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同步分层训练 培优题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埇桥期中)点在第二象限内,且到轴的距离是4,到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点的坐标;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P到轴的距离是4,到轴的距离是3,
∴点P的横坐标为±3,点P的纵坐标为±4,
∵点P在第二象限,
∴点P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
∴点P的坐标为(-3,4)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点坐标的定义及第二象限点坐标的特征分析求解即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D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点P(2,﹣3)在第四象限.
故选D.
【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3.(2023八上·沂水月考)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x轴,AB=1,点A的坐标为(-2,3),则点B的坐标为( )
A.(-1,4) B.(-1,3)
C.(-3,3)或(-1,-2) D.(-1,3)或(-3,3)
【答案】D
【知识点】点的坐标;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AB∥x轴,点A的坐标为(-2,3),
∴设点B的坐标为(m,3),
∵AB=1,
∴|m-(-2)|=1,
解得:m1=-1,m2=-3,
∴点B的坐标为(-1,3)或(-3,3)
故答案为:D.
【分析】设点B的坐标为(m,3),根据AB的长,列出方程|m-(-2)|=1,再求出m的值即可.
4.(2023八上·宁国月考)若点P(m-2,-1-3m)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 )
A.m<2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P(m-2,-1-3m)在第三象限,
∴m-2<0,-1-3m<0,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点P所在的象限,可直接得出点P坐标的符号特征,从而得出m的取值范围。
5.(2023八上·包河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说法:
①若点A(a,b)在坐标轴上,则ab=0;②若m为任意实数,则点(2,m2)一定在第一象限;③若点P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均为2,则符合条件的点P有2个;④已知点M(2,3),点N(-2,3),则MN∥x轴.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①∵点A在坐标轴上,∴a和b中至少要由一个数为0,∴ab=0,∴①正确;
②当m=0时,m2=0,∴点(2,m2)在x轴上,∴②不正确;
③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均为2时,点P的坐标为(2,2),(-2,-2),(-2,2)和(2,-2)共4个,∴③不正确;
④∵点M的坐标为(2,3),点N的坐标为(-2,3),∴MN//x轴,∴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结论是①④,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点坐标的定义,再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6.(2023七下·东港期末)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点P从点A出发,沿长方形的边顺时针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长度单位,点Q从点A出发,沿长方形的边逆时针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长度单位,记P,Q在长方形边上第1次相遇时的点为,第二次相遇时的点为,第三次相遇时的点为,……,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长方形的周长为2(3+2)=10,
∴P、Q两点每相遇一次需10÷(3+2)=2秒,
∴第一次相遇点M1(1,0),
第二次相遇点M2(-1,0),
第三次相遇点M3(1,2),
第四次相遇点M4(0,-1),
第五次相遇点M5(-1,2),
第六次相遇点M5(1,0),
······,
∴五次一个循环,
∵2023÷5=404······3,
∴ 点的坐标为(1,2)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P、Q两点每相遇一次需10÷(3+2)=2秒,据此分别求出第一次至第六次相遇点的坐标,可得五次一个循环,据此求解即可.
7.(2023七下·长沙期中)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点,第2次移动到点,…第n次移动到点,则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
(0,1),(1,1),(1,0),(2,0),(2,1),(3,1),…,
根据图象变化规律可得:纵坐标4个为一个循环,前两个都为1,后两个都为0
横坐标第一个为0,后面分别2个点的横坐标为1,2个点的横坐标为2,2个点的横坐标为3,2个点的横坐标为4,2个点的横坐标为5,.......
从而可得出点的坐标.
2023÷4=505...3
所以的坐标为(505×2+1,0),
则的坐标是(1011,0).
