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化学高考第一轮基础练--选择题保分练(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化学高考第一轮基础练--选择题保分练(五)(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1 21:1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江专版新教材化学高考第一轮
选择题保分练(五)
1.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且熔点最高的是(  )
A.SiO2 B.Al2O3
C.SO3 D.NO2
2.(2023·浙江重点中学培优6月考试)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中p-p π键电子云形状:
B.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形成的化学变化过程Cf+18OSgn
D.MgCl2的形成过程:
3.(2023·浙江东阳模考)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既能与H2O反应又能与CO2反应生成O2
B.FeO固体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成Fe3O4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可制得漂白粉
D.工业上氮气、氢气合成氨气的反应属于人工固氮
4.(2023·浙江余姚中学月考)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装置气密 性检查 配制一定物 质的量浓度 的溶液 萃取时振 荡混合液 FeCl3溶液 蒸干制备无 水FeCl3固体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是同系物
B.HCOOCH3与CH3OCHO是同种物质
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同素异形体
D.异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是同分异构体
6.(2023·浙江诸暨模考)关于反应CH3CH2OH+Cr2+H++H2O→CH3COOH+[Cr(H2O)6]3+(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1 mol CH3COOH,转移6 mol电子
B.CH3COOH是氧化产物
C.该反应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Cr(H2O)6]3+的配体中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O
7.(2023·浙江十校10月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加热4~5 min,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加热,有光亮银镜生成
B.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反应可用于生产甘油
C.鸡蛋清水溶液中加入浓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黄色
D.DNA和RNA均属于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形成的聚合物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氨水中通入过量SO2:2NH3·H2O+SO2===2N+S+H2O
B.NaClO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2Fe2++ClO-+2H+===Cl-+2Fe3++H2O
C.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CaCO3:2Cl2+H2O+CaCO3===Ca2++2Cl-+CO2↑+2HClO
D.明矾溶液中滴加Ba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Al3++2S+2Ba2++3OH-===Al↓+2BaSO4↓
9.(2023·浙江高三百校联考)青蒿素类药物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甲是制备青蒿素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三种青蒿素类药物中都含有过氧键和醚键
B.原料甲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能溶于乙醚和乙醇中
C.1 mol青蒿琥酯充分反应最多能消耗2 mol NaOH
D.青蒿素合成蒿甲醚先用强还原剂NaBH4还原,再与甲醇发生取代反应
10.(2023·浙江温州高三二模)三氟化氯(ClF3)是极强助燃剂,能发生自耦电离:2ClF3Cl+Cl,其分子的空间结构如图。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ClF3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B.ClF3与Fe反应生成FeCl2和FeF2
C.ClF3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BrF3比ClF3更易发生自耦电离
11.(2023·浙江乐清知临中学二次仿真)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C、D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B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的3倍,且C、D元素是同主族元素。甲、乙、丙、丁、戊五种二元化合物的组成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戊
A、B B、C A、C A、D C、D
物质间存在反应:甲+乙→单质B+丙;丁+戊→单质D(淡黄色固体)+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戊均为只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B.原子半径:D>B>C;电负性:B>C>D
C.可用酒精洗涤粘在容器内壁上的单质D
D.若2 mol甲与3 mol乙恰好反应生成2.5 mol单质B,则乙为双原子分子
12.(2023·辽宁卷)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Cr(OH)3,已知焙烧后Cr元素以+6价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焙烧”中产生CO2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2
C.滤液①中C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r
D.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
13.(2023·浙江杭州高三期中)有研究表明,以CO2与辛胺CH3NH2为原料高选择性合成甲酸和辛腈CH3CN,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i2P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B.In/In2O3-x电极上可能有副产物H2生成
C.在In/In2O3-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O2+H2O+2e-===HCOO-+OH-
D.标准状况下33.6 L CO2参与反应时Ni2P电极有1.5 mol辛腈生成
14.(2023·浙江稽阳联谊学校联考)一定条件下,2,3-二甲基-1,3-丁二烯与溴单质发生液相加成反应(1,2-加成和1,4-加成同时存在),已知体系中两种产物可通过中间产物互相转化,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稳定,因此任意条件下主产物均为
B.由小于可知,升温有利于→
C. ΔH=()kJ·mol-1
D.由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图可知,该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
15.(2023·江苏扬州高三测试)用活性炭与NO2反应:2C(s)+2NO2(g)2CO2(g)+N2(g) ΔH<0来消除氮氧化物产生的空气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只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B.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C.该反应中消耗1 mol N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6.02×1023
D.该反应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16.(2023·浙江临海、新昌模考)下列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加热0.5 mol·L-1 CuCl2蓝色溶液 溶液变为蓝绿色, 说明[Cu(H2O)4]2+ 转化为[CuCl4]2-吸热
B 比较AgBr和AgCl的Ksp大小 向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AgNO3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Ksp(AgBr)C 证明干燥的氯气不具 有漂白性 将干燥的氯气通入盛放红色鲜花的集气瓶中 红色鲜花颜色褪去,说明干燥的氯气有漂白性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室温下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稀硫酸和浓硫酸,再加入表面积相等的铁片 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选择题保分练(五)
