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27 气候成因与分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27 气候成因与分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0: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考点分层练27 气候成因与分布
一、A组 基础达标
下图中,甲图是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乙图表示四个地区的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据此完成1~2题。
甲图
乙图
1.甲图中,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b和c B.d和e C.c和e D.r和s
2.乙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与甲图中相应的气候类型分布匹配正确的是(  )
A.①——s B.②——d
C.③——t D.④——e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3~4题。
甲地(40°N,30°E)
乙地(40°N,116°E)
3.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4.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人类活动
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5~6题。
5.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6.影响甲、乙两地降水的大气环流分别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B.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D.东南季风 极地东风
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7~8题。
7.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8.甲、乙两地气温数值大小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和洋流 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 D.地形和纬度
二、B组 综合应用
内罗毕是肯尼亚的首都,位于东非高原上。下图为内罗毕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9~10题。
9.内罗毕一年中气温和降水均出现两个峰值,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①受低气压和信风影响 ②两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③受两种信风交替影响 ④两次受太阳直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内罗毕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数量最多的时间是(  )
A.1—3月 B.4—5月
C.7—8月 D.11—12月
温带雨林是一种高雨量森林,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耐寒的冷杉、云杉等高大树种占绝对优势,因此林内阴暗潮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位于加拿大西部的大熊雨林(下图),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温带雨林。据此完成11~12题。
11.大熊雨林形成的条件是(  )
①晴天多,光热条件好 ②山地背风坡,气温较高 ③地形抬升,降水量大 ④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推测下列地区可能有温带雨林分布的是(  )
A.马达加斯加岛 B.马来群岛
C.朝鲜半岛 D.塔斯马尼亚岛
读几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的是热带沙漠气候
B.②代表的是热带雨林气候
C.③代表的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D.④代表的是热带草原气候
14.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的最大分布区在(  )
A.亚马孙平原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西西伯利亚地区
D.西欧地区
三、C组 创新提升
下图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下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据此完成15~16题。
月份 甲地平均降水量/mm 乙地平均降水量/mm
1 58.2 210.3
7 121.9 41.4
15.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
A.地中海
B.印度洋北部
C.大西洋赤道附近
D.西北大西洋
16.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洋流影响 ④地表状况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伊比利亚半岛多高原、山地,西部和西南部有低地分布,中部的梅塞塔高原平均海拔610米,占半岛面积的60%,断块山地横穿高原,将半岛分为南北两大盆地。下图示意伊比利亚半岛年等降水量线分布。
(1)解释伊比利亚半岛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特点的成因。
(2)与北部地区相比,说明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气候的不同之处。
(3)指出伊比利亚半岛中部地区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原因。
考点分层练27 气候成因与分布
1.C 2.A 第1题,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甲图中c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e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所以本题选C。第2题,根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根据降水类型判断气候类型。乙图中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甲图中s。所以本题选A。
3.D 4.B 第3题,甲地1月气温最低,低于0 ℃,属于温带气候;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可判断其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1月气温也低于0 ℃,7、8两月降水量都大于150毫米,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夏季高温多雨,是温带季风气候。第4题,甲、乙两地气温差异不大,但降水差异明显,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其中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夏季多雨,甲地受大陆气团控制而少雨。
5.D 6.A 第5题,甲地的最低气温出现在6月份,所以位于南半球,而且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均温>15 ℃),变化幅度小,是热带气候,降水干湿分明且是夏雨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亚洲地区。由以上分析可以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D对。第6题,甲地的气候类型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乙地的气候类型是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综上所述,影响甲、乙两地降水的大气环流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西风,A对。
7.B 8.A 第7题,从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可看出,雨热不同期是其主要特征,同时气温最低月均温高于0 ℃,属于地中海气候。第8题,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分别属于南北半球,纬度基本相同,但海拔有较大差异,则可排除纬度,确定地形;再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甲沿岸有寒流经过,导致甲地气温略低。故A正确。
9.D 10.B 第9题,内罗毕一年有两次气温和降水峰值,说明其位于赤道附近;从气温角度看,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从降水角度看,该地应先后两次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②④正确。选D。第10题,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罗毕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野生动物数量最多的时间应在湿季,再根据气候资料图可知,内罗毕4—5月降水量最大,野生动物数量最多。选B。
11.D 12.D 第11题,大熊雨林分布区位于北美洲海岸山脉的迎风坡,西风带来的水汽在此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阿拉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为温带雨林的形成提供了条件,③④正确。第1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温带雨林适宜生长在纬度较高,但气温适宜、降水较多的地区,塔斯马尼亚岛位于温带地区,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自然特征与大熊雨林分布区最接近,故最可能有温带雨林分布。
13.B 14.A 第13题,①地全年高温,降水量年内变化较大,不是热带沙漠气候,A错;②地全年气温和降水变率都小,且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B对;③地全年高温,气温季节变化大,最冷月气温大于15 ℃,为热带气候,降水较多,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C错;④地气温在0 ℃以上,气候温和湿润,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第14题,根据上题的判断,②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最大的分布区在亚马孙平原地区。
15.B 16.C 第15题,甲地7月降水多,说明此时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1月降水多,说明此时乙地位于迎风坡,7月、1月风向不同且大致相反,故应为季风气候区,同时由图推知该岛屿平均海拔较高,结合选项可知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印度洋北部。第16题,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与大气环流(季风)和地形(地表状况)有关,②④正确。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选C。
17.答案 (1)北部地区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降水较多;南部地区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降水较少;西北地区山地西侧为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多;中部地区高原、山地阻挡西风进入,降水较少。
(2)南部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西风势力加强,温和多雨;纬度位置较低,气温全年较高。
(3)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中部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高原、山地阻挡暖湿气流进入大陆内部,降水较少;大陆内部的两大盆地,地形较封闭等。
解析 第(1)题,北部地区降水较多,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南部地区降水较少,南部纬度低于40°N,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西北地区地形为山地,因位于山地西侧,处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多;而中部地区高原、山地阻挡西风进入,降水较少。第(2)题,南部地区纬度低于40°N,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与北部地区相比,南部地区纬度位置较低,气温全年较高。第(3)题,中部为梅塞塔高原,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同时高原、山地能够阻挡暖湿气流进入大陆内部,水汽难以到达,使得该地降水较少;同时大陆内部有两大盆地,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地形较封闭,使得降水较少,使其气候更偏向温带大陆性气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