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6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6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0:2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考点分层练6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A组 基础达标
2017年9月6日,太阳连续发生两次剧烈的耀斑爆发,本次爆发的具体时间是在国际标准时间9:10左右,爆发等级为X级,达到X2.2级。仅仅3个小时之后,在国际标准时间当天12:02(北京时间20:02)左右,又发生了一次更加剧烈的爆发,强度达到惊人的X9.3级。据此完成1~2题。
1.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造成气候类型的变化
B.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改变卫星的轨道
D.干扰汽车的运行
2.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  )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 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③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 ④控制大型发电设施的发电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下图示意2008—202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单位:个)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推测,下列年份中太阳黑子数最少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30年
C.2025年 D.2036年
4.受太阳黑子影响,2014年地球上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  )
A.在新加坡看到极光 B.有线通信中断
C.气候异常现象增多 D.地震减少
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  )
A.光球层与色球层 B.色球层与日冕层
C.都是光球层 D.都是色球层
6.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7.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  )
A.红外区、紫外区、可见光区
B.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
C.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D.可见光区、紫外区、红外区
8.下列各组能源中,全部属于来自太阳辐射能量的是(  )
A.风能、核能、潮汐能、煤炭
B.石油、天然气、核能、沼气
C.潮汐能、石油、天然气、生物能
D.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能
二、B组 综合应用
据媒体报道,2010年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如图1),到2013年太阳活动达到高峰期,发生了强烈的太阳风暴;而到2016年,太阳表面的黑子开始逐渐变小(如图2)。据此完成9~10题。
图1
图2
9.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每一层
10.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全球都会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北极附近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3年10月4日,中国在国际宇航大会公布了空间站的未来计划,中国空间站计划扩展到六个舱段。据此完成11~12题。
11.中国空间站上大面积电池板的作用是利用太阳辐射 (  )
A.为其维持恒定的温度
B.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能量
C.为其提供光能和生物能
D.为其运动提供平衡保障
12.对地面人员控制空间站信号传输干扰最大的是(  )
A.距日远近 B.宇宙射线
C.耀斑爆发 D.太阳辐射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蹲着一只乌鸦。据考证,这就是中国古代神话所说的“日中乌”。据此完成13~14题。
13.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直接提供了光、热资源
B.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
C.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
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14.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    ,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
A.耀斑 色球层 B.日珥 日冕层
C.太阳风 日冕层 D.太阳黑子 光球层
三、C组 创新提升
下图示意不同天气条件下,祁连山某冰川区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的比值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比值7、8月最低的根本原因是(  )
A.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降水量大,云层厚度较大
C.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
D.风力强劲,积雪不易保留
16.随着气候变暖,该比值的变化趋势是(  )
A.阴天增大,晴天减小
B.阴天和晴天都增大
C.阴天减小,晴天增大
D.阴天和晴天都减小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浙江省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分区,各分区资源量差异明显,浙东北的平原地带为Ⅰ级可利用区,也是全省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浙南的中部丘陵地带和浙西的西部山区为贫乏区,其他地区为Ⅱ级可利用区。浙江省中北部太阳总辐射的月际变化多为双峰型,7月出现一个高值,5月出现一个次高值,而6月则为一相对低值。下图示意浙江省太阳能资源区划。
(1)简述浙江省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征。
(2)说明浙江省太阳能资源贫乏区的形成原因。
(3)分析浙江省中北部7月太阳总辐射为高值的形成原因。
考点分层练6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B 2.A 第1题,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扰动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第2题,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和尽量减少室外活动,①②正确。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和控制大型发电设施的发电量是不现实的。
3.B 4.C 第3题,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读图可知,2014年太阳黑子活动频繁,则2003、2025、2036年都为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份,2030年太阳黑子数最少。故选B。第4题,极光现象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新加坡纬度低,一般不能看到极光现象;受太阳黑子影响,无线短波通信可能被中断,气候异常现象增多;地震发生和太阳活动关系不大。故选C。
5.A 6.A 第5题,光球层亮度最高,我们平时肉眼所见的太阳是其光球层,日全食时,光球层被遮挡,其外围亮度较低的色球层才能被看到。故选A。第6题,图中被遮挡的部分是光球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A正确。耀斑、日珥发生在色球层,B、D错误。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C错误。故选A。
7.C 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在0.4至0.76微米之间。紫外线的波长小于0.4微米。
8.D 潮汐能和核能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9.A 10.C 第9题,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光球层,故A正确。第10题,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C正确。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在较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极昼现象是地球公转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
11.B 12.C 第11题,中国空间站上大面积电池板收集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用于中国空间站正常运转,空间站正常运转包括与地面控制站进行联系、保持正常运行轨道状态、维持空间站内部环境稳定、获得实验用能等,因此B符合题意,A、C、D相对片面。故选B。第12题,耀斑爆发发射出的强烈射电和高能粒子,这些物质到达地球后会引起大气电离层强烈的扰动,使得穿过其中的电磁波信号受到干扰和削弱,对地面人员控制空间站信号传输干扰影响大,C符合题意。
13.B 14.D 第13题,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其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第14题,分析材料可知,画中的“乌鸦”看上去较暗,温度较周围低,应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光球层中。
15.A 16.D 第15题,7、8月份为祁连山的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因此冰川积雪消融量大,导致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小,因此比值最低。第16题,全球变暖的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冰川积雪消融量会增大,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因此会使阴天和晴天的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的比值都减小。
17.答案 (1)总体北多南少;平原及沿海多,山区、丘陵少;各分区集中分布。(答出两点即可)
(2)贫乏区多为丘陵地带或山区,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该区降水量较丰富,太阳辐射受云雨天气影响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
(3)7月,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大气状况稳定,多晴朗天气;昼长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天文总辐射量也大,因此太阳总辐射值高。
解析 第(1)题,浙江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从整体分析及特殊分布点分析两大方面回答。第(2)题,结合材料“浙南的中部丘陵地带和浙西的西部山区为贫乏区”进行分析。第(3)题,7月当地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大气状况稳定,降水少,晴天多;7月北半球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