故答案为:A
【分析】
遇到坐标值随图形变化递增的问题,要从坐标点所在的简单图形入手,抓住随着“编号”或“序号”增加时,后一个图形与前一个图形相比,在数量上增加(或倍数)情况的变化,找出数量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8.(2023·烟台)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网格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以点P为位似中心作正方形,正方形,按此规律作下去,所作正方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其中正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则顶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A1(-2,1),A4(-1,2),A7(0,3)A10(1,4),···,
∴A3n-2(n-3,n),
∵100=3×34-2,
∴n=34,
∴A100(31,34);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坐标系中点的移到每3次完成一个循环,可知A3n-2(n-3,n),据此即可求解.
二、填空题
9.(2023八上·宣城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x轴的距离是 .
【答案】2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点P的坐标为(-3,-2),
∴点P到x轴的距离为2,
故答案为:2.
【分析】利用点坐标的定义分析求解即可.
10.(2023八上·埇桥期中)若点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
【答案】(0,1)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点在y轴上,
∴m+3=0,
解得:m=-3,
∴m+4=-3+4=1,
∴点P的坐标为(0,1),
故答案为:(0,1).
【分析】利用y轴上点坐标的特征可得m+3=0,求出m的值,再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
11.
(1)已知点A(0,3),B(2,-2),C(,0),D(0,0).其中在x轴上的点有 ,在y轴上的点有
(2)如果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 ,如果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 .如果点 P在第二象限,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
【答案】(1)点C,D;点A,D
(2)(3,0);(0,-3);(-3,4)
【知识点】点的坐标;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已知点中,在x轴上的点有点C,D;
在y轴上的点有点A,D.
故答案为:点C,D;点A,D.
(2)如果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3,0);
如果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0,-3).如果点 P在第二象限,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3,4).
故答案为: (3,0);(0,-3);(-3,4) .
【分析】(1)利用在y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为0,在x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为0,据此可得答案.
(2)根据利用在y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为0,在x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为0及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据即可分别求出点P的坐标.
12.(2023七下·邻水期末)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 .
【答案】(2015,2)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可得:
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 ,
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
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 ,
第4次接着运动到点(4,0),
第5次从原点运动到点(5,1) ,
第6次从原点运动到点(6,0) ,
·······,
发现每个点的横坐标与次数相同,纵坐标是1、0、2、0,四数字一循环,
∴2015÷4=503······3,
∴ 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纵坐标为2,
∴ 动点P的坐标 (2015,2) ;
故答案为: (2015,2) .
【分析】先分别求出前6次运动后的坐标,可发现每个点的横坐标与次数相同,纵坐标是1、0、2、0,四数字一循环,据此解答即可.
13.(2023七下·上海期末)如图,若干个点以箭头方向排列,则第1000个点的坐标为 .
【答案】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如图,第1列,(1,0)共1个点,
第2列(2,0)(2,1)共2个点,方向向上,
第3列(3,2)(3,1)(30)共3个点,方向向下,
第4列(4,0)(4,1)(4,2)(4,3)共4个点,方向向上,
第5列(5,4)(5,3)(5,2)(5,1)(5,0)共5个点,方向向下,
······
∴第45列,共45个点,方向向下,
从第1列~45列共1+2+3+···+45==1035个点,
∴ 第1000个点的坐标(45,35);
故答案为:(45,35).
【分析】由已知图形中点的坐标排列,分别求出第1、2、3、4、5列点的个数及排列方向,从而得出第45列,共45个点且方向向下,易得从第1列~45列共1035个点,据此即得结论.
三、解答题
14.(2023八上·铜官期中)已知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
(1)若点是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一点,求点的坐标;
(2)若点在第一象限,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9,求点的坐标.
【答案】(1)解:点是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一点,,解得,
点的坐标为
(2)解:点在第一象限,,,
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9,,解得,
点的坐标为
【知识点】点的坐标;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第二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坐标的特征可得,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
(2)根据“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9”可得,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
15.(2023七下·商南期末)如图所示,点坐标,点在轴上,将沿轴负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为,且点的坐标为.
(1)请直接写出点,点的坐标 ; .
