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相连接.下列关于杆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AB杆表现为拉力,BC杆表现为支持力
B.乙图中的AB杆表现为拉力, BC杆表现为支持力
C.丙图中的AB杆、BC杆均表现为拉力
D.丁图中的AB杆、BC杆均表现为支持力
2.如图所示,一根均质绳质量为M,其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B两点,在绳的中点悬挂一重物,质量为m,悬挂重物的绳PQ质量不计.设α、β分别为绳子端点和中点处绳子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则( )
A. B. C. D.
3.某大型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等效为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一个小朋友在AB段的动摩擦因数μ1<tanθ,BC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2>tanθ,他从A点开始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点滑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
A.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
B.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
C.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
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大于、后小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力F(FA.物体A所受合力不变
B.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不变
C.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变
D.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5.如图所示,一台加湿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当加湿器水平向左喷出水汽时仍保持静止不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加湿器受到5个力作用
B 加湿器受到6个力作用
C 与加湿器有关的相互作用力有2对
D 与加湿器有关的相互作用力有4对
6.关于力、质量和加速度三个物理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力、质量和加速度都是矢量
B.力和质量是矢量,加速度是标量
C.力是矢量,质量和加速度是标量
D.力和加速度是矢量,质量是标量
7.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B.质点、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
C.库仑首先提出电场的概念
D.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8.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点、速度、点电荷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B.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C.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
D.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9.一本书静止放在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处
B.物体受滑动摩擦力一定运动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一定产生弹力
D.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1.下面是一些与一名普通中学生有关的数据,你认为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他的手指宽度约为1dm
B.他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C.站立时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
D.他的体重约为100N
12.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
B.重心、合力和分力、总电阻都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
C.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D.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13.如图所示,把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书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书受到的重力
C.书保持静止是由于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C.质量、长度和力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
D.速度大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大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B.田径比赛中的400m比赛,“400m”指的是路程
C.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但它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D.平均速率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16.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 则(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同一个力,性质相同
B.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17.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所受的力为( )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和下滑力
D.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
18.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质量 B.路程 C.速率 D.力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C.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
D.参考系只能选取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
20.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A.大小一定大于物体的重力,因为物体把桌面压弯了
B.这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这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这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2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重力、速度、路程、时间 B.弹力、速度、摩擦力、路程
C.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 D.位移、弹力、加速度、速度
22.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靠在平整的竖直墙边,然后释放,它们同时沿墙面向下滑,已知mA>mB,则物体B 受力个数是
A.1 B.2 C.3 D.4
23.一物体质量为m,在北京地区它所受的重力为mg。假设地球自转略加快,该物体在北京地区的重力为m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 > mg
B.mg' < mg
C.mg'和mg的方向都指向地心
D.mg'和mg的方向都指向北京所在纬线圈的圆心
24.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落向地球时,物体受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的重力。
B.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是怎么运动,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之间只要有弹力就一定会有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26.关于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相互作用
B.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这个力没有反作用力
D.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有弹力产生
27.水平桌面上覆盖有玻璃板,玻璃板上放置一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的弹性形变要恢复造成的,因为玻璃板没有形变
B.木块的重力就是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
C.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大小等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因此二者合力为零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
B.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
D.两分力大小一定,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29.某学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关于小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铁受到的电磁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
B.磁铁受到五个力的作用
C.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30.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1.下列有关神州七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8年9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神州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升天,其中21时10分04秒指的是时间
B.地面控制人员监测神州七号飞船在高空运行位置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C.神州七号飞船在发射升空阶段中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它的返回舱返回地面阶段中着地前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神州七号飞船在距离地面343km的高空运行时不受重力作用
3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
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物体只在重心处受到重力作用
C.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发生的作用
D.静摩擦力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
33.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放一物体静止不动,该物体受重力G、弹力N和静摩擦力f的作用,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34.在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力
B.动摩擦因数、时间
C.速度、速率、加速度
D.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
35.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效果的作用点
C.任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
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36.关于力的说法,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加力
