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专题4 人体的新陈代谢(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专题4 人体的新陈代谢(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0 20:54: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4 人体的新陈代谢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人体的营养 ☆ ①描述消化吸收过程,列举酶的作用②描述呼吸时气体交换过程③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ABO血型系统与输血④描述尿的生成和排出⑤概述生命活动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考点2 人体的呼吸 ☆☆
考点3 血液循环 ☆☆☆
考点4 代谢废物的形成和排出 ☆☆☆
■考点一 人体的营养
七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消化
■考点二 人体的呼吸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厢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考点三 血液循环
血管种类 功能 分布 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送往身体各处 多分布在较深的部位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血液流动由总到分支。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 位置有深有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液流速慢。血液流动由分支汇合。
毛细血管 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 分布很广 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很慢。血液流动时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部分,当然,这两个部分实际上是相互连通,且同时进行的。
体循环:从左心室射出的鲜红色的动脉血,经过体循环,就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流回到右心房。
肺循环:从右心室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从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考点四 代谢废物的形成和排出
1.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有:水、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这些废物是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体外,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和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等。
(3)尿液排出:肾盂内的终尿,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内蓄积到一定的量以后,通过神经系统给大脑发出指令产生“尿意”。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小便。
【知识拓展】
1.原尿和尿液的主要区别是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无机盐的含量减少。
2.肾功能衰竭需要移植肾时,移植的肾脏相当于抗原,人体易发生排异反应(属于细胞免疫)。
■考点一 人体的营养
◇典例1:(2023九上·南浔期末)小敏同学早餐吃肉馒头和牛奶,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是麦芽糖
B.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在小肠内吸收
C.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答案】A
【解析】糖类如淀粉,初步消化的场所是口腔,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是胃,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肠中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A.吃肉馒头和牛奶,馒头是淀粉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牛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小肠中被消化成氨基酸被吸收进入小肠,所以a是葡萄糖和氨基酸;A错误;
B.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在小肠内吸收,B正确;
C.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C正确;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所以D正确;
◆变式训练1:(2023·金华)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某校丰富了劳动实践课程,开设的面点原制作实践课深受学生喜欢,每次面点制作课,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都会马上排队去食堂学做包子、玉米馒头等。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馒头中所含的营养素除了水分外主要是   ;
(2)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去排队,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中的   反射。
【答案】(1)糖类(2)条件
【解析】人类所需要的七大类营养素: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是一种动物行为中的两种学习方式。条件反射是指动物根据外界刺激和后果来建立起的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而非条件反射则是一种与外界刺激无关的自发性行为。
【解答】(1) 玉米馒头中所含的营养素除了水分外主要是糖类;
(2) 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去排队,这一反射经过了后天的学习,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典例2:(2023九上·丽水期末)如图所示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大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横坐标表示人体消化道的某些器官,纵坐标表示各营养物质中未消化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区域代表的消化器官是   ;
(2)图中甲物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3)吃饭时细嚼慢咽可减轻肠、胃的消化负担。食物在口腔中被牙切割、研磨成小碎块,肠胃的蠕动等过程属于   (填“物理消化”或“化学消化”)。
【答案】(1)小肠(2)葡萄糖(3)物理消化
【解析】甲是糖类物质,在A口腔中初步消化,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是C胃,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D是小肠;
【解答】(1)区域D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被消化了,所以D所代表的消化器官是小肠;
(2)图中甲物质是糖类,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3)吃饭时细嚼慢咽可减轻肠、胃的消化负担。食物在口腔中被牙切割、研磨成小碎块,肠胃的蠕动等过程属于物理消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
◆变式训练2:(2022九下·杭州模拟)小科学习了有关“酶活性影响因素”的知识后,利用唾液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了溶液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A B C
试管中依次加入物质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1mL稀HCl溶液 1mL蒸馏水 1mLNaOH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水浴10min ____
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1)请补充表格中的内容   ;B组为对照实验,其不变蓝的原因是   。小科结合三组实验得出结论:酸性溶液会使酶失去活性而碱性溶液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但科学老师却告诉小科:氢氧化钠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实验不变蓝呢?于是,小科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3:……
【查阅资料】
①NaOH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②NaOH溶液放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③氢氧化钠能与碘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3I2+6NaOH=5NaI+NaIO3+3H2O。
(2)【活动与探究】
实验一: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往里面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看到溶液变红,小科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但科学老师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
(3)实验二: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往里面滴加BaCl2溶液,没有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证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实验三:取原来的C组混合液,继续往里滴加过量的某种物质,若出现变蓝的现象,则证明猜想2正确。小红继续滴加的物质是   。
【结论】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都能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答案】(1)37℃;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
(2)变质产生的Na2CO3也能使酚酞变红
(3)碘液
