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学案 华东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学案 华东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7 10:2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自主学习】
1.经过西汉前期的 ,到 当政时,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
2. ~ 年,汉武帝发动三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匈奴的战争;在 、 的统率下,汉军取得了胜利;解除了匈奴对 的威胁,北部边郡得到安宁,并开通了西汉联系 以至 各地的通道。?
3.河西屯田开始了西汉王朝对 的经营,说服 归属西汉,并在那里兴办 。?
4.汉武帝北击匈奴时, 和 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西汉王朝经济上的头等大事,汉初货币承袭秦制,使用 和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改铸 。?
5.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开凿了 和 ,并大规模治理了 。?
6.武帝酌取 “ ”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 。
【要点破解】
要点一:汉武帝出击匈奴的过程?
要点点拨:汉武帝时,与匈奴先后打了十几仗,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定性的大规模战役有3次。第一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7年。匈奴侵入上谷、渔阳(北京密云),汉武帝派卫青率兵出击,大败匈奴军。西汉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1年。这一年匈奴又攻入上谷,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西击匈奴,大获全胜。同年夏,汉朝二次西征,攻到祁连山,又大破匈奴军,致使匈奴内部分裂,浑邪王率众4万人降汉。汉先后在此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此后,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集中10万大军,由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分东西两路进行大规模远征。卫青的西路军,出定襄,越沙漠,深入千余里,全歼匈奴主力。霍去病也于东路大败匈奴,凯旋而归。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再无力大举南下。
【例1】(2010江苏南京中考,3)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
解析:本题是一道联系性选择题,考查历史记忆能力和历史的综合分析能力。秦皇汉武为了安定北边都曾出击匈奴。所以,故答案为D。
要点二:汉武帝有哪些政绩?
要点点拨:汉武帝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开拓边疆、发展经济、弘扬儒学等方面。开拓边疆: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巩固西汉北部边郡;河西设郡、屯田,开通了河西走廊;在西南夷与东胡设置郡县,开发了西南与东胡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经济:改铸五铢钱,由中央统一铸造和发行货币;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保证农业生产。弘扬儒学:发展经学,儒家学说得以弘扬;创建太学,确立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由此看来,汉武帝是古代中国杰出的帝王,他为西汉王朝的强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例2】(2010山东泰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4)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萃萃学子进人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人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濡学教育,必须到(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解析:本题是一道情景选择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汉武帝时期在长安兴办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因此,答案为B。
小魔棒:关于通过以国家的巩固知识点可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口溜记忆——雄才大略汉武帝, 国家一统很稳固,北击匈奴南安抚,货币改革铸五铢,六辅白渠黄河治,罢黜百家尊儒术,举办太学学五经, 一统江山鼎盛期。
【同步导练】
基础 起步
1.汉武帝时,被任命为统帅北击匈奴的是( )
A.窦固、班超 B.张骞、班超 C.卫青、霍去病 D.卫青、张骞
2.汉初东北地区居住的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被称作( )
A.西南夷 B.东胡 C.匈奴 D.突厥
3.西汉王朝在经济上的头等大事是( )
①治理黄河 ②铸造钱币 ③兴修水利 ④“独尊儒术”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4.武帝时,重视兴修水利,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了( )
A.灵渠 B.六辅渠 C.都江堰 D.郑国渠
5.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
A.翰林院 B.太学 C.国子监 D.大学
6.我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帝王年号的是( )
A.夏启 B.周平王 C.秦始皇 D.汉武帝
7.阅读下列材料:?
天子为治第(指建造住宅),今骠骑祝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
请完成:
(1)材料中的“天子”指西汉的哪一位皇帝?他是怎样解除匈奴的威胁的?

(2)“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是谁说的?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综合 提升
1.某同学说:“汉武帝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经济学家。”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
①治理黄河 ②改铸五铢钱 ③兴办太学 ④“独尊儒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汉武帝发奋有为
C.汉武帝训练了勇敢善战的士兵 D.有卫青、霍去病的统率
3.下列与汉武帝有关的史实是
①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②设立太学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焚书坑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4.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大汉天子》。大家知道剧中的主角“大汉天子”是汉朝的哪位皇帝吗?(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景帝 D.汉文帝
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6.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国家的措施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关系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C.董仲舒的学说适应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
D.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
8.阅读下列材料: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太学里把《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学内容,作为封建教育的传统课程。
请回答:
(1)这是汉武帝接受哪位思想家的建议而采取的措施?
(2)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以上建议?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这样会产生什么结果?