B.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相互施加力
C.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D.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谓参考系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不可以把球看成质点
C.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38.下列各力中属于同一种性质力的是( )
A.重力 B.压力 C.摩擦力 D.绳子拉力
39.一个大木块重8N,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它的重力不是8N ( )
A.将它竖直抛出
B.将它放到月球上
C.将它放在加速上升的电梯内
D.将它放到水里,它浮在水面上
40.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集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
A.马跑得快的缘故
B.马蹄大的缘故
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4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绳的拉力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是恒定不变的,数值在零到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是物体的受力中心,物体只在重心位置上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受到弹力必然也会产生摩擦力
C.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在地球表面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
C.对某一物体而言,重力的大小是一个恒量,不随物体的地理位置而改变
D.在地球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与其运动状态无关
44.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A. 重力、绳的拉力 B. 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 重力、斜面的弹力 D. 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4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
B.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C.重力的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作自由落体时所受重力小于静止时所受重力
46.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弹力 速度 路程 B.长度 质量 时间
C.长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D.位移 重力 加速度
47.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从固定的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小物块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下滑力和正压力 D.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正压力
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49.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的
B.把空气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物体所受重力变小
C.挂在绳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D.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重力大小是不一定相同的
50.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51.在以下给出的四个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速率 B.位移 C.重力 D.加速度
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可能不指向圆心
B.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物体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将变大
D.火车超过限定速度转弯时,车轮轮缘将挤压铁轨的外轨
5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受到的作用力有
A. 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 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
D. 重力、压力、下滑力、摩擦力
54.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C、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重力 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5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C.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物体的形变方向
D.重力的方向总是与地面垂直向下
56.人用手托着质量为m的“小苹果”,沿水平方向以速度为v匀速前进(物体与手始终相对静止),物体与手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对于“小苹果”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压力、摩擦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压力
57.下列几个关于力学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D. 一本书在桌面上静止,书对桌面有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弹性形变
5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所受的重力比落向地面时小
C. 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桌子对它的支持力,这是因为书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D.实心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
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牛顿首先建立起来的
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Δ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
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弹力、强相互作用
60.如图,质量mA>m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已知两物体与墙面的动摩擦因数μA>μB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6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作用,乙物体肯定对甲物体也有作用
B.力是施力物体发出,被受力物体接受的一种特殊物质,力的单位牛顿是度量这种特殊物质多少的国际单位
C.物体间的作用是同时发生的,甲物体作用于乙物体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发生作用
D.地球对苹果有重力作用,苹果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苹果落到地面上
62.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 D.重力、压力、下滑力、摩擦力
6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下落的物体不受重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64.关于质点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 乒乓球比赛中,接球和发球时运动员可以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C.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
D. 形状规则和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一定在物体上
65.车停在水平路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对路面的弹力大小等于车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车对路面的弹力,是由于路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车对路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车受到的重力
D.车保持静止的原因是由于路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的重力相等
66.如图所示,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重力与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B.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和压力
C.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D.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67.下列有关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力一定联系着两个物体,但这两个物体一定是接触的;
B. 同一物体在各地的重力不相同,质量也不相同;
C. 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6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
B.物体受到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C.一个2N的力可以分解为7N和6N的两个力
D.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量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69.如图所示装置绕竖直轴匀速旋转,有一紧贴内壁的小物体,物体随装置一起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的过程中所受外力可能是
A.重力、弹力 B.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
C.下滑力、弹力、静摩擦力 D.重力、弹力、静摩擦力
70.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的木块a上放置一铁块b,三角形木块竖直边靠在竖直且粗糙的竖直面上,现用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推动木块与铁块一起向上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与铁块b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水平弹力
C.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D.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大小一定大于铁块与木块的重力之和
7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重力一定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C.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一定相同
D.物体匀速运动时具有惯性,在外力作用下变速运动时失去了惯性
7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休的运动方向相同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7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海滨游泳的人受到海水对他的浮力
B.在空中漂浮的氢气球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
