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74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74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2:3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考点分层练74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一、A组 基础达标
1.数据中心由规模庞大的存储服务器和通信设备组成,用于在线存储企业的海量数据,其运行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电力来散热降温。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城市附近已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零碳排放”的大型数据中心,收录了众多国际大公司的数据。该数据中心实现“零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
A.能源利用效率 B.环境保护意识
C.产业发展规模 D.能源消费结构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据此完成2~3题。
2.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  )
A.大气圈流动 B.岩石圈流动
C.水圈流动 D.生物圈流动
3.下列有关图示的解读,符合事实的是(  )
A.①—②—③反映碳在三大圈层中循环的过程
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积蓄在生物圈中
C.若⑤环节速度加快,可减缓碳排放速度
D.控制④环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低碳要求下,林业碳汇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耕地与草地,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值的主要因素。下表是2013年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方(华北)、西南(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和南方(东南丘陵)四大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和林业经济产值统计表(单位:亿元)。据此完成4~6题。
林区 森林固碳价值 林业经济产值
甲 1 598.57 93.81
乙 1 287.84 399.19
丙 568.36 126.90
丁 2 163.77 89.42
4.与耕地和草地相比,林地具有更强碳吸收能力的原因是单位土地面积上(  )
A.水土流失量少 B.枯枝落叶层厚
C.叶片总面积大 D.生物种类多样
5.表中代表南方林区的是(  )
A.甲林区 B.乙林区
C.丙林区 D.丁林区
6.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  )
A.更换绿化树种 B.采林、育林结合
C.禁止采伐森林 D.营造护田林网
二、B组 综合应用
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中部顶端的乌蒙山腹地,为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凉爽湿润,冬季温暖干燥,年平均气温10.6 ℃。这里栖息着100多种珍奇水鸟,也是中国特有的青藏高原候鸟黑颈鹤的迁徙地,素有“鸟的王国”之称,是国内外人士考察研究鸟类和旅游避暑的理想胜地。下图示意草海保护区位置和范围。据此完成7~8题。
7.国内外人士来威宁草海考察研究黑颈鹤的最佳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后的发展措施为(  )
A.开发岸边种植作物
B.利用水域养殖鱼虾
C.提升科研监测能力
D.开发核心地区旅游综合应用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基石,关系着一个国家农业产业的竞争力。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防止农业发展出现断种的风险。据此完成9~10题。
9.从采集种子品种的角度考虑,我国种子库最适宜布局在(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西南山区
10.加强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防止农业发展出现断种的风险,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种子研发技术,培育新品种 ②建立种子基因库,保护地方品种特性 ③拓展国际种子进口渠道,增加进口品种 ④发展常规育种技术,减少种子发生变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富碳农业是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实现光、气、温、水、肥、种等条件的最佳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农产品供给人类生活的农业模式。下图是富碳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品率高 B.集约度低
C.精耕细作 D.成本高昂
12.发展富碳农业能够(  )
A.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
B.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C.与企业联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D.实现工厂化生产,缓解耕地紧张状况
三、C组 创新提升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贡献区)和消费区域(受惠区)存在下图的四种关系模型。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生态服务与图中甲、乙、丙、丁模型相符合的是 (  )
A.自给农业、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
B.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
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水源保护
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
14.根据该模型,在建设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须(  )
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性
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
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研究高山植被演替对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某山海拔2 140~2 220米原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被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该地区草本植物不断入侵,使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和坡度的草本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随着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
(1)判定草本入侵前“特殊区域”所在的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
(2)与坡度角小20°的部位相比,说明坡度角大30°的部位易被草本入侵的原因。
(3)分析草本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的原因。
(4)分析随着气候变暖,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考点分层练74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1.D 冰岛的地热能丰富,地热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使用该能源可有效减少碳排放,雷克雅未克附近已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零碳排放”的大型数据中心得益于能源消费结构。
2.A 3.D 第2题,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本质上就是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第3题,图中显示④环节是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圈排放碳物质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4.C 5.B 6.D 第4题,森林的固碳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叶片总面积大,光合作用强,对碳的吸收能力强。第5题,南方(东南丘陵)林区主要为人工林区,水热条件好,树木生长快,虽然范围小于我国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但林业经济产值最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乙的林业经济产值最高。第6题,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应该提高林地面积和生物量,丙林区为我国北方(华北)林区,为我国主要农耕区,风沙危害严重,林地主要为防护林。
7.D 8.C 第7题,由材料可知,黑颈鹤是青藏高原的特有鸟类,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冬季黑颈鹤在青藏高原难以越冬,迁往气候温暖的威宁草海,故在威宁草海考察研究黑颈鹤的最佳季节是冬季,D正确;春季黑颈鹤开始迁出威宁草海,威宁草海的黑颈鹤规模较小,不适宜考察研究,A错误;夏秋季节,黑颈鹤生活在青藏高原,威宁草海几乎没有黑颈鹤的分布,B、C错误。第8题,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地,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的有效举措,因此该地应该注重加强原生生态保护,减少人为的开发,提升科研监测能力,加强对鸟类、生态的研究与保护,C正确。开发岸边种植作物、利用水域养殖鱼虾、开发核心地区旅游会破坏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改变鸟类的栖息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A、B、D错误。
9.D 10.A 第9题,西南山区气候的垂直差异大,气候类型丰富,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有利于收集多种农作物种子,D正确;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气候类型单一,农作物种类相对少,不利于收集多种种子,A、B、C错误。第10题,应坚持自主研究,而不是依赖“引进”,③错误;发展常规育种技术,减少种子发生变异,不利于新品种的育种,④错误;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种子研发技术,培育新品种和建立种子基因库,保护地方品种特性,均有利于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①②正确。A正确。
11.A 12.D 第11题,读图可知,富碳农业的产品经过收集、分类、仓储后,通过物流网络输送生物质和食物,商品率高。第12题,富碳农业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与减少农药使用量关系不大,A错;富碳农业能够增加农产品供给,但不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B错;从图中信息判断,与富碳农业工厂联系的企业是为其提供光照、二氧化碳和营养液的工厂,并没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C错;富碳农业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可以缓解耕地紧张状况,D对。
13.B 14.D 第13题,这四个模型分别符合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第14题,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须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利于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15.答案 (1)较低海拔处陡坡。依据:草本易入侵的部位是低海拔和高坡度,说明在该自然环境下草本较灌木具有竞争优势。
(2)土壤较薄,灌木不易着生。
(3)与灌木相比,草本涵养水源能力较强;草本入侵导致灌木减少,生物量减少,生长耗水量减少。
(4)草本入侵程度提高,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有机质来源量减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