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 3 课时
旋 转、平 移 的 应 用
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你们还记得这些是生活中的什么运动现象吗?
平移
复习旧知
平移判断
向上平移5格
向右平移7格
向( )平移( )格
向(下)平移(5)格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数一数,填一填。
下 5
左 7
探究新知
例4 下面右边的图案是左边的4张卡片通过平移或旋转拼成的,
说一说每张卡片的运动过程。
探究新知
①
②
③
④
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问题:通过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把方格纸上标序号的图片经过平移或旋转到去。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①
②
③
④
1.把图①先向右平移11格,再向下平移4格,然后向右旋转90°。
先标上序号
探究新知
①
②
③
④
2.把图②先向右平移11格,再向下平移4格。
探究新知
①
②
③
④
3.把图③先向右平移11格,再向上平移4格。
探究新知
①
②
③
④
4.把图④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4格,然后向右旋转90°。
探究新知
交流:你是怎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找到图形的各个顶点。
确定图形的平移方向。
确定平移后的关键点。
依次连接平移后的各个顶点。
问题:1.知道七巧板吗?
2.你对七巧板有什么了解?
巩固练习
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玩具,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而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母。七巧板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
下图是被打乱的4张图片,怎样才能还原成右图?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把 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 涂上颜色。
③
④
①
②
课堂练习
1.B是A向上平移( ) 格得到的;
2.C是A向( )平移( )格得到的;
3.D是A向( )平移( )格得到的;
4.E是A向( )平移( )格得到的;
A
B
C
D
E
5
右
6
下
3
左
8
1. 观察下面三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1)怎样通过平移或旋转使每组图形变成一个正方形?
(2)通过平移或旋转,你还能把每组图形分别变成什么图形?
三组图形中都是有相似的两部分图形组成,图①和图③是中心对称图形,图②是通过向右平移一格向下平移3个格而得到的图形。
2. 利用图中的七巧板或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摆出一个图案。
3. 请你用右图在方格纸中拼出 ,并说一说你的操作过程。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平移、对称或旋转,利用它们可以设计简单而美丽的图案。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平移两要素:方向和距离。
平移后的图形:大小和形状不变,
位置发生变化。
你今天又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