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目标: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艺术表现目标:通过教师教唱、对比聆听,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并能够正确使用于演唱。
3.创意实践目标:引导学生从活泼动心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歌词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了解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
4.文化理解目标:学习力度记号,掌握附点音符,并且能够很好地运用到歌曲演唱当中。
【教学重点】1.认识音乐记号,并能够正确使用于演唱。
2.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从歌词中感受大自然的美,由衷的热爱大自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聆听法、听唱法、对比法、创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说一说你认识的春天吗?
预设: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大树抽出嫩绿的枝条;春天是细雨绵绵的;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春天是四季之首。
师:非常棒!同学们的表达能力真好啊!今天老师受春天之约,带你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歌曲学唱《田野在召唤》。
二、歌曲学唱
师:《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大家出发去郊游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歌词中“梯里通巴”的含义是“快来吧、快快来吧”的召唤声。
(一)第二乐段学习
1.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曲,其中哪一句给你印象最深?
2.请同学们跟琴唱一唱这两个乐句。
3.音乐知识讲解练习
顿音记号:顿音记号就是一个小的倒黑三角形,在演奏或表演上要表现得短促而又轻巧有弹性。
重音记号:用 > 或sf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 (奏) 得坚强有力。
4.请同学们跟琴唱一唱这两个乐句的歌谱,注意要唱出顿音与重音,并思考:这两个乐句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5.请同学们跟琴演唱这两个乐句的第一段歌词,注意声音要有弹性、吐字要清晰。
(二)第一乐段学习
1.请同学们视唱歌曲的前两个乐句的歌谱,并思考:这两个乐句的旋律有什么联系?
2.请同学们跟琴演唱歌曲的前两个乐句的歌谱,注意八分休止符,并思考:这两个乐句与后两个乐句的旋律进行有什么不同?
3.请同学们跟琴演唱前两个乐句的第一段歌词。
4.请同学们根据旋律的起伏为歌曲前两个乐句设计力度变化。
5.音乐知识
6.请同学们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前两个乐句,注意力度变化。
7.请同学们跟琴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注意歌谱中的各种记号。
8.请同学们试着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二段歌词,注意反复跳越记号。
(三)歌曲创编
1.请同学们在歌谱的X X处设计声音或动作,使歌曲更富有朝气。
2.请同学们随伴奏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并在X X处拍手、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田野在召唤》,感受到了春天对我们的盛情邀约,春天可以带给我们希望的,美好、自由的生活在向我们招手。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同学们。
作业布置
1.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背唱歌曲。
2.在歌谱的X X处设计声音或动作,使歌曲更富有朝气。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深刻意识到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而且,使用多媒体和互动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使用这些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我认为应该多鼓励学生合作和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的学习和沟通能力。本节课在合作交流这一方面是欠缺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多鼓励学生之间合作讨论,并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他们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