【解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的催化效果受温度、pH值得影响;酶的催化效果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解答】(1)唾液淀粉酶在37℃时的催化效果最好,本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所以表格中的内容是37℃;碘液遇淀粉变蓝色,其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
(2) 变质产生的Na2CO3也是碱性的,也能使酚酞变红;
(3)猜想二认为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所有没有碘液了,所以淀粉不会变蓝,淀粉仍然存在,所以在C溶液中继续滴加碘液,如果变蓝就说明猜想二正确;
故答案为:(1)37℃、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2) 变质产生Na2CO3也能使酚酞变红 (3)碘液
■考点二 人体的呼吸
◇典例1:(2022·椒江模拟)如图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d代表的气体是不相同的
B.气体c代表氧,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D.肺泡与血管乙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答案】B
【解析】 气体交换指肺泡和血液之间,以及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是物理性的扩散过程,气体从分压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散。吸入的空气中氧分压比血液中氧分压高,所以氧从肺泡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血液的二氧化碳分压,故二氧化碳由组织排入血液,再排入肺泡。 肺泡与肺泡处的毛细血管交换时,肺泡给毛细血管氧气,毛细血管给肺泡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A.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会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a、c代表二氧化碳,b、d代表氧气,A正确、
B.,a、c代表二氧化碳,b、d代表氧气,所以B错误。
C.经过肺泡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C正确。
D.血管乙是毛细血管,肺泡与血管乙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D正确。
◆变式训练1:(2023·绍兴)奔跑时,会感到心脏跳得特别激烈,呼吸也会加深加快。下图是肺泡和心脏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结构①是   (填血管名称)。
(2)吸气时,外界空气进人肺泡,与①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与吸入气体比较,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
(3)经过肺泡气体交换后,血液经肺静脉首先流人到心脏的腔室为    (填字母)。
【答案】(1)毛细血管 (2)增加 (3)B
【解析】血管的类型有三种:动脉(血液呈分支状态),静脉(血液呈汇总状态)和毛细血管(只允许单个红细胞通过)三种;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肺循环途径:分别是由上、下腔静脉注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到左心房,肺循环之所以是小循环,它主要集中在右心肺血管和左心;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再进入右心房,体循环是经由主动脉进入各个脏器器官的动脉,再由各个脏器的毛细血管,回收到各个脏器组织的静脉,分别由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解答】(1)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结构①是毛细血管,只允许单个红细胞通过;
(2)吸气时,外界空气进人肺泡,与①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与吸入气体比较,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为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
(3)经过肺泡气体交换后,血液经肺静脉首先流人到心脏的腔室为B左心房;
◇典例2:(2022八下·滨江期末)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与呼吸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请回答:
(1)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   模拟人体的肺, 此时模拟的肺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2)图乙模拟的是人体在    (填“吸气”或“呼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答案】(1)③;大于(2)吸气;收缩
【解析】此装置模拟的是膈肌的运动情况,图中①是气管,③代表肺,②代表胸廓,④代表膈肌。
【解答】(1)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③模拟人体的肺。
用手向上推④,表示膈肌舒张,装置内气压升高,气球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此时模拟的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2)用手下拉④,表示膈肌收缩,装置内气压下降,小气球随之扩张,气球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气球,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表示吸气过程。
◆变式训练2:(2023·常山模拟)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有人说“人吸入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小科对这个观点表示质疑,于是他进行如下探究:
(1)小科发现:燃着的木条在装满空气的集气瓶(图甲)中比在装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图乙)中燃烧的时间更长,请解释原因    。
(2)小科想利用图丙装置验证呼出的气体中 CO2 含量高于空气中 CO2 含量,图丙中锥形瓶内的试剂均为溶液,他应如何操作?   。
(3)为了进一步测定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科进行如下实验(装置如图丁):

步骤 I:用注射器收集V1毫升的呼出气体,打开止水夹A、B,缓慢推动活塞将气体全部推入集气瓶中。
步骤Ⅱ:待集气瓶内液面稳定后,记录量筒内液体体积为V2毫升,且此时集气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如图戊)。
步骤Ⅲ:关闭止水夹A、B,向集气瓶外的烧杯中倒入沸水,使白磷燃烧。
步骤Ⅳ:待燃烧结束且冷却后,打开止水夹B,使瓶内外气压相等,记录量筒内液体体积为毫升。
步骤Ⅴ:重复实验,测得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测得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用V1V2V3表示)
【答案】(1)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
(2)打开止水夹K1,关闭K2,向锥形瓶中Ⅱ中缓缓吸气;打开止水夹K2,关闭K1,向锥形瓶Ⅰ中缓缓吹气
(3)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1)根据题文信息进行分析;
(2)根据图示实验装置,锥形瓶Ⅰ为验证吹气装置,锥形瓶Ⅱ为验证吸气装置,据此分析;
(3)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1)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人体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时间较长,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
(2)利用图丙装置验证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高于空气中CO2含量,具体操作为:打开止水夹K1,关闭K2,向锥形瓶中Ⅱ中缓缓吸气;打开止水夹K2,关闭K1,向锥形瓶Ⅰ中缓缓吹气;
(3)用注射器收集V1mL的呼出气体,气体总体积是V1mL,记录量筒内液体体积为V2mL,说明除去二氧化碳外气体总体积是V2mL,记录量筒内液体体积为V3mL,说明氧气体积是V2mL-V3mL,实验测得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故答案为:(1)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2)打开止水夹K1,关闭K2,向锥形瓶中Ⅱ中缓缓吸气;打开止水夹K2,关闭K1,向锥形瓶Ⅰ中缓缓吹气;(3) 。
■考点三 血液循环
◇典例1:(2022·三门模拟)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肾脏,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尿素含量增加
B.若A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
C.器官B是肺,血管③中流静脉血,血管④中流动脉血
D.器官B是肺,血管③连接右心房,血管④连接左心室
【答案】B
【解析】图示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是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①、②、表示体循环中的血管,分别是主动脉、上下腔静脉;③是肺静脉,④是肺动脉
【解答】A、若A是肾脏,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经过肾脏的滤过作用,尿素和无机盐量会减少,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不是尿素含量增加,A不符合题意。
B、若A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B符合题意。
C、器官B是肺,在肺循环中血液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静脉血会变成动脉血,故③中流动脉血,血管④中流静脉血,C不符合题意。
D、肺循环的路线是:血管③将动脉血送回左心房,血管④将静脉血从右心室送往肺,D不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1:(2022·椒江模拟)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壁最厚的腔是[D]   ,它是   循环的起点。
(2)医生为新冠肺炎患者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A]   。
(3)②代表的血管是   ,该血管中流的是   血。
【答案】(1)左心室;体
(2)右心房
(3)主动脉;动脉
【解析】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①是上下腔静脉;②主动脉,③是肺动脉,④是肺静脉;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解答】(1)图中壁最厚的腔是D左心室,这是与其输送血液距离长的功能相适应的,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2)医生为新冠肺炎患者静脉注射药物,药物由四肢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
