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Ⅲ中图版3.4数字地球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Ⅲ中图版3.4数字地球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17 22:0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节 数字地球
1知道一个地区的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地理事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   基本问题(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
B.趋势分析
C.模式问题
D.模拟问题
解析: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的模式,是模式分析问题。
答案:C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读图,完成第2~4题。
2GIS技术的(  )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
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3图中城市(  )
A.①位于规划区 B.②位于非矿区
C.③位于现矿区 D.④位于原矿区
4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  )
A.原料地 B.消费地 C.水资源 D.交通线
解析:第2题,传感器是遥感技术的关键装置,故A项错。GIS技术的数据处理过程包括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其中用点、线、面来表达地物空间特征和属性应为空间模型,故B项错。空间定位是GPS技术的主要功能,故C项错。数据库是地物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各项数据的结合,构成某一主题的图层,如关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的研究,其数据库应由若干个图层组成,故D项正确。第3题,对比上下图,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城市①位于非矿区,②位于原矿区,③④位于现矿区,故C项正确。第4题,由图可知,图示地区的东部、南部以非矿区、原矿区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开采量的增大,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日益减少,面临枯竭问题。而西部、北部多为现矿区、规划区,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多,故采矿业向西部、北部迁移主要是为了接近原料地。21·cn·jy·com
答案:2.D 3.C 4.A
5在城市管理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
①可以为出租车司机很快确定汽车的位置 ②可以对电力、电信、交通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实行有效管理,并大大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 ③可以很快获得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状况、人口增长状况等信息 ④可以在城市治安管理、医疗救护、车辆导航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1·c·n·j·y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为GPS的功能。人口增长状况不能用地理信息系统获取。
答案:D
6洪涝灾害发生后,利用GIS不可以(  )
A.分析灾害影响范围
B.确定救灾人员的最佳路径
C.进行灾情评估
D.直接降低洪水水位,减轻危害程度
解析:GIS不能直接处理灾害,只能对灾害进行分析、评估。
答案:D
下图为“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显示屏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该信息显示屏应用的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卫星导航系统
8应用该显示屏所呈现的动态信息,便于对车辆的(  )
A.准确定位 B.合理分流
C.超速监控 D.流量统计
解析:利用GIS可以及时把交通拥堵状况、车流量、交通事故等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帮助驾驶员找出最佳路线,便于车辆的合理分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7.C 8.B
9满足数字地球的海量信息的存储形式是(  )
A.集中于美国某一超大规模计算机
B.目前的国际互联网上
C.存于人造卫星上
D.分布式存储于全球各地的计算机中
解析:由于数字地球的信息量特别大,因此需分布式存储于全球各地的计算机中。
答案:D
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数字中国”的构想。构想中的“数字中国”将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家公用信息网。它集成了国家经济信息网、国土资源信息网、长江流域监控网等网络的信息,并将促进这些系统的综合利用。据此完成第10~11题。21cnjy.com
10关于数字地球的正确叙述是(  )
A.数字地球就是指因特网
B.数字地球就是指“信息高速公路”
C.数字地球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
D.数字地球的核心就是用数字化手段来处理地球上自然方面的问题
11下列不属于“数字中国”服务领域的是(  )
A.了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
B.了解股票行情
C.通缉罪犯
D.设计时装
解析:第10题,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都与数字地球有关,但它们并不等同于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诸多关键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高速网络技术是其关键之一。数字地球不仅可以处理自然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处理社会问题。第11题,“数字中国”储存有大量的自然和社会信息,利用“数字中国”的数据可掌握各地的治安状况,有利于恰当地部署警力,打击犯罪;可以方便地了解股票行情,利用长江流域监控网可了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而设计时装并不属于“数字中国”的服务领域。www.21-cn-jy.com
答案:10.C 11.D
12数字地球应用于政府决策的领域有(  )
①国家大型工程决策 ②城市管理 ③疾病防控 ④防灾减灾 ⑤远程教育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解析:数字地球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如大型工程建设、城市管理、疾病防控、防灾减灾等,远程教育是对百姓生活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下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中显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它东西最宽处约13千米,南北长约24千米。目前,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据此并读图,完成第13~14题。21教育网
13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
A.飞机跟踪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14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移动的方向进行预测主要是应用(  )
A.GIS B.GPS
C.RS D.电子地图
解析:第13题,冰山与周围海水相比,温度和性质差异大,利用遥感技术所获得的不同时刻的影像,可迅速得到冰山的移动情况,所以适合用遥感技术进行跟踪研究。第14题,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主要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www-2-1-cnjy-com
答案:13.C 14.A
下图为“某工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址工作流程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工程是(  )
A.汽车加油站 B.地下水天然下渗补给区
C.大型游乐园 D.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
16图示GIS处理与分析流程中,a环节所示功能为(  )
A.趋势分析 B.叠图分析
C.风险分析 D.模式分析
解析:第15题,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工程要求有适宜的地质条件,远离人口稠密区、主要交通道路和生态保护区,应为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第16题,a环节为交通、人口分布等各种图层的叠加分析。  21*cnjy*com
答案:15.D 16.B
17某地区要寻找适合建立造纸厂的地点,该厂址要同时满足下列4个条件:
甲:地形平坦
乙:临河流1千米范围内
丙:邻主要道路2千米范围内
丁:离都市地区1千米范围外
下图共分四栏,A栏中为该地区各种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图,每一小方格代表1平方千米(该区面积共16平方千米);B栏中为各因子的属性数据。2-1-c-n-j-y
A.空间资料 B.属性资料
C.评估值 D.综合结果
请根据上述4个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在C栏中的每个小方格内填入评估值,若符合条件请填入“1”,不符合条件则填入“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以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为评估对象。最后请综合C栏中的评估结果,在D栏中将适宜设厂的小方格填入“1”,不适宜设厂的小方格填入“0”。请参考“地形”条件C栏中评估值的填法,先画4个4×4方格,继续完成其他方格的评估。【来源:21cnj*y.co*m】
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条件和要求,对照提示一一作答。
答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据报道,“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依靠高分辨率(2~10米)的卫星影像和3S技术,进行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并建立我国的“数字国土”。专家认为,“数字国土”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观测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的数据制订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出处:21教育名师】
(1)上图为冬小麦各生长阶段的波谱特性示意图,通过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国土”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3)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国土”的相关技术
解析:“数字国土”相关技术的核心是3S技术的综合应用。第(1)题,通过遥感获得的冬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波谱特性,分析冬小麦生长状况,并对产量进行预测。第(2)题,作为“数字国土”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的工作:①要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改革对我国农业的影响;②要分析“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对这些影响因素所能产生的良性影响;③要分析如何消除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应用于农业的布局、实情预报、污染状况、解决措施等方面。第(3)题,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其他领域也可以运用“数字地球”相关技术解决问题,如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震分布、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矿产监测等。
答案:(1)冬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其波谱特性不同,通过遥感获得某地冬小麦某一生长阶段波谱数据并与正常年份比较,即可判断出冬小麦的生长状况,进而对产量进行预测,为后一阶段的生产活动提供资料。
(2)通过遥感,调查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报气候变化,进行旱涝、长势、产量预测,提高抗灾能力;监测与预报农业污染环境状况,提出解决措施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震分布带;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等。【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