C.将一石块扔到水中,在其下沉过程中不受浮力
D.在水中升起的木块受到浮力
74.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连接A与天花板之间的细绳沿竖直方向。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
A.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
B.木块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木块B可能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D.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大于木块B的重力
75.如图,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可能不受弹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76.物体沿粗糙斜面加速下滑,在此过程中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重力、摩擦力、下滑力、弹力 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加速度不断增大 D.物体受重力、摩擦力、弹力
77.如图所示,Ⅰ、Ⅱ、Ⅲ是竖直平面内三个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K为轨道最低点,Ⅰ处于匀强磁场中,Ⅱ和Ⅲ处于匀强电场中,三个完全相同的带正电小球a、b、c从轨道最高点自由下滑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K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K处球a速度最大 B.在K处球b对轨道压力最大
C.球b需要的时间最长 D.球c机械能损失最多
78.如图所示,质量为m1、m2。的两个物块,通过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及轻绳悬挂在天花板的M、N两点,平衡时悬挂于M点的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悬挂于N点的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现将悬点M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固定,再次平衡后,关于以及M、N两点所受作用力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滑轮重力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不计)
A.和均变大,且=
B.和均不变,且=2
C.绳对M、N的作用力不变
D.绳对M、N的作用力变大
7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B.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
C.同学甲用力把同学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D.某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重力与静止还是运动无关,重力大小是相同的
80.如图所示,物体相对静止的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同向匀速运动。它受到的力是:
A.重力、弹力、静摩擦力 B.重力、弹力
C.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 D.重力、滑动摩擦力
81.对有关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当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该物体的重力
C.运动的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D.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82.小球以某一初速度v滑上一固定的光滑斜面,则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共有(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83.下列有关神州七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8年9 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神州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升天,其中21时10分04秒指的是时间
B.地面控制人员监测神州七号飞船在高空运行位置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C.神州七号飞船在发射升空阶段中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它的返回舱返回地面阶段中着地前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神州七号飞船在距离地面343km的高空运行时不受重力作用
8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
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物体只在重心处受到重力作用
C.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发生的作用
D.静摩擦力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
85.如图所示, 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B,但没有拉动,则物体B受到几个力作用 ( )
A.5 B.6 C.4 D.3
8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D.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在改变
87.在光滑斜面上的木块,以某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受到
A.重力、弹力
B.重力、弹力、摩擦力
C.重力、弹力、向上的冲力
D.重力、弹力、摩擦力、向上的冲力
8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一定会使物体产生运动
B.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力的产生有时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89.铅笔盒放在桌面上,关于铅笔盒和桌面所受弹力的论述中,正确确的是: ( )
A.桌面受到向下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B.桌面受到向下的压力,是由于铅笔盒发生形变产生的
C.铅笔盒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铅笔盒
D.铅笔盒和桌面间有弹力,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铅笔盒由于较轻,没有发生形变。
90.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B.用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C.物体形状改变时,重心位置必定不变
D.物体重心必定在密度最大处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91.用弹簧秤竖直悬挂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C.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92.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B.两物体间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93.图中甲、乙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甲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_;图乙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_.
94.一条放在地面上长为L的柔软匀质粗绳,向上提起一端刚好离地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_;长为L的均匀直钢管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抬起一端,使其与水平面成30°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
95.如图所示,台阶高度为h,重球半径为R,且h=R/2.力F的方向垂直过O点的直径,由力的图示可知,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N,方向用角度表示是_________.
96.在力的图示中,有时也可以用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如图所示.作用在木块上的力叫________,此力的大小是_________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_________角.
97.把一条盘在地上、长L的均质链条向上刚好拉直(下端未离开地面),则它的重心升高了_________.
98.浮在水中的皮球受到_________个力的作用,其中根据性质命名的力是_______,根据效果命名的力是_________.水是_________的施力物体.
99.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圆球,其重心不在球心O上,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则平衡时球与地面的接触点为A;若将它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则平衡时(静摩擦力足够大)球与斜面的接触点为B.已知AB的圆心角度数为60°,则圆球重心离球心O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100.有一批记者乘飞机从上海来到西藏旅游,他们托运的行李与在上海相比,质量将__________,重力将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1.把一条盘放在地上、长L的均质链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多少?把一个边长为a的均质立方体,绕图中AB棱翻到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时,重心位置将升高____________。
102.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的圆球,其重心不在球心O上,现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则有平衡时球与地面的接触点为A,若将它置于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则平衡时(静摩擦力足够大)球与斜面的接触点为B,已知AB的圆心角为,求圆球的重心离球心的距离是 。
评卷人
得分
四、作图题
103.如图所示,一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受到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该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画出这个拉力的图示。
参考答案
1.AC
【解析】
试题分析:A、对结点进行分析可知,B点受向下的绳子的拉力;BC只能提供支持力;则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AB应提供拉力;故A正确;B、B点受向下的拉力;则BC应为支持力;由平衡关系可知AB应为支持力;故B错误;C、对B点分析可知,B受向下的拉力;AB提供向上的拉力;BC应为向右的拉力;故C正确;D、对B点分析可知,B受向下的拉力,AB为拉力;BC应为支持力;故D错误;故选AC.
考点: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2.A
【解析】
试题分析:设绳子端点处和中点处绳子张力分别为F1、F2.对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
;对左半边绳子受力分析得: ,;联立解得.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3.A
【解析】
试题分析:因斜小朋友先加速后减速,故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对人和斜面的整体而言,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mgcosθ,方向先向左,后向右;选项A正确,B错误;因人的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先向下后向上,故人先失重后超重,则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小于、后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选项CD错误.故选A.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超重和失重.