(3)②代表的血管是主动脉,此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全身,为全身的组织细胞送去氧气和养料,因此该血管中流的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典例2:(2023·江山模拟)2022年2月15日,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决赛中,17岁的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金牌,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如图为苏翊鸣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丰盛的午餐为苏翊鸣提供了各种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其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部位及终产物分别是   。
(2)营养物质被吸收后,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小肠绒毛壁、肺泡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   的生物学观点。
【答案】(1)小肠、氨基酸 (2)①→②→③→④ (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解析】图中,a吸气、呼气、c肺动脉、d肺静脉、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入球小动脉、⑥出球小动脉、⑦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⑧肾小囊、⑨肾小球、⑩肾小管。
【解答】(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其消化道内初步在胃内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成多肽,再到小肠内被肠液、胰液最终消化成氨基酸;
(2)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大脑的组织细胞,其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图中用序号写为①→②→③→④;
(3)小肠绒毛壁、肺泡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故答案为:(1)小肠、氨基酸;(2)①→②→③→④;(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变式训练2:(2023·温州模拟)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人体血液循环模型”,以模拟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结构完整,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路径,材料能体现血液循环功能。 结构完整,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路径,材料不能体现血液循环功能。 结构不完整,不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路径。
某同学利用塑料管、水、单向阀、塑料瓶(2大2小,上下连通)、肺泡模型、组织细胞模型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下图曲线为某物质流经肺部时的含量变化,该物质可能是   。
(2)静脉注射时,医生需要将药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静脉中,项目组通过本模型模拟该过程,药液首先进入心脏模型中的 。
A.瓶① B.瓶② C.瓶③ D.瓶④
(3)根据评价量表,该模型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模型更好的体现指标一,请结合图选择合适的材料对该模型进行改进    (写一点)
【答案】(1)二氧化碳 (2)B
(3)提供水泵让血液循环流动(或在肺泡模型处增加CO2析出和O2进入装置)
【解析】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在体循环过程中,经过身体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在肺循环过程中,经肺泡与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解答】(1)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血液流经肺部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图中物质含量减少,故为二氧化碳。
(2)瓶①②③④分别模拟心脏的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后,该药物经过的途径为:药物→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故药液首先进入瓶②模拟的右心房,答案选择B。
(3)瓶①②③④分别模拟心脏的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塑料管模拟血管,水模拟血液,单向阀模拟房室瓣、动脉瓣,肺泡模型模拟肺泡,组织细胞模型模拟体循环过程,结构完整,能完整模拟人体血液循环路径。但该模型中“血液”无法流动,故应该提供水泵让血液循环流动。且改模型不能体现血液循环过程中气体交换的功能,故应该在肺泡模型处增加CO2析出和O2进入装置。
■考点四 代谢废物的形成和排出
◇典例1:(2023·鄞州模拟)肾脏是人体精密的过滤器,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4和5构成肾单位
B.2是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
C.3与1相比,3中液体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
D.6与5中的液体成分相比,含有少量葡萄糖
【答案】C
【解析】肾小球内只进行了滤过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肾小球及其两端相连的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尿液的形成最关键的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经滤过作用,在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原尿中无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经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尿液中无葡萄糖。
【解答】A、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4和5分别是肾小球和肾小囊,所以A错误;
B、2是出球小动脉,流的是动脉血,B错误;
C、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生命活动需要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3肾静脉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C正确;
D、当原尿经过肾小球时,大部分的水、一部分的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会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而后形成尿液,故6中尿液不含葡萄糖,D错误。故答案为:C。
◆变式训练1:(2023·衢州)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给病人带来了福音。
(1)ECMO(体外肺膜氧合)技术应用于呼吸困难重症患者的抢救。该技术是在体外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实现人体与外界的   交换。
(2)试管婴儿技术满足了不能自然生育夫妇的愿望。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发育成早期胚胎,再移植到母体   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3)人工肾应用于慢性肾炎和晚期尿毒症的治疗。人工肾的透析膜相当于肾脏中的   ,起滤过作用。
【答案】(1)气体(2)子宫(3)肾小球
【解析】肾小球,起滤过作用,能够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能够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进入血液;体循环: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脏);
【解答】(1) ECMO(体外肺膜氧合)技术应用于呼吸困难重症患者的抢救。该技术是在体外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实现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试管婴儿技术满足了不能自然生育夫妇的愿望。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发育成早期胚胎,再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3)人工肾的透析膜相当于肾脏中的肾小球,起滤过作用,能够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能够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进入血液;
◇典例2:(2023·鹿城模拟)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心脏瓣膜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液反流、维持血液正常流向。当心脏瓣膜严重病变时可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术。
(1)在手术前,需要检验血液有凝血作用的   的含量。(填血细胞名称)
(2)人工瓣膜置换手术时需要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是指将静脉血引至体外,用人工肺进行氧合,然后用血泵把血液压入动脉。如图所示,A处管子相当于人体血液循环中的   。
(3)手术后,患者常需要使用利尿剂类药物进行治疗。利尿剂可促进钠、氯离子以及水的排出,从而增加尿量和消除机体水肿。常用的利尿剂提高肾小球滤过作用不明显,结合图乙,推测常用利尿剂“增加尿量”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答案】(1)血小板 (2)肺静脉 (3)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
【解析】(1)血细胞由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组成;
(2)肺动脉中的静脉血经过氧合后变成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通过肺动脉运输回心脏左心房;
(3)泌尿系统中主要生理功能为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解答】(1)血小板具有凝血作用;
(2)A处管子将血液引回心脏,故其为肺静脉;
(3)肾小管可将大部分的水吸收回血液,故增加尿量的办法为: 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 。
