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鲁教版2.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Ⅱ鲁教版2.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3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17 13: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二三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1.城市起源的条件
(1)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事非农业劳动。
(2)促进因素:社会分工,特别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
(3)社会组织机构的出现。一二三2.世界城市发展史
思考讨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有哪些共同的优势条件?
提示: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和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使农耕业得到极大的发展,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一二三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
(1)概念: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主要表现。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数量增加。
④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动力:社会经济发展。
(5)带来变化:包括物质形态、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一二三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一二三(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思考讨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口的转化有何差异?
提示: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口不断地转化为城市人口,这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关键。但发达国家是因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使了农业人口的转化;发展中国家是因为人口的过快增长,产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上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促使了农业人口的变化。一二三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2.不利影响——产生城市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地面下沉或海水入侵等。
(2)社会问题:道路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3.城市问题的解决措施:发展经济、政策调控、合理规划、完善法律法规等。
思考讨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根本原因在于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城市化的特点
问题导引
材料一:联合国发表的《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指出,50年来城市人口的激增对于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发展构成一个挑战。报告说,到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增长到50亿。城市人口从2003年到2030年将平均每年增长1.8%,增长最快的是不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从2003年到2030年不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将年均增长2.3%。探究一探究二材料二:近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率(见下表)。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从材料一看出,目前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
(2)从材料二看出,目前中国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提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人口比重已经超过乡村人口比重,大城市规模膨胀。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一、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城市化发展阶段探究一探究二2.地区差异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导致世界城市化进程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表格总结如下所示。探究一探究二二、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例题1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上表说明(  )
A.1950~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
B.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缓慢
C.195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低于农村人口
D.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
(2)上表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
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
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由表中数字可知,自1950年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呈现总体加快趋势;其中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上升速度更快,且在1970~1980年间城市人口数超过了发达国家;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低于农村人口;200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第(2)题,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协调,是由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和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造成的。
2.思路展示:(1)读表分析,明确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2)明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差异;(3)在明确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前提下,分析其原因。
答案:(1)D (2)C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问题导引
材料一:在近地面等温线图上,郊区气温相对较低,而市区则形成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露出水面的岛屿,被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热岛”。下图为城市热岛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材料二:世界正在经历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一个新的城市时代已经来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定居,城市在各个层面将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全世界同心协力,精诚合作。——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主席、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和高级代表安瓦尔·乔杜里。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分析“城市热岛”造成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提示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区多。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一方面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设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2)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对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城市问题是不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什么?
提示不是。许多城市问题主要是由技术落后、观念陈旧、管理不力、环境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导致的规划建设不合理而出现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解决。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常见的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
1.常见的城市化问题探究一探究二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探究一探究二例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1)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    ;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什么??
(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位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增加生态林面积,来改善市区绿地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你认为此做法是否可行,并简要说明依据。
(3)试解释城市被称为“混浊岛”的原因。
(4)根据图文材料,选择“多岛效应”中的某一项作为主题词,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补充完成基本研究思路。
①认识什么是    →②讨论    给城市带来的影响→③→④?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是因为下垫面和人为释放热量多,因此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气温高,而农田、公园、郊区等绿地面积广,气温低。第(2)题,由第(1)题可知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近地面由郊区吹向城市,因此植树造林范围处于环流圈之内即可起到调节温度、净化空气的作用。第(3)题,“混浊岛”指城市大气污染严重,能见度差,这与人为排放污染物和城市内部大气运动密切相关。第(4)题,问题研究思路应从确定主题词开始,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出某一效应出现的原因与治理措施。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① 自郊区吹向城市
(2)可行。如造林位置处于城市风下沉的距离之内,由郊区流向城区的空气经过生态林的调温和净化作用,可以调节流入城区的大气温度,改善大气质量。
(3)城市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燃烧矿物燃料,排出大量大气污染物;大量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
(4)如①②主题词为“城市热岛效应”,③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④为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若选其他主题,合理亦可)1 2 3 4 5 61.世界最早的城市分布区除了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外,还有(  )
①西亚的两河流域 ②长江流域 ③北美洲 ④亚马孙河流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自然条件优越,能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河流中下游平原上。
答案:A1 2 3 4 5 6读下图,完成第2~3题。1 2 3 4 5 62.图中序号代表的国家为印度、日本、巴西和英国。图中序号与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
A.①英国 ②日本 ③巴西 ④印度
B.①英国 ②日本 ③印度 ④巴西
C.①英国 ②巴西 ③印度 ④日本
D.①日本 ②英国 ③巴西 ④印度
3.下列关于四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今后发展速度快
B.②国目前城市化处于后期阶段,今后发展速度趋缓
C.③国目前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今后发展速度很快
D.④国目前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今后发展依然缓慢1 2 3 4 5 6解析:第2题,英国城市化起步最早,日本城市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很快,也明显早于发展中国家,而印度是四个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第3题,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成熟阶段,今后发展速度趋缓;巴西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此后其发展速度将会变缓;而印度为发展中国家,其城市化进程将会加速。
答案:2.A 3.B1 2 3 4 5 6读我国某市市中心和郊外平原降水、径流、蒸发量对比表,完成第4~5题。1 2 3 4 5 64.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的降水量比郊外平原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心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
B.城市中心区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C.郊外平原区空气水汽含量小
D.郊外平原区蒸发量大,不易成云致雨
5.城市中心区的地下径流远远小于郊外平原区。城市化影响了水循环的环节是(  )
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蒸腾
解析:第4题,城市中心区由于“热岛效应”,气流上升且空气中的烟尘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故城市中心区降水多于郊外。第5题,地下径流的形成主要是由地表水下渗后形成的,由于城市建设地面硬化,导致市中心区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
答案:4.B 5.C1 2 3 4 5 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与美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
材料二:2015年1月2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消息称,截止2014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678亿,城镇人口比重为54.77%。1 2 3 4 5 6(1)A、B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并说出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一,说出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有什么特点?
(3)2000~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是多少?2014年我国的城市人口数大约是多少?
(4)根据计算结果,谈谈城市化给我国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请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
解析:第(1)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由此可以判断出是中国;反之,可判断B是美国。第(2)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较快。第(3)题,2000~2011年的十一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了15.1%,年均增长1.37%;已知2014年的人口总数和该年城市人口比重,可计算出城市人口数量。第(4)题,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如城市道路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需要积极采取措施缓解这些压力,如发展经济、合理规划等。1 2 3 4 5 6答案:(1)A是中国,B是美国。B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应该是美国,则A国是中国。
(2)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但速度较快。
(3)1.37%。7.49亿。
(4)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多等。
措施:合理规划城市;分散大城市职能;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提高绿化面积;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