(2)在四边形中,点从点出发,沿“”移动.若点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秒,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①求点在运动过程中的坐标(用含的式子表示)
②当为多少秒时,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答案】(1);
(2)解:①当点在上时,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2,即,
当点在上时,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即;
②轴,
,
点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秒,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秒,
当点在上,即时,设,
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解得,符合题意;
当点在上,即时,设,即,
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当秒时,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知识点】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1)∵点A(1,0),
∴OA=1,
∵C(-3,2),将沿轴负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为,
∴CD=BO=2,OD=BC=AE=3,DE=AO=1,
∴点D(-3,0),OE=3-1=2,
∴点E(-2,0)
故答案为:D(-3,0),(-2,0)
【分析】(1)利用点A的坐标可求出OA的长,再利用点C的坐标和平移的性质可得到OD,DE的长,即可求出OE的长,可得到点D和点E的坐标.
(2)①分情况讨论:当点P在BC上时,利用点的运动方向,可得到点P的坐标为(-t,2);当点P在CD上时,可得到点P的横坐标,可得到点P的坐标;②利用已知可得到BC,CD的长,同时可表示出点P运动到点C所需要的时间及运动到点D所需的时间;当点P在BC上时,0≤t≤3,可表示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点P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当点P在CD上时,3<t≤5时,设点P(-3,5-t),同理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综上所述可得到符合题意的t的值.
四、综合题
16.(2023七下·南昌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点.
(1)若M在x轴上,求m的值;
(2)若点M到x轴,y轴距离相等,求m的值;
(3)若轴,点M在点N的上方且,求n的值.
【答案】(1)解:∵点在x轴上,
∴,
解得.
(2)解:∵点到x轴,y轴距离相等,
∴,
即或,
解得或.
(3)解:∵,且,
点,点
∴,
解得或
当时,,
当时,,
综上,n的值为4或2.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分析】(1)根据点M在x轴上,先求出 , 再计算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 , 再解方程求解即可;
(3)先求出, ,再求出或 ,最后分类讨论,计算求解即可。
17.(2023七下·椒江期末)对于平面直角坐标中的任意两点P,Q,若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等于点Q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则称P,Q两点为“和合点”,如图1中的P,Q两点即为“和合点”.
(1)已知点,,,.
①在上面四点中,与点为“和合点”的是 ▲ ;
②若点,过点F作直线轴,点G直线l上,A、G两点为“和合点”,则点G的坐标为 ▲ ;
③若点在第二象限,点在第四象限,且A、M两点为“和合点”,D、N两点为“和合点”,求a,b的值.
(2)如图2,已知点,,点是线段上的一动点,且满足,过点作直线轴,若在直线m上存在点S,使得R,S两点为“和合点”,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①A,C;
②或;
③∵点在第二象限,点在第四象限,
∴,,,,
∵A、M两点为“和合点”,D、N两点为“和合点”,
∴,即
解得;
(2)解:∵点是线段上的一动点,且满足,
∴
∴点R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R,S两点为“和合点”,
∴.
【知识点】解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1)①∵,,,∴点A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点B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点C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点D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在上面四点中,与点为“和合点”的是A,C.
故答案为:A,C;
(2)∵点,过点F作直线轴,点G直线l上,
∴设
∴点G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A、G两点为“和合点”
∴,解得
∴点G的坐标为或;
【分析】(1)①利用点A、B、C、D的坐标,分别求出它们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再求出点E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然后根据“和合点”的定义可作出判断;②过点F作l⊥x轴,点G在直线l上,设点G(-3,a),可得到点G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再根据A、G两点为“和合点”,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可得到点G的坐标;③利用点M在第二象限,点N在第四象限,可得到a,b的取值范围,再根据A、M两点为“和合点”,D、N两点为“和合点”,可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的值.
