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陈情表》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陈情表》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0 15:0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1. 通过诵读、背诵,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2. 赏析本文行文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 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美德。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忠与孝,哪个更重?一边是恩重如山理当涌泉相报之亲情,一边是殷切期盼自应以死赴命的浩荡之皇恩,当这两者都摆在面前的时候,将如何选择?
李密用几近催人泪下的笔墨,给我们作出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如此情理之中的回答……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孝名闻世、学识渊博、蜀汉旧臣
写作背景
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李密拒绝应招,但这很容易招致武帝的疑虑,以为他怀念旧朝,于是李密上《陈情表》,以奉养祖母为理由辞不应征。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字词正音
险衅xìn 夙sù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祚zuò薄 期jī功强qiǎng近 茕qióng茕孑jié立
床蓐rù 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
陨yǔn首 逋bū慢 笃dǔ
拔擢zhuó 不矜jīn名节 优渥wò
盘桓huán 气息奄yǎn奄 侥jiǎo幸
(1)通假字
夙遭闵凶 (通“悯”,忧患的事)
零丁孤苦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常在床蓐 (同“褥”,草垫子,草席)
四十有四 (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文言知识
(2)古今异义
九岁不行(古义:不会行走。今义:不可以,不中用等)
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晚有儿息(古义:子女,这里指子。今义:今无此义)
而刘夙婴疾病(古义:被……缠着。多指病重 今义:新生儿、疾病等)
逮奉圣朝(古义:及,到达。今义:多为“逮捕”)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谦词,私爱。今义:多指小。)
臣之辛苦(古义:指辛酸苦楚的处境。今义:指劳累的意思)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古义:谦词。今义:指动物。)
(3)一词多义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的”,助词)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急于星火(比,介词)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引进动作行为的有关对象,介词)


慈父见背。(相当于“我”,副词)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看见,动词)
臣以险衅(因,因为,介词)
猥以微贱(凭,介词)
臣具以表闻(用,拿,介词)
谨拜表以闻(同“而”,连词)


(4)词类活用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具以表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谨拜表以闻(表:名词作动词,上奏表)
历职郎署(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陈述、禀报 
实情、苦衷  
古代臣子向皇帝
陈述请求的一种奏章
陈述何情?
1.朗读全文
2.文中李密陈述了哪些苦衷?结合文本分析概括。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臣李密上言:
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岁时候,舅父强迫我的母亲改嫁。祖母刘氏怜悯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得到儿子,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废止离开过她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到了晋朝,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中。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我因为没人照料祖母,就辞谢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去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把苦衷详细上表报告,辞谢不去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回避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星火还要急。我很想奉命为国奔走效力,但是祖母刘氏的疾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我现在是进退两难,处境狼狈不堪。
第二段:明写朝廷征召之殷,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我恭敬的思量圣朝用孝道来治理天下,凡是故旧老人,尚且受到怜惜抚育何况我的孤苦尤其严重呢。再说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郎官本来希望能够得到显达的官职,不以清高自夸。现在是卑贱的亡国之俘,最微小最卑陋,承蒙得到过高的提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徘徊观望而有所企求呢!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像接近西山的落日,气息微弱,生命不可能维持太长的时间,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如果我没有祖母,就无法活到今天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无法安度余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九十六岁了,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而在祖母前尽孝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陛下允许我对祖母养老送终。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我的辛酸苦楚,不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看到并且了解的,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奏报陛下。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全文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祖孙特殊关系,作为陈情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
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课堂总结
情境导入
有人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那么,李密是如何陈情的?
如何陈情?
1.如果你是晋武帝,你会同意李密的请求吗?为什么?
武帝阅其表后,赞曰:“士之有名,不虚然也。”停诏,允其侍祖母,后出仕。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晋书·李密传》
①李密陈情,悲恻动人(情真)
②多次征召表现出自己求贤若渴,笼络人心目的已达到(意达)
③“以孝治天下”,树立李密典范,更好在全国推行“孝道”(世治)
④准许李密请求,显示朝廷宽容大度,再者李密已做出承诺(恩宏)
后续:祖母魂归道山之后,李密已经没有借口了,他履行了在《陈情表》的承诺。先后任温县县令、尚书郎、汉中太守等职。任期内,在汉中勉县倡建武侯祠。
某天他酒后赋诗:“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激怒晋武帝,免官回乡。其实在此之前在温县时,他曾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差一点被人举报。
公元287年李密卒于保胜龙安,好友安东将军胡熊与皇甫士安主持葬仪。
古代名士在政权更替时往往被逼表明态度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不肯为司马氏政权效力在城外打铁度日,最后依然被杀。据说他受刑时,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赦免嵇康,未能成功。
嵇康遇害后,“竹林七贤”中跟他关系最好的向秀也不敢坚持不入仕。
2.为何晋武帝能同意李密请求,文章运用了哪些陈情艺术
①情以动人
悲恻感人的身世,拳拳相依的孝情,尽节日长的情理,陨首结草的忠情。
②理以服人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③辞以悦人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孝在当代
古代散文讲求“文以载道”,如《文心雕龙·原道》中说:“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都秉承了这一优良传统。
透过文字我们能发现,本文所承载的核心文化观念是“孝”。
“孝”这一传统文化观念在当今是否还具有其社会价值?有哪些价值?
请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合作学习、探究。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
①孝文化是提升个人道德素质的基础
②孝文化是实现家庭代际和谐和社会安定的关键
③孝文化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④孝是民族团结、兴旺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陈情表》以“孝”感人,均堪称“表”中的典范之作。其说真话,抒真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很值得我们学习。其承载的“孝道”更是我们公认的准则,是我们应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我们需传承好孝道,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更大的价值。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