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
1、细菌与洋葱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不具有 ( )
A、细胞膜 B、核膜 C、细胞壁 D、核糖体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菌是原核细胞,而洋葱细胞属于真核细胞,所以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属于考纲识记部分,难度不大。
2、 关于蓝藻和蛔虫结构及代谢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蛔虫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B、蓝藻有叶绿体,蛔虫没有叶绿体
C、蓝藻是光能自养型生物,蛔虫是化能自养型生物 D、蓝藻可以吸收利用CO2,蛔虫不能吸收利用CO2。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不进行有丝分裂,因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从而合成有机物。蛔虫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蛔虫营寄生生活,通过摄取寄主的营养成分维持生命活动。
分析:本题通过对蓝藻和蛔虫的比较考查学生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理解,这类题型容易出错,学生应加强训练。
3、细胞学说揭示了 (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
解答: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所以B正确。在细胞学说的内容中提到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以细胞作为基本结构,这体现出两者的共同点,所以A错误。细胞学说说明新细胞通过老细胞分裂而来,但没有说明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所以C错误。细胞学说的简历过程体现出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其内容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所以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学说的内容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4、“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的细胞”这句话是谁的名言( )
A、 施莱登 B、 达尔文 C 、施旺 D、 魏尔肖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
解答: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但他们并没有说明细胞来源的过程。而魏尔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细胞学说建立的历程,通过了解这一历程让学生了解每项科学成果都来自不易,从而进行情感教育。
5、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菌 ⑤水绵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链霉菌
A 、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 ①②⑥⑧ D、①②⑥⑦⑧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等。酵母菌和青霉菌属于真菌,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小球藻和水绵属于藻类植物,均属于真核生物。葡萄球菌属于细菌(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因此,带有“球”、“杆”、“ 螺旋”字的为细菌)。链霉菌属于放线菌。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原核生物的掌握,通过对原核生物的理解对上述生物进行分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6、要把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
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下方 D 、左上方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由于在显微镜上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所以在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实际上材料是在视野的左下方,因此,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就要把玻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7、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
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多、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小、变多、变亮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放大倍数变大,因此细胞体积变大,而细胞数目变少,同时视野变暗,而低倍镜下反之。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较简单,但容易出错,要求学生辨别低倍镜和高倍镜下细胞体积、数目等的区别。
8、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 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 转动转换器 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③①② B、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
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得视野更清晰。若视野太暗,还可使用大光圈或转动反光镜。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知识点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明确显微镜使用的正确顺序,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9、以下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有染色质和染色体 B、酵母菌没有染色体或染色质
C、是同一物质在不同分裂时期的不同形态 D、同一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物质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分裂时期的不同形态。原核细胞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裸露在细胞质中形成拟核,不具有染色质和染色体。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和染色体,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认识,通过理解概念从而区别染色体与染色质,属于考纲识记范围的考查。
10、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64个细
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细胞的边长,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假如将细胞看做一个正方形,则当边长扩大四倍后,细胞在显微镜下的面积被放大16倍。所以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则就变为4个。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式,明确显微镜放大的是细胞的长度或宽度,属于易错知识点。
二、双项选择题(共5题):
11、下列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A、 噬菌体 B、 颤藻 C、 酵母菌 D、 水绵
答案:CD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A错误。颤藻属于蓝藻门,为原核生物,所以B错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所以C正确。水绵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C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真核生物的判断,学生在理解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的基础上,就能选出正确答案,难度不大。
12、原核细胞中具有( )
A、核膜 B、线粒体 C、核糖体 D、细胞膜
答案:CD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其所以A错误;原核细胞的结构较简单,没有线粒体,因此大多数原核生物属于厌氧型生物,少数细菌可进行有氧呼吸,但不是以线粒体作为场所,所以B错误;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用于合成相关的蛋白质,所以C正确;原核细胞具有细胞结构,由细胞膜包被,将其细胞质与外界环境间隔开,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C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这一知识点,是学生容易忽略的,要求学生牢记。
13、水稻、细菌和昆虫共有的结构是
A、都有线粒体 B、DNA C、都有细胞壁 D、都有核糖体
答案:BD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两者的遗传物质均是DNA。原核细胞结构简单,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故答案为B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以及原核细胞的结构,要求学生对这三类细胞进行区别,属于考纲考查的知识点。
1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A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
解答: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并命名了细胞,但他观察到的是死细胞。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和内容,要求学生理解细胞学说的内容并且进行识记,在了解细胞学说建立历程中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15、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发现目标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应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使之到视野的中央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即可换高倍镜观察
C、换用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
答案:BD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由于在显微镜上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所以在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实际上材料是在视野的左下方,因此,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就要把玻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所以A错误。换用高倍镜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得视野更清晰,但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所以C错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简化而言就是: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若视野太暗,还可使用大光圈或转动反光镜。故答案为B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要求学生熟悉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非选择题(共5题):
16、下图所示为细菌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细胞由于具有结构④ ,因此称为 细胞
(2)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共同的结构有 、 、
(3)该细菌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相比,不同之处表现在
(4)该细菌的营养方式为 (填自养或异养)
答案:(1)拟核 原核
(2)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3)组成成分不同
(4)异养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裸露在细胞中形成拟核,故称为原核细胞。(2)真核细胞核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质。(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4)该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生物细菌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识记程度,注意其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
1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动、植物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 。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蓝藻是 (填字母 )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 、
(2)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 、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答案:(1)细胞壁 C、D A、D D 叶绿素、藻蓝素
(2)细胞膜 、 核糖体
