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考点分层练70 流域开发与生态治理
一、A组 基础达标
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完成1~2题。
1.A地所在省级行政区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大,主要原因是( )
①盐碱地面积较大 ②土壤贫瘠,化肥施用量大 ③降水量小,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B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解决的措施是( )
A.大规模植树造林
B.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
C.设置草方格沙障
D.发展地区特色旅游业
渭干河发源于天山,是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读塔里木河流域渭干河、库车河水系图,完成3~4题。
3.克孜尔水库对渭干河中下游的主要作用是( )
A.削减洪峰,减轻洪涝灾害
B.蓄积雨水,增加地下水分
C.蓄水冲沙,减少泥沙淤积
D.调节水量,改善灌溉条件
4.下列关于渭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流流向自南向北
B.越往下游流量越小
C.河流的含沙量较小
D.越往下游河道越深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国家战略。读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B.长江经济带的生态问题包括水土流失、盐碱化和土地沙化等
C.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开发下游水能资源
D.长江水量大、支流多、结冰期短,航运条件好
6.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适宜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类型是( )
①劳动密集型 ②技术密集型 ③资源密集型 ④资金密集型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水库消落带,是水库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约350平方千米。图1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图2为被水淹没的三峡库区澎溪河白夹溪消落带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图1
图2
7.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
①水位的反复涨落 ②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 ③流域内植被人为破坏严重 ④水库波浪的侵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对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构建消落带基塘系统,注重库区环境保护
B.发展林泽工程,加强库区消落带水土保持
C.鼓励库区两岸的村民在出露期耕种
D.开发人工浮岛,创建独特的水上花园景观
二、B组 综合应用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9~10题。
地区 甲 乙 丙 丁
粤 ++ + ++ ++++
川 +++ + + +++
新 + +++ ++++
晋 ++++ ++++ + +
9.甲和丙代表的自然灾害现象分别是( )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酸雨、水土流失
C.寒潮、酸雨
D.土地荒漠化、寒潮
10.乙自然灾害现象在广东省和四川省危害程度较低的共同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
B.地形
C.纬度位置
D.降水丰沛
近年来,陕北黄土丘陵区积极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战略,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之路。下图示意陕北黄土丘陵区某地2000年和2017年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有关该地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坡度小的耕地面积增加
B.果园面积增加比例最多
C.林草地面积变化不大
D.坡度大的耕地面积增加
12.据图推测,该地农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地( )
A.耕地质量有所好转
B.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C.农民经济收入提高
D.水土流失状况已被遏制
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
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
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
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
14.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
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
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
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
三、C组 创新提升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下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5题。
15.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据此完成第16题。
16.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蕴藏量占全流域近90%,是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能源战略基地。目前,长江上游的梯级水电站密如繁星,其中100米以上的超巨型高坝大库水电站就达16座之多。这些高坝大多为拦河筑坝,未建船闸,水库蓄水很深。高坝大库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发电,其运行会对长江上游及全流域的生态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1)简述与我国东部电站相比,长江上游水电开发超巨型高坝较多的原因。
(2)说明长江上游梯级开发给中下游区域自然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3)梯级水库的建设会影响部分鱼类的洄游,某些珍稀特有鱼类甚至在大坝上游逐渐灭绝。试针对此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措施。
考点分层练70 流域开发与生态治理
1.B 2.B 第1题,由图可知,A地所在省级行政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导致盐分聚集到地表,盐碱地面积较大,①正确;新疆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少,所以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③正确;该地区地广人稀,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化肥施用量不大,②错误;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与土壤盐碱化关系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B地位于宁夏平原地区,降水较少。森林耗水多,因此不适宜大规模植树造林,A错误;设置草方格沙障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C错误;发展地区特色旅游业并不是针对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D错误。