4.AC
【解析】
试题分析:将力F和mg等效为mg-F,因F考点:物体的平衡.
5.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加湿器受重力、支持力、反冲力、静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所以A、B、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相互作用
6.D
【解析】
试题分析:力和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质量只有大小无方向,故是标量;故选项D正确.
考点:矢量和标量.
7.B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学中有的物理量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有的则不是,例如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所以不属于比值定义法,选项A错误;质点、点电荷都是为了研究物体引入的理想化模型,选项B正确;法拉第首先提出电场的概念,选项C错误;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选项D正确;故选BD.
考点:物理学研究方法.
8.CD
【解析】
试题分析:质点和点电荷属于理想化模型,但是速度不是,速度为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错误;不是所有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B错误;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C正确;重心为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合力的效果和几个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交变电流通过一电阻和其有效值通过该电阻的效果相同,D正确。
考点:考查了物理方法
9.A
【解析】
试题分析:书本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所以此二力平衡,故A项正确;由上面分析可知B项错;压力属于弹力,与重力产生的条件不同,是不同性质的力,故C项错;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项错。
考点:本题考查了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和区别。
10.D
【解析】
试题分析:重心还与质量分布有关,故A项错;因运动是相对的,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另一个物体相对地面可不动,但都受到滑动摩擦力,故B项错;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才能够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如果形变不可恢复,则不能产生弹力,故C项错;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重心、滑动摩擦力、弹力、静摩擦力概念。
11.B
【解析】A.人的手指宽度约为1cm,手掌的宽度约为1dm;B.人的步行的速度约为1m/s;C.站立时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105Pa ;D.人的体重约为500-600N.所以答案选B.
【答案】ABD
【解析】
试题分析:质点及点电荷采用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所以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故A正确;重心、合力和分力、总电阻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B正确;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的观点,不是速度跟位移成正比,故C错误;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故D正确;
考点:物理思想及研究方法.
13.BD
【解析】
试题分析: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项A错误;书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书受到的重力,选项B正确;书保持静止是由于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错误;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D正确;故选BD.
考点:弹力;作用与反作用力;平衡力.
14.A
【解析】
试题分析: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也就是说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选择A正确;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选项B错误;质量、长度和时间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选项C错误;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与质量有关,选项D错误;故选A.
考点:重心;单位制;惯性.
15.D
【解析】
试题分析:力、速度、加速度都是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所以都是矢量,选项A正确;田径比赛中的400m比赛,“400m”指的是路径的长度,即路程,选项B正确;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但如果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时,仍然做加速运动,故选项C正确;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和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选项D错误;故选D.
考点:矢量和标量;路程和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6.BC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而与物体受到的重力不是同一个力,性质也不相同,选项A错误;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B正确;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正确;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选项D错误;故选BC.
考点:弹力;平衡力和作用反作用力。
17.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斜面是光滑的,故物体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它在下滑时受到重力与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选项A正确;下滑力是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故说物体受重力了,就不用再说物体受下滑力了,所以BC错误;物体紧压斜面的力作用在斜面上,不是作用在物体上,故它不是物体受到的力,所以选项D错误。
考点:受力分析。
18.D
【解析】
试题分析:质量、路程、速率都属于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标量,力属于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选项D正确。
考点:矢量与标量。
19.B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的外面,选项A错误;由力的概念可知,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选项B正确;质点是和所研究的问题相比,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故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能看做质点,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也不是一定不能看做质点,故选项C错误;参考系能选取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也可选择运动的物体,选项D错误;故选B.
考点:重心、力、质点、参考系.
