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考点分层练76 常见的气象灾害
一、A组 基础达标
台风通常形成于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较低纬度的温暖海面,一般沿着副热带高压的边缘移动。下图为正常年份7、8月份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示意图。据气象资料显示,2018年7、8月份,先后有4次台风登陆江浙沪地区,实属罕见。据此完成1~2题。
1.2018年台风密集登陆江浙沪地区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夏季风较强,台风沿副热带高压南部边缘西进
B.夏季风较强,台风沿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西进
C.夏季风较弱,台风沿副热带高压南部边缘西进
D.夏季风较弱,台风沿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西进
2.台风密集登陆对江浙沪地区的影响不可能是( )
A.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B.降低沙尘暴的危害
C.加重沿海土壤盐渍化 D.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合掌造(图1)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图2为日本本土轮廓及山脉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图1
图2
3.图1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 ( )
A.旱灾频发 B.多洪涝灾害
C.冬季暴雪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4.读图2,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河、饶河、修河等支流的来水,经湖口注入长江,湖面丰枯变化非常大。2020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长江中游和鄱阳湖流域遭遇集中强降雨。下图为鄱阳湖三次大洪水的洪水过程线(鄱阳湖星子站)比较图。据此完成5~6题。
5.与1954年洪水相比,2020年洪水( )
A.缓慢回落 B.起涨时间早
C.上涨速度迅猛 D.持续时间长
6.推测1998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洪水水位形成“双峰”的原因可能是( )
A.准静止锋摆动 B.支流依次汇水
C.湖面三面环山 D.干流受海水顶托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是沙尘暴频发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其沙尘暴高发区沙源来自邻近地区输送或就地起沙。下图示意2001—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年沙尘暴次数的空间分布(单位:次)。据此完成7~8题。
7.形成图示区域年沙尘暴次数空间分布特征的天气条件是( )
A.春季冷锋移动 B.夏季雷暴大风
C.秋季高温干旱 D.冬季暖锋移动
8.影响L处等值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 B.地形 C.冬季风 D.人类活动
二、B组 综合应用
巴芬岛是加拿大第一大岛屿,岛上山脉几乎纵贯东部,最高海拔超2 000米,上覆有冰川(如下图)。据此完成9~10题。
9.巴芬岛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地震 C.泥石流 D.暴风雪
10.影响冰川在巴芬岛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降水 C.地形 D.暖流
右图为某地“雪壁公路”(即平原公路两侧为厚厚积雪,公路路面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景观。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雪壁公路”可能为( )
A.3月 日本海沿海公路
B.1月 阿根廷大西洋沿海公路
C.7月 大分水岭东侧沿海公路
D.12月 中亚“丝绸之路”公路
12.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
A.滑坡灾害 B.洪涝灾害
C.低温冻害 D.沙尘灾害
下图中①→②→③→④示意我国南方某气象站经历的一次冻雨天气气温(℃)变化过程。研究发现,此次冻雨天气是冰雪降落至0 ℃以上的大气层融化,到达近地面与0 ℃以下的地表物体接触冻结而成。据此完成13~14题。
13.出现冻雨天气的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监测发现气象站附近山区此次冻雨历时更长,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
A.水汽含量 B.植被覆盖度
C.地表温度 D.土层厚度
读淮河流域近60年年均温距平累积曲线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近60年淮河流域各年气温( )
A.绝大多数年份低于0 ℃
B.1960—1993年持续下降
C.1960年年均温为0 ℃
D.2000年以来整体偏高
16.淮河流域最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风暴潮
C.干旱 D.寒潮
三、C组 创新提升
2013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60年最严重干旱,1 371万人饮水困难,春耕生产形势严峻。读图,完成17~18题。
17.此次旱灾 ( )
A.重旱区主要位于云、桂两省级行政区
B.主要是夏季风登陆晚造成的
C.将对云南花卉、油菜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D.属突发性灾害,给监测预报带来困难
18.为防范旱灾,该地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兴建蓄水工程 ②推广人工增雨技术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实施跨流域调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某年1月春节期间气象灾害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北方年平均降雪量远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气候异常年份,长江中下游降雪量稍大,该区域形成严重的雪灾,交通、通信、建筑物和植被遭到严重损害。
(1)描述我国该年1月全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的分布特点。
(2)指出此时我国大雾天气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危害严重的原因。
(3)说明降雪对我国南方地区造成较大危害的原因。
考点分层练76 常见的气象灾害
