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第五章 地球上的水
考点分层练31 水循环
一、A组 基础达标
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河套灌区张连生海子附近耕地以畦灌为主,该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的水循环模式较为独特(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相比大水量灌溉,该区耕地采用畦灌的主要优势为 ( )
①减少渗漏量 ②改善土壤盐碱化 ③增加降雨量 ④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体的相互转化顺序为 ( )
A.海子—地下水—降水—灌溉水
B.降水—地下水—海子—灌溉水
C.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
D.地下水—灌溉水—海子—降水
蒸发皿蒸发量是指在蒸发皿中一直有水的状态下测得的蒸发量,它反映陆地蒸发的能力,代表地面最大理论蒸发量。陆面蒸发量是指地面实际蒸发量。下图示意淮河流域年均蒸发皿蒸发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空气湿度
C.风速 D.地形
4.一年中M地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 )
A.3月 B.5月 C.9月 D.11月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里海(内陆湖泊)。下图为伏尔加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从水循环的过程来看,伏尔加河( )
A.上游地区蒸发旺盛
B.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C.上游地区降水不足,支流少
D.下游地区冻土广布,下渗微弱
6.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来看,伏尔加河( )
①促使东欧平原总体上趋于高低不平 ②造成大量泥沙在里海沉积 ③加剧上下游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④促使里海的水量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读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完成7~8题。
7.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B组 综合应用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多发,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下图为湖南省地形和水系图。据此完成9~10题。
9.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排水速度慢
B.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C.植被覆盖率高,汇水速度快
D.围湖造田,调蓄洪水作用增强
10.治理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A.围湖造田,植树造林
B.加强监测预报,科学管理
C.下游兴建水库,开发水能
D.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灌溉农业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泛指用于雨洪管理领域内的各种绿色生态措施。下图为某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可以改变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
①水汽输送 ②降水 ③地表径流 ④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该设计主要用于应对( )
A.海平面上升
B.全球气候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洪涝多发
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类径流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结构及其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流域壤中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 ( )
A.T1 B.T2
C.T3 D.T4
14.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大幅增加,形成等量降雨会导致( )
A.Q1增加,Q2增加,Q3增加
B.Q1增加,Q2减少,Q3减少
C.Q1减少,Q2增加,Q3增加
D.Q1减少,Q2减少,Q3减少
三、C组 创新提升
下图为南半球亚热带某河流中游某水库多年平均出(入)库水量逐月累积图,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水库水量=年初水库水量+(入库逐月累积量-出库逐月累积量)。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水库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
A.3月 B.5月
C.10月 D.12月
16.该水库10月出库水量明显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泄水以增大发电量
B.泄水以腾出防洪库容
C.泄水以改善下游生态
D.泄水以提高下游航运能力
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1952—2009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输沙量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17~18 题。
17.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较大影响的是( )
A.坡耕地改梯田 B.种植苹果树
C.种植夏玉米 D.上游修水库
18.该河在1952—2009年,年入海泥沙量( )
A.先增大后减小 B.持续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持续减小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其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
阿勒泰水文站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年内变化
(1)比较图中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4)分析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的可行性。
考点分层练31 水循环
1.D 2.C 第1题,相比大水量灌溉,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可以节约用水,减少渗漏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故①④正确。畦灌用水浸润土壤,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可能会加重土壤盐碱化;降雨量的多少和气候有关,和灌溉方式无关,②③错。故选D。第2题,据材料可知,畦灌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浸润土壤,故灌溉水会下渗到土壤以及地下水层转变为地下水,而地下水会沿着坡体自流到海子,海子水通过蒸发会转变为降水,其顺序应为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故选C。
3.B 4.B 第3题,由于淮河流域东南部地区降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导致当地的年均蒸发皿蒸发量较小,B正确。第4题,5月尚未进入雨季,空气湿度较低,此时气温回升快,蒸发较旺盛,因此一年中M地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5月。故选B。
5.B 6.C 第5题,由图可知,伏尔加河上游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A错误;该河属于内流河,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B正确;由图可知,伏尔加河上游地区位于60°N附近,支流较多,C错误;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纬度相对较低,沙漠广布,河水易下渗,D错误。故选B。第6题,伏尔加河促使东欧平原总体上趋于平坦,①错误;伏尔加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在里海沉积,②正确;伏尔加河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可以缓解上下游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补充里海的水量,促使里海的水量平衡,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
7.C 8.B 第7题,湖泊蓄洪时段,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根据图示曲线,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是①③时段,C正确。第8题,根据图示曲线形态,乙时刻之前,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说明湖泊水位一直上升;乙到丙时段,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说明湖泊水位下降;丙到丁时段,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说明湖泊水位又开始上升,但此时段入湖径流量较乙时刻之前小,出湖径流量较乙时刻之前大。所以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乙,B正确。
9.A 10.B 第9题,洞庭湖区地势低平,排水速度慢,洪涝灾害多发,A正确;洞庭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且湖区周边无高大山脉,因此湖区夏季无冰雪融水,B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汇水速度慢,C错误;围湖造田,湖区面积缩小,调蓄洪水作用减弱,这会导致湖区洪涝严重,D错误。故选A。第10题,治理湖区洪涝应退田还湖,扩大湖区储水量,加大湖区的调节功能,同时要利用先进技术监测湖区水情变化,及时防护,B正确;围湖造田,湖区面积缩小,调蓄洪水作用减弱,会导致湖区洪涝加重,A错误;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下游兴建水库不能对中游水量进行调节,且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水能贫乏,C错误;湖区扩大耕地面积会加剧洪涝灾害,D错误。
11.C 12.D 第1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中的雨水花园、行道树、透水路面等均可以在降水过程中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③④正确;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影响较小,①②错误。故选C。第12题,根据上题可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中的雨水花园、行道树、透水路面等均可以在降水过程中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因此该设计主要用于应对洪涝多发,D正确;该设计对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影响比较微弱,A、B、C错误。故选D。
13.C 14.C 第13题,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由图可知,从图中最左段至T1地表径流不断增加至最大,T1~T2之间地表径流不断减少,T2时刻地表径流为0,即T2时刻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T3时刻是壤中流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T4时刻是浅层地下径流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故选C。第14题,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大幅增加后,地表径流流速变慢,植被截留、下渗增加,即Q1减少,Q2增加,Q3增加。故选C。
15.A 16.B 第15题,该地11月至次年3月入库水量逐月增长大于出库水量逐月增长,故此时段水库水量在增长,流入多于流出,此时段水库水量一直盈余;4—10月流出大于流入,水库水量一直亏损,故在3月时水库的储水量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水库11月至次年3月入库水量较多,推测此时段降水较多,该水库10月出库水量明显增大,此时正是雨季来临之前的时间,故其原因最可能是泄水以腾出防洪库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A 18.D 第17题,水库修建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以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的比例关系折线斜度明显减小,且减少角度明显大于园地、林地建设后减少的斜度。结合选项可知,坡耕地改梯田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第18题,该地采取了多项措施减少河流年输沙量。读图可知,1952—2009年该河累积输沙量增长趋势逐渐变缓,故年输沙量持续减少。
19.答案 (1)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深,出现时间较晚。
原因: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出现时间较迟。
(2)冬季气温在0 ℃以下且降水量较大,积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5月积雪大量融化,径流量大;6—7月融雪补给锐减;5—7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
(4)(5—6月)额尔齐斯河径流量较大;额尔齐斯河距离乌伦古湖近;(海拔差异小)工程量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