(2)利用已知可得到y=x+5,再求出点R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5,根据R,S两点为“和合点”可得到m的取值范围.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同步分层训练 培优题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埇桥期中)点在第二象限内,且到轴的距离是4,到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2023八上·沂水月考)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x轴,AB=1,点A的坐标为(-2,3),则点B的坐标为( )
A.(-1,4) B.(-1,3)
C.(-3,3)或(-1,-2) D.(-1,3)或(-3,3)
4.(2023八上·宁国月考)若点P(m-2,-1-3m)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 )
A.m<2 B. C. D.
5.(2023八上·包河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说法:
①若点A(a,b)在坐标轴上,则ab=0;②若m为任意实数,则点(2,m2)一定在第一象限;③若点P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均为2,则符合条件的点P有2个;④已知点M(2,3),点N(-2,3),则MN∥x轴.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23七下·东港期末)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点P从点A出发,沿长方形的边顺时针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长度单位,点Q从点A出发,沿长方形的边逆时针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长度单位,记P,Q在长方形边上第1次相遇时的点为,第二次相遇时的点为,第三次相遇时的点为,……,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7.(2023七下·长沙期中)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点,第2次移动到点,…第n次移动到点,则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8.(2023·烟台)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网格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以点P为位似中心作正方形,正方形,按此规律作下去,所作正方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其中正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则顶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9.(2023八上·宣城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x轴的距离是 .
10.(2023八上·埇桥期中)若点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
11.
(1)已知点A(0,3),B(2,-2),C(,0),D(0,0).其中在x轴上的点有 ,在y轴上的点有
(2)如果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 ,如果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 .如果点 P在第二象限,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
12.(2023七下·邻水期末)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 .
13.(2023七下·上海期末)如图,若干个点以箭头方向排列,则第1000个点的坐标为 .
三、解答题
14.(2023八上·铜官期中)已知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
(1)若点是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一点,求点的坐标;
(2)若点在第一象限,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9,求点的坐标.
15.(2023七下·商南期末)如图所示,点坐标,点在轴上,将沿轴负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为,且点的坐标为.
(1)请直接写出点,点的坐标 ; .
(2)在四边形中,点从点出发,沿“”移动.若点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秒,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①求点在运动过程中的坐标(用含的式子表示)
②当为多少秒时,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四、综合题
16.(2023七下·南昌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点.
(1)若M在x轴上,求m的值;
(2)若点M到x轴,y轴距离相等,求m的值;
(3)若轴,点M在点N的上方且,求n的值.
17.(2023七下·椒江期末)对于平面直角坐标中的任意两点P,Q,若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等于点Q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则称P,Q两点为“和合点”,如图1中的P,Q两点即为“和合点”.
(1)已知点,,,.
①在上面四点中,与点为“和合点”的是 ▲ ;
②若点,过点F作直线轴,点G直线l上,A、G两点为“和合点”,则点G的坐标为 ▲ ;
③若点在第二象限,点在第四象限,且A、M两点为“和合点”,D、N两点为“和合点”,求a,b的值.
(2)如图2,已知点,,点是线段上的一动点,且满足,过点作直线轴,若在直线m上存在点S,使得R,S两点为“和合点”,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点的坐标;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P到轴的距离是4,到轴的距离是3,
∴点P的横坐标为±3,点P的纵坐标为±4,
∵点P在第二象限,
∴点P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
∴点P的坐标为(-3,4)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点坐标的定义及第二象限点坐标的特征分析求解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点P(2,﹣3)在第四象限.
故选D.
【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3.【答案】D
【知识点】点的坐标;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AB∥x轴,点A的坐标为(-2,3),
∴设点B的坐标为(m,3),
∵AB=1,
∴|m-(-2)|=1,
解得:m1=-1,m2=-3,
∴点B的坐标为(-1,3)或(-3,3)
故答案为:D.