◆变式训练2:(2023·丽水)科学家探究尿液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
资料一:古希腊时期科学家认为,水汽在膀胱形成尿液。
资料二:古罗马解剖学家盖伦曾在小狗上实验,将肾脏下行的管道结扎;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膀胱中没有尿液,管道变得膨大;解开结扎绳,尿液顺着管道流入膀胱。
资料三:盖伦在《论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一些中提到,血液在肾脏上腔被一层坚硬的膜所阻挡,有害物质能过滤除去。其追随者根据这一描述,建立了如图所示的肾脏模型。
(1)盖伦的实验结果    资料一的观点(填”支持”或“不支持”);
(2)模型中膜的功能与肾小球的    作用类似,但该模型还存在不足,未能科学解释尿液的形成过程。
【答案】(1)不支持(2)滤过
【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尿道和膀胱组成的;其中肾脏中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形成尿液的主要生理作用;
【解答】(1)盖伦认为尿液在肾脏中形成的,故不支持观点一;
(2)血液在肾脏上腔被一层坚硬的膜所阻挡,有害物质能过滤除去 ,故其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相似;
1.(2023·衢州)人体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下列说法属于描述毛细血管的是(  )
A.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
B.手背上一条条的“青筋”
C.中医“切脉”时触摸的血管
D.擦破皮肤表层时渗出少量血液的血管
【答案】D
【解析】体内有三种血管,分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些血管对我们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关键便是用于协助我们进行血液循环系统的,假如我们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不能够一切正常的开展,我们人体的生命活动便会遭受一定的影响;主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运送到颈静脉人体器官的管路。 形状特性: 其规格慢慢变窄,分多、中、小3种主动脉。 壁厚内有丰富多彩的弹性化学纤维和平滑肌。 其构造两者之间作用息息相关(血液的持续流动性、血压的产生)。静脉: 正确引导血液从颈静脉流入心脏的管路。 逐步连击,规格慢慢变宽,引入心室。 形状特性: 壁厚较薄,弹性化学纤维和平滑肌不比较发达。 但规格较粗,是血液的存储库。毛细血管: 接近主动脉和静脉末梢神经中间的管路,基本上遍布于全身的每个人体器官。 形状特性: 管经细微、壁厚薄,仅有一层内皮细胞。 血液在这其中的流动性迟缓,有益于物质的互换。
【解答】A. 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
B.背上一条条的“青筋”是静脉血管;
C.中医“切脉”时触摸的血管是动脉血管;
D. 擦破皮肤表层时渗出少量血液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2.(2023·金华)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物质循环的开放系统,其体内物质在不断地进行交换与转化。下列选项中物质甲经过某项生理活动产生物质乙的对应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生理活动 物质乙
A 蛋白质 小肠的彻底消化 氨基酸
B 葡萄糖 细胞的呼吸作用 氧气
C 氧气 叶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D 原尿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尿液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变成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变成尿液;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下由叶绿体参与生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葡萄糖在细胞的呼吸作用下消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叫做生物的呼吸作用;
【解答】A.蛋白质在小肠中彻底消化变成氨基酸,A正确;
B.葡萄糖在细胞的呼吸作用下消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下由叶绿体参与生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C错误;
D.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变成尿液,D错误;
故答案为:A.
3.(2023·宁波)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人体内各系统分工协作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只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
B.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C.机体产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统排出
D.比赛途中喝的水,能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
【答案】D
【解析】人体排泄的方式有三种:排汗,排尿和呼吸三种方式;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解答】A. 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通过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共同调节达成的,A错误;
B. 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B错误;
C. 机体产生的汗液,由皮肤直接排出,(有血液循环系统流经皮肤处直接散发),C错误;
D. 比赛途中喝的水,能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 ,D正确;
故答案为:D.
4.(2023·舟山)人体各系统都是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B.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C.循环系统中提供动力的器官是血管
D.生殖系统中完成受精的器官是子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人体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各部分器官承担着不同的作用。
【解答】A.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器官为肺;
B. 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C. 循环系统中提供动力的器官是心脏;
D. 生殖系统中完成受精的器官是输卵管;
5.(2023·舟山)模型可揭示现象和解释本质,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一些复杂的事物。在人体消化系统中,酶催化脂肪分解的过程模型如图,A代表   ,它在反应前后,具有化学性质不变的特性。该过程发生在   ,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案】酶;小肠
【解析】 酶指的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容易受温度、pH值等的影响;
【解答】 在人体消化系统中,酶催化脂肪分解的过程模型如图,A代表酶,因为酶只是起催化效果,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对脂肪的催化分解在小肠中,被完全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6.(2023·杭州)鱼、蛋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1)进食鱼、蛋等食物后,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在   (填写器官名称)被吸收到血液中,通过体循环和   等过程,进入组织细胞中合成人体自身的蛋白质。
(2)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它随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   作用进入原尿。原尿中的尿素流经肾小管时不能被   ,从而随尿液排出体外。
【答案】(1)小肠;肺循环(2)滤过;重吸收
【解析】(1)人体消化道中的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吸收后的物质通过血液循环流经全身各处;
(2)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两项生理功能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1)蛋白质主要在小肠处消化成氨基酸,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进入组织细胞中合成人体自身的蛋白质;
(2)血液流经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葡萄糖等物质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其余排出体外。
7.(2023·温州)钠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摄入过多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人体钠元素的获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盐。因此,健康用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钠元素。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
(2)人体中的部分钠元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3)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人体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血液中   含量过高,易引发糖尿病。
【答案】(1)细胞膜(2)肾脏(3)葡萄糖
【解析】根据细胞的生命活动、肾脏的功能、糖尿病的原因分析。
【解答】(1)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钠元素。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 ;
(2)人体中的部分钠元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3)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人体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易引发糖病。
8.(2023·台州)某同学进行“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
(1)如图甲,装有金鱼和水的塑料袋受到的总重力为20牛。该同学将扎紧袋口的塑料袋放入水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米3。