3.D 4.B 第3题,克孜尔水库能够调节中下游地区的用水量,改善灌溉条件,D正确;渭干河地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不易发生洪涝灾害,A错误;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错误;该地区水资源短缺,蓄水的目的不是冲沙,而是灌溉,C错误。第4题,渭干河发源于天山,应该是自北向南注入塔里木河,A错误;由于河流主要依靠上游的冰雪融水补给,沿途蒸发强烈,且易下渗,所以越往下游流量越小,B正确;渭干河流域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C错误;河流上游流速快,侵蚀强,下游泥沙淤积,河道较浅,D错误。
5.A 6.C 第5题,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A正确;长江经济带的生态问题不包括盐碱化、土地沙化,B错误;长江下游地形平坦,不适合开发水能资源,C错误;长江水量大、支流多、没有结冰期,航运条件好,D错误。第6题,长江中上游地区适宜承接的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①③正确;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是下游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②④错误。故选C。
7.B 8.C 第7题,水位的反复涨落,水库波浪的侵蚀,加快消落带水土流失,①④正确;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也会造成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②正确;结合图2中消落带景观,该地有植被的保护,而非人为破坏严重,③错误。故选B。第8题,对消落带开发利用,扩大粮食种植的面积,会加重水土流失程度,加快生态环境破坏,C不合理,符合题意;构建消落带基塘系统,注重库区环境保护,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A不符合题意;发展林泽工程,加强库区消落带水土保持,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生态破坏,B不符合题意;开发人工浮岛,创建独特的水上花园景观,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发展旅游业,增加经济收入,D不符合题意。
9.A 10.C 第9题,从表中可看出,甲在山西省最严重,四川省、广东省都有,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轻;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严重,四川省、山西省较弱。结合这四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山西省水土流失最严重,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荒漠化最严重。故甲是水土流失,丙是土地荒漠化,A正确。第10题,乙在新疆、山西严重,在广东、四川较轻,故乙应为寒潮。广东省纬度低,寒潮到达时已很弱;四川盆地纬度较低,且由于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入侵,受寒潮影响小。因此,广东省和四川省受危害程度较低的共同原因是纬度位置,C正确。
11.B 12.A 第11题,耕地总面积明显减少,坡度小、坡度大的耕地面积都减少,A、D错误;果园面积增加了几倍,增加比例最多,B正确;林草地面积增加较多,C错误。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大于25°的耕地比例减少,耕地质量有所好转,A正确;耕地总面积减少,粮食生产能力可能下降,B错误;农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不能直接反映农民经济收入状况,C错误;该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可缓解水土流失状况,但无法推知水土流失是否被遏制,D错误。
13.A 14.B 第13题,由图可知,南五洲位于荆江河内,属于河心沙洲,是泥沙沉积形成的,A正确;河道弯曲是河流侧蚀的结果,B错误;荆江分洪区内有公安、闸口等城市,因此不可能汛期大量蓄水,C错误;人民大垸位于荆江的凸岸处,可能会受到洪水威胁,D错误。第14题,禁止开发会使分、蓄洪区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A错误;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是对分、蓄洪区土地最合理的利用方式,B正确;把分、蓄洪区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土地性质发生改变,调蓄洪水的能力将消失,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C错误;开挖成湖的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土地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D错误。
15.A 由图可知,反坡梯田是梯田边缘较高、梯田面向海拔高处倾斜的梯田,这样的梯田使水土顺坡而下的速度减慢,保水保土效果较好,A正确。
16.B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会减少河流径流量和河水含沙量,B正确、D错误;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对减小降水变率和增加降水量影响不大,A、C错误。
17.答案 (1)长江上游地势起伏大,多峡谷地形,超巨型高坝可增加蓄水量以扩大发电量;长江上游人口稀少,移民工程量小。
(2)增加河流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提供丰富电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大气污染。
(3)在未建坝河段设立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进行人工繁殖放流;为鱼类提供上溯通道;加强河流生态监测等。
解析 第(1)题,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由图可知,上游从青藏高原向东流经四川盆地,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多峡谷地形,利于建高坝;超巨型高坝坝体高,可增加蓄水量,可以扩大发电量;超巨型高坝淹没地区面积大,长江上游人口稀少,移民工程量小。我国东部电站地势落差小,人口集中,移民工程量大,不利于建超巨型高坝。第(2)题,长江上游梯级开发,筑坝拦水,洪水期蓄水,减轻中下游洪灾,枯水期放水,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长江上游梯级开发,开发水电,为中下游提供丰富电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大气污染。第(3)题,梯级水库的建设导致部分鱼类不能洄游,甚至珍稀特有鱼类在大坝上游出现逐渐灭绝的现象,针对此问题,可以在未建坝河段设立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破坏;进行人工繁殖放流,加强人工养殖;为鱼类提供上溯通道,促进洄游;改善水质,加强河流生态监测,及时治理环境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