【分析】设点B的坐标为(m,3),根据AB的长,列出方程|m-(-2)|=1,再求出m的值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P(m-2,-1-3m)在第三象限,
∴m-2<0,-1-3m<0,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点P所在的象限,可直接得出点P坐标的符号特征,从而得出m的取值范围。
5.【答案】A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①∵点A在坐标轴上,∴a和b中至少要由一个数为0,∴ab=0,∴①正确;
②当m=0时,m2=0,∴点(2,m2)在x轴上,∴②不正确;
③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均为2时,点P的坐标为(2,2),(-2,-2),(-2,2)和(2,-2)共4个,∴③不正确;
④∵点M的坐标为(2,3),点N的坐标为(-2,3),∴MN//x轴,∴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结论是①④,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点坐标的定义,再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长方形的周长为2(3+2)=10,
∴P、Q两点每相遇一次需10÷(3+2)=2秒,
∴第一次相遇点M1(1,0),
第二次相遇点M2(-1,0),
第三次相遇点M3(1,2),
第四次相遇点M4(0,-1),
第五次相遇点M5(-1,2),
第六次相遇点M5(1,0),
······,
∴五次一个循环,
∵2023÷5=404······3,
∴ 点的坐标为(1,2)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P、Q两点每相遇一次需10÷(3+2)=2秒,据此分别求出第一次至第六次相遇点的坐标,可得五次一个循环,据此求解即可.
7.【答案】A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
(0,1),(1,1),(1,0),(2,0),(2,1),(3,1),…,
根据图象变化规律可得:纵坐标4个为一个循环,前两个都为1,后两个都为0
横坐标第一个为0,后面分别2个点的横坐标为1,2个点的横坐标为2,2个点的横坐标为3,2个点的横坐标为4,2个点的横坐标为5,.......
从而可得出点的坐标.
2023÷4=505...3
所以的坐标为(505×2+1,0),
则的坐标是(1011,0).
故答案为:A
【分析】
遇到坐标值随图形变化递增的问题,要从坐标点所在的简单图形入手,抓住随着“编号”或“序号”增加时,后一个图形与前一个图形相比,在数量上增加(或倍数)情况的变化,找出数量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8.【答案】A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A1(-2,1),A4(-1,2),A7(0,3)A10(1,4),···,
∴A3n-2(n-3,n),
∵100=3×34-2,
∴n=34,
∴A100(31,34);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坐标系中点的移到每3次完成一个循环,可知A3n-2(n-3,n),据此即可求解.
9.【答案】2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点P的坐标为(-3,-2),
∴点P到x轴的距离为2,
故答案为:2.
【分析】利用点坐标的定义分析求解即可.
10.【答案】(0,1)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点在y轴上,
∴m+3=0,
解得:m=-3,
∴m+4=-3+4=1,
∴点P的坐标为(0,1),
故答案为:(0,1).
【分析】利用y轴上点坐标的特征可得m+3=0,求出m的值,再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
11.【答案】(1)点C,D;点A,D
(2)(3,0);(0,-3);(-3,4)
【知识点】点的坐标;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已知点中,在x轴上的点有点C,D;
在y轴上的点有点A,D.
故答案为:点C,D;点A,D.
(2)如果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3,0);
如果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0,-3).如果点 P在第二象限,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3,4).
故答案为: (3,0);(0,-3);(-3,4) .
【分析】(1)利用在y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为0,在x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为0,据此可得答案.
(2)根据利用在y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为0,在x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为0及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据即可分别求出点P的坐标.
12.【答案】(2015,2)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可得:
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 ,
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
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 ,
第4次接着运动到点(4,0),
第5次从原点运动到点(5,1) ,
第6次从原点运动到点(6,0) ,
·······,
发现每个点的横坐标与次数相同,纵坐标是1、0、2、0,四数字一循环,
∴2015÷4=503······3,
∴ 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纵坐标为2,
∴ 动点P的坐标 (2015,2) ;
故答案为: (2015,2) .
【分析】先分别求出前6次运动后的坐标,可发现每个点的横坐标与次数相同,纵坐标是1、0、2、0,四数字一循环,据此解答即可.