(2)用显微镜观察图乙中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结果如图丙所示,
①判断图丙中血管2是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
②要将图丙中右下角的血管3移到视野中央,应将培养皿往   移动。
【答案】(1)2× 10-3 (2)红细胞单行通过;右下方
【解析】(1)阿基米德原理指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2)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解答】(1);
(2)血管2是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故往右下方移动。
9.(2023·台州)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常用吞服尿素[CO(NH2)2]胶囊进行诊断。其中的表示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而自然界中的碳原子绝大多数是以形式存在。
(1)幽门螺杆菌会产生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健康人体内有多种酶,但不能分解所服用的尿素,这是因为酶具有   性。若受检者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则在服用尿素[O(NH2)2]胶囊后,与健康人相比,其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2)未分解的尿素进入血液后,主要通过人体的   系统排出体外。
【答案】(1)专一; 或 (2)泌尿
【解析】(1)特定的酶只能催化分解特定的物质,不能分解其余的物质。
(2)人体的泌尿系统可以将产生的尿酸,尿素排出体外。
【解答】(1)酶只能催化分解特定的物质,属于专一性;有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故 则在服用尿素[O(NH2)2]胶囊后,其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或 ;
(2)人体的泌尿系统可将产生的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10.(2023·金华)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是常见加入洗衣粉的四种酶,这些酶的本质与生物体内的酶无明显差异。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洗衣粉的去渍效果(“+”越多表示去渍效果越好) ,实验结果见下表。
  加酶洗衣粉A 加酶洗衣粉B 加酶洗衣粉C 无酶洗衣粉
血渍 +++ + +++ +
油渍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设置无酶洗衣粉组的作用是   ;
(2)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至少有   种;
(3)该实验中影响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的因素还有    (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对照 (2)2 (3)水的pH、水的温度、水量、加入洗衣粉的量等(要求写出两点,合理即可)
【解析】 酶(enzym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活力可受多种因素的调节控制,从而使生物体能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维持生命活动。没有酶的参与,新陈代谢几乎不可能维持。酶的活性指标采用酶活力单位由米式方程可知:酶促反应速度受酶浓度和底物浓度的影响,也受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
【解答】 (1)本实验中设置无酶洗衣粉组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2)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至少有去血渍和去油渍两种酶;
(3)该实验中影响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的因素还有水的pH、水的温度、水量、加入洗衣粉的量等
故答案为:(1)对照(2)2(3)水的pH、水的温度、水量、加入洗衣粉的量等(要求写出两点,合理即可)
11.(2023·杭州)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操作如下:
①将装置A置于35℃恒温水浴锅中。
②打开止水夹 均匀地通入氮气,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后,关闭止水夹 ,再将带有1g 酵母菌颗粒的铂丝伸入装置A的10%葡萄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1)装置C的作用是   。
(2)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出现浑浊,则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后,经多次蒸馏,能初步分离装置A中的水与酒精,其原理是利用了这两种成分的   不同(选填“熔点”或“沸点”)。
(4)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   (写出一例)。
【答案】(1)吸收剩余的 、防止空气中 干扰装置B中检测
(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3)沸点
(4)酿酒、做面包、馒头等
【解析】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实验中可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判断酒精的存在。
【解答】(1)装置C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为 吸收剩余的 、防止空气中 干扰装置B中检测 ;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
(3)蒸馏分离的原理为利用水和酒精的沸点不同;
(4)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 : 酿酒、做面包、馒头等
12.(2023·舟山)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与二氧化碳。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对其造成伤害,从而抑制其呼吸作用强度吗?为此,科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假设]酒精对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
[实验器材]烧杯6个,气球6个,酵母菌培养液,体积分数为20%、40%、60%、80%的酒精,蒸馏水,量筒,刻度尺等。
[实验原理]装置如图所示,气球的体积会因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而变大,从而导致烧杯中的液面上升,根据单位时间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反映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强度。
(1)[实验过程]①将6个气球分别编号,向1号气球中加10mL已杀死酵母菌的培养酵母菌液,其余气球中分别加入含有等量酵母菌的培养液10mL;
②在1,2号气球中加入10mL蒸馏水,3至6号气球中分别加入10mL不同浓度的酒精,然后将6个气球分别置于对应编号的6个烧杯中,保温一段时间,将观察结果记录于表中(忽略酒精蒸发):
实验设置 装置编号
1 2 3 4 5 6
酵母菌培养液 10mL加热杀死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不同浓度的酒精 蒸馏水 蒸馏水 20% 40% 60% 80%
液面上升的高度            
设置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   。
(2)[预期结果]若假设成立,则1号烧杯内的液面不变;2至6号的液面高低情况是   。
(3)[实验反思]①由于开始时气球中存在一定量的氧气,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相同。那么,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会对实验结论产生影响吗?   。
②实验中必须让气球处于浸没状态,但随着气球的膨胀,气球会露出水面,从而影响实验结果。为防止气球露出水面,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
【答案】(1)进行对照
(2)依次降低
(3)不影响;在气球下方系一个金属块(其他合理也可)
【解析】 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与二氧化碳。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和有机物产生等体积的二氧化碳,产生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解答】(1)设置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起对照;
(2) 酒精对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那么酒精浓度越大的溶液中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越弱,产生的酒精越少,二氧化碳也越少,气球膨胀的越少,所以2至6号的液面高低情况是依次降低;
(3) ①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相同。那么,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对实验结论不会产生影响,因为有氧呼吸不会产生气压的变化;
②实验中必须让气球处于浸没状态,但随着气球的膨胀,气球会露出水面,从而影响实验结果。为防止气球露出水面,装置的改进方法是在气球下方系一个金属块,不让其因为浮力大于重力而漂浮起来,给了他一个向下的拉力;
故答案为:(1)进行对照(2)依次降低(3)不影响、在气球下方系一个金属块(其他合理也可)
13.(2023·湖州)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下图是部分水盐调节的过程:
(1)人体获得水的主要途径,除了饮水饮食,还可以通过细胞   产生。
(2)由上图可知,参与水盐平衡的系统除了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还有   。同样人的体温、血糖等也在相关系统的调节下维持动态稳定,可见人体的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也靠所有细胞共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上,起关键作用的是   。(选填“肾小球的滤过”或“肾小管的重吸收")
【答案】(1)呼吸作用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肾小管的重吸收
【解析】呼吸作用表达式:
【解答】(1)细胞呼吸作用也能产生水
(2)从上图可以看出,当饮水不足时会刺激下丘脑,并在大脑中形成口渴的感觉,故有神经系统参与,垂体分泌了抗利尿激素,故有内分泌系统参与
(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是滤过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尿素、尿酸和葡萄糖等,进入到肾小囊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是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大部分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全部的葡萄糖,因此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上,起关键作用的是肾小管的重吸收
