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考点分层练28 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判断
一、A组 基础达标
下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④⑥⑦ D.②③⑤
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完成3~4题。
3.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几种气候类型 ( )
A.1 B.2
C.3 D.5
4.图中五个不同地区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A.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大陆西岸
B.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大陆东岸
C.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大陆西岸
D.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
“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图a
图b
5.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温和湿润
6.“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
A.保暖 B.防风
C.防潮 D.排水
读某地气候统计图及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为该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气压带或风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与该气候类型成因类似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二、B组 综合应用
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地降水量最多月份的降水量约是( )
A.300毫米 B.700毫米
C.500毫米 D.1 200毫米
10.该地气候类型可能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单位:℃),完成11~12题。
11.下列月份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12.该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属于(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下面是两幅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要素图(图中各点代表月份)。读图,完成13~14题。
①
②
13.①②两幅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名称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4.①②两幅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位于( )
A.①——40°S~60°S大陆东岸
B.②——30°N~40°N大陆西岸
C.①——10°N~40°N大陆西岸
D.②——30°S~40°S大陆西岸
读a、b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15~16题。
15.a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6.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C.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三、C组 创新提升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正受(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18.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至次年5月
B.7月底至8月中下旬
C.10月底至11月底
D.1月中上旬至3月底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大陆性气候是相对于海洋性气候而言的,是指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所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日与冬至日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 ℃等。
材料二 下图示意四川盆地多个气象站多年各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昼夜温差各月的平均值。
材料三 中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
(1)简述我国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征。
(2)四川盆地远离海洋为什么却是海洋性气候
(3)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成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北侧的藏北高原却是大陆性过渡气候的原因。
考点分层练28 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判断
1.C 2.A 第1题,图中纵轴表示月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是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值。根据①~⑦组气候类型的最热月、最冷月温度数值,计算各气候类型年温差,年温差最大的一组应为④⑥⑦,C对。A、B、D错。第2题,读图,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15 ℃,位于热带。降水量在1 500毫米以上,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应是热带雨林气候,A对。B、C、D错。
3.C 4.A 第3题,由图可知,①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控制,②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它们都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地和④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会形成地中海气候;⑤地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这五地最可能分属于三种气候类型。C对,A、B、D错。故选C。第4题,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A对,B、C、D错。故选A。
5.B 6.D 第5题,依据图示信息,全年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15 ℃以上,全年高温,全年降水多,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正确。第6题,“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排水,因为当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倾斜屋顶能让雨水更快排泄;尖顶的保暖、防风、防潮作用不明显,故A、B、C错误。故选D。
7.A 8.C 第7题,结合该地气温和降水特征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带来降水。右图中表示西风带的是①。第8题,该地为地中海气候,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北纬30°到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和该气候成因类似的是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9.B 10.C 第9题,7月降水量最多,约为1 200-500=700毫米。第10题,全年高温,最低月气温在20 ℃以上,可知为热带气候,A、D错误;降水量季节变化大,5—9月为雨季,其他季节降水少,为旱季,一年分旱、雨两季,故该地气候类型可能为热带季风气候。
11.C 12.A 第11题,读图,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7月,所以C正确。第12题,由图可知,7月份气温高,气温大多在20 ℃以下,1月份气温低,是冬季,气温在0 ℃以上,从气温变化特点看,图示地区一定在北半球,可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选A。
13.B 14.B 第13题,①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0 ℃,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7月气温最高,应该是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0 ℃,8月气温最高,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A、C、D错误,B正确。故选B。第14题,据上题分析可知,①是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A、D错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30°N~40°N大陆西岸,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位于40°N~60°N大陆西岸,B正确,C错误。故选B。
15.C 16.A 第15题,a地全年气温大于15 ℃,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超过200 mm的月份有4个月,全年降水量约1 800 mm,应为热带季风气候。第16题,b地最冷月气温小于0 ℃,降水集中在夏季,应为温带季风气候,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
17.D 18.B 第17题,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冬季受东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为干季;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为湿季。所以当①地水草丰美时,是该地的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正确。第18题,野生食草动物是追逐水草而迁徙,而当地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水草的丰美程度受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影响,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③地是当地动物迁徙的最北位置,表明赤道低气压带移至最北位置附近,应该在7—8月,B符合题意。
19.答案 (1)我国大陆性气候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北部等西北内陆地区;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分东、西两块,东部主要是华南沿海地区,西部主要在四川盆地。
(2)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使得四川盆地冬季不易受到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而气温较高,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无论是年平均气温日较差,还是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变化都很小,且小于10 ℃,昼凉夜暖,冬暖夏凉,因此四川盆地属海洋性气候。
(3)藏北高原海拔较高,四周高山环抱,地形闭塞,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雅鲁藏布江谷地因开口向南,谷地成为西南季风的水汽通道,受地形逐步抬升的影响,形成大量的降水。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北部等西北内陆地区,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和四川盆地。第(2)题,四川盆地虽远离海洋,但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使得四川盆地冬季不易受到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而气温较高,无论是年平均气温日较差,还是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变化都很小,因此四川盆地属海洋性气候。第(3)题,藏北高原海拔较高,四周高山环抱,地形闭塞,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因而形成了大陆性过渡气候;雅鲁藏布江谷地因开口向南,谷地成为西南季风的水汽通道,受地形逐步抬升的影响,形成大量的降水,形成了海洋性过渡气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