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9-21 14:5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同步训练
1.某双链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已知腺嘌呤(A)的数目是300个,则胞嘧啶(C)的数目是( )
A.400 B.500 C.600 D.700
答案:D
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解答:根据双链DNA分子中A=T,G=C有A+T+G+C=2000个,A=300个所以C=(2000-2×300)÷2=700个。
分析:本题考查DNA的结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简单的理解能力。
2.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a,其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互补链中鸟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为( )
A.— B.a—b C. D.b-
答案:A
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解答:依题意,某双链DNA分子中,G+C=a,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有G=C=,即两条链中所含有的鸟嘌呤之和为;一条链上鸟嘌呤(G)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互补链中鸟嘌呤(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序列
B.碱基数目
C. 的比值
D.碱基种类
答案:D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非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同,其上的DNA分子间的碱基序列会不同,的比值也存在差异,A、C项错误;由于突变的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的碱基数目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DNA分子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所以碱基种类相同,D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非同源染色体的概念、DNA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 )
A.5% B.7% C.24% D.38%
答案:B
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T占单链的比值是10%,由于配对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一条链、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均相等,所以在双链DNA中G=C,A=T,所以A+T=50%-38%=24%,则另一条链中的T占14%,占整个DNA的比例是7%,所以选B。
分析:本题考查DNA结构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计算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5.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单链结构
B.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
C.DNA分子两条链之间中总是嘌呤与嘧啶形成碱基对
D.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
答案:C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双链结构,故A错误。DNA分子中中间的磷酸连接着2个脱氧核糖,故B错误。DNA分子两条链之间是嘌呤和嘧啶配对的,故C正确。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的,故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6.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40%和17%,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8%和17% B.31%和18%
C.22%和21% D.57%和32%
答案:C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在DNA分子中,G和C在整个DNA分子中的比例和在一条链中的比值是相同的,在已知的这条链中T占40%,C占17%,说明G占21%,A占2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互补链中的T占22%,C占21%,故C正确,A、B、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计算能力。
7.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个DNA分子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
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
答案:C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DNA基本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 A正确。一个脱氧核苷酸含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碱基,B正确。DNA单链末端的脱氧核糖才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中间的都与两个磷酸连接,C错。双链DNA分子碱基互补配对,碱基数目:A=T,C=G,D正确。
分析:本题基础DNA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8. 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的描述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用于⑨的形成
C.DNA片段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着2个磷酸,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2个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答案:D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①磷酸和②脱氧核糖的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错误;图中④不能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②、③和下一个磷酸才能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错误;DNA分子两条链中最下端的脱氧核糖连接1个磷酸,每个链状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DNA分子的两端,C错误;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D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右图DNA分子平面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7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B.5和6交替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C.8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D.4可以是胸腺嘧啶或尿嘧啶
答案:D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故A正确。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故B正确。8是碱基对,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故C正确。因为是DNA分子,只有胸腺嘧啶,尿嘧啶是RNA中的碱基,故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识别能力。
10.DNA分子的一条链中=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A. 0.4和0.6 B. 2.5和1
C. 0.6和1 D. 0.6和0.4
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
解答: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根据题意已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0.4,则其互补链中的比值为=2.5;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所以整个DNA分子中A+C/G+T的比值为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能力。
11.生物体内的核酸有两种:DNA和RNA,对于不同的生物,体内的两种核酸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在组成乳酸菌的细胞中含碱基A、U、C、G的核苷酸种类有( )
A.8种 B.7种 C.4种 D.5种
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解析:解答:乳酸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所以含有碱基A的核苷酸有2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U的核苷酸有1种(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C的核苷酸有2种(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2种(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所以乳酸菌细胞中含有碱基A、C、G、U的核苷酸共有7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核苷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能力。
12.如图是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的工作照片。1953年,他们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了( )
A.自然选择学说
B.膜流动镶嵌模型
C.杂交育种理论
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D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正确,ABC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遗传学发展史研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
13.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的稳定性与⑤有关
B.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DNA连接酶可催化⑦键形成
D.加热可以断开⑤键
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
解答:DNA的稳定性和⑤氢键有关,A正确。①是上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B错误。DNA连接酶作用于⑦磷酸二酯键,C正确。加热能使氢键断裂,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DNA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4.下列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的是( )
A.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
B.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D.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利用类比推理法,A错误;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时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其各自的效应,C错误;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运用了模型法,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科学研究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5.DNA双螺旋结构是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现已知基因M含有碱基共N个,腺嘌呤n个,具有类似下图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氢键1.5N+n个
B.如图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a链含有A的比例最多为2n/N
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
