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考点分层练68 产业转型与产业转移
一、A组 基础达标
下图为某年世界500强电子信息企业在华机构分布示意图,其中,圆圈越大代表在华机构个数越多。读图,完成1~2题。
1.世界电子信息产业首先转入我国的生产环节是 ( )
A.研究设计 B.销售
C.零部件生产 D.零部件组装
2.据统计,近年来图中①②两地的世界500强电子信息企业的零部件组装产值发生了明显变化。对两地产值变化情况及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增大,②减小;主要受交通、科技等因素影响
B.①增大,②减小;主要受市场、原料等因素影响
C.①减小,②增大;主要受劳动力、土地成本等因素影响
D.①减小,②增大;主要受燃料、内部交易成本等因素影响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完成3~4题。
3.造成甲、乙两区域间流动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区域间民俗习惯差异
B.区域间对外政策差异
C.区域间地理环境差异
D.区域间文化习惯差异
4.由于区域间要素的流动,可能对甲区域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人口畸形老龄化
B.土地资源充分开发
C.资源开发加剧人地矛盾
D.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
从工业化时期迅速崛起为领导城市,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沦落为萎靡不振的老工业城市,后经过著名的“匹兹堡复兴”而成为面目一新、充满勃勃生机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匹兹堡的成功转型令人瞩目,值得借鉴。据此完成5~6题。
5.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复兴”采取的措施有 ( )
①积极整治环境 ②扩大工业规模 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④大力发展传统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匹兹堡复兴”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
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
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
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2018年7月,美国A公司与上海市B集团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将独资在临港地区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据此完成7~8题。
7.A公司纯电动车项目选择落户上海,因为上海( )
A.有最完备的新能源车供应链
B.方便能源输入和产品输出
C.劳动力素质高,内部交易成本低
D.政府政策全力支持
8.该项目落户上海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①有利于将上海打造成为高端制造业中心 ②促进新能源产业在临港地区集聚 ③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升级 ④利于优化上海的空气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B组 综合应用
中国T公司波兰工厂是一个海外液晶电视组装基地,其所需要的零部件(液晶显示屏幕等)主要来自中国,附加值不高。2016年波兰工厂开始使用以“蓉欧”快铁为主的中欧班列将生产所需的零部件从中国成都运到波兰,零部件的装箱量占成都至波兰班列货运量的三分之一。受“蓉欧”快铁影响,T公司波兰工厂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革——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下图示意T公司波兰工厂现有的生产组织方式。据此完成9~10题。
9.T公司波兰工厂主要零部件供应一直没有欧洲化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
A.市场规模 B.空间距离
C.生产成本 D.科技水平
10.运输方式变化对T公司波兰工厂的影响是( )
A.原材料及产品仓储空间增加
B.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增强
C.生产向小、精、尖方向发展
D.生产成本和运输效率增加
资源型城市是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往往会经历从兴起到衰退的发展过程。下图示意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据此完成11~12题。
11.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共性特点是( )
A.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B.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
C.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D.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
12.相比于原有发展路径,资源型城市新生期的发展主要着眼于( )
A.拓宽资源进口通道 B.延长原有产业链
C.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D.关闭重污染企业
下图为某企业成本与产量变化曲线图(利润=总收入-总成本),下表是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成本上涨的因素统计表。读图表,完成13~14题。
影响因素 很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不太重要 重要程度得分
原材料价格上涨 12 16 4 2 81.8
劳动力成本上涨 26 8 2 0 98.8
其他成本上升 6 12 7 9 66.2
管理费用上升 4 10 9 11 69.1
13.据表分析,最先从该区域迁出的企业类型是( )
A.资金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1~Q2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B.Q2~Q3企业成本增加最快
C.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D.Q4~Q5企业收入增加最快
三、C组 创新提升
曾经,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此后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出现转移的产业是( )
A.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B.动力指向型产业
C.传统工业
D.高科技产业
16.随着该类产业的转移,“香蕉带”会( )
A.增加对技术人员的需求
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制约制造业发展
D.经济衰退
17.我国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基础较弱,发展较晚。近年来,该地区大量承接广东省的产业转移,经济增速发展。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辽中南工业区
北部湾经济区
(1)从地理位置、交通和资源的角度,比较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条件的异同点。
(2)辽中南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北部湾经济区借鉴辽中南工业区的经验教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哪些