1.A 2.B 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台风通常形成于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较低纬度的温暖海面,一般沿着副热带高压的边缘移动”,北半球副热带高压气流呈顺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所以台风应沿副热带高压南部边缘从海洋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西进;正常年份7、8月份副热带高压中心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2018年7、8月份台风登陆频繁,说明该年份副热带高压中心位置偏北,夏季风势力较强,江浙沪地区位于副热带高压的南部边缘。故选A。第2题,正常年份江浙沪地区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中心控制形成伏旱天气,台风会带来强降雨,有利于缓解江浙沪地区的旱情,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导致海水入侵淹没陆地,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地表集聚,加重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在山区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江浙沪地区气候湿润,地表植被覆盖率高,几乎不会产生沙尘暴现象,所以台风密集登陆对江浙沪地区的影响不可能是降低沙尘暴的危害。故选B。
3.C 4.C 第3题,从图文信息可知,合掌造屋顶厚,可以防寒保暖,屋顶陡,可以排水,说明该地降水多,冬季多发生暴雪天气,故C正确。要注意题中设问关键在于“屋顶造型设计”,其他选项都不能与“屋顶造型设计”相对应。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合掌造屋顶有排水和保温作用,最可能位于冬季降水多的地区。日本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c地正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位置,降水充沛。与c相比,a、b、d三地纬度低,温度高,且同位于太平洋沿岸,夏季多雨,不用建设厚屋顶。故选C。
5.C 6.A 第5题,由图可知,与1954年洪水相比,2020年洪水达到最高点后很快就回落到警戒水位以下,回落较快,A错误;2020年洪水起涨时间晚,上涨速度快,B错误、C正确;与1954年洪水相比,2020年洪水在警戒线以上的时间较短,持续时间短,D错误。第6题,由图可知,1998年洪水水位形成“双峰”,说明在此期间长江流域出现两次大的降雨,长江流域的降雨为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的准静止锋,准静止锋在长江流域南北两侧摆动,当准静止锋回到长江流域时便会迎来降雨,形成“双峰”,A正确;支流依次汇水会导致长江流域长时间保持洪峰,出现长时间洪峰,而不是形成“双峰”,B错误;湖面三面环山会形成地形雨,形成水位较高的洪峰,不会形成“双峰”,C错误;干流受海水顶托导致泄洪能力减弱,洪峰水位较高,持续时间长,不会出现“双峰”,D错误。
7.A 8.B 第7题,春季气温回升,地表冰雪融化,地表干燥,多松散物质,受春季冷锋的影响,易形成沙尘暴,A正确。第8题,L处等值线位于阴山附近,受阴山的阻挡,L处以南沙尘较小,且L处等值线走向与阴山的走向一致,故主要因素是地形,B正确;受植被、冬季风、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大,A、C、D错误。
9.D 10.C 第9题,巴芬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内,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受台风侵袭的可能性较小,A错误;巴芬岛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质结构稳定,发生地震的概率小,B错误;巴芬岛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不易出现泥石流,C错误;北极圈附近受副极地低压带控制,降水概率大,加之气温低,易出现暴风雪,故选D。第10题,读图可知,冰川主要分布在巴芬岛东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根据材料所述,该地区东部有山脉纵贯,海拔高,气温低,利于冰川长期存在,因此影响巴芬岛冰川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C正确。巴芬岛东部和西部之间没有纬度差异,A错误;该地区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总体较多,东西差异不大,B错误;该地区洋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应为寒流,D错误。
11.A 12.B 第11题,读图可知,“雪壁公路”表明该地的降雪量大。3月,日本海沿岸冬季多暴雪,沿海公路呈现“雪壁公路”景观,A正确。第12题,春季大量积雪融化,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洪涝灾害,B正确。位于平原地区,没有滑坡灾害,A错误。春季低温冻害不是积雪造成的,C错误。有大量积雪融水,没有沙尘灾害,D错误。
13.B 14.C 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冻雨形成的条件是高空温度小于0 ℃,云层中有冰粒和雪花;云层下温度大于0 ℃,能使冰粒和雪花融化成雨滴;地面温度低于0 ℃时,雨滴与地表物体接触冻结成冰。从图①②③④中等温线位置分布可看出,图①②④地面以上均小于0 ℃,只会有冰粒或雪花降下,只有图③符合冻雨形成的条件,C正确。第14题,气象站附近山区容易出现地形逆温,即冷空气顺山坡下滑到谷地,导致谷地暖气流上升,出现逆温层。山区由于地形封闭,近地面或地表温度低于0 ℃的时间更长,因此冻雨历时更长,C正确。低温是冻雨形成的本质原因,水汽含量、植被覆盖度和土层厚度对气温影响较小,因此冻雨与水汽含量、植被覆盖度和土层厚度关系不大,A、B、D错误。
15.D 16.B 第15题,图中曲线显示的数据为各年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相加之和,所以不代表各年气温,况且淮河流域各年气温不可能绝大多数年份低于0 ℃,A错误。1960—1993年曲线平稳下降,表明各年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相差不大,而不是持续下降,B错误。1960年为该曲线的起始年,图中数据为0 ℃,代表这年的年均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为0 ℃,C错误。该曲线大约自2000年以来呈上升趋势,表明累积数值变大,意味着2000年以来各年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为正值,即2000年以来各年气温比多年平均气温值整体偏高。故选D。第16题,淮河流域位于季风气候区,多旱涝灾害;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容易受寒潮影响;淮河流域位于内陆地区,不会发生风暴潮。故选B。
17.C 18.B 第17题,此次旱灾将对云南花卉、油菜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由图中得出重旱区主要位于云、黔两省,由于受西南干热风的影响,降水少,蒸发旺盛。旱灾属渐发性灾害。第18题,兴建蓄水工程、改进灌溉技术为该地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人工增雨要看天气条件;实施跨流域调水是缓解旱灾的有效措施,而不是防范旱灾的主要措施。
19.答案 (1)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我国南方出现持续低温阴雨(雪)天气,部分地区发生雪灾、冻害(冻雨灾害),西南地区干旱严重。
(2)大雾天气范围广,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地区。春节期间大雾,严重影响春运交通;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员流动多,危害严重。
(3)南方地区平均降雪少,建筑物、通信、交通设施的设计和建设缺乏防御雪灾的预案;南方为常绿阔叶林,承受积雪的能力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