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七下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四平月考)南极和北极的代表动物分别是( )
A.企鹅、北极熊 B.袋鼠、鸸鹋
C.考拉、鸭嘴兽 D.大熊猫、梅花鹿
2.(2023七上·肇源月考)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 )
A.西伯利亚 B.北极地区 C.南极地区 D.冰岛
3.(2023七上·张店月考)下列有关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便于研究,可以捕捉大量海洋生物带回国
B.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应携带考察期间产生的垃圾回国
C.为保护基地科考人员的安人身安全,应对所遇到的北极熊予以猎杀
D.对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均为每年的二月份
4.(2023七下·重庆市期中)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2023九下·耿马模拟)读图,下列图片最能说明南极和北极地区( )
A.淡水资源丰富 B.纬度较低
C.气候严寒 D.风力大,风速快
6.(2022八上·东方期中)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南极洲的考察,为了尽可能保护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是( )
A.停止的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对各种资源进行大力开采 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采
(2023七下·于洪期末)南极地区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图1为南极地区的企鹅,图2为各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构成南极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此时为南极的( )
A.旱季 B.干季 C.湿季 D.暖季
8.各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中代表南极某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七下·金乡县期末)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部分。臭氧层空洞的产生,是曾经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氯氟化合物,导致极地上空的臭氧层受损严重。2023年1月9日,联合国公布了一份最新研究,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的巨大空洞正在缓慢“愈合”。下左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右图为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罗斯海新站 B.昆仑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10.为了防范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科考队员需要配备( )
A.防晒护肤品 B.极地羽绒服 C.防滑雪地靴 D.防水手套
(2023七下·楚雄期末)南极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整个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动植物能够生存。南极大陆附近海域产南极鳕鱼、大口鱼等,其磷虾产量全球最大。结合南极洲我国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12月22日前后,下列科考站不会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
A.泰山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昆仑站
12.图中a科考站正在建设中,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酷寒的天气②干燥的气候③猛烈的大风④北极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洲冰天雪地、矿产匮乏
B.南极大陆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C.7月份气温高,有利于科考
D.因纽特人以捕鱼打猎为生
14.(2023七下·耿马期末)下图示意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南极上空俯瞰地球,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B.图示科考站都可以观测到极昼极夜现象
C.昆仑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东北方向
D.在中山站进行科考时,可能遇到成群的企鹅
(2023七下·宜阳期末)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读图判断:昆仑站的海拔可能是( )
A.3087米 B.4087米 C.2918米 D.1438米
16.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中山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2023七下·西华期末) 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码头出发,向南极再次出征。下图为南极地区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在南极科考会遇到的困难是( )
①酷寒②暴雪③烈风④沙尘暴⑤干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18.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方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2023·龙口期末) 2021年2月9日,南极西摩岛测得20.75℃的高温,打破纪录。同期,南极多处出现粉色“西瓜雪”。“西瓜雪”是一种淡水的单细胞绿藻,在低温下保持“冬眠”状态,一旦环境温度合适,它就会开始疯狂生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关于南极地区“西瓜雪”现象,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预示南极地区气候改善
B.南极地区污水排放超标导致
C.可以开发南极“西瓜雪”旅游项目
D.显示全球变暖加强,南极冰盖融化加速
20.下列不属于南极地区别称的是( )
A.冰雪高原 B.高原大陆 C.风库 D.白色荒漠
(2023七下·海淀期末)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是比利时建造的全球首座零碳排放的南极科考站。下图为南极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该科考站( )
①位于高纬度地区②有极昼极夜现象③位于西半球④位于北半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比利时建造零碳排放的科考站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站点运营成本 B.开发南极自然资源
C.保护南极生态环境 D.改变南极气候特点
23.(2023七下·成县期末)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寒冷
B.去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应该选择8月份
C.南极大陆覆盖着巨厚的冰盖,因此降水比北极地区多
D.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24.(2023七下·绥化期末)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的地区是( )
A.北极地区 B.南极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撒哈拉沙漠
25.(2023七下·益阳期末)读图,推测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26.(2023七下·西宁月考)在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中,为保护极地环境,建议( )
A.焚烧废弃物品 B.运回生活垃圾
C.掩埋老旧设备 D.捕捉喂养企鹅
(2023七下·西宁月考)北极地区地处高纬,虽然气候环境恶劣,但在其范围内却生存着大量的野生动物。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27.北极地区的范围是指( )
A.北冰洋所在地区 B.北极圈以北地区
C.亚欧北部地区 D.北美北部地区
28.我们在北极地区会看到的动物是( )
A.熊猫 B.企鹅 C.大象 D.北极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故答案为:A。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
