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32 河流补给(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32 河流补给(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0:5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考点分层练32 河流补给
一、A组 基础达标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2.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松花江 D.长江
伊敏河(下图)发源于大兴安岭,流经呼伦贝尔高原,最后注入海拉尔河。伊敏河流域积雪期较长,季节性冻土发育。辉河是伊敏河最大的支流之一,在中下游形成了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据此完成3~4题。
3.伊敏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B.季节性积雪和冰川融水
C.雨水、地下水 D.湖泊水、地下水
4.与①河段相比,②河段(  )
A.含沙量较大 B.结冰期较长
C.流速较快 D.有凌汛现象
读图,完成5~6题。
北半球某水文站某年实测流量和降水量
5.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  )
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
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
6.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
A.东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
二、B组 综合应用
巴丹吉林沙漠(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有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据此完成7~8题。
7.黑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8.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
A.与周边地表水性质相似
B.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C.地下水补给水量不稳定
D.水位冬夏季节变化较小
我国青藏高原西北部某湖,湖盆狭长,深度较大,湖面平均海拔4 241米,湖区年均降水量75毫米,该湖东侧为淡水湖,西侧为咸水湖。下图为该湖及周边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与该湖西咸东淡的分布关系不大的是(  )
A.东部支流多,水量大
B.中段湖面窄,交换差
C.西部支流少,水量少
D.蒸发东部少,西部多
10.该湖水位最高的季节及补给来源是(  )
A.春季 积雪融水 B.夏季 冰川融水
C.秋季 雨水 D.冬季 地下水
河宽作为河流形态的基本参数之一,对于理解地表水过程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集中在6—8月,其干流河宽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流域概况。据此完成11~12题。
11.雅鲁藏布江干流河宽相对较宽的月份是(  )
A.3—4月 B.6—7月
C.9—10月 D.11—12月
12.雅鲁藏布江下游河道河宽季节性变化相对较小,其影响因素为(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植被
三、C组 创新提升
河流补给可以反映河流的水文特征。下图表示我国某河流多年平均状态下某补给形式对其补给量随时间的变化。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表示的补给形式最可能是(  )
A.雨水补给 B.地下水补给
C.冰川融水补给 D.积雪融水补给
14.造成M处曲线向上凸起的最可能原因是此时受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台风的影响
C.夏季风的影响
D.准静止锋影响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查干湖位于霍林河末端,吉林省的西北部,一般最大湖水面积约307平方千米,到1972年,湖水面积因水库层层拦蓄缩小到50多平方千米。1976年开挖引松工程后,湖水面积逐渐扩大至375平方千米。近几十年来(除特大洪水年份),查干湖水位基本保持在130米左右,季节变化小。查干湖渔业资源丰富,大规模的捕鱼活动主要在冬季,冬捕一直保留着开始于辽金时期的蒙古族原始捕鱼方式,其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图为查干湖水系简图及部分年份霍林河入查干湖的年来水量图。
(1)简述早期查干湖湖水面积缩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分析霍林河入查干湖年来水量特点的原因。
(3)解释查干湖水位季节变化小的原因。
考点分层练32 河流补给
1.C 2.B 第1题,该河径流量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水源应为冰雪融水。第2题,由上题知该河流为冰雪融水补给,推断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
3.A 4.B 第3题,伊敏河流域积雪期较长,积雪量较大,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多;伊敏河大部分流域位于大兴安岭西坡,夏季大气降水较多,占河流补给的比例较大。第4题,与①河段相比,②河段纬度较高,结冰期较长。①河段上游河段是沙地,②河段上游河段是沼泽,沼泽具有减缓水流速度、净化水质的作用,因此②河段的含沙量较小,流速较慢。①②两河段河流都是自南向北流,都有凌汛现象。
5.A 6.B 第5题,由图可知,降水量与径流量变化一致,所以河水由降雨补给;另外,无降水时也存在一定的径流量,所以河水还有地下水补给。第6题,具有这种补给特点的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地区。
7.A 8.D 第7题,地下水补给常年稳定,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又地处西北内陆,主要补给方式应该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A正确。第8题,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A错误;该区域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补给少,B错误;地下水补给的特点是常年比较稳定,C错误;该区域湖泊水补给水源为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水量常年稳定,冬夏季节水位变化较小,D正确。故选D。
9.D 10.B 第9题,读图可知,该湖东部支流数量较多,入湖的淡水较多,稀释湖水,盐度较低,A不符合题意;中段湖面狭窄,东西湖泊水体交换困难,导致湖泊东西两侧盐度差异大,B不符合题意;西部支流少,淡水注入少,C不符合题意;该湖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西北部,湖泊东西两侧蒸发差异小,D符合题意。故选D。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该湖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西北部,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周边的河流,河流的主要水源补给类型是高山冰川融水,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河流水量大,补给湖泊多,湖泊水位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C 12.A 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集中在6—8月,地表径流汇集到干流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在雨季末期一般河流径流量达到最大,故9—10月是雅鲁藏布江干流河宽相对较宽的月份,C正确。第12题,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流域面积较小,主要是由于山高谷深,河宽受地形限制,季节变化幅度较小,A正确;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降水和气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对河宽的影响也应该表现为明显的季节变化,B、C错误;无法判断河流下游植被覆盖情况,D错误。故选A。
13.B 14.A 第13题,读图,图中正值表示补给河水,负值表示接受河水补给。根据月份,冬季以该补给形式补给河流,夏季接受河流补给,表示的补给形式最可能是地下水补给,B对;我国河流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A错;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C错;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D错。第14题,M处曲线向上凸起的最可能原因是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该河流域降水少,河水补给地下水少,A对。受台风、夏季风、准静止锋影响时,多降水天气,对地下水补给多,不会为负值,B、C、D错。
15.答案 (1)湖泊盐度升高,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功能减弱,气候更加干旱;蓄洪、泄洪能力减弱。
(2)霍林河流域降水较少,入查干湖年来水量小;霍林河流域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加,沿河修建多座大坝拦蓄河水,导致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年入湖水量减少,甚至消失;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与分配,入湖年来水量逐渐上升。
(3)夏季,查干湖有大气降水、霍林河等补给,但气温高,蒸发量大,灌溉用水量大;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加上湖面封冻,蒸发量小。
解析 第(1)题,查干湖湖水面积缩小,湖泊外流减少,盐度升高,水循环周期变长,水质下降,生物生存水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功能减弱,气候更加干旱;湖泊容量减小,蓄洪、泄洪能力减弱。第(2)题,霍林河流域降水较少,入查干湖年来水量小;霍林河流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加,湖水面积因水库层层拦蓄缩小,沿河修建多座大坝拦蓄河水,导致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年入湖水量减少,甚至消失;1976年开挖引松工程后,湖水面积逐渐扩大至375平方千米。第(3)题,查干湖受季风影响。夏季,查干湖有大气降水补给;查干湖位于霍林河末端,有霍林河等补给,但气温高,蒸发量大,灌溉用水量大,水量稳定;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加上湖面封冻,蒸发量小,保证了水量的稳定,故查干湖水位季节变化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