故答案为(1)呼吸作用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肾小管的重吸收
1.(2023·柯桥模拟)人体心脏中左右两个“泵”是协同工作的,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右图为心脏某阶段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心脏位于腹部正中间,主要由心肌构成
B.右图为心室收缩阶段,此时房室瓣关闭
C.心脏四个腔中,①与③内流的是动脉血
D.糖尿病人,通过皮下注射到身体里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人图中的②
【答案】B
【解析】人体的心脏由心室和心房组成,为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装置。
【解答】A. 人的心脏位于腹部左侧,主要由心肌构成 ;
B.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心脏迸发出发,此时房室瓣关闭,避免血液倒流;
C.右心室3中流的为静脉血;
D.注射的胰岛素通过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4;
故答案为:B
2.(2023·桐乡模拟)人体是统一的整体,在进行各项正常的生命活动时,都需要依赖血液循环系统。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在③④⑤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B.血液在循环过程中肺循环和体循环同时进行
C.如图在血管②和腔室D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
D.挂点滴时,药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图中的C
【答案】A
【解析】A.静脉血指含氧量不丰富,颜色暗红色的血液;
B.血液在人体中依靠心脏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进行运输;
C.瓣膜的作用是防止人体内的血液倒流;
D.四肢静脉的血液会回流到上下腔静脉;
【解答】A.血管3和5为上下腔静脉,其中流的是静脉血,而4为主动脉其中流的动脉血;
B.血液在人体中依靠心脏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运输,两个循环同时进行;
C.动脉瓣指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
D. 挂点滴时,药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故答案为:A
3.(2023·慈溪模拟)饮酒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酒驾嫌疑人员,交警通常采用检测呼出气体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若抽血化验,会先用橡皮软管绑住被抽血者的上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驾驶员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肺内气体被排出体外
B.酒精进入人体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大部分可直接被胃吸收
C.抽血时橡皮软管与手掌之间的部分静脉因血量增多而鼓起,有利于扎针
D.若饮酒多或快,酒精会随着血液进入大脑,酒精从肠胃到大脑共2次经过心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过程中的相关知识。
【解答】A.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使胸廓体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完成呼气;
B.酒精可以不用消化,直接在胃部被吸收;
C.静脉血管中血液是流回心脏的,故帮助上臂后,导致其鼓起,有利于扎针;
D.酒精先是随着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心脏,再从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到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再从左心室通过主动脉流至大脑,故共2次经过心脏。
4.(2023·嘉兴模拟)图中A、B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C为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C是肾小球,则A,B内都为动脉血
B.若C表示肺,则A,B内成分相比,A内氧气含量较多
C.若B与A内成分相比,葡萄糖明显增多,C可能是小肠
D.若B与A内成分相比,尿素等代谢废物减少,C表示的是肾脏
【答案】B
【解析】 含氧量少的血液为静脉血,为暗红色;含氧量多的血液为动脉血,为鲜红色;通过肺循环,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通过体循环,血液经过全身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靠近左心房左心室的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靠近右心房右心室的血管中留的是静脉血。
【解答】A. 若C是肾小球,则A是入球小动脉,B是出球小动脉,里面都为动脉血,A正确;
B. 若C表示肺,则A,B内成分相比,B内氧气含量较多,C是毛细血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细血管,所以B中的氧气比A中多,B错误;
C. 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所以若B与A内成分相比,葡萄糖明显增多,C可能是小肠,C正确;
D. 若B与A内成分相比,尿素等代谢废物减少,C表示的是肾脏,正确,血液中的尿素在肾脏处通过尿液排出体外,D正确;
5.(2023·宁波模拟)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通过心脏途径是Ⅱ→Ⅳ→Ⅰ→Ⅲ
B.如图显示菜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情况
C.如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
D.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答案】B
【解析】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从左心室开始结束于右心房。肺循环从右心室开始,结束于左心房。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和小肠;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终产物: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和甘油。有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的,因此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
【解答】A、药物通过的路线为:右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病灶。所以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Ⅰ右心房→Ⅲ右心室→Ⅱ左心房→Ⅳ左心室,故A错误。
B、种子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所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量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故B正确。
C、脂肪只有在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才能被消化,在胃内都不能被消化,故C错误。
D、有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的,因此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所以食物链为:甲→乙→丁→丙,故D错误。
故选:B。
6.(2023·宁波模拟)小宁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知识结构及说明,其中说明错误的是
A.①过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内完成
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气体交换的场所
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
D.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答案】A
【解析】A.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中进行;
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C.血液循环系统主要负责物质的运输;
D.肾脏由大量的肾单位组成,形成尿液;
【解答】A.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中进行,故其错误;
B.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C.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力)、血管(通道)和血液(载体)组成,负责物质运输 ;
D.肾脏由大量的肾单位组成,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A
7.(2023·慈溪模拟)图甲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与部分系统的关系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图乙是进入和离开D系统中的某个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表示吸收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胃内进行
B.③表示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完成了B系统内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通过C系统内的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为了动脉血
D.根据图乙可以推测“D系统中的某个器官”应为泌尿系统中的膀胱
【答案】B
【解析】A.吸收指小分子营养物质进入血液中的过程;
B.气体通过扩散完成交换;
C.动脉血指含氧量丰富,颜色为鲜红色的血液;
D.膀胱的作用为贮存形成的尿液。
【解答】A.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
B.3表示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从肺泡进入空气;
C. 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故变为静脉血;
D.由图乙信息可知其为肾静脉。
