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滑轮 教学及作业设计 (无答案) 2023-2024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 滑轮 教学及作业设计 (无答案) 2023-2024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21 09:2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滑轮》教学与作业设计
一、目标确定
(一)课标要求
2.2.6 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2.4 能说出人类使用的一些机械。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跨学科实践】5.2.1 了解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案例,体会我国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教材分析
单元背景:本章主要讲述简单机械 功,是在“机械运动”、“力和运动”等力学重要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学习力学的一系列知识。本章主要介绍简单机械和功两大部分。本节属于第一部分简单机械方面的涉及到“杠杆”和“滑轮”的知识。通过本章学习,要初步认识简单机械,会正确选择使用不同种简单机械,让学生应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归纳总结杠杆平衡条件,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简单机械、功有关的现象,解决与之有关的简单问题,进而领悟对能量的研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本节分析: 本节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滑轮是继上一节“杠杆”之后学生学习的另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可以通过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同时滑轮也是以后学习功的原理、机械效率等知识的基础。滑轮的不同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要以实验探究为手段给学生充分空间,引导学生探索。但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归纳概括能力尚不成熟,所以指导学生实验、发现滑轮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肯定是用过滑轮或者见过使用滑轮的机械,但是由于视角的问题没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过滑轮、不了解它的力学原理,所以本节课利用滑轮实物,多媒体课件展示使用滑轮工作的视频,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对滑轮和滑轮组的科学探究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有一定的欠缺,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四)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滑轮及其他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通过探究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3.通过探究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初步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五)作业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滑轮的结构,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3.能根据滑轮组的构成方式判断省力情况。
二、评价设计
1.通过对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交流展示,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各小组代表的发言情况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归纳出滑轮组省力的情况,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2的达成情况。
3.通过学生交流滑轮及其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3的达成情况。
4.作业设计:
(1)课前作业:依据作业目标,设计制作类和调查类作业,通过课前展示与交流进行评价,检验作业目标初步达成。
(2)课中作业:依据学习目标1设计课中作业1,通过巩固练习进行评价,检测作业目标1达成;依据学习目标2设计课中作业2、课后作业2,通过巩固练习进行评价,检测作业目标2达成;依据学习目标3设计课中作业3/4、当堂检测5、课后作业3/4通过分析实验、选择习题、实践作业的形式进行评价,促进和检测作业目标3的达成。
(3)课后作业:依据学习目标1,设计课后作业1;依据学习目标2,设计课后作业2;依据学习目标3,设计课后作业4/5、课后实践作业,通过巩固练习、实验研究等形式进行评价,检验作业目标3的达成情况。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作业
1.利用一次性筷子制作简易杠杆,并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设计意图:这种制作实践类作业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课前作业展示过程中了解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还存在哪些问题,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采取措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预期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思考,能通过动手操作改变力臂的大小来改变力的大小。初步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2.调查滑轮及其他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分别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活动发现滑轮及其他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呼吁学生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通过调查,初步感知什么是滑轮,激发学生思考:滑轮和其他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预期效果:了解滑轮及其他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
(二)新课导入
情境1:播放视频,观察生产生活中使用滑轮的情景,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一种简单机械的名称叫滑轮。
(设计意图:采用情景导入方式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使用滑轮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题,也为尝试使用滑轮提升物体做铺垫。 预期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步了解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三)新课教学
模块一、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之一是提升重物
【环节一】认识滑轮,了解滑轮的结构:
问题1:视频中人们利用了哪种简单机械?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
活动1:观察滑轮实物和拆分的滑轮。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了解滑轮的结构。预期效果:了解滑轮的结构特点——周边有凹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
【环节二】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使用滑轮的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课件展示,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了解滑轮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知道滑轮的主要作用,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预期效果:了解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中作业1: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国旗仪式,图中旗杆的顶部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学的简单机械的 ,旗手向下缓缓拉绳子,旗子就会徐徐上升。
(设计意图:利用作业1检测和评价目标1的达成情况。本题主要考查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从学生见过的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解答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再次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预期效果: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能检测和评价出目标的达成情况。 )