2.【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 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因为这里纬度高、海拔高、风力大。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更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3.【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4.【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和北极地区一样高,都位于极圈内,①错误;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②正确;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③正确;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是气候恶劣的结果,不是因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平均温低,④错误。②③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室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能,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罗斯海新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5.【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企鹅和北极熊皮肤下都有厚厚的脂肪,是为了抵御严寒,C正确;根据图片信息不能得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和“风力大,风速快”的结论,AD错误;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纬度较高,B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北极地区的主体是北冰洋,其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主体是南极地区,该地区有世界寒极、世界风库和白色荒漠之称。
6.【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所以为了尽可能保护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是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
【答案】7.D
8.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大仓库“之称。
7.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为-25℃,为世界最冷的陆地。同时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降水也十分稀少,在这种环境中,植物难于生长,鸟兽则多以海洋生物为食,其中企鹅则已经是南极洲的象征之一。一到暖季,企鹅就经常会聚集在沿海一带。故答案为:D。
8.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气候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故答案为:C。
【答案】9.D
10.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9.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 ,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D。
10.臭氧层可以减少紫外线的照射,因此为了防范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科考队员需要配备防晒产品。故答案为:A。
【答案】11.C
12.A
13.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11.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C。
12.南极地区的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北极熊是北极特有的动物。故答案为:A。
13.南极地区矿产丰富。A错误。
南极大陆附近渔业资源丰富。B正确。
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7月气温低,不利于科考。C错误。
因纽特人主要被与北极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14.【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
A、从南极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A错误;
B、只有在极圈里才能看到极昼极夜现象,所以长城站看不到,B错误;
C、从经线上看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东部,从纬线上看昆仑站更靠近南极站,所以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C错误;
D、南极的特色动物就是企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以及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答案】15.B
16.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室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罗斯海新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
15.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 000米,昆仑站的海拔范围在4 000-5 000米,因此昆站的海拔可能是4 087米。故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16.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17.C
18.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根据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进行分析解答。
17.南极有“白色荒漠、冰雪高原、风库、大仓库”之称。故答案为:C。
18.长城站距离距离南极点更远,因此在中山站的北部,由“北逆南顺”可知,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部。综合可知,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部。故答案为:D。
【答案】19.D
20.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19.“西瓜雪”是一种淡水的单细胞绿藻,在低温下保持“冬眠”状态,一旦环境温度合适,它就会开始疯狂生长。因此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气温升高。故答案为:D。
20.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也被称为“高原大陆”。故答案为:B。
【答案】21.A
2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21.由图可知,该科考站大致位于25°E,在南极圈内,位于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A。
22.建造零碳排放的科考站主要是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故答案为:C。
23.【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A错误;
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8月份为南半球冬季,气温低,昼短夜长,极点附近有极夜现象,不适合科学考察,B错误;
C、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气温低,水分不易蒸发,而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海洋,水源充足,并且没有南极寒冷,水分容易蒸发形成降雨,所以北极地区降水比南极地区多, C错误;
D、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无论是南极地区还是北极地区,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南极和时北极处于地球的最南、北两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由于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是海洋为主,导致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
24.【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
南极地区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大仓库之称。
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
25.【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昆仑站的位置纬度最高、海拔最高,受纬度因素和海拔因素的影响,昆仑站年平均气温最低,C正确;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四个科学考察站中年平均气温最高,排除A;中山站、泰山站纬度较昆仑站低,气温较昆仑站高,排除BD;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26.【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南极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保护极地的生态环境,应该自觉将南极地区的垃圾运走,不乱扔垃圾,保护南极地区的动物,B正确,ACD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在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中,为保护极地环境,建议运回相关的生活垃圾
【答案】27.B
28.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
27.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B正确。