20.C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在水平桌面上时,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A错;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已发生形变的物体,弹力是施力物体对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的作用,C对,B错;弹力和重力的施力物体不同,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对弹力的理解
21.D
【解析】
试题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路程、时间和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A、 B和C错;由矢量定义可知D对。
考点:本题考查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
22.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两个物体对墙壁没有压力,根据,不受墙壁的摩擦力作用,而两个物体一起下落,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再单独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B之间也没压力,因此B物体只受重力作用,A正确,BCD错误。
考点:物体受力分析
23.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来提供向心力,若地球自转略加快,则向心力加增度增大,这时,重力就会减小,因此mg'考点:重力
24.B
【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运动时和静止时重力大小相等,A错误B正确;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放在桌面上的物体,两者不是同一个力,C错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不一定和地面垂直,比如在斜坡上时和地面不垂直,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重力的理解
25.C
【解析】
试题分析: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一是两者之间存在弹力,而是存在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A正确;滑动摩擦力方向和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如静止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物体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和运动方向相同,B错误;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向下的形变而要恢复形变产生向上的力,C正确;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D错误
考点:考查了摩擦力,弹力,重心
26.D
【解析】
试题分析:只有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相互作用,错误,例引力,A错误;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C错误;相互接触且有挤压,才会产生弹力,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力。
27.C
【解析】
试题分析: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玻璃发生向下的形变,要向上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力,A错误;木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木块,施力物体不同,不是同一个力,B错误;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木块与玻璃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以两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因为相互作用力不是共点力,所以不能合成,C正确D错误;
考点:考查了弹力
28.D
【解析】
试题分析: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A错误;滑动摩擦力方向与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如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运动,滑动摩擦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错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和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C错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两分力大小一定,夹角越小,合力越大,D正确
考点:考查了摩擦力,重心,力的合成
29.C
【解析】
试题分析:磁铁受到的电磁吸引力和受到的弹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磁铁受到重力,摩擦力,黑板对小磁铁的吸引力和黑板对小磁铁的弹力四个力作用,B错误;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①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②黑板对磁铁的弹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弹力,C正确D错误;
考点:考查了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30.A
【解析】
试题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有两种效果,一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A不正确
考点:考查了对力的理解
31.B
【解析】
试题分析:飞船在一瞬间成功发射,为时刻,A错误;地面控制人员监测神州七号飞船在高空运行位置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是次要因素,能看做质点,B正确;返回舱返回地面阶段中着地前需要减速,加速度向上,C错误;神州七号飞船在距离地面343km的高空运行时重力完全充当向心力,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质点,时间和时刻,加速度,重力
32.C
【解析】
试题分析:力的产生不需要物体相互接触,比如重力,A错误;在地球上任何位置,都受到重力作用,B错误;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发生的作用,C正确;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比如人走路时,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比如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地面静止,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D错误;
考点:考查了力,弹力,重力,摩擦力
33.D
【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物体受到的弹力总是与接触面垂直的,故AB错误,而C的方向是向下的,斜面对物体的弹力方向应该是垂直斜面向上的,故D正确;物体放在斜面上,有个向下的运动趋势,故摩擦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上的。
考点:受力分析。
34.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位移、力、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等都是矢量,而时间、动摩擦因数、速率等都是标量,故D正确。
考点:矢量与标量。
35.B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故A错误、B正确;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中心在其几何中心处,故C错误;重心是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重心即可在物体内也可在物体外,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重心的概念
36.D
【解析】
试题分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地球即为施力物,故A错误;如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就不需物体相互接触,故B错误;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静止或运动都是相对参照系讲的,与物体是否受力并不相关,C错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
37.B
【解析】
试题分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A错;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C错;由加速度定义式,知D错。
考点:参考系、质点、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38.BD
【解析】
试题分析:力学有三大基本性质力:重力、弹力与摩擦力,由题意可知,压力与绳子的拉力属于弹力,而重力与摩擦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
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性质.
39.B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与纬度、高度、星球三个因素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A、竖直上抛,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都不变,则其重力G=mg不变,故A错误。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故物体的重力变小,选项B正确。C、让它在电梯加速度运动,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都不变,则其重力G=mg不变,故C错误。D、把物体放到水里,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都不变,则其重力G=mg不变,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重力、重力加速度.
40.D
【解析】
试题分析:对马进行受力分析,马处于平衡状态,飞燕对马的支持力和马的重力平衡,且两力在一条竖直线上,这些力与跑得快慢没关系,和马蹄的大小没关系,故D正确.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平衡、重心.
41.AB
【解析】
试题分析: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其他不一定在,A正确;绳的拉力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总与形变方向相反,B正确;动摩擦因数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C错误;物体间的静摩擦力随引起运动趋势外力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重心、弹力。
42.D
【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物体上的所有点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不只是物体只在重心位置上才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有弹力存在,接触面粗糙,二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受到弹力不一定也会产生摩擦力.故B错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故C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43.D
【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一个分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选项A错误;虽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但从整体看在不同地方,重力的指向不同,故选项B错误;物体的质量一定,但在不同的位置,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故重力有所区别,故选项C错误;重力大小由物体质量和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决定,与运动状态无关,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重力。
44.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若有弹力,则小球处于不平衡状态,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考点:物体的平衡;弹力.
45.B
【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选项A错误;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选项B正确;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选项C错误;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作自由落体时所受重力等于静止时所受重力,选项D错误;故选B.
考点:重力.