(3)分析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分析承接广东产业转移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利与弊。
考点分层练68 产业转型与产业转移
1.D 2.C 第1题,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设计、零部件生产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而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故首先转入我国的生产环节是零部件组装,D正确;销售不属于生产环节。第2题,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过程中的组装环节属于劳动力指向型产业。我国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成本不断上升,电子信息产业零部件组装发展遭遇“瓶颈”,因此电子信息产业零部件的组装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C正确。
3.C 4.A 第3题,据图示区域轮廓可判断,甲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乙为广东省,甲、乙两区域间流动要素差异反映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区域发展水平主要受地理环境影响,C正确。第4题,据图可知,甲是劳动力迁出区,迁出对象主要以中青年为主,人口年龄结构因年轻人比重下降而出现非正常老龄化,A正确;劳动力的流失使土地资源不能充分得到开发利用,不利于流失区城镇化进程,资源开发利于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对加剧甲区域人地矛盾影响不大,B、C、D错误。
5.D 6.A 第5题,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一方面,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使区域产生新的增长活力。①③正确,故选D。第6题,“匹兹堡复兴”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使匹兹堡由“没有屋顶的地狱”变为一座“知识城”,A正确。
7.D 8.D 第7题,A公司将独资在临港地区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主要是上海政府政策的全力支持,D正确;上海并不具备最完备的新能源车供应链,A错误;A公司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不是能源消费型产业,产业落户上海,考虑的是中国广阔的市场,不是考虑方便能源输入和产品输出,B错误;上海劳动力素质高,但内部交易成本高,会制约企业投资,C错误。第8题,该项目落户上海,有利于将上海打造成为高端制造业中心,①正确;由材料“将独资在临港地区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可推测,对新能源产业在临港地区集聚影响不大,②错误;全产业链落户上海,会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升级,带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③正确;其制造生产过程中可能对上海的空气产生污染,④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
9.C 10.B 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液晶电视机组装所需的零部件附加值不高,可推测该工厂组装所需的零部件科技含量不高,D错误;相比国内,欧洲零部件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地租等生产成本更高,若在欧洲采购,会大大提高组装成本,从而降低利润,C正确;该组装工厂的市场主要在欧洲,若零部件欧洲化将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和减少空间距离,但这与现实情况不符,A、B错误。第10题,从图中展示的生产组织方式看,由于采用“蓉欧”快铁准时化运输零部件,大幅缩短了运输时间,提高了零部件的供应效率,增加了多条生产线,实现了订单式生产,使得该公司的组装产品实现了多样化,也更符合欧洲市场的需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B正确;新的生产组织示意图显示,零部件等原料为零库存,并且生产实现了订单化,原材料和产品仓储空间不会增加,A错误;材料及图示没有体现出产品生产向小、精、尖方向发展,C错误;由于实现了快速运输和原料的零库存,生产成本应该降低,D错误。
11.D 12.C 第11题,资源型城市是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随着时间推移资源有可能会枯竭,但并不是都会枯竭,A错误;同样也不是一直处于萎缩状态,B错误;资源型城市通常有丰厚的经济基础,C错误;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资源开采,对资源的深加工程度不够,所以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D正确。第12题,资源型城市新生期时矿产资源已不足,延长产业链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不大,B错误;进口矿产再销售,成本高,A错误;仅是关闭重污染企业,反而会导致经济停滞和衰退,D错误;应该着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拉动本地经济增长,C正确。
13.C 14.C 第13题,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劳动力成本上涨是最重要的因素,故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上升最大,利润逐渐减少,会最先从该区域迁出,C正确。第14题,由图可知,Q1~Q2企业成本高于收入,A错误;Q2~Q3企业成本曲线较平直,说明增长幅度小,B错误;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C正确;Q4~Q5企业总收入增长不变,企业成本增长最快,D错误。
15.C 16.A 第15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由图可知,产业转移主要由“香蕉带”向东转移,因此转移的产业是传统工业,C正确。第16题,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可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尤其是技术指向型产业和服务业上,会增加对技术人员的需求,A正确、B错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主要是耗能大的产业或者一些低端制造业,C错误;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D错误。
17.答案 (1)相同点:濒临海洋;铁路和海运交通发达(水陆交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不同点:北部湾经济区纬度较低,辽中南工业区纬度较高;北部湾地区有色金属(钨、锡、铝土)矿产丰富,辽中南工业区煤、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2)延长产业链,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
(3)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较低。
(4)利: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弊: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社会治安、交通、居住等压力增大。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结合图示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