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土地的誓言》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土地的誓言》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0 13:5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土地的誓言》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重点)
2.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3.理解作者对沦陷的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国土的爱国之情。(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生我养我的土地》。
激情导引:
“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一声声歌唱,凝聚了人们对土地的多少深情厚谊!人们不会忘记,当年走投无路漂泊谋生的农人身怀的“家乡土”;人们不会忘记,蛰居海外的侨裔床头上珍藏的“乡井土”;人们不会忘记,“寸金桥”上的民众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誓与国土共存亡”的信念……岁月悠悠,能冲淡许多记忆,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的深沉与悲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土地的誓言》,看看这篇文章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新课教学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档案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现当代著名作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短篇小说《憎恨》《风陵渡》等。
2.背景链接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这时,端木蕻良怀着浓烈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1.掌握生字
挚痛(zhì) 嗥鸣(háo) 斑斓(bān lán)
镐头(gǎo) 谰语(lán) 亘古(gèn)
田垄(lǒng) 蚱蜢(zhà měng) 污秽(huì)
2.理解重点词语
挚痛:诚恳而深切。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污秽:肮脏的东西。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了解。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
(三)自主研讨,合作探究
播放相关视频,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四人一组,结合课文内容及写作背景,交流相关问题。
1.土地会发出誓言吗?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明确:土地不会发出誓言,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2.默读课文第1段,画出描写故乡景色的句子。
明确:“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3.作者在第1段列举了东北哪些特有的景物?为什么要列举这些景物?
学生明确:作者列举了白桦林、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为了展示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切怀念。
4.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1)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2)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3)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表明作者愿意为了美丽的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表达了作者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学生找出关键词语、句子或段落,师生共同欣赏
示例:
(1)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明确:“泛滥”原意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这里指作者的热情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埋葬”原意是“掩埋尸体”,这里指作者难以寻回从前的欢乐,这里用“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2)如何理解第1段的这几句话?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明确:作者用诗人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战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3)“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文章结尾的这几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将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去换取故乡的解放,字里行间充溢着深沉的爱国激情。
2.曾经美丽丰饶的土地,如今却饱受着苦难,面对这么大的变故,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说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1)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挚痛、热爱)
(2)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思念、向往)
(3)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她。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坚定、激昂)
(4)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悲愤)
(五)质疑研讨,把握写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筛选后在班上研讨。
1.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原野”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教师点拨: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2.文中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试举例分析。
示例:“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条比作烟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条的轻柔,表现了故乡景色的美好。
(六)拓展延伸,创新写作
1.学生交流: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想?你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的?
2.学生活动:写一篇歌颂家乡的诗歌或短文。
播放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配乐朗诵,使学生再次感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创作灵感。
3.课下搜集有关土地的诗歌或歌曲。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土地的誓言》,我们要热爱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因为土地以宽厚似海的胸怀哺养着中华儿女,土地以丰腴肥厚的身躯滋养着中华儿女!让我们轻轻地拨动琴弦,为土地歌唱“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家乡澎湃的激情。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课堂上注重渗透对学生的爱国教育,通过创作歌曲、诗歌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家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