8.(2023九下·义乌模拟)如图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是在心脏上附加一个血液泵,则血液泵代替了心脏中   的功能(选填“左心室”或“右心室”),人工心脏的功能是为心衰患者的   (选填“体”或“肺”)循环提供动力。
【答案】左心室;体
【解析】 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四个腔中的左心室,它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体循环,为全身细胞提供氧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由第四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血液泵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的左心室 ,为心衰患者的体循环提供动力。
9.(2023·舟山模拟)金牌赛事,跑马看海!赛道全程移步易景,除了渔港、大桥、海岛等海洋文化元素,还能 领略到繁华的商业圈、秀美的湿地公园、宜人的乡村田野风光,参赛跑友将充分感受海岛城市的旖旎景色和现代气息。2023年4月9日8:00岱山海岬半程马拉松正式开始。比赛设全程 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身跑(约5km)、 家庭跑(约2km)等四个项目。
(1)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   (选填“A”、 “B”或“C”)状态。
(2)比赛时,若骨骼肌消耗氧气过快,会导致部分肌细胞通过无氧呼吸方式分解有机物,产 生   并积累,从而出现肌肉酸胀现象。
【答案】(1)C(2)乳酸
【解析】(1)根据血管随人体体温的变化规律解答;
(2)根据无氧呼吸的产物解答。
【解答】(1)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这时人体温度偏高,为了散热,血管膨胀,血管壁变薄,故选C。
(2)比赛时,若骨骼肌消耗氧气过快,会导致部分肌细胞通过无氧呼吸方式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并积累,从而出现肌肉酸胀现象。
10.(2023·路桥模拟)“自动酿酒综合征”是种罕见疾病,患者肠道内自带“酿酒厂”,其内的酵母菌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酒精,随后酒精被吸收,使血液中酒精浓度升高。
(1)酵母菌与细菌相比,在细胞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   
(2)吸收酒精的主要场所是   
(3)吸收的酒精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
【答案】(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小肠(3)右心房
【解析】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体循环的过程是:血液由左心室经主动脉传递到各级动脉,在毛细血管处进行 物质交换,然后通过各级静脉汇聚成上下腔静脉,最后进入右心房。肺循环胡过程是:血液由右心室发出,经过肺动脉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在这里发生气体交换后进入肺静脉,最后进入左心房。
【解答】(1)酵母菌属于真菌,真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主要区别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所以吸收酒精的主要场所在小肠。
(3)酒精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所以酒精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11.(2022·鹿城模拟)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模型。
(1)A系统中糖类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小肠吸收进入   (填系统名称)系统。
(2)正常情况下,人体餐后血糖会升高,此时   分泌会增加,调节人体的血糖动态平衡。
(3)B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答案】(1)循环(2)胰岛素(3)肾脏
【解析】A是消化系统;B是泌尿系统;C是循环系统,D是呼吸系统;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胰岛素的本质是一种蛋白质,所以不能口服胰岛素,只能够注射胰岛素;
【解答】(1)A系统是消化系统,糖类在消化系统中被完全消化成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开始循环系统中的运输;所以A系统中糖类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胰岛素能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正常情况下,人体餐后血糖会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会增加,调节人体的血糖动态平衡。
(3)B系统能形成并排出尿液,是泌尿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故答案为:(1)循环(2)胰岛素(3)肾脏
12.(2023·鹿城模拟)肾结石是由于尿酸浓度过高而结晶形成的。我国科研团队发明一种新型结晶抑制剂,可抑制尿酸结晶甚至溶解结石,为肾结石患者带来福音。
(1)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图中①的主要功能是   。
(2)在①、②、③中,尿酸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处(填序号)。
(3)给肾结石患者注射结晶抑制剂后,该药物首先达到心脏的腔室是   。
【答案】(1)滤过 (2)③ (3)右心房
【解析】(1)肾单位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的,其中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是形成尿液的重要生理过程;
(2)在肾小管重吸收时,尿素和少部分水不再吸收回血液中;
(3)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起点分别为左心室和右心室。
【解答】(1)图1为肾小球, 主要功能是滤过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2)尿酸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③ (肾小管);
(3)给肾结石患者注射结晶抑制剂后 ,通过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13.(2023·绍兴模拟)图甲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的活动示意图。
(1)a进入组织细胞后,在b的参与下被分解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该生理过程属于新陈代谢过程中的   作用。
(2)正常情况下,d、e、f三种成分不含a的是   ,e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为   。
(3)在同一时刻测定某器官动脉和静脉血液内a、b、c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乙所示,该器官是   。
(4)有些药物常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答案】(1)异化
(2)f;肾小管的重吸收
(3)肺
(4)胃不能消化淀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的相关知识。
【解答】(1)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物质被分解,释放能量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2)a是葡萄糖,d为原尿,e为血液,f为尿液,故不含a的是f(经过重吸收被吸收回血液中了);重新进入血液的过程为重吸收过程;
(3)由图可知b为氧气,c为二氧化碳,故该器官为肺;
(4)淀粉在口腔和小肠处被消化,故在胃中不能消化,对胃产生刺激。
故答案为:(1)异化;(2)f; 肾小管的重吸收 ;(3)肺;(4) 胃不能消化淀粉
14.(2023·温州模拟)材料一:葡萄糖 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量)
材料二: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并冷却,然后在3个洁净的相同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等量的酵母菌,并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倒置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然后分别置于15℃、35℃和55℃的恒温环境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如下表。综合上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该实验的现象。
时间液滴数温度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15℃ 6 16 22 22 22 16
35℃ 10 24 32 32 12 8
55℃ 0 2 2 2 2 2
【答案】煮沸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杂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增大,液滴滴下;液滴滴数的不同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滴数多则产生二氧化碳多;消化酶的活性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35℃时酶的活性最强,呼吸作用最强,产生二氧化碳最多,滴数也最多:随着反应的进行,葡萄糖含量减少,反应变慢,滴数变少。
【解析】本实验验证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葡萄糖 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量) ;滴下的液体越多表明无氧呼吸作用越强,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此时也也说明了消化酶的活性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35℃时酶的活性最强,呼吸作用最强,产生二氧化碳最多,滴数也最多:除此之外,每一个反应中,滴数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在减小的原因是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葡萄糖含量减少,反应变慢,滴数变少。
【解答】 煮沸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杂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增大,液滴滴下;液滴滴数的不同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滴数多则产生二氧化碳多;消化酶的活性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35℃时酶的活性最强,呼吸作用最强,产生二氧化碳最多,滴数也最多:随着反应的进行,葡萄糖含量减少,反应变慢,滴数变少。
