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55 农业布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55 农业布局(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2:2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考点分层练55 农业布局
一、A组 基础达标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气候角度考虑,最适宜规模化种植水稻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与乙地相比,甲地土壤较贫瘠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冬季气候较湿冷 ②以森林植被为主 ③第四纪冰川侵蚀 ④夏季降水量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我国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3 000余个。下表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某年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分布(单位:个)情况。据此完成3~4题。
省级行政区 粮油类 果品类 茶类 畜禽类
甲 52 19 0 15
乙 2 53 31 10
丙 9 48 4 8
丁 17 4 0 36
3.甲、乙、丙、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陕西、浙江、黑龙江、青海
B.黑龙江、陕西、浙江、青海
C.陕西、浙江、青海、黑龙江
D.黑龙江、浙江、陕西、青海
4.与甲省相比,丙省果品类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较多,主要得益于(  )
A.平原面积广大 B.灌溉水源充足
C.经度跨度大 D.气候类型多样
冬天的豫东平原碧空如洗,阳光明媚,种植的粮食作物已经有了叶子,当地年均播种面积超过8 500万亩(1亩=1/15公顷)。据此完成5~6题。
5.豫东平原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玉米
C.冬小麦 D.春小麦
6.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地粮食商品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播种面积小 B.人口密度大
C.作物单产低 D.自然灾害多发
东北地区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生产基地,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三个农业带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A.水稻、小麦、玉米 B.水稻、玉米、小麦
C.小麦、玉米、水稻 D.小麦、水稻、玉米
8.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多采用大型机械化主要得益于 (  )
A.平原面积大 B.城镇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高 D.国家政策支持
二、B组 综合应用
蓝莓因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而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伊春市(46°28'N~49°26'N,127°37'E~139°46'E)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伊春野生蓝莓是伊春市特产。伊春野生蓝莓在冻土层中生长,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被誉为“寒地生命之果”。据此完成9~10题。
9.推测伊春市蓝莓生产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湿地面积辽阔,气候湿润
B.气温偏低,黑土肥沃
C.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D.冻土发育,草原广布
10.伊春野生蓝莓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 B.水体自净能力强
C.工业不发达 D.农耕历史悠久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单位:%)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
时段/年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西北内陆
面积贡献度 单产贡献度 面积贡献度 单产贡献度 面积贡献度 单产贡献度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48.61 52.38 9.52
1965—1980 18.77 46.74 20.37 52.78 34.92 26.98
1980—1995 30.65 37.55 50.93 30.56 47.62 19.05
1995—2010 55.56 19.16 62.04 17.13 61.90 9.52
2010—2015 57.47 26.44 68.06 11.11 66.67 9.52
11.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12.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沙漠化强度减弱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C组 创新提升
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猕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猕猴桃种植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致富。据此完成13~14题。
13.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  )
A.独特的自然环境 B.传统的生产方式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丰富的种植经验
14.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  )
A.降低产品运输费用
B.提高市场竞争力
C.降低果园管理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
双孢蘑菇喜暗光,13~18 ℃是其出菇的最适宜温度,主产区在福建、湖南等省。过去为了精准扶贫,福建省以宁夏闽宁镇为示范点,农林专家在戈壁上采用半地下式菇棚种植双孢菇,闽宁镇生产的新鲜双孢菇部分销往我国南方市场。据此完成15~16题。
15.农林专家在闽宁镇采用半地下式菇棚主要是因为当地(  )
A.土壤盐碱化 B.太阳辐射强
C.土地资源少 D.风沙天气多
16.闽宁镇新鲜双孢菇每年最适宜销往我国南方市场的时间是(  )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下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
(1)描述南疆地区蔬菜种植面临的自然条件。
(2)自然条件不算优越的南疆缘何能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请说明理由。
(3)简述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种植蔬菜对农民的好处。
考点分层练55 农业布局