故答案为:B
28.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D正确。
故答案为:D
1 / 1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七下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四平月考)南极和北极的代表动物分别是( )
A.企鹅、北极熊 B.袋鼠、鸸鹋
C.考拉、鸭嘴兽 D.大熊猫、梅花鹿
【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故答案为:A。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
2.(2023七上·肇源月考)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 )
A.西伯利亚 B.北极地区 C.南极地区 D.冰岛
【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 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因为这里纬度高、海拔高、风力大。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更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3.(2023七上·张店月考)下列有关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便于研究,可以捕捉大量海洋生物带回国
B.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应携带考察期间产生的垃圾回国
C.为保护基地科考人员的安人身安全,应对所遇到的北极熊予以猎杀
D.对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均为每年的二月份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4.(2023七下·重庆市期中)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和北极地区一样高,都位于极圈内,①错误;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②正确;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③正确;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是气候恶劣的结果,不是因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平均温低,④错误。②③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室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能,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罗斯海新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5.(2023九下·耿马模拟)读图,下列图片最能说明南极和北极地区( )
A.淡水资源丰富 B.纬度较低
C.气候严寒 D.风力大,风速快
【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企鹅和北极熊皮肤下都有厚厚的脂肪,是为了抵御严寒,C正确;根据图片信息不能得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和“风力大,风速快”的结论,AD错误;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纬度较高,B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北极地区的主体是北冰洋,其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主体是南极地区,该地区有世界寒极、世界风库和白色荒漠之称。
6.(2022八上·东方期中)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南极洲的考察,为了尽可能保护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是( )
A.停止的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对各种资源进行大力开采 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采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所以为了尽可能保护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是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
(2023七下·于洪期末)南极地区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图1为南极地区的企鹅,图2为各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构成南极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此时为南极的( )
A.旱季 B.干季 C.湿季 D.暖季
8.各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中代表南极某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7.D
8.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大仓库“之称。
7.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为-25℃,为世界最冷的陆地。同时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降水也十分稀少,在这种环境中,植物难于生长,鸟兽则多以海洋生物为食,其中企鹅则已经是南极洲的象征之一。一到暖季,企鹅就经常会聚集在沿海一带。故答案为:D。
8.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气候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故答案为:C。
(2023七下·金乡县期末)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部分。臭氧层空洞的产生,是曾经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氯氟化合物,导致极地上空的臭氧层受损严重。2023年1月9日,联合国公布了一份最新研究,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的巨大空洞正在缓慢“愈合”。下左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右图为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罗斯海新站 B.昆仑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10.为了防范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科考队员需要配备( )
A.防晒护肤品 B.极地羽绒服 C.防滑雪地靴 D.防水手套
【答案】9.D
10.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9.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 ,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D。
10.臭氧层可以减少紫外线的照射,因此为了防范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科考队员需要配备防晒产品。故答案为:A。
(2023七下·楚雄期末)南极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整个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动植物能够生存。南极大陆附近海域产南极鳕鱼、大口鱼等,其磷虾产量全球最大。结合南极洲我国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12月22日前后,下列科考站不会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
A.泰山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昆仑站
12.图中a科考站正在建设中,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酷寒的天气②干燥的气候③猛烈的大风④北极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洲冰天雪地、矿产匮乏
B.南极大陆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C.7月份气温高,有利于科考
D.因纽特人以捕鱼打猎为生
【答案】11.C
12.A
13.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11.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C。
12.南极地区的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北极熊是北极特有的动物。故答案为:A。
13.南极地区矿产丰富。A错误。
南极大陆附近渔业资源丰富。B正确。
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7月气温低,不利于科考。C错误。
因纽特人主要被与北极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14.(2023七下·耿马期末)下图示意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南极上空俯瞰地球,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B.图示科考站都可以观测到极昼极夜现象
