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60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60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2:3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考点分层练60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A组 基础达标
近年来,高速列车以300千米的时速穿越我国广大国土,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发展,以高铁为血脉,以站点为关节,沿线一个个新城在城郊崛起。据此完成1~2题。
1.高铁站点吸引新城向其“靠拢”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基础好
B.生态环境优
C.人口流量大
D.人口密度大
2.部分高铁新城入住人口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房价较高,消费水平高
B.商务功能较强,居住功能较弱
C.就业门槛较高,就业难
D.距离市中心远,基础设施不足
无人机物流快递业务是无人机应用向行业领域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某电商企业提出了由干线、支线和末端三级无人机构成的物流体系设想(下图),并在我国陕南、川西等地区试点了末端无人机送货服务。据此完成3~4题。
3.试点末端级物流无人机送货选择陕南、川西等地的可能原因是当地(  )
A.大气降水少,飞行限制少
B.地势起伏大,地面交通差
C.土地面积大,运送距离远
D.人口密度大,送货数量多
4.如果支线级物流无人机在该地区投入运营,受冲击最大的运输行业将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信息通信
银西高铁,是一条连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与陕西省西安市的高速铁路。据此完成5~6题。
5.银西高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包括(  )
①穿越秦岭,桥隧比例多 ②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
③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④沿线土质疏松,施工风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银西高铁的建成,其意义主要表现为(  )
①有助于宁夏矿产资源对外运输 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 ③增强西安在陇海—兰新经济带内的辐射能力 ④加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港航服务业通常指港口和航运业务的拓展,产业环节主要由高级服务类、代理与技术服务类、运输仓储类三大类组成。近些年来,上海市港航服务业发展迅速。2017年12月,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试运行,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下图为上海主要港区、国际机场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7.上海港航服务业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
A.腹地广阔 B.政策扶持
C.港航密集 D.科技发达
8.洋山港第四期自动化集装箱深水码头的建成营运,将 (  )
A.带动宁波北仑港也成为国际航运中心
B.推动上海第一、二产业的极大发展
C.提高上海航运业的专业化、高效化
D.带动外高桥港区自动化集装箱深水码头的建设
二、B组 综合应用
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下图为武汉都市圈简图。据此完成9~10题。
9.交通运输的发展在武汉都市圈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是 (  )
①扩大都市圈的范围 ②满足都市圈人流、物流需要
③减轻都市环境污染 ④推动各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武汉市对外辐射的增强,将会(  )
A.促进区域内产业优化
B.减少其他城市的土地资源
C.增加武汉市人口容量
D.推动都市圈人口大量外迁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舒适、准时、运输能力高的运载方式。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群通过规划建设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城市群内不同层级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作用是 (  )
A.高速国铁干线满足城市间的客运需求
B.城际铁路促进不同城市群间的联系
C.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城市功能区
D.市郊铁路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
12.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在推动该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①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②解决城市群内交通拥堵 ③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 ④提升城市群的经济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
A.方便农矿产品输出
B.加速区域城镇化
C.加强人员对外交流
D.完善区域铁路网
14.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促进人口向外流动
B.缩小南北地区差距
C.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D.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C组 创新提升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下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
15.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
A.大幅增加
B.保持不变
C.略有增加
D.有所减少
16.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 (  )
A.公路网更完善
B.车流量更大
C.人口更为稠密
D.河网更密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广西有秦朝修建的运河灵渠(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与珠江水系的漓江),2022年拟修平陆运河(沟通西江和钦江水系)。平陆运河是正在建设的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项目起于南宁市平塘江口(海拔65米),沿钦江进入北部湾,从上游至下游需建设三个梯级船闸。当前钦江水深满足不了大船航行,且架设的桥梁没有考虑通船需求。平陆运河建成后升级为内河Ⅰ级航道,可通行5 000吨级船舶,将缩短南宁入海航程约560千米,助力长江、珠江航运减负。
材料二 图1为灵渠示意图和图2为平陆运河规划图。
图1
图2
(1)说明灵渠天平坝和北陡门在枯水期如何让南渠通航。
(2)从航运角度,指出平陆运河在建设中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
(3)从交通角度,分析平陆运河对广西的有利影响。
考点分层练60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C 2.D 第1题,高铁速度快,高铁站点人流量大,促进了沿线新城崛起。新城产业基础较差、人口密度较小,生态环境对新城崛起影响较小。第2题,部分高铁新城距离市中心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既不方便工作,又不方便生活,所以高铁新城入住人口较少。