1.A SiO2为酸性氧化物且为共价晶体,熔点最高,A正确。
2.C 乙烯中的p-p π键是关于镜面对称的,A正确;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方形,B正确;该产生中子的过程属于核变化,不互为化学变化,C错误;MgCl2是由Mg2+和Cl-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形成过程表示正确,D正确。
3.C 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A正确;氧化亚铁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生成四氧化三铁,B正确;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得漂白粉,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浓度太小,效率较低,C错误;工业上氮气、氢气反应合成氨气,实现了氮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D正确。
4.D 夹紧弹簧夹,长颈漏斗中液面不再降低,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A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 cm时用胶头滴管加水,眼睛平视刻度线,B正确;萃取时倒置振荡分液漏斗,C正确;FeCl3溶液直接蒸干生成Fe(OH)3,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蒸干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D错误。
5.A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含有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且化学式相差正整数个—CH2—的一类有机物,两者的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两者均为甲酸甲酯,是同一种物质,B正确;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都是碳的单质,但是是不同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C正确;两者的分子式均为C5H12,是同分异构体,D正确。
6.A CH3CH2OH中C为-2价,CH3COOH中C为0价,则生成1 mol CH3COOH,转移4 mol电子,A错误。
7.A 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加热4~5 min,要先用NaOH中和硫酸,至溶液呈中性或弱碱性时,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加热,有光亮银镜生成,A错误。
8.C 氨水中通入过量SO2生成HS:NH3·H2O+SO2===N+HS,A错误;NaClO溶液显碱性,滴入少量FeSO4溶液,次氯酸根离子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H2O+2Fe2++ClO-+4OH-===Cl-+2Fe↓,B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与水生成的盐酸、次氯酸,盐酸与CaCO3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总反应为2Cl2+H2O+CaCO3===Ca2++2Cl-+CO2↑+2HClO,C正确;明矾溶液中滴加Ba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此时硫酸根离子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为Al3++2S+2Ba2++4OH-=== [Al(OH)4]-+2BaSO4↓,D错误。
9.B 三种青蒿素类药物中都含有过氧键—O—O—和醚键,A正确;原料甲含有苯环,是芳香族化合物,含有O元素,属于芳香烃的衍生物,B错误;1 mol青蒿琥酯中含有1 mol羧基和1 mol酯基,1 mol青蒿琥酯充分反应最多能消耗2 mol NaOH,C正确;青蒿素合成蒿甲醚先用强还原剂NaBH4还原,将酯基还原为醇羟基,再与甲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键,D正确。
10.D 三氟化氯中氯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5,杂化方式不可能为sp2杂化,A错误;由三氟化氯是极强助燃剂可知,三氟化氯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氟化铁,B错误;由图可知,三氟化氯是结构不对称的三角锥形分子,属于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错误;溴元素的电负性小于氯元素,溴氟键的极性强于氯氟键,则三氟化溴比三氟化氯更易发生自耦电离,D正确。
11.D 根据单质D为淡黄色固体,则D为S元素;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C、D元素是同主族元素,则C为O元素;C、D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B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的3倍,A、B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8,戊为O、S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丁+戊→单质D(淡黄色固体)+丙,其反应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则A为H元素,B为N元素;甲+乙→单质B+丙,其反应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4NH3+6NO===5N2+6H2O,则甲为NH3,乙为NO2或NO,丙为H2O,丁为H2S,戊为SO3或SO2。若戊为SO3,则SO3是平面正三角形,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A错误;原子半径:S>N>O,电负性:O>N>S,B错误;D为S单质,硫微溶于酒精,不能达到洗涤目的,应用二硫化碳洗涤,C错误;根据4NH3+6NO===5N2+6H2O,若2 mol甲与3 mol乙恰好反应生成2.5 mol单质B,则乙为NO,是双原子分子,D正确。
12.B “焙烧”过程中铁、铬元素均被氧化,同时转化为对应钠盐,“水浸”时铁酸钠遇水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存在铬酸钠,与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氢氧化铬沉淀。铁、铬氧化物与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时生成对应的钠盐和二氧化碳,A正确;焙烧过程铁元素被氧化,滤渣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铁,B错误;滤液①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Cr元素主要存在形式为Cr,C正确;由分析知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D正确。
13.D 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In/In2O3-x电极上CO2转化为HCOO-,Ni2P电极上CH3NH2转化为CH3CN。由分析知,NiP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A正确;由分析知,In/In2O3-x电极为阴极,溶液中H+可能在阴极放电产生副产物H2,B正确;In/In2O3-x电极上CO2转化为HCOO-,电极反应为CO2+H2O+2e-===HCOO-+OH-,C正确;标准状况下33.6 L CO2的物质的量为1.5 mol,In/In2O3-x电极反应为CO2+H2O+2e-===HCOO-+OH-,Ni2P电极反应为CH3NH2-4e-+4OH-===CH3CN+ 4H2O,1.5 mol CO2参与反应得到3 mol电子,生成0.75 mol CH3CN,D错误。
14.C 低温下的主产物为1,2-加成,高温下的主要产物是1,4-加成,A错误;温度升高对活化能大的反应影响更大,因此升温有利于得到,B错误;根据图示可以得到ΔH=kJ·mol-1,C正确;由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图无法判断该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D错误。
15.C 该反应ΔH<0,ΔS>0,ΔH-T ΔS<0,可知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A错误;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B错误;2NO2~N2~8e-,该反应中消耗1 mol N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6.02×1023,C正确;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错误。
16.A 加热0.5 mol·L-1氯化铜蓝色溶液,溶液变为蓝绿色,说明[Cu(H2O)4]2++4Cl-[CuCl4+4H2O的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正确;没有明确氯化钠和溴化钠的浓度是否相等,则根据生成淡黄色沉淀,不能说明溴化银的溶度积小于氯化银,B错误;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红色鲜花颜色褪去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C错误;室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阻碍反应继续进行,则室温下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稀硫酸和浓硫酸,再加入表面积相等的铁片不能用于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