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79 遥感技术(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考点分层练79 遥感技术(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2:4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考点分层练79 遥感技术
一、A组 基础达标
1.面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威胁,农业部门可采用哪种地理信息技术加以监测(  )
A.BDS B.GIS
C.RS D.Digitalearth
近年来我国发射了多颗“环境减灾”卫星,提高了我国环境及灾害监测的水平。据此完成2~3题。
2.“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NS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3.“环境减灾”卫星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①台风 ②地震 ③洪涝 ④森林火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2年9月14日凌晨5时,超强台风“梅花”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方向大约275千米的海面上,傍晚在台州市三门县到舟山市一带沿海登陆。浙江北部、上海、江苏等地迎来大暴雨。下图为“梅花”的遥感卫星云图。据此完成4~5题。
4.在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  )
A.统计受灾人数
B.监测台风运行路线
C.分析台风成因
D.分析台风灾后损失
5.9月11日,在象山中学工作的王老师接到灾害通报后,用手机软件规划了回老家兰溪避灾的三条自驾线路,准备接到放假通知就带家人出发。此次线路规划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NSS B.GIS
C.GNSS和GIS D.RS
2021年7月,河南出现极端暴雨天气,影响范围较大,河南多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多地发生区域性严重洪涝灾害,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据此完成6~7题。
6.获取洪水淹没地区分布范围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虚拟技术
7.制定撤离预案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需要用到的地理数据有(  )
①地形地貌分布 ②土壤类型分布 ③城市地租水平 ④河流水文信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所示的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领域。据此完成8~9题。
8.与卫星遥感相比,无人机遥感的优势是(  )
A.探测范围广 B.飞行时间长
C.机动性能强 D.受天气影响小
9.利用无人机遥感,可以(  )
A.监测地壳运动状况 B.跟踪鱼群洄游方向
C.分析人口增长状况 D.评估作物虫害程度
二、B组 综合应用
某公司生产的某植保无人机,配备30千克大药箱,在低空喷洒农药,每分钟可完成1亩(1亩=1/15公顷)作业。由于其喷洒性能优越,南非农户对该无人机的接受度越来越广,其使用范围由小块坡地上的甘蔗农户,扩展为大块种植玉米、柑橘的农户,现今最讲究品质的“博士茶”农户也开始使用该无人机。据此完成10~12题。
10.南非农户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需用到的技术有 (  )
①遥感系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虚拟现实技术 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甘蔗农户优先使用无人机作业的原因有(  )
①甘蔗种植附加值高 ②甘蔗地地形复杂 ③甘蔗植株高大 ④甘蔗病虫害多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与传统大飞机喷洒农药相比,小型无人机作业“博士茶”(  )
A.覆盖面积更大 B.减少环境污染
C.节约劳动力成本 D.提高茶叶产量
当健康植物受损后,对不同波段的辐射产生异常反射,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得到不同波段的反射率数据,实现对植物生长情况的监测。下图是某植物在健康和受损状态下的反射波谱特征变化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获取植物反射率数据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GIS
C.RS D.GNSS
14.利用该反射波谱特征,可作出的合理判断是(  )
A.可见光波段,健康植物反射率更大
B.红外光波段,受损植物反射率更大
C.该植物反射率最低波段是500~600纳米
D.植物是否受损的有效波段是800~900纳米
三、C组 创新提升
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体区分开。如右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两种电磁波的强度特征。读图,完成15~16题。
15.如果这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是某卫星图像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
A.松嫩平原 B.江汉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16.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像应该是拍自播种(  )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区域探测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材料二 甘肃舟曲县泥石流灾害遥感初步解译图。
图1
图2
(1)材料一中A和B过程完成后都需要进行     和     。相对B过程来讲,A过程的优点是什么