46.D
【解析】
试题分析:力、速度及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位移都是矢量,而路程、长度、时间、质量都是标量,故选项D正确。
考点:矢量和标量.
47.A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斜面方向的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故选项A正确.
考点:受力分析的方法.
48.B
【解析】
试题分析: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比如均匀球壳的重心不在球上.故B正确.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选项C错误;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不能说明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力的概念;弹力及摩擦力.
49.D
【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选项A错误;同一地点中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故把空气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物体所受重力不变,选项B错误;挂在竖直绳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的大小,选项C错误;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重力大小是不一定相同的,其中在两极的重力最大,在赤道处的重力最小,故选项D正确,故选D.
考点:重力的方向及大小.
50.BD
【解析】
试题分析: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木块,所以A错误;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木块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也相等,所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所以B正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是施力物体形变,所以C错误,D正确。
51. BCD
【解析】
试题分析: 位移、重力和加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所以A错误,BCD正确。
考点: 矢量和标量
52.D
【解析】
试题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选项A错误;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一致时,物体做竖直下抛运动,故选项B错误;物体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不变,选项C错误;火车超过限定速度转弯时,火车将做离心运动,则车轮轮缘将挤压铁轨的外轨,选项D错误;故选D.
考点:运动的合成机分解;向心力
53.B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力平衡,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因而物体一定受重力;重力会使物体紧压斜面,因而斜面对物体有支持力;若斜面光滑,物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下滑,说明物体相对斜面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故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即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如图
考点:考查了受力分析
54.B
【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的引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一部分为重力,所以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A错误B正确;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C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重力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55.B
【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急刹车时,地面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A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故与相地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故B正确;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形变方向相反,C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上坡时,重力竖直向下而不与地面垂直,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摩擦力,弹力,重力的理解
56.C
【解析】
试题分析:苹果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到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手给的支持力的作用,故C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平衡和摩擦力知识。
57.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知两物体只接触而不产生形变就没有弹力产生,故A选项错;重力的分力与压力不是同一性质的力,施力物体也不同,所以不是同一个力,故B选项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没有“相对”一词,物体的运动就是相对地面的运动了,所以C选项错;根据弹力的定义,发生形变的书会对跟它接触的桌面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故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弹力的概念。
58.D
【解析】
试题分析:接触不一定产生弹力,只有接触后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故A错误;重力是万有引力而产生,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不变,与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桌子对它的支持力,这是因为桌子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误;物体的重心与质量分布、几何形状有关,实心球体,但质量分布不一定均匀,则其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了重力,弹力.
59.C
【解析】
试题分析: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故A错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故B错误;瞬时速度的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故C正确;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弱相互作用,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质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物理研究方法,物理学史
60.A
【解析】
试题分析:A与B整体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受到总重力,墙壁对其没有支持力,如果有,将会向右加速运动,因为没有弹力,故也不受墙壁的摩擦力,即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
由于整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B间无弹力,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只受重力,故A正确;
考点:考查了受力分析
61.BD
【解析】
试题分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作用,乙物体肯定对甲物体也有作用,而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故B错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同时发生的,甲物体作用于乙物体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发生作用,故C正确;地球对苹果有重力作用,苹果对地球也有反作用,苹果落地是由于重力改变了其运动状态,不是由于苹果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D
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
62.B
【解析】
试题分析: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选项B正确。
考点:受力分析.
63.BD
【解析】
试题分析:一切物体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选项A错误,B正确;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选项C错误;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选项D正确;故选BD.
考点:重力;重心;
64.C
【解析】
试题分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的物体也不一定就能够看成质点,比如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但是在研究原子的运动时原子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所以A错误;研究乒乓球旋转快慢时,如果看成质点就没有旋转了.故B错误;质量均匀分布的规则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但物体的重心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就在圆环之外,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考点:质点;重心
65.CD
【解析】
试题分析:车对路面的弹力大小等于车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车,选项A错误;车对路面的弹力,是由于车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项B错误;车对路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车受到的重力,选项C正确;车保持静止的原因是由于路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的重力相等,车受力平衡,选项D正确.故选CD.
考点:弹力;平衡状态.
