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大靖初级中学 赵楷平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古文知识积累,反复诵读,读准多音字。
2、初步体会课文大意,理清故事情节,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的勇士形象。
3、学习文章通过对话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2、课文如何扣住“不辱”二字在选材上有所取舍的。
课 型:讲授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在国家和民族在遭受外敌入侵、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临危机的时候总是有许多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热爱。小国之臣唐雎,面对强秦的寻衅威胁,奉命危难之间,同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折服秦王,不辱使命,保全了国家的领土。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雎不辱使命》,认识这位勇士。
二、作者、背景简介。
1、《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2、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3、辱:辱没。
三、教师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雎(jū)怫(fú)跣(xiǎn)抢(qiāng) 祲(jìn)缟(gǎo)傀(guī)挠(náo)
四、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课文,教师点拨。
2、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热爱国家,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3、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
1、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呢?理清本文的层次。
使秦原因:
秦王:欲易安陵 安陵君:愿终守之 ————————开端
斗争经过:
抵制骗局:秦王——轻寡人与 唐雎——千里不易———————————发展
反击护国:秦王——天子之怒 唐雎——布衣之怒 挺剑而起————————高潮
取得胜利: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唐雎不辱使命 ———————-------结局
2、第一段中写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这样做的实质是什么?秦王在这里耍的是什么手段?
吞并安陵;欲擒故纵。
3、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唐睢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睢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睢“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4、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5、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6、面对唐雎严厉反击,秦王有什么行动和言语
面对唐雎的反击,秦王软弱了,“色挠”“长跪而谢之”以及他说的“徒以有先生也”,都说明了他骄横欺诈而又色厉内荏的性格。
7、秦王的反映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明确:从侧面刻画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的智勇超群、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二、分析人物形象
揣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说说唐雎是个怎样的人秦王又是怎样的人?为什么?
秦王:骄横欺诈而又色厉内荏
唐雎:热爱国家、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三、合作探究
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第二段中“且秦灭韩亡魏”一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安陵君如果敢违抗我强秦,那韩魏两国的灭亡,便是你安陵国的下场。
②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③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3、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试举例说明。
明确:主要用了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夸张: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排比:夫专诸刺王潦也……苍鹰击于殿上。 对偶: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4、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
三、拓展延伸
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①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②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③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四、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
板书设计:
秦王: 欲易安陵
安陵君:愿终守之
秦王——轻寡人与
唐雎——千里不易
秦王——天子之怒
唐雎——布衣之怒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唐雎不辱使命
课后反思
使秦原因
斗争经过
取得胜利
抵制骗局
反击护国
唐雎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