.C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时期的代表人物。兵家的代表人物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答案为C。
6.C 解析:此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的是历史理解能力和联系能力。根据秦朝建立后采取的措施分析,秦始皇采纳的是法家的思想。答案为C。
7.解析:做此类读图题,一般分三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先分析图中告诉我们的有价值的信息;二是充分利用从图片中获取的有效信息;三是对照所学知识,从这些信息中思考问题的答案。
参考答案:(1)孔子 儒家 春秋?(2)仁义 周礼?(3)诗 书 春秋
8.解析: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对教材中的名人名言一定要记牢,只有记牢了人物,我们才能准确地作答。
参考答案:(1)老子。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2)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拓展 延伸
提示: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诵的格言,例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