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鲁教版2.2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件(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Ⅱ鲁教版2.2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件(3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17 13:2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一二三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概念
(1)区位:是指某事物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间的空间联系。
(2)城市区位: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二三2.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一二三(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3)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
①军事、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减弱。
②科技、旅游等已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③经济、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终产生着巨大影响。
思考讨论城市区位一旦形成就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而城市经济地理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政治、文化地理区位也会随国家政策、外交等的变化而改变。一二三二、城市体系
1.城市与区域发展一二三2.城市体系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3.中心地理论
(1)基本内容:系统地阐明了区域内城市和城市内服务中心的数量、规模、等级之间的关系。
(2)应用领域: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布局等。
(3)中心地特点。一二三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1.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概况
(1)核心:上海。
(2)特点: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级分明、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一二三2.长江三角洲城市分类一二三思考讨论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的大小或强弱呈正相关,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其服务功能越强。但是,有些城市虽然规模不大,却在某一方面的功能很强,服务范围远远超出了其所在的地域,如一些旅游城市的服务功能比同等规模的一般城市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问题导引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图①②③④为某区域居民点的分布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河流对图中居民点分布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提供水源、水运便利。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的是哪里?并说明原因。
提示②地。因为②地位于河流交汇处,且有铁路经过,区位条件最为优越。
(3)铁路修通以后,①地与③④地相比,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的是哪里?并说出理由。
提示①地。铁路修通以后,①地交通便捷,发展速度会加快;这体现出区位因素的变化。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城市区位因素一般从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所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例题1
读某地1965年和2013年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1965年时,A、B两地均已形成村镇,请问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什么?
(2)到了2013年,该地区已形成了若干个城市。B地没有发展成为城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请说明D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
(4)促进E城镇快速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但随着该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地表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5)该区域生态新城选址C地,请简要分析生态城选址体现出的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B地地处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运输便利→村镇。第(2)题,铁路修建但未经B地→B地区域地位下降→发展缓慢。第(3)题,由于D地大力开采煤炭资源,形成资源型城市。第(4)题,E处石林广布,可以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城镇发展;但是,喀斯特地貌常造成地表水渗透。第(5)题,从材料及题干中看出,C处地处沿海,地形平坦,耕地占用少,注意生态恢复和保护等,这些都是生态城市选址的基本原则。
2.思路展示:(1)本题通过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变化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功能区布局,解答的关键是对比两图分析存在的差异。(2)该区域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3)生态城的建设,体现了城市建设的新理念以及人类对城市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4)由城镇到城市再到生态城的演化,也体现了城市区位的发展变化。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地处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等。
(2)该地区铁路的修建使B地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3)煤炭资源。
(4)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地表径流常与地下暗河相通,使地表水极易渗入地下。
(5)地势平坦(地基稳固、自然灾害发生概率低)、少占耕地、保护生态、满足建设需要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城市体系
问题导引
材料: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下图为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共有多少级中心地?
提示图中有3级中心地。
(2)在各级中心地形成的具有等级关系的空间结构体系中,中心地的等级与数量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中心地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多;中心地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少。
(3)你能分析出各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六边形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吗?
提示一个中心地六边形服务范围的面积正好是下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面积的3倍。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1.不同等级城市的位置关系:区域核心城市位于它的服务范围的中央,有6个低一级城市分布在其服务范围的角上。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关系:(1)同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2)不同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3)在市场原则下,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低一级城市服务范围的三倍。探究一探究二二、城市等级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的范围相对较大;而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较小。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探究一探究二例题2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城市群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城市的人口规模,圆圈越大,城市人口规模越大。读图完成(1)~(2)题。探究一探究二(1)关于图中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
B.杭州市与上海市是同等级城市
C.宁波市与杭州市城市等级相同,服务范围一致
D.无锡市与苏州市城市等级相同,服务范围一致
(2)关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是完全重叠的 
②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③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取决于其城市面积的大小和行政级别的高低 
④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及其周边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上海市的城市人口规模最大,所以它的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从城市人口规模上看,杭州市比上海市等级低,宁波市比杭州市等级低;无锡市与苏州市虽然城市等级相同,但服务范围还受到周围城市的影响,故无锡市的服务范围与同等级的苏州市服务范围不同。第(2)题,在同一区域中,相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不会完全重叠,但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会出现层层嵌套的现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等级,其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及其周边地区,所以②④是正确的。
答案:(1)A (2)D1 2 3 4 5 6下图为我国两城市图。读图,完成第1~2题。1 2 3 4 5 61.图中①②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①土壤肥沃 ②地形平坦
B.①地形和河流 ②水陆交通便利
C.①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D.①②都是资源丰富
2.②城市开发滨海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国家政策支持 ⑤工业基础好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1 2 3 4 5 6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①所在地周围为山区,而①城市位于河谷平原上,且有河流流经,因此地形及河流流经是其形成的主导因素;②地处平原,有河流流经且有铁路交会,水陆交通便利。第2题,②城市开发滨海新区一是有临海的地理位置,二是地形平坦,三是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就矿产资源看,仅有石油资源,不能说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1.B 2.B1 2 3 4 5 6下表为四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职务职能。据此完成第3~4题。1 2 3 4 5 63.表格中等级最高的聚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有关等级最高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数目较多 ②城市数目较少 ③城市相距较远 ④城市相距较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3题,表格中显示乙聚落各项服务功能齐全,因而在该城市体系中等级最高。第4题,在城市体系中,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相距越远,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全。
答案:3.B 4.D1 2 3 4 5 65.下图中R1、R2、R3分别代表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且R3A.上海—R1 南京—R2 无锡—R3
B.杭州—R1 上海—R2 宁波—R3
C.绍兴—R1 杭州—R2 上海—R3
D.无锡—R1 南京—R2 上海—R3
解析:城市级别越高,其服务范围越广;图中城市级别由高到低的排序是R1、R2、R3。
答案:A1 2 3 4 5 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 2 3 4 5 6材料二:江苏将在2020年之前新建5条过渡通道。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的“Z”字形发展带示意图。1 2 3 4 5 6材料三:下图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集聚模式与扩展方向示意图。
(1)简述杭州湾聚落分布的特点。
(2)材料一图中的城市等级有   级。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什么差异??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以都市圈形式的发展与城市单独发展相比有何优势?1 2 3 4 5 6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可以看出,聚落的分布是沿交通线集聚的。第(2)题,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城市的等级有4级,大城市服务范围大、种类多、等级高;小城市则相反。第(3)题,都市圈中,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紧密,有利于相互间的协作、交流,从而提高都市圈整体的竞争能力。
答案:(1)沿交通线集聚。
(2)4级 大城市服务范围大、种类多、等级高;小城市反之。
(3)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实行区域的整体管理;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顺应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趋势;提高国际国内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