(3)拟核 细胞核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1)动、植物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细胞壁。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必须具有叶绿素,由于蓝藻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真核细胞核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和核糖体。(3)C细胞是原核细胞,其DNA存在于拟核中。A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其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分析:本题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作为核心命名点,结合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和蓝藻的结构图,综合考察学生识图和图文的转化能力,能从新信息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获取的信息答题的能力。
18、下图分别是蓝藻(左图)和衣藻(右图)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两者在结构上的相同点为 。
(2)两者在结构上的不同点为 。
(3)两者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
(4)它们的营养方式分别为 ,因为它们都有 ,可进行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制造 。
(5)根据结构上的相同点,可得出的结论是 。两者在进化上较原始的是 。
答案:(1)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
(2)蓝藻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3)衣藻
(4)自养、自养 叶绿素 有机物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蓝藻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1)蓝藻属于原核细胞,衣灶=藻属于真核细胞,两者在结构的相同点是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3)衣藻属于真核细胞。(4)两者都含有叶绿素,因此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都属于自养生物。
分析:本题以原核细胞作为核心命名点,结合细菌和蓝藻的结构图,综合考察学生识图和图文的转化能力,能从新信息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获取的信息答题的能力。
19、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结构或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以上四种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结构上看,甲、乙、丙的相同点是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紫茉莉花斑叶中有3种不同的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是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蛋白质、糖类、核酸
(2)生物膜
(3)甲 丙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1)以上四种结构分别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细菌,其中,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均含有蛋白质、糖类、核酸。(2)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都是双层膜结构,这是三者的共同点。(3)紫茉莉花斑叶中有3种不同的细胞,其中,共有的结构应该是线粒体和细胞核,因为活细胞都具有线粒体和细胞核。
分析:本题综合考察学生识图和图文的转化能力,以细胞的结构作为考查知识点,锻炼学生能从新信息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获取的信息答题的能力。
2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 构成的,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体叫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 。有多个器官构成生物的系统。在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 ,所有种群组成一个 。
(2)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 ,由该层次构成的一棵马尾松属 层次;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属 层次。
(3)细胞学说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________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
答案:(1)细胞 组织 器官 种群 群落
(2)细胞 个体 种群
(3)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 细胞和细胞产物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
解答:(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组织指的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在同一区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而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群落。(2)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细胞。一棵马尾松属于个体层次,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则构成一个群落。(3)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就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进行考查,并且加强学生对细胞学说的认识,属于考纲考查的知识点,难度不大。
四、实验题(共5题):
21、右图中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 图中表示的细胞是不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理由是 。
(2)调换高倍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方移动。
(3)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_______。
(4) 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l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5)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象是“dp”,实际图象是
答案:(1)不是 图中细胞有细胞壁
(2)右上 (3)细准焦螺旋 (4)A (5) dp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图中细胞不是人口腔上皮细胞。(2)调换高倍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由于图中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因此应向右下方移动。(3)换成高倍镜,物像模糊不清,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得视野更清晰。(4)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而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5)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所以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象是“dp”,实际图象是dp 。
分析:本题作为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通过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2、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镜,在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先用图中 镜观察。
下图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看图回答:
(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 (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倍数为 。
(3)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
答案:(1)物 甲 (2)②③ 600 (3)D (4)④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1)物镜长,其放大倍数大。(2)高倍镜下,目镜短,物镜长,故选用②③。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因此此时放大倍数为600。(3)高倍镜下,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其视野越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通过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顺序,并熟悉相关计算方式。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
(1)显微镜的目长度与物镜长度成______关系,即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长度_______,物镜长度__________。
(2)要获得最放大倍数的效果,要选用上图哪个__________。
(3)要使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反比 越短 越长 (2)A (3)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显微镜的目镜长度与其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长度越短。物镜则相反。因此要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少,应该选用最短的目镜和最长的物镜,因此物镜和载玻片之间的距离最短。在使用高倍镜时只能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得物像更加清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原理,要求学生学会相关计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24、取一干净的载玻片(如图所示),在左边滴一滴清水,在右边滴一滴含草履虫的培养液,然后用玻璃棒将两液滴连通起来,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大多聚集在右边;若再在右边液滴边缘放几粒盐。试回答下列问题:
(1)草履虫最可能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现象的存在对生物个体生存的意义是_ _________ 。
(2)草履虫完成这一反应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有草履虫的载玻片置于酒精灯上加热,使其死亡,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能否看到草履虫的摄食、分裂等现象?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显微镜操作将草履虫的细胞核移出细胞,发现无核的细胞迅速死亡,去核部分也会死亡;如果将甲草履虫的细胞核移植到乙草履虫的去核的细胞中后,发现重组的草履虫仍能分裂、生长等,这一事实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清水一侧移动 有利于生物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利于个体的生存
(2)细胞
(3)不能
(4)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
解答:(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当向右边滴加食盐时,草履虫为了生存于是向清水一侧移动,这说明草履虫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这种现象的存在对生物的意义是有利于生物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利于个体的生存个体生存。(2)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结构基础是细胞,也是通过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3)草履虫的载玻片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已经死亡,因此不能完成摄食、分裂等生命活动。(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必须保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草履虫的理解,记住草履虫的生活特性,应该就能解决该类题目。
25、实验室中培养微生物,其中培养基A培养的是大肠杆菌,培养基B培养的是酵母菌,培养基C被污染后,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在这个培养基上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培养基A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 ,整个培养基C中的所有微生物构成了 。若在光镜下观察细菌与酵母菌,他们最大的区别是
。
答案:种群 群落 细菌没有核膜,酵母菌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
解析:大肠杆菌菌落是由一个大肠杆菌增殖而来的,属于一个种群,培养基C被污染后又滋生了其他细菌和真菌,因此,整个培养基C中的所有微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①
②
③
④
载玻片
物镜
载玻片
物镜
载玻片
物镜
载玻片
物镜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