答案:D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基因M的每一条链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故有2个,故A错误。基因是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图中a和b共同组成基因M,故B错误。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故C错误。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的碱基数或排列顺序可以不同,故D正确。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DNA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16.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
①染色体 ②中心体 ③纺锤体 ④核糖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解答: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复制时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①正确;中心体的组成成分中没有核酸,不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②错误;纺锤体是由纤维蛋白组成的,也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③错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阶段,与核糖体结合的mRNA上的密码子可与tRNA上的相应的反密码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④正确。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20世纪50年代初,查哥夫对多种生物DNA做了碱基定量分析,发现的比值如下表。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能得出的结论是( )
DNA来源 大肠杆菌 小麦 鼠 猪肝 猪胸腺 猪脾
1.01 1.21 1.21 1.43 1.43 1.43
A.猪的DNA结构比大肠杆菌DNA结构更稳定一些
B.小麦和鼠的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C.小麦DNA中(A+T)的数量是鼠DNA中(C+G)数量的1.21倍
D.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相同
答案:D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解答:由于碱基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而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 DNA分子中氢键的数量越多,即比值越小,DNA分子的结构越稳定,因此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最稳定,A项错误;小麦和鼠的DNA分子中的比值相同,但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B项错误;小麦中的比值为1.21,说明小麦中A+T的数量是小麦中G+C数量的1.21倍,但不一定是鼠中G+C数量的1.21倍,C项错误;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DNA相同,故碱基组成相同,D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8.某生物体中的核酸分子,经分析得出如下结果:A=30%,T=25%,C=25%,G=10%,可推测该生物不可能是(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2噬菌体 D、蓝藻
答案:C
知识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A+T+C+G=90%,所以U=10%,可知该生物中同时存在DNA和RNA,而噬菌体只有DNA,所以不可能是C,大肠杆菌、酵母菌、蓝藻都有细胞结构,同时存在DNA和RNA。
19.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答案:C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组成的,A项正确;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双螺旋的内侧,D项正确;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项正确,C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经过对某生物体内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体内的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判断( )
A.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DNA
B.该生物一定不含DNA而只含RNA
C.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
D.若此生物含DNA,则一定是双链的
答案:C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因此,嘌呤碱基总数(A+G)等于嘧啶碱基总数(C+T)。若为单链,无论是DNA分子,还是RNA分子,嘌呤碱基总数一般不等于嘧啶碱基总数。本题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不相等,说明该生物体内含有的核酸一定是单链的(RNA或DNA)。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核酸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的模式图,据图作答:
(1)依次写出1-4的碱基____ 。(用字母表示)
(2)图中5表示一个____ 分子。6表示一个____ 。
(3)碱基通过___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
(4)若该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A+G/T+C为0.4,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A+G/T+C应为_________。
答案:(1)C、A、G、T
(2)脱氧核苷酸 碱基对
(3)氢键
(4)2.5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
解答:(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A-T,C-G;所以图中1-4的碱基分别是C、A、G、T。
(2)图中5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N碱基组成,表示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6表示一个碱基对。
(3)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A-T,C-G;若该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为0.4,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应为=2.5。
分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2.下图是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的名称是 。
(2)表示DNA基本组成单位的唯一标号是 。
(3)构成DNA分子基本骨架的组成成分在图中的标号是 。
(4)图中的碱基对一共有 对;在图示的这些碱基对中,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有 种。
答案:(1)脱氧核糖
(2)④
(3)②③
(4)4 1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1)②是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2)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
(3)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4)图中有2对A和T,2对C和G,一种DNA分子只代表一种遗传信息。
分析:本题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3.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DNA片段示意图,请结合DNA分子结构特点,据图回答:
(1)请指出该图中一处明显的错误: 。
(2)DNA是由许多[ ] 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3)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15N的同位素培养液中,此图中所示的 处可以测到15N。(填标号)
(4)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32P的同位素培养液中,此图中所示的 处可以测到32P。(填标号)
答案:(1) 脱氧核苷酸链应反向平行排列(或脱氧核糖方向应相反)
(2)4脱氧核苷酸
(3)3
(4)1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1)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特点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而图中是同向的。(2)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3)在DNA分子中,N元素位于碱基中。(4)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1)、一分子脱氧核糖(2)和一分子含氮碱基(3)组成,因此15N标记含氮碱基,32P标记磷酸。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4.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______、[3]__________、[5]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交替连接构成的。
(3)连接碱基对的[7]是__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
即_________与_________配对;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配对。
(4)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的,
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______________结构。
答案:(1)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 脱氧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脱氧核糖 磷酸
(3)氢键 A(腺嘌呤) T(胸腺嘧啶) G(鸟嘌呤) C(胞嘧啶)
(4)反向平行 规则的双螺旋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2是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3是五碳糖脱氧核糖,5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链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组成的。
(3)连接碱基对的7是氢键,碱基互补配对是指A腺嘌呤和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和C胞嘧啶配对。
(4)图甲可以看出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因为左边的是上边有游离的磷酸,右边的是下边有游离的磷酸。从图乙看出DNA分子缠绕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分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5.下图为DNA分子结构图,据图回答:
(1)指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②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2)图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_________个,碱基对有_________对。
(3)从图中可知,每个脱氧核糖连接着___________个磷酸。
(4)DNA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结构。
(5)DNA中的遗传信息是指 。
(6)已知G和C之间有3个氢键,A和T之间有2个氢键。若某DNA片段中,碱基对为n,A有m个,则氢键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脱氧核糖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8 4
(3)2
(4)双螺旋
(5)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6)3n-m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1)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胞嘧啶含氮碱基,④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图中8个脱氧核苷酸,4个碱基对(3)每个脱氧核糖连接着两个磷酸(4)DNA是右旋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5)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6)某DNA片段中,碱基对为n,A有m个,AT碱基对m对,氢键2m,GC碱基对(n-m)对,氢键3×(n-m),则氢键数为2m+3×(n-m)=3n-m.
分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