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请你猜猜他是谁何处招魂?
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
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
屈原蔡琴
他们说你是一个孤独的诗人
他们说你有一颗忧郁的灵魂
你过的岁月是否像我所想像的那般寂寥
是否水中有你的心思,像一尾鱼款款徘徊
人世的轻吟掩覆在你身上
总有多少无奈
?都托流水寄怀
究竟你愿长久
躺在今世的江底
还是期盼着握桨的手解开你深邃的面容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悠悠的江水诠释着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
?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独自徘徊
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纹
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遗忘
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
也许能带着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山的阳光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
——毛泽东
2.江山代有才人出,( )。
——清 赵翼以上两句中,“风骚”指什么?“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
代指《楚辞》。二者并称,代指文学才华。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发 现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各领风骚数百年离 骚(节选)(战国·楚国)屈原 屈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重用,任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霸业,变革法度,励精图治,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的局面。屈原被贬离开国都 但是由于屈原的变革法度触犯了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贵族集团不断打压和排挤屈原,使他的“美政”政治思想得不到实现。后来屈原被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将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佛朗索瓦·拉伯雷 、古巴诗人何塞·马蒂 )之一,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遭遇:政治蜜月——群小诬陷——怀王疏远——放逐洞庭——楚都陷落——殉国自沉
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屈 原 的 作 品楚辞
一种诗体名称,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因其以屈原之《离骚》为代表,故又称“骚体诗”。
楚辞特点:形式自由,句子、篇幅可长可短,打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楚辞简介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 《楚辞》
一本诗集名称,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古代的第二部诗歌专著。西汉刘向编定,收录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诗人的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但不是他的个人专集,主要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诗经》则是现实主义) 。 “离”通“罹”,遭受;“骚”者,忧也;“离骚”者,遭受忧愁也。
史迁(司马迁)云:“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中国古代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也是屈原的一首自传体长诗。
(最长的是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被誉为“长诗之圣”,古今第一长诗。)
全诗373句, 2490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举贤任能”、“修明法度”的“美政”思想。
朗读诗歌,把握大意。 指导:课文以七字句或者六字句居多,根据句意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一般每句读两拍或者三拍。
如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正音苗裔
孟陬揆肇
搴
Yìzōukuízhàoqiānhùzhǐyùqiān píqí jì扈芷
汨
搴阰骐骥
诗歌大意: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
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
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
先父看见了我有这样的生日,
他便替我取下了相应的美名。
替我取下的大名叫正则,
替我取下的别号是灵均。我的内部既有了这样的美质,
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
我把蘼芜和白芷都折取了来,
和秋兰结着做成了个花环。
我匆忙地就像是在赶路一般,
怕的是如箭的光阴弃我飞掉。我在春天去攀折山上的木兰,
我在冬天去收揽水边的青藻。
金乌和玉兔匆匆地不肯停留,
夏天和秋天轮流着竞相替代。
想到草木都时时刻刻在凋零,
怕的是理想的佳人也要早衰。
你应该趁着年少以自图修洁,
为甚总不改变你那样的路数?