3.B 4.A 第3题,陕南地区为秦岭、大巴山等地,川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势起伏大,两者交通都比较不便,试点末端级物流无人机送货选择陕南、川西等地的可能原因是当地地势起伏大,地面交通差。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支线级物流无人机载重量在0.2吨到2吨之间,服务半径在500千米以内,与之载重量以及服务范围相当的是公路运输,且地面运输受制于地形,故支线级物流无人机具有明显优势,受冲击最大的运输行业将是公路运输。
5.D 6.C 第5题,银西高铁线路行经渭河谷地、黄土高原、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渭河谷地属地堑构造,地形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且穿越沙漠地区,沿线土质疏松,施工风险大,②④正确。气候寒冷,冻土广布主要分布在高海拔、高纬度等气候严寒地区,秦岭是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横贯陕西省南部,银西高铁并未穿越秦岭,①③错误。故选D。第6题,银西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通车必将有利于完善国家路网体系,使沿线人口对外交流和联系更加便利,极大优化投资环境,高铁以客运为主,矿产资源对外输出以普通铁路运输为主,①错误;银西高铁的建成大大缩短了线路两端城市群的联系耗时,有助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②正确;线路的建成能够带动沿线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增强西安在陇海—兰新经济带内的辐射能力,③正确;银西铁路主要位于西部地区,没有加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④错误。故选C。
7.C 8.C 第7题,要审清问题,题目中强调直接原因,根据题意,港航服务业通常指港口和航运业务的拓展,因此港口多和航运业务繁忙是港航服务业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C正确。第8题,洋山港第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成营运,可以带动洋山港的发展,与其他地区港口存在竞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同为港口的宁波北仑港的发展,A错误;洋山港第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成营运会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但不能过分渲染它的影响,不能对第一、第二产业产生极大影响,B错误;洋山港第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成营运,体现了科技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运输更趋于智能化、专业化、大型化,运量更大,速度更快,使运输效率更高,C正确;可以为本地区外高桥港区自动化码头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但外高桥港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处,泥沙淤积较多,不具备深水港条件,D错误。
9.D 10.A 第9题,武汉都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形成的一个经济协作区域,都市圈范围是划定的,不会扩大,①错误;交通运输对都市圈内部人流、物流提供保障,②正确;交通尾气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都市空气污染,③错误;交通运输发展可以促进都市圈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④正确。故选D。第10题,武汉市对外辐射增强,使得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联系、协作更加紧密,有利于产业分工和协作,提高经济发展速度,A正确;武汉市对外辐射强度,对其他城市的土地资源没有直接影响,B错误;人口容量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资源、生态、环境所能够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武汉市对外辐射能力的变化,无法改变武汉市的人口容量,C错误;随着武汉市对外辐射强度的提高,武汉都市圈经济发展速度会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会提高,因此会吸引更多人口迁入,D错误。
11.A 12.B 第11题,读图可知,高速国铁干线满足城市间的客运需求,A正确;城际铁路促进同一城市群内不同城市之间的联系,B错误;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连绵发展区,C错误;市郊铁路主要扩大次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D错误。第12题,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在推动该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①③正确;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建设,可以缓解中心城市交通拥堵,但不能解决城市群内交通拥堵,②错误;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对提升城市群的经济地位作用不大,④错误。故选B。
13.A 14.D 第13题,图示区域铁路大部分连接内陆矿区和沿海港口,因此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农矿产品输出,而不是加速区域城镇化、加强人员对外交流、完善区域铁路网。故选A。第14题,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D正确;促进人口向外流动及缩小南北地区差距是铁路建成通车后带来的影响,A、B错误;铁路建设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C错误。
15.D 16.A 第15题,读图可知,2000—2008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都约为2小时,属于大幅减少,2008—2016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均不足0.5小时,因此2008—2016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缩减。故选D。第16题,读图可知,长江下游南岸2000年、2008年及2016年距江岸相同距离的平均跨江时间均比北岸略短。影响车辆跨江耗时的原因有路程、通行速度等。由材料可知,南北岸跨江直线距离相同,南岸跨江耗时比北岸耗时短,可推知跨江耗时的影响因素为通行速度,公路网的完善有利于车辆的快速通行,从而缩短跨江通行时间,A正确;车道情况相同的条件下,车流量越大,通行速度越慢,B错误;人口分布越稠密,通行需求越大,车流量越大,跨江通行时间应较慢,C错误;河网密集状况主要影响水路运输,不影响陆路交通,D错误。
17.答案 (1)天平坝高于河面,阻挡水流进入湘江故道;关闭北陡门,阻挡水流进入北渠,抬高南渠水位。
(2)开挖分水岭;修建船闸,减小落差;深挖、拓宽钦江河道;重建河道桥梁。
(3)河海联运,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缩短入海航程,节约时间;运量变大,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运输成本;促进北部湾港口发展。
解析 第(1)题,考查河流通航及地理实践力。想让南渠在枯水期通航,主要解决水位问题;通过读图1可以发现,天平坝矮于两侧河岸,洪水期河水可以漫过天平坝进入湘江故道,而在枯水期,天平坝比河面高,可以阻挡水流进入湘江故道;枯水期在北陡门增加临时水坝,阻挡水流进入北渠;从而抬高南渠水位,南渠可以通航。第(2)题,考查航运及流域开发利用方向。根据图2可知,平陆运河分为开挖段和优化段两段;对于开挖段,需要找到分水岭最低处开挖,同时由于落差过大,流速过快,需要修建船闸,减小落差;对于优化段,本来是钦江河道,但未考虑通航需求,又需要建设Ⅰ级航道,因此需要对河段进行加深加宽,同时河面上的桥梁需要拆除重建。第(3)题,考查国家交通战略与区域发展关系。增加入海通道,河海联运,完善广西交通运输网络;同时缩短南宁入海航程约560千米,节约时间;内河Ⅰ级航道,可通行5 000吨级船舶,运量变大,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运输成本;助力长江、珠江航运减负,从北部湾入海,可以促进北部湾港口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