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鲁教版1.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Ⅱ鲁教版1.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课件(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17 13: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二三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思考讨论影响世界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生产力
发展水平是其决定性因素。一二三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又称人口发展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一二三思考讨论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的地区,人口死亡率为什么会出现上升趋势?
提示: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一般较高。一二三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当今世界存在的人口问题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人口年龄结构失调等问题最为突出。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一二三思考讨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有何影响?
提示:少年儿童所占比重降低;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相对上升。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问题导引
材料:根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可将人口增长的一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有何变化特点?
提示总人口开始增长缓慢,后增长较快,最后增长很慢甚至是负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出生率曲线下降滞后于死亡率曲线的下降。
(2)不同人口增长阶段的特点有何不同?
提示第一阶段为“高—高—低”;第二、三阶段为“高—低—高”;第四阶段为“低—低—低”。
(3)由图分析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何共同点?其形成原因是否相同?
提示自然增长率都很低。形成原因不同:第一阶段低自然增长率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造成的;而第四阶段低自然增长率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造成的。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一、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及三种模式探究一探究二二、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对应于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形,表现出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探究一探究二例题1
下面图1示意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2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探究一探究二(1)图1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图2中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读图1可知,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的过渡型,对应图2中②阶段;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丙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丁国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甲、丙、丁三国人口增长特点与图2中①③④阶段不符。第(2)题,丙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10‰左右,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医疗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2.思路展示:首先,明确本题重在考查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特点,正确分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其次,据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特点,判断图中①②③④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然后,对不同国家和不同人口增长阶段进行匹配,找出特征最吻合的国家。最后,结合图示判断出丙国属于“低—低—低”模式,并分析成因。探究一探究二3.技巧归纳: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是死亡率开始下降,促进了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答案:(1)B (2)C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问题导引
材料一:2014年12月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欧洲人口老龄化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区都要快,迫切需要外来移民以补充劳动力。
材料二:当今世界一半以上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近60%的发展中国家生育率过高。
结合材料探究:
(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是什么?解决措施是什么?
提示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大。实行计划生育。
(2)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解决措施是什么?
提示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和外籍劳工。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口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也各不相同。探究一探究二例题2
下图是世界某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探究一探究二(1)B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B.人们受教育水平很高
C.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D.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
(2)C区域人口死亡率高于B区域,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医疗卫生水平低
B.老年人口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低
D.自然灾害严重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B区域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死亡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但出生率高,反映了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们仍然用增加人口数量的手段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2)题,C区域出生率、死亡率均较低,自然增长率更低,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该区域出生人口少,劳动力不足,出现人口老龄化,故人口死亡率相对较高。
答案:(1)D (2)B1 2 3 4 5 6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第1~2题。1 2 3 4 5 61.自公元177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逐渐加快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B.自然生存条件的逐步改善
C.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改进
D.国际大环境的相对稳定
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社会初期,人口的死亡率很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
B.世界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时间越来越长
C.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力军
D.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首先是从发展中国家开始的1 2 3 4 5 6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性因素,人类自然生存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都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2题,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因此人口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较低,故人口增长缓慢。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世界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时间越来越短,而现在每年新增人口绝大多数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增速加快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而工业革命首先是从欧洲发达国家开始的。
答案:1.A 2.A1 2 3 4 5 6下表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图。据此完成第3~4题。1 2 3 4 5 63.该国处于图中的(  )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4.该国1980~2010年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解析:第3题,根据表格数据判断该国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对应图中的阶段Ⅱ。第4题,该国1980~20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但死亡率下降很快,因而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总量迅速上升。
答案:3.B 4.D1 2 3 4 5 65.阅读下表,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解析:读表可知,美国、德国、日本三国人口增长模式均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印度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答案:B1 2 3 4 5 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统计显示,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13‰。其中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3‰,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是17‰。按照这一趋势发展,到2050年,发达国家人口将停留在12亿左右,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将达到79亿。下图示意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南极洲除外)。1 2 3 4 5 6材料二: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时,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达到14%时,进入“老龄社会”。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老龄人口比重为9.7%,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比重超过30%。
材料三:下表示意我国与发达国家老龄人口相关资料表。
(1)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
(2)与世界平均状况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有何特点?
(3)面对老龄化问题,我国应如何应对?1 2 3 4 5 6解析:第(1)题,从自然增长率、增长速度、净增人口数量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由材料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龄人口数量大。第(3)题,结合我国的国情,应从延迟退休、放松生育政策、加强社会保障、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方面来解决老龄化问题。
答案:(1)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增长速度慢,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小,部分国家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增长速度快,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2)老龄化速度快,老龄人口数量大,未富先老。
(3)推迟退休年龄;提高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力使用,缓解劳动力不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放松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