66.D
【解析】
试题分析:木块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下滑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不需要单独分析.压力是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不是木块受到的力,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67.C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力的存在必须有着对应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但这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物体受到的重力,A错误;同一物体在各地的重力不相同,是因为各地的重力加速度不通过,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形变,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故弹力的方向一定与形变的方向相反,C正确;滑动摩擦力和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如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正确;
考点:考查了对力的理解
68.C
【解析】
试题分析:发生力的相互作用的物体不一定直接相互接触,如万有引力、磁场间相互作用力等;所以A 项错误;合力不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合力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所以B项错误;7N和6N的力的合力范围为, 所以C项正确;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量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是二者仅仅在数值上有量的关系,不能说重力的分力就是压力,二者的性质不同。所以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力的概念、性质,力的合成与分解。
69.AD
【解析】
试题分析:当角速度满足一定值时,物体可能靠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物体可能受重力和弹力.当角速度不满足一定值时,物体可能受重力、弹力还有静摩擦力,故A、D正确,B、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向心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70.A
【解析】
试题分析:对b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再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推力,二力平衡,整体不受墙壁的弹力和摩擦力。b匀速上升,受到的合力为零,对b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再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推力,二力平衡;整体不受墙壁的弹力和摩擦力,如有,则合力不为零;故选A.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力的合成和分解
71.A
【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心可以不在物体身上,如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球心上,不在篮球上,A正确;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和形状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可以忽略,能看做质点,研究原子内部结构时,原子不能看做质点,所以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不能以大小作为判断标准,必须以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为标准,B错误;运动快慢相同,但是运动方向可能不同,故位移可能不同,C错误;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和本身的质量有关系,D错误。
考点:考查了重心,质点,位移,惯性
72.D
【解析】
试题分析:地面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选项A、B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只有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速度的方向才与重力的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C错误。
考点:重力及其方向。
73.C
【解析】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即浮力,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作用,所以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74.B
【解析】
试题分析:若细线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则AB之间无弹力作用,也没有摩擦力作用;若细线的拉力等于零,则AB之间有弹力作用,也有摩擦力作用,即木块A受重力、B对A的弹力及摩擦力三个力作用;对AB 整体,因为细线竖直,所以木块B不可能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细线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则此时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木块B的重力。选项B正确。
考点:受力分析;整体法及隔离法。
75.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物体匀速运动,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应为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与拉力F的水平分力相等,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所以A错误.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弹力、向左的摩擦力以及拉力F四个力,所以BC错误 D正确.
考点:考查了受力分析
76.D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受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其中下滑力是我们对重力分解后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称呼,分析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故A错误,D正确;物体存在加速度,不可能平衡,过程中合力恒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恒定,故BC错误;
考点:考查了受力分析
77. C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三种情况下,重力对球均做正功,洛伦兹力对a球不做功,电场力对b球做负功,电场力对c球做正功,因此在最低点K处,球c的速度最大,故选项A错误;球a的机械能不变,球c的机械能增量最多,故选项D错误;球b所需向心力最小,根据受力情况可以判断出球b对轨道压力最小,故选项B错误;球b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且加速过程球b的加速度比其它两球都小,因此球b运动时间最长,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以及重力做功特点、功能关系的应用问题。
78.B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装置中拉起m1的两段绳子的作用力是通过m2来提供的,当M向左侧移动时,拉起m1的绳子的夹角要增大,m2被拉起,绳子的拉力不变,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不变,故α、β均不变,A错误;且对于下面的滑轮而言:m1g=cosα×m2g;对于上面的滑轮而言:N端拉滑轮的力等于二个m2g的合力,且合力的方向平分m2g与绳子间的夹角,即α=2β,B是正确的;
由于绳对M、N的作用力都等于m2g,故它们是不变的,故C正确,D错误。
考点:力的相互作用,力的分解。
79.BD
【解析】
试题分析:接触力需要接触才会产生,非接触力不需要接触,A错误;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这是力的相互性,B正确,C错误;由G=mg,在同一位置m、g相同,重力相同,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力的概念及重力。
80.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物体随传送带做匀速运动,所以出于平衡状态,则物体竖直方向受重力和弹力作用,水平方向不受力,选项B正确。
考点:受力分析
81.D
【解析】
试题分析:A、物体的重力是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B、弹力产生于两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当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该物体的重力,但两者性质不同.故B错误.C、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比如在传送带上运送的货物受静摩擦力,故C错误.D、滑动摩擦力一定产生于两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且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故D正确.故选:D.
解答: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性质、重力、弹力、摩擦力.
82.B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上滑过程中只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作用,故答案选B.
考点:受力分析.