C.昆仑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东北方向
D.在中山站进行科考时,可能遇到成群的企鹅
【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
A、从南极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A错误;
B、只有在极圈里才能看到极昼极夜现象,所以长城站看不到,B错误;
C、从经线上看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东部,从纬线上看昆仑站更靠近南极站,所以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C错误;
D、南极的特色动物就是企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以及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2023七下·宜阳期末)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读图判断:昆仑站的海拔可能是( )
A.3087米 B.4087米 C.2918米 D.1438米
16.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中山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答案】15.B
16.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室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罗斯海新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
15.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 000米,昆仑站的海拔范围在4 000-5 000米,因此昆站的海拔可能是4 087米。故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16.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3七下·西华期末) 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码头出发,向南极再次出征。下图为南极地区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在南极科考会遇到的困难是( )
①酷寒②暴雪③烈风④沙尘暴⑤干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18.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方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答案】17.C
18.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根据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进行分析解答。
17.南极有“白色荒漠、冰雪高原、风库、大仓库”之称。故答案为:C。
18.长城站距离距离南极点更远,因此在中山站的北部,由“北逆南顺”可知,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部。综合可知,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部。故答案为:D。
(2023·龙口期末) 2021年2月9日,南极西摩岛测得20.75℃的高温,打破纪录。同期,南极多处出现粉色“西瓜雪”。“西瓜雪”是一种淡水的单细胞绿藻,在低温下保持“冬眠”状态,一旦环境温度合适,它就会开始疯狂生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关于南极地区“西瓜雪”现象,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预示南极地区气候改善
B.南极地区污水排放超标导致
C.可以开发南极“西瓜雪”旅游项目
D.显示全球变暖加强,南极冰盖融化加速
20.下列不属于南极地区别称的是( )
A.冰雪高原 B.高原大陆 C.风库 D.白色荒漠
【答案】19.D
20.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19.“西瓜雪”是一种淡水的单细胞绿藻,在低温下保持“冬眠”状态,一旦环境温度合适,它就会开始疯狂生长。因此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气温升高。故答案为:D。
20.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也被称为“高原大陆”。故答案为:B。
(2023七下·海淀期末)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是比利时建造的全球首座零碳排放的南极科考站。下图为南极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该科考站( )
①位于高纬度地区②有极昼极夜现象③位于西半球④位于北半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比利时建造零碳排放的科考站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站点运营成本 B.开发南极自然资源
C.保护南极生态环境 D.改变南极气候特点
【答案】21.A
2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21.由图可知,该科考站大致位于25°E,在南极圈内,位于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A。
22.建造零碳排放的科考站主要是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故答案为:C。
23.(2023七下·成县期末)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寒冷
B.去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应该选择8月份
C.南极大陆覆盖着巨厚的冰盖,因此降水比北极地区多
D.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A错误;
B、南北半球季节相反,8月份为南半球冬季,气温低,昼短夜长,极点附近有极夜现象,不适合科学考察,B错误;
C、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气温低,水分不易蒸发,而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海洋,水源充足,并且没有南极寒冷,水分容易蒸发形成降雨,所以北极地区降水比南极地区多, C错误;
D、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无论是南极地区还是北极地区,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南极和时北极处于地球的最南、北两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由于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是海洋为主,导致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
24.(2023七下·绥化期末)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的地区是( )
A.北极地区 B.南极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撒哈拉沙漠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
南极地区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大仓库之称。
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
25.(2023七下·益阳期末)读图,推测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昆仑站的位置纬度最高、海拔最高,受纬度因素和海拔因素的影响,昆仑站年平均气温最低,C正确;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四个科学考察站中年平均气温最高,排除A;中山站、泰山站纬度较昆仑站低,气温较昆仑站高,排除BD;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26.(2023七下·西宁月考)在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中,为保护极地环境,建议( )
A.焚烧废弃物品 B.运回生活垃圾
C.掩埋老旧设备 D.捕捉喂养企鹅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南极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保护极地的生态环境,应该自觉将南极地区的垃圾运走,不乱扔垃圾,保护南极地区的动物,B正确,ACD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在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中,为保护极地环境,建议运回相关的生活垃圾
(2023七下·西宁月考)北极地区地处高纬,虽然气候环境恶劣,但在其范围内却生存着大量的野生动物。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27.北极地区的范围是指( )
A.北冰洋所在地区 B.北极圈以北地区
C.亚欧北部地区 D.北美北部地区
28.我们在北极地区会看到的动物是( )
A.熊猫 B.企鹅 C.大象 D.北极熊
【答案】27.B
28.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
27.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B正确。
故答案为:B
28.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D正确。
故答案为:D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