(4)假设你是当时的一位宦官子弟,你可以在什么地方读书?你使用的教材会是什么内容?
9.情景再现: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你能否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汉代,做一回董仲舒,说服汉武帝采纳你的建议呢?
拓展 延伸
探究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历史意义。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自主学习
1.休养生息 汉武帝刘彻 2.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9年 卫青 霍去病 长安 西域 中亚 3.西域 西南诸国 学校 4.铸造钱币 兴修水利 半两钱 黄金 五铢钱 5.六辅渠 白渠 黄河 6.董仲舒 独尊儒术 太学
基础 起步
1.C 解析:张骞是汉武帝时被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西域的使臣,窦固是东汉明帝时出击北匈奴的大将,班超是东汉明帝时出使西域的使者。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在卫青和霍去病的统率下,汉军取得了胜利。
2.B 解析:西汉时期,在东北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居住的乌桓、鲜卑等小数民族被称作“东胡”。今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居住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西南夷”;在西汉北部居住的则是匈奴;当时突厥族还未形成。
3.C 解析:在汉武帝时,连续进行了三次北击匈奴的军事行动,这就需要有强大的经济作后盾,因此铸造钱币、兴修水利成为西汉王朝在经济上的头等大事。通过铸造钱币、兴修水利,汉武帝时积蓄了足够的粮食、钱财等,为抗击匈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此题答案为C项。
4.B 解析:汉武帝时期,重视大规模的水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修,西汉王朝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分别开凿了六辅渠和白渠。古代历史上的几条人工开凿的河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随时整理加以积累记忆。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修筑的,灵渠是秦朝时修筑的,郑国渠也是战国时期修筑的,因此此题答案是B项。
5.B 解析: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使儒家经书惨遭厄运。但汉初诸帝重视经书的发掘整理,汉武帝听取了董仲舒 “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成为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而翰林院、国子监是在中国后来的封建王朝产生的。因此应选B项。
6.D解析:年号是帝王用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其在位年代的名号,年号纪年是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之一。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的,从此年号作为制度被历代帝王承袭下来。
7.解析:在熟读材料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含义的基础上,我们着重要抓住材料中的字眼,如“天子”“匈奴”等。对照材料和所学知识,在出击匈奴的史实中,我们只学习到了卫青和霍去病两人,而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已经成为后世传诵的格言,激励了一代一代的人为祖国发奋努力。
参考答案:(1)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抗击匈奴。(2)霍去病。热爱祖国、报效国家。
综合 提升
1.A 解析: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重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语“经济学家”,从“经济学家”这个词语中,我们看到本题要考查的是汉武帝在经济方面的措施。联系所学知识,有关汉武帝经济方面的措施主要有改铸五铢钱和兴修水利。改铸五铢钱是中国货币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兴修水利主要是开凿六辅渠和白渠,治理黄河。
2.A 解析: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本题关键要看清“根本原因”四个字。虽然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与汉武帝的发奋有为,训练了勇敢善战的士兵,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能征善战的统帅有关,但是这些都得以经济作后盾。汉初经过休养生息积累起来的国力,才是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根本原因。
3.B 解析:回忆所学知识,知道①④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秦始皇的统治政策;而汉武帝时。为了巩固和加强大一统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②③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上采取的措施因此,B项正确。
4.B 解析:本题属于情景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和对课外知识的了解情况。通过再现历史人物,正确答案为B项。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理解能力。通过分析题目,抓住关键词“汉武帝治国思想”,联系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关内容,可以判断A选项正确。
6.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联系课本知识可知,我们第一次实现大一统的是秦朝,巩固了大一统局面的是汉朝,因此选B.
7.B 解析:大一统并非单纯指领土上的统一,也包括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等。思想上的统一起到了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的作用。
8.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中关于太学的教程是关于儒家学说的。在确定了主题后,再依据问题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1)董仲舒(2)为了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3)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结果是成就儒家的独尊地位,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4)长安的太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
9.解析:本题是一道探究题,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回答问题使不要面面俱到,但要抓住重点,叙述得当。
参考答案:
友情提示:以第一人称向皇帝进言。
要点提示:
(1)当前形势:焚书坑儒使儒家经书惨遭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2)实施目的:主张实现大一统,是为了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3)措施内容: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思想,其他各派学说均遭到排斥。在长安兴办太学。(4)能起到的作用:思想上“独尊儒术”,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总之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维护统治。
拓展 延伸
提示: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北部边郡得以安宁,并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各地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