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
你来吧,我要为你在前面引路。
三皇: 伏羲? 女娲? 神农五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帝? 舜帝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子孙死去的父亲我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摄提格-寅年正句首语气词才1帝 高 阳 之 苗 裔 兮,
朕 皇 考 曰 伯 庸;
摄 提 贞 于 孟 陬 兮,
惟 庚 寅 吾 以 降。 (我是)古代高阳帝的后裔啊,我的父亲名叫伯庸;正当摄提那年的正月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苗裔:后代子孙
皇考:皇,大。考,已故的父亲。
贞:正值,正当。
惟:用于年月日之前,无实义。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观察 思量初生的时节通“赐”美好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开始把状语后置皇考皇 览 揆 余 初 度 兮,肇 锡 余 以 嘉 名;
名 余 曰 正 则 兮,
字 余 曰 灵 均。2 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容貌和气度啊,开始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取名叫做“正则”,给我取字叫做“灵均”。揆:估量。
初度:初生的时节。
锡:通“赐”。
嘉:美好的。
名、字:起名、起字。名词活用作动词。这一节主要写:高贵的出身
奇特的生日
美好的名字为了说明他与楚国的血肉联系,密不可分。楚国兴亡,义不容辞。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众、很多,
美盛的样子adj-n,美质加在…上美好的才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披联缀之通“僻”幽僻把代内美状语后置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3纷:盛多的样子。
重:加上。
修:美好的。
扈:披着。
辟:通“僻”,幽僻。
纫:连缀,联结。
以为:以(之)为. 我既有这盛多的内在美德啊,又加上优良的才能;披着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编结秋兰作为身上的佩饰品。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采宾语前置等待yù拔取大山pí去皮不死,经冬不枯,
坚贞芳香,木如其人。qiān黄昏将要、将会取独光阴如流水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4汩:形容时间像水一样快。
若:好像。
及:赶得上。
与:给,此处意为等待。
不吾与=不与吾。宾语前置。
揽:拔。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得很快,我似乎赶不上了。
我早晨拔取土坡上的木兰香树,晚上采摘上的宿莽草。 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地描绘的? 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
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又连缀起秋兰作为配饰。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 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趣摘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自我修养。?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迅速的样子久留递相更替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思,考虑年老取独飘零、坠落时光代词,它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5忽:速度很快。
其:代词,指日月。
淹:停留。
代序:依次更替。
惟:只。
美人:此指楚怀王。
迟暮:衰老。时光匆匆而过,不会久留。春来秋去,更替时序。
我一想到树木花草的飘零坠落,就害怕有才德能力的人会逐渐衰老(不能为国效力)。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把握法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任用贤才奔驰通“导”那连词,而壮盛之年表并列前面的路6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也。抚: 把握。
秽:污秽的政治。形容词用作名词。
度:治国的法度。
以:“而”,表修饰。
道:通“导”,引导。
先路:做先驱带路。君王你为什么不把握壮盛之年的时机,为什么不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法度呢?
(君王你)乘着骏马纵情奔驰啊,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面开路。 叙述自己积极修身,决心辅佐楚王改革法度,使国家走上正确的道路。同时,劝谏楚王能做明君,任用贤才。
开启下文,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第二节主要写什么内容呢?有什么作用??知识归纳① 通假字 :
1、肇锡余以嘉名: 锡=“赐” 赐
2·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 同“僻”
3、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导”做向导知识归纳② 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2、字余曰灵均。 名词用作动词 取字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德,美质。
4、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名词活用作状语
5、不抚壮而弃秽兮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秽政③古今异义
朕 古义 第一人称代词
今义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 古义 把……作为
今义 认为
淹 古义 停留
今义 淹没
代序 古义 依次代替
今义 代替序言的文章
④ 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句
开始把美名赐给我。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和思考:作者从远古帝颛顼写起,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世有什么作用? 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分析课文,注意重点词的理解第一部分:名字由来。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4、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6、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也。 第二部分: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美行。 多用比喻手法: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思考:这一段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特点? 本诗在体裁上有什么特点? A、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B、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明显特点?善于运用比喻表达思想感情,抒发政治思想修身养性香草——————————
美人——————————
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
乘骐骥驰骋———————比
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理想中的君王追求和实现美好
的政治理想血统高贵,器宇不凡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课后练习一根据提示,请找出相应的诗句 (帝高阳之……) (扈江离与……) (汩余若将……)离骚艺术特色1.浪漫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神奇的想象力和瑰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志向。“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这些语句想象力丰富,大量运用比喻、象征手法来寄寓自己“美政”理想,用瑰丽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显示了浓郁的的浪漫气息,展现了诗人的伟大人格和坚贞不屈的精神。2.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例如文中用:“众芳”喻指群贤;“申椒、菌桂、蕙、茝”等喻指群贤; “荃”喻楚怀王.4.对比手法的运用:用“三后”的“耿介”“遵道而得路 ”与“桀纣”的“昌披”“捷径以窘步”相对比,用来劝谏楚王要任用贤才,要走正确的治国之路。3.对偶句式的运用。如文中:“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等句,句式整齐对偶。讨论:
面对屈原自投汨罗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补充屈原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1、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动摇和悔改
2、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
3、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