13.【答案】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如图,第1列,(1,0)共1个点,
第2列(2,0)(2,1)共2个点,方向向上,
第3列(3,2)(3,1)(30)共3个点,方向向下,
第4列(4,0)(4,1)(4,2)(4,3)共4个点,方向向上,
第5列(5,4)(5,3)(5,2)(5,1)(5,0)共5个点,方向向下,
······
∴第45列,共45个点,方向向下,
从第1列~45列共1+2+3+···+45==1035个点,
∴ 第1000个点的坐标(45,35);
故答案为:(45,35).
【分析】由已知图形中点的坐标排列,分别求出第1、2、3、4、5列点的个数及排列方向,从而得出第45列,共45个点且方向向下,易得从第1列~45列共1035个点,据此即得结论.
14.【答案】(1)解:点是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一点,,解得,
点的坐标为
(2)解:点在第一象限,,,
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9,,解得,
点的坐标为
【知识点】点的坐标;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第二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坐标的特征可得,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
(2)根据“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9”可得,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
15.【答案】(1);
(2)解:①当点在上时,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2,即,
当点在上时,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即;
②轴,
,
点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秒,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秒,
当点在上,即时,设,
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解得,符合题意;
当点在上,即时,设,即,
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当秒时,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知识点】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1)∵点A(1,0),
∴OA=1,
∵C(-3,2),将沿轴负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为,
∴CD=BO=2,OD=BC=AE=3,DE=AO=1,
∴点D(-3,0),OE=3-1=2,
∴点E(-2,0)
故答案为:D(-3,0),(-2,0)
【分析】(1)利用点A的坐标可求出OA的长,再利用点C的坐标和平移的性质可得到OD,DE的长,即可求出OE的长,可得到点D和点E的坐标.
(2)①分情况讨论:当点P在BC上时,利用点的运动方向,可得到点P的坐标为(-t,2);当点P在CD上时,可得到点P的横坐标,可得到点P的坐标;②利用已知可得到BC,CD的长,同时可表示出点P运动到点C所需要的时间及运动到点D所需的时间;当点P在BC上时,0≤t≤3,可表示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点P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当点P在CD上时,3<t≤5时,设点P(-3,5-t),同理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综上所述可得到符合题意的t的值.
16.【答案】(1)解:∵点在x轴上,
∴,
解得.
(2)解:∵点到x轴,y轴距离相等,
∴,
即或,
解得或.
(3)解:∵,且,
点,点
∴,
解得或
当时,,
当时,,
综上,n的值为4或2.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分析】(1)根据点M在x轴上,先求出 , 再计算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 , 再解方程求解即可;
(3)先求出, ,再求出或 ,最后分类讨论,计算求解即可。
17.【答案】(1)解:①A,C;
②或;
③∵点在第二象限,点在第四象限,
∴,,,,
∵A、M两点为“和合点”,D、N两点为“和合点”,
∴,即
解得;
(2)解:∵点是线段上的一动点,且满足,
∴
∴点R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R,S两点为“和合点”,
∴.
【知识点】解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1)①∵,,,∴点A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点B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点C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点D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在上面四点中,与点为“和合点”的是A,C.
故答案为:A,C;
(2)∵点,过点F作直线轴,点G直线l上,
∴设
∴点G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
∵A、G两点为“和合点”
∴,解得
∴点G的坐标为或;
【分析】(1)①利用点A、B、C、D的坐标,分别求出它们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再求出点E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然后根据“和合点”的定义可作出判断;②过点F作l⊥x轴,点G在直线l上,设点G(-3,a),可得到点G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再根据A、G两点为“和合点”,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可得到点G的坐标;③利用点M在第二象限,点N在第四象限,可得到a,b的取值范围,再根据A、M两点为“和合点”,D、N两点为“和合点”,可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的值.
(2)利用已知可得到y=x+5,再求出点R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5,根据R,S两点为“和合点”可得到m的取值范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