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学案 华东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学案 华东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7 10: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自主学习】
1.为了争夺帝位, 和 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史称“ ”。
2. 年, 建立 朝,定都 ,史称“ ”。
3.刘邦即位后,宣布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 ;因战乱逃亡山泽的民众,归还故里,领取原有的田宅;因饥饿而卖身为奴婢的释放为 ,减轻田租,定税率为 。
4.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期,轻徭薄赋,把原来的 ,改为 ;减轻刑罚,文帝时废除了 和残损肢体的肉刑,景帝时又减轻了 。
5.接受秦亡教训,汉高祖推行 政策;之后, 、 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出现历史上的“ ”盛世时期。
【要点破解】
要点一:汉初的统治者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要点点拨: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汉墓出土的陪葬陶制牛车”。主观上: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
【例1】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
①汉初统治者认识到经济萧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巩固统治不利,必须恢复和发展生产 ②陆贾的“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为休养生息提供了理论依据 ③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④作为统治者,刘邦的优点是善于听取有益的建议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属于辨析型选择题,考查对出现“休养生息”政策原因客观评价的能力。综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为C。
要点二: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继续休养生息?有何作用?
要点点拨:(1)轻徭薄赋.减轻田租,将原来的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慎用民力,把服役一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2)减轻刑罚。文帝时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景帝时又减轻了笞刑。经过近40余年的整治,统治者“躬休俭节,思安百姓”,形成了一个“吏安其官,民安其业”的社会环境,史称“文景之治”。
【例2】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指刘邦统治时期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
C.前后近四十年 D.“吏安其官,民安其业”
解析:本题属于判断型选择题。考查对“文景之治”的再认能力,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答,“文景之治”不是刘邦统治时期,所以,答案为A。
小魔棒:关于西汉建立和休养生息政策可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口溜记忆——楚汉争四年,刘邦建西汉;秦亡因暴政,刘邦教训鉴;军吏解甲归、劝民把还乡;奴婢变为民,减租促生产。
【同步导练】
基础 起步
1.《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2.秦朝灭亡后,自称“西楚霸王”的是( )
A.刘邦 B.项羽 C.陆贾 D.范增
3.下列与项羽无关的成语是( )
A.四面楚歌 B.霸王别姬 C.完璧归赵 D.破釜沉舟
4.中国象棋盘上写着“楚汉界河”,与此有关的战争是(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
5.促成“布衣将相”的西汉皇帝是(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6.“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么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呢?”这句话所表述的意思是( )
A.秦朝的统治被推翻 B.必须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C.尽快停止战争,恢复和发展生产 D.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王
7.阅读下列材料:?
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娶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乡(加入)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请完成:
(1)材料中的“帝”“陆生”分别是谁?

(2)“陆生”认为应该怎样治理国家?
(3)“陆生”的主张产生了什么作用?
综合 提升
1.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有哪些( )
①刘邦实力超过项羽 ②刘邦在巨鹿之战中大胜项羽 ③刘邦得到民心,并且善于听取贤人的意见,项羽大失民心 ④项羽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⑤刘邦有关中做根据地,没有后顾之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2.下列说法符合“文景之治”统治时期的是( )
①文帝和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②因饥饿而卖身的奴婢被释放为平民 ③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 ④慎用民力,把服役由一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 ⑤减轻刑罚,汉景帝废除了连坐法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3.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论依据自《新语》一书,作者是( )
A.李斯 B.陆贾 C.韩信 D.叔孙通
4.汉初修养生息政策的社会背景是( )
①社会破败不堪 ②经济凋敝 ③国家贫穷 ④人民大量流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汉高祖发展经济的措施,不包括( )
A.让士兵复原生产
B.发还逃亡者的田宅
C.释放奴婢为平民
D.定税率为三十税一
6.西汉时期,文帝、景帝继续奉行的统治方针是( )
A.慎用民力 B.安民为本 C.轻徭薄赋 D.减轻刑罚
7.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上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公元前哪一年建立了什么朝代?该朝代的都城设在哪里?
(2)该历史人物推行什么政策?在他之后的两位皇帝继续推行这一政策,这两位皇帝分别是谁?
(3)这两位皇帝在位期间形成了一个“吏安其官,民安其业”的社会环境,历史上是怎样称谓的?
8.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按军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徭役;因战乱逃亡山泽的民众,归还故里领取原有的田宅;因饥饿而卖身为奴婢的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
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知识衔接】
(1)上面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状况?
(2)材料一、二的措施可以概括为社么政策呢?
(3)实施这一政策的效果如何呢?
【知识衔接】
(4)当前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突出,请你为解决当前农业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拓展 延伸
面对汉初的情况,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示?
第10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自主学习
1.刘邦 项羽 楚汉之争 2.公元前202年 刘邦 汉朝 长安 西汉 3.徭役 平民
十五税一 4.十五税一 三十税一 连坐法 笞刑 5.休养生息 汉文帝 汉景帝 文
景之治
基础 起步
1.A 解析:此题是一道材料选择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根据题干中的材料分析,“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指的是秦朝,“高祖兴,汉业建”指的是汉朝。所以,答案为A。
2.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历史记忆能力,根据课本知识可知,西楚霸王值得是项羽,答案为B。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成语的由来问题。“完璧归赵”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项羽无关。所以,答案为C。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的应用能力和历史记忆能力。中国的象棋中的“楚汉界河”就是指的刘邦和项羽四年的“楚汉之争”,所以答案为D。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记忆能力,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了刘邦以及大臣的出身和背景,刘邦和一些大臣都是出身与市井或者贫苦家庭。因此,促成“布衣将相”的西汉皇帝是刘邦,答案为A。
6.C 解析:此题是考查的历史理解能力,根据课本上汉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可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尽快停止战争,恢复生产。答案为C。
7.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和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课本内容来准确的理解材料。
参考答案:(1) “帝”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高祖刘邦,“陆生”指贾谊(2)主张:行仁义、重教化,力求给老百姓一个安定文静的环境。(3)作用:成为汉初施政的主要依据。
综合 提升
1.D 解析:本题属于一道辨析型选择题,考查刘邦最终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邦实力不如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打败秦军主力,故①②是错误的,答案为D。
2.A 解析:本题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道判断型选择题,考查对“文景之治”的再认能力,由课本知识可知,②③属于汉高祖时期的内容,而⑤中的皇帝不是汉景帝而是汉文帝,故答案为A。
3.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陆贾在《新语》一书中的观点提倡休养生息,对汉高祖刘邦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答案为B。
4.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历史记忆能力,属于一道辨析类的选择题。经分析,四个备选项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5.D 解析:此题是一道判断选择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辨析能力。经分析,选项D是汉文帝时期的措施,故不是汉高祖发展经济的措施。所以,答案为D。
6.B 解析:此题是一道基础选择题,考查的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结合课本知识可知,答案为B。
7.解析:此题是一道读图简答题,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图中的人物。在明确该人物的基础上,依据问题进行解答,解题的难点是牵扯的小知识点较多。
参考答案:(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汉朝;长安。(2)“休养生息”;汉文帝;汉景帝。(3)文景之治
8.解析:此题是一道以史论今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一、二、三问是考查的基础知识,第四问则是考查的历史分析应用能力。
参考答案:(1)西汉。(2)休养生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3)出现了文景之治,致使汉朝经济繁荣昌盛,为以后盛世奠定了基础。(4)建议:继续重视农业生产,在现有基础上再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拓展 延伸
提示:使农民安定下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得社会秩序安定,社会经济逐步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