1.C 2.B 第1题,从气候角度考虑,水稻的种植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要求雨热同期,最适宜生长在季风气候区,丙地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最适宜规模化种植水稻。甲地和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丁地为高原山地气候,三地降水较少,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第2题,与乙地相比,甲地冬季气候较湿冷,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①错。甲地以森林植被为主,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乙地以草原植被为主,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②对。甲地由于第四纪冰川侵蚀,带走了大量表层疏松的土壤,③对。甲地夏季降水量较少对土壤的肥力影响较小,④错。
3.D 4.D 第3题,黑龙江位于东北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故甲为黑龙江;青海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以牛羊为主的畜禽类产品较多,故丁为青海;乙省果品和茶类数量较多,说明该省水热充足,结合选项可知,浙江较符合,所以乙为浙江,丙为陕西。故选D。第4题,甲省为黑龙江省,丙省为陕西省,陕西省果品类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多于黑龙江省,主要是因为陕西省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跨越了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多样,D正确。
5.C 6.B 第5题,“豫东”指河南东部,属于华北平原。由材料信息可知,冬天,种植的粮食作物已经有了叶子,说明作物在越冬。冬小麦可以越冬。故选C。第6题,与东北平原相比,华北平原人口较多。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商品率较低。故选B。
7.C 8.A 第7题,由甲到丙纬度越来越低,热量和水分条件越来越好。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作物中,小麦对热量和水分的要求最低,因此甲对应的粮食作物为小麦;水稻对热量和水分的要求最高,因此丙对应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故选C。第8题,农业生产采用大型机械一般需要平坦开阔的地形、先进扎实的工业基础做保障,故A正确。当地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水平高关系不大;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科技水平不高;国家政策支持有利于机械化推广,但不是农业生产多采用大型机械化的主要原因。
9.B 10.C 第9题,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土肥沃。伊春市纬度偏高,气温偏低,适合蓝莓生长。第10题,伊春野生蓝莓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主要是因为伊春市位置偏远,现代工业不发达,工业污染排放少。
11.C 12.B 第11题,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地区在棉花生长期均有着充足的光热条件,是三大棉花产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长江流域昼夜温差并不大;西北内陆的土壤并不肥沃。第12题,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首先得益于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新疆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且近年来,全程机械化在新疆棉田得到大范围推广,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从而导致新疆棉花生产效率提升,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①③符合题意;沙漠化强度减弱是干旱区进行退耕还草生态治理的结果,退耕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②不符合题意;气候暖湿化加强不一定利于棉花产量提高,④不符合题意。
13.A 14.B 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且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所以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当地自然环境独特;猕猴桃为当地引种,且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其种植经验不丰富,且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方式不一定是传统的种植方式;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科技并不先进。第14题,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品质好,并可错峰上市,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未降低产品的运费;挂果期长导致果园管理成本升高,土地利用率降低。
15.B 16.C 第15题,由题可知,双孢菇喜暗光,宁夏地区晴天多、光照强。农林专家在闽宁镇采用半地下式菇棚,可以减少太阳辐射,改造光照条件。双孢菇不在地面直接栽种,土壤盐碱化对其种植影响小;宁夏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地面、半地下式菇棚占地面积一样,无法减小土地使用面积;半地下式菇棚虽然可以提高防御风沙的能力,但不是改造的主要目的。第16题,13~18 ℃是双孢菇出菇的最适宜温度,我国南方纬度低,6—8月气温高,最不适合双孢菇生产,本地供应减少。宁夏纬度较高,夏季受高温影响较小,所以闽宁镇新鲜双孢菇每年最适宜销往我国南方市场的时间是6—8月。
17.答案 (1)南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全年降水较少;土地面积广大,但存在土地盐碱化的问题。
(2)政策支持;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户素质的提高,龙头企业的引领;市场需求量大。
(3)提高庭院土地利用率;庭院小,拱棚投入小,生产灵活;满足自家的蔬菜需求;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解析 第(1)题,南疆地区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有优势也有劣势。其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大部分位于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较低;地处干旱区,全年降水稀少;当地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大;蒸发旺盛,存在土地盐碱化的问题。第(2)题,结合材料“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可以推测南疆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有政策的支持、企业的引领、农户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同时南疆的蔬菜销往新疆各地,可以推测其冷藏、保鲜技术提升;市场的扩大也会推动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的发展。第(3)题,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可以有效利用庭院土地;房前屋后拱棚较小,投入小,且随时可以管理拱棚中的农业生产,生产灵活;产出的农产品可以直接供应自家食用,也可以出售,增加收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