模块二、练习使用滑轮,知道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
【环节一】比赛活动:尝试使用滑轮
活动2:利用提供的器材,一个滑轮、一段细绳和一个支架,将重物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小组成员合作,设计使用滑轮的方法,完成提升重物比赛活动,想一想有几种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找到实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预期效果:会利用一个滑轮采用两种方法提升物体。)
【环节二】知道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
活动3:交流自己使用滑轮的方法,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练习使用滑轮提升物体,知道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并能辨别日常生活生产中使用滑轮的方法。学生经历模块二的学习,从不会到会使用滑轮,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实现从感性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飞跃。预期效果:知道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意义。)
课中作业2:一个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将重物从地面提升到楼顶,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绕绳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作业2检测和评价目标2的达成情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预期效果: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能检测和评价出目标的达成情况。 )
模块三、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
【环节一】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时所需拉力的大小,观察用力方向
活动4:依据自身感受,建立初步猜想,明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将数据填写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归纳发现。注意要与不使用滑轮直接提升物体相比较。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探究杠杆的实验基础了,所以想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及实验操作与归纳总结能力。预期效果:归纳得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时所需拉力大小与被提升重物重力大小的关系及用力方向。)
【环节二】探究物体上升的高度与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的关系
活动6:依据自身感受,建立初步猜想,明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将数据填写在表格二中;分析数据,归纳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科学规律建立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科学猜想、构思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信息、分析归纳等方面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预期成果:归纳得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时,绳子移动的距离与被提升物体上升的高度之间的关系。)
【环节三】 理论分析,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时用力的大小
活动7:PPT课件展示利用滑轮提升物体时的受力情况;分析受力情况,对照测量结果,评估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具有的实际意义。
(设计意图:利用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使用滑轮时的用力特点,对比实验测量的结果,让学生知道理想与实际情况的不同。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知道理想情况和实际情况用力大小的确定方法,实现“从物理走向生活”。预期成果:得出理想情况和实际情况的拉力和重物重力的关系。)
【环节四】利用自制教具,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活动8:利用自制教具演示由杠杆到滑轮的演变过程;利用课件揭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设计意图:演示滑轮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进一步明确用力的特点。用多媒体课件揭示滑轮的实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实质的认识,体现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预期成果:知道定滑轮的实质是相当于一根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相当于一根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课中作业3: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国旗仪式。旗杆的顶部装有一个滑轮,下列关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动滑轮
B. 使用它可以省力
C. 使用它可以省距离
D. 使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课中作业4: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实验次数 物重 使用定滑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使用动滑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设计意图:利用作业3、4综合检测和评价目标3的达成情况。作业4本题主要考查使用定滑轮时,这是由于没有考虑弹簧测力计外壳受到的重力;使用动滑轮时,这是由于没有考虑动滑轮受到的重力。预期效果: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定滑轮是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能检测和评价出目标5的达成情况。)
【小结】回顾整理本节课的收获(可建立思维导图)
【当堂检测】(课中作业5)
5.用模型图来确定利用滑轮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时,所需拉力的大小。
(1)不考虑绳子的质量、滑轮的质量和滑轮轴的摩擦;(理想情况)
(2)不考虑绳子的质量、滑轮轴的摩擦,若动滑轮的重为20N。(非理想情况)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一)
1.☆☆如图所示的工具,正常使用时省力的是
A. 镊子 B. 羊角锤C. 定滑轮 D. 筷子
2.☆☆如图所示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B. 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C. 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D. 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3.☆☆如图所示,使用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所用的拉力分别是、、,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最小 B. 最小
C. 最小 D. 三个力一样大
4.☆☆☆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下,重为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物体上升速度为,不计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
B.
C.
D.
课后作业(二)实践作业:设计小小起重机。
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滑轮这种简单机械。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机械,希望同学们继续观察研究生活中的各种机械,来改进机械工具,使机械工具更好的发挥它们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设计意图:我们设想,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希望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预期效果:通过此次实践研究活动能提高小组合作的团队意识,能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能初步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