(2)试说明在甘肃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发生后遥感起到了什么作用。
(3)对比材料二中的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灾情发生后,救灾人员应该尽快赶到三眼村和罗家峪村
B.泥石流主要发生在罗家峪可视流通区
C.石磊村受灾比较严重
D.图2比图1更有利于灾后的救助
考点分层练79 遥感技术
1.C 对小麦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根据卫星图片的颜色可以判断作物的生长好坏,C正确。
2.B 3.D 第2题,遥感(RS)可以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和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灾情进行快速评估,为紧急救援、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具有观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B正确。第3题,目前地震的监测预报水平仍非常有限,“环境减灾”卫星通过卫星图像对地震不能直接监测,②不符合题意;“环境减灾”卫星利用遥感技术对台风、洪涝、森林火灾可以直接监测,①③④符合题意。
4.B 5.B 第4题,受灾人数需实地调查统计,A错误;遥感技术能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可用于监测台风运行路线,B正确;台风是热带(副热带)气旋,其成因主要是洋面水温较高,且遥感可监测台风的形成过程,但不能分析台风成因,C错误;分析台风灾后损失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而不是遥感技术,D错误。第5题,手机软件规划了三条线路,说明在规划过程中对地理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B正确。
6.A 7.B 第6题,遥感主要用于数据获取,地理信息系统用于数据分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用于定位、导航,虚拟技术主要是模拟现实。获取洪水淹没地区分布范围,属于对地面环境信息的获取,主要应用遥感技术,A正确。第7题,制定撤离预案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需要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河流水文、交通等信息进行系统分析,①④正确;土壤类型及城市地租水平与应急预案关联度不大,②③错误。故选B。
8.C 9.B 第8题,卫星遥感传感器安装在卫星上,探测范围广、安全程度高、飞行时间长、受天气影响小,A、B、D错误。卫星遥感的遥感器安装在卫星上,运行轨道是固定的。无人机受地面人员遥控操作,飞行线路灵活。所以与卫星遥感相比,无人机遥感的主要优势是机动性强,C正确。第9题,无人机遥感主要用于获取信息,可以跟踪鱼群洄游方向,不可以分析人口增长状况和评估作物虫害程度,B正确,C、D错误。一般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监测地壳运动状况,A错误。
10.D 11.C 12.B 第10题,由材料可知,喷洒农药需要对地块进行精准定位,在喷洒路径及药量的选择上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②④正确;而遥感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喷洒农药过程中作用不大,①③错误。故选D。第11题,小块坡地上的甘蔗用户首先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可知甘蔗地地形起伏大,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甘蔗植株高,不利于人工喷洒农药,②③正确;甘蔗的附加值不一定高于粮食和茶树,且病虫害多发无情景提示,①④错误。故选C。第12题,传统大飞机喷洒农药覆盖面积更广,A错误;因新型无人机喷洒农药更精准,故用料少,可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因二者都需要人工操作,且小型无人机操作更精细,不一定节约劳动力成本,C错误;可以提高茶叶质量,但产品的产量差别不大,D错误。
13.C 14.D 第13题,遥感技术是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获取植物反射率数据,即获取不同植被状态的不同波段的反射率,主要通过特定的遥感卫星,借助遥感技术实现,即借助RS,C正确。第14题,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范围为390~780纳米,读图可知,该范围内受损植物的反射率更大,A错误;红外光波段波长范围为780~1 100纳米,健康植物的反射率更大,B错误;读图分析可知,在400~500纳米波段范围内,植物反射率更低,C错误;800~900纳米波段健康植物与受损植物反射率相差较大,监测更明显,D正确。
15.A 16.A 第15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因此最可能是东北的松嫩平原。第16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在播种30、75、100、140天后,这两种农作物的电磁波的反射强度特征都存在着差异,但播种30天后对电磁波λ1的反射强度差异最大,最利于区分这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17.答案 (1)分析判断 用户制图 遥感具有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时效快、精确度高、连续性强等优点。
(2)给救灾指挥部及时提供了大量地面宏观灾情遥感图像,为指挥部科学评估灾情,采取有效救灾、防灾、抢险措施作出了贡献。
(3)A
解析 第(1)题,材料一中A过程表示的是遥感探测,B过程表示的是实地探测,两者都需要对探测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用户制图,但遥感的优点显而易见。第(2)题,泥石流发生后,遥感能通过图像提供信息,为评估灾情,有效救灾,有效防灾、抢险作出贡献。第(3)题,从材料二图中可以看出,掩埋堆积区主要分布于三眼村和罗家峪村,所以这两个村庄受灾比较严重,救灾人员应该尽快赶去进行救助;图中石磊村未受到泥石流影响;两幅图中图1复合了地形,更直观,更有利于救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