83.B
【解析】
试题分析:在21时10分04秒那一瞬间发射,为时刻,A错误;地面控制人员监测神州七号飞船在高空运行位置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能看做质点,B正确;着陆前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上,C错误;神州七号飞船在距离地面343km的高空运行时仍受重力,只不过重力完全充当向心力,D错误;
考点:考查了时刻和时间,质点,加速度,完全失重
84.C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作用,比如重力,A错误;物体各个点都受到重力的作用,B错误;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发生的作用,C正确;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静止的物体才能受到的,比如人走路时,人在运动但是受到的摩擦力确实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地面受到人给的滑动摩擦力,D错误
考点:考查了重力,弹力,摩擦力
85.A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B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A对B的压力、水平拉力F以及地面给B的摩擦力,共5个力作用,故选A.
考点:受力分析.
86.B
【解析】
试题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A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等于重力,故C错误;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受到的外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共线,重力的方向一直是竖直向下,D错误。
考点:考查了相互作用力,弹力,重力
87.A
【解析】
试题分析:木块受到重力,弹力,是光滑斜面不存在摩擦力,没有上冲力,木块向上运动是靠惯性,故A正确。
考点:考查了受力分析
88.C
【解析】
试题分析:力不一定能使物体运动,如使用较小的力推物体,没有推动,A错误;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力必定牵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B、D错误,C正确.
考点:考查了力的性质
89.B
【解析】
试题分析:桌面受到向下的压力,是由于铅笔盒受到向上的形变,产生向下的弹力,A错误B正确;铅笔盒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向下的形变,产生向上的弹力,所以铅笔盒受到向上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C错误;铅笔盒和桌面间有弹力,产生弹力,必然有形变发生,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弹力的产生
90.B
【解析】
试题分析: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A错误;用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合力为零,两力作用点相同,所以拉力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B正确;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其重心可能发生变化,如人在做不同的动作时,其重心在变化,C错误;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密度最大处,可能不在物体身上,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重心的理解
91.BD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对弹簧秤的力是拉力,是物体接触才能产生的力,而重力是地球对小球引力而产生的,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力, A错误;用弹簧秤来测物体的重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和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知,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的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的大小, B正确;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力的概念、重力、二力平衡
92.AB
【解析】
试题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没有物体也不可能会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D错误;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B正确;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力的概念
93.改变运动状态,发生形变
【解析】
试题分析:图甲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所以力能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图乙竹子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弯曲,所以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考点: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
94.、
【解析】
试题分析:放在地面上长为L的柔软匀质粗绳提起后其重心因在悬吊部分绳的中心,故刚离地时重心升高;直钢管重心在其中心,故长为L的直钢管抬起一端,与水平面成30°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为.
考点:考查了重心
95.70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比例尺可得,根据几何知识可得,故,故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
考点:考查了力的图示
96.推力 20N、30°
【解析】
试题分析:作用在木块上的力叫推力,大小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
考点:考查了力的图示
97.
【解析】
试题分析:放在地面上长为L的均质链条提起后其重心因在悬吊部分绳的中心,故刚离地时重心升高;
考点:考查了重心
98.2 重力 浮力 浮力
【解析】
试题分析:浮在水中的皮球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力作用,其中根据性质命名的力是重力,根据效果命名的力是浮力,其施力物体是水
考点:考查了相互作用力
99.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当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时,小球的重力作用线一定通过B点,又知小球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球与地面的接触点为A,则其重力的作用线与OA重合,综上所述,球的重心应位于过B点的竖直线和OA线的交点C,由几何关系知,∠CBO=30°,由此得,圆球重心距球心O的距离为:。
考点:考查了重心
100.不变 变小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的质量不会因地点的改变而改变,故质量不变,而重力G=mg,在海拔高的地方g值小,所以重力变小。
考点:考查了重力
101.
【解析】
试题分析:当匀质链在地面上时,其中心在地面上,向上拉直,其几何中心升高了,所以重心升高了。 立方体初位置的重心高度为,绕棱AB翻到ABCD面处于竖直时,重心在对角面ABCD的中心,
故前后两位置重心的升高为 。
考点:考查了重心
102.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置于水平地面上平衡时,球与地面的接触点为A,说明重心在A与球心的连线上,若将它置于倾角为的粗糙斜面平衡上,球与斜面的接触点为B ,说明重心在B点所在的竖直线上,如图所示,
交点C即为重心,由几何知识得三角形BCO为等腰三角形,所以重心到球心的距离为。
考点:本题考查了利用平衡条件确定物体的重心。
103.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只是拉力F的示意图,而不是拉力的图示,画力的图示时,应严格按一下步骤进行:
(1)选定标度,我们可以选取1cm长的线段表示5N的力
(2)沿力的方向并且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出一段线段。本题中,有向线段长度为: ×1cm=2 cm。
(3)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如图所示)
考点:考查了力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