故答案为: 煮沸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杂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增大,液滴滴下;液滴滴数的不同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滴数多则产生二氧化碳多;消化酶的活性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35℃时酶的活性最强,呼吸作用最强,产生二氧化碳最多,滴数也最多:随着反应的进行,葡萄糖含量减少,反应变慢,滴数变少。
15.(2022·鹿城模拟)生活中食用菠萝前用食盐水浸泡是一种习惯做法,其目的是抑制菠萝中的菠萝蛋白酶活性。菠萝蛋白酶是菠萝中的一种酶,如果直接食用,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出现腹泻、呕吐或头痛等症状,还可能对口腔黏膜和嘴唇的幼嫩表皮产生刺激。某研究小组查找文献得到以下资料。
资料1:菠萝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起到分解消化的作用。
资料2:将削皮的菠萝放入榨汁机破碎打浆后用4层纱布过滤得到菠萝汁,菠萝汁用滤纸过滤后可得粗酶液。
为探究影响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因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
A B C D E F
加入物质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蒸馏水 1%氯化钠溶液 3%氯化钠溶液 5%氯化钠溶液 7%氯化钠溶液 9%氯化钠溶液
水温 37℃水浴
时间 20min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小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2)根据实验设计,小科将粗酶液混合氯化钠溶液后置丁37℃下水浴的目的是   。
(3)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小科认为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关,你认为小科的判断依据是   。
【答案】(1)食盐水会影响菠萝蛋白酶活性(2)37℃时酶的活性高,避免温度不适干扰实验
(3)由图可知,当氯化钠质量分数在0%到3%以及5%到9%时,随着氯化钠质量分数的增加,菠萝蛋白酶活性明显下降,其中,当氯化钠质量分数为3%时,菠萝蛋白酶活性达到最低;当氯化钠质量分数在3%到5%时,随着氯化钠质量分数的增加,菠萝蛋白酶活性明显上升。由此可判断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关。
【解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 酶的活性容易受到温度,pH值得影响,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解答】(1) 生活中食用菠萝前用食盐水浸泡是一种习惯做法,其目的是抑制菠萝中的菠萝蛋白酶活性。该研究小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食盐水会影响菠萝蛋白酶活性;
(2) 37℃时菠萝蛋白酶酶的活性高,避免温度不适干扰实验,使实验现象更好;
(3)由图可知,当氯化钠质量分数在0%到3%以及5%到9%时,随着氯化钠质量分数的增加,菠萝蛋白酶活性明显下降,其中,当氯化钠质量分数为3%时,菠萝蛋白酶活性达到最低;当氯化钠质量分数在3%到5%时,随着氯化钠质量分数的增加,菠萝蛋白酶活性明显上升。由此可判断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关。
16.(2023·宁波模拟)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宁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mL稀释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 2mL 0 1mL 2滴
2 2mL 1mL 0 2滴
(1)小宁的对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的实验设计合理吗?说明理由:   。
(2)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宁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
(3)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兴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   。
【答案】(1)不合理,稀硫酸呈酸性,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有影响,没有控制两组的酸碱度相同
(2)2号试管蓝色先褪去 (3)操作简便,无需水浴加热,利用手心温度接近37℃即可完成实验
【解析】 该实验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变量是硫酸根离子,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果通过比较滴加碘液能否变蓝色来判断。
(1)设计对比试验时不能存在其它干扰离子,加入1%稀硫酸不但加入了硫酸根离子同时也带入了氢离子,据此分析即可;
(2)依据淀粉遇碘会变蓝色,所以只要淀粉消失则蓝色就会褪去,据此分析实验现象即可;
(3)从操作的过程分析该实验的简便易行,从不需加热分析节约能源,据此回答即可;
【解答】(1)设计对比试验时不能存在其它干扰离子,加入1%稀硫酸不但加入了硫酸根离子同时也带入了氢离子,改变了酸碱度。所以不合理,稀硫酸呈酸性,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有影响,没有控制两组的酸碱度相同;
(2)硫酸根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所以2号试管中的淀粉首先被消化分解,淀粉遇碘会变蓝色,所以现象为2号试管蓝色先褪去;
(3)从操作的过程分析该实验要比水浴加热简便易行的多,不需加热则节约能源,操作简单只需利用手心温度接近37℃即可完成。
17.(2023·江山模拟)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3年杭州亚运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   。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答案】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37;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
【解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解答】①②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1号试管里“?”处应加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mL,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37℃,因为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受温度的影响,37℃接近人的体温,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这样就与2号试管形成了一组以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若结果为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等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没有变化;若结果为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大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减少。
故答案为:①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②37;③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
18.(2023·温州模拟)小温查阅资料知道:酶的催化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铜离子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而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探究硝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温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2支洁净的试行。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相应试管中。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硝酸 蒸馏水 碘液
1号 2毫升 0 1毫升 2滴
2号 2毫升 1毫升 0 2滴
②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唾液后摇匀。
③将两只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观察并记录现象。
(1)步骤③中37℃的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2)小温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硝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如何改进   。
(3)有同学认为,无需水浴加热,直接把两只试管握在手心。也可达到实验效果。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
【答案】(1)模拟口腔37℃的环境,在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下进行实验
(2)将1mL1%稀硝酸改为1mL1%硝酸钠溶液
(3)合理,操作简单方便,不需加热,节约能源等;或者不合理,短时间内不能用手将试管加热到37℃.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酶在不同的催化温度下其催化效率不同;
(2)题干中已知钠离子对催化无影响,故选择与钠离子有关的化合物;
(3)可通过其能否达到37度的最适温度进行回答。
【解答】(1)水浴加热的目的为: 模拟口腔37℃的环境,在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下进行实验 ;
(2)钠离子对催化无影响,故将硝酸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改进方法: 将1mL1%稀硝酸改为1mL1%硝酸钠溶液 ;
(3)握在手心 : 合理,操作简单方便,不需加热,节约能源等;或者不合理,短时间内不能用手将试管加热到37℃.
19.(2023·温州模拟)小文想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他用胶囊板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淘米水50mL
②用滴管分别在胶囊板的5个凹穴中滴2滴不同pH的溶液,如图甲所示
③分别在5个凹穴中滴2滴淘米水及1滴碘液
④漱口后取唾液,分别滴1滴到5个凹穴中,并用牙签搅拌
⑤将胶襄板放在手掌上
⑥记录蓝色褪去时间
(1)步骤⑤“将胶囊板放在手掌上”的目的是   。
(2)小文根据记录的实验结果绘制成图乙,从图乙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成认为小文的实验还不能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请你说出理由并帮小文改进实验。   。
【答案】(1)加热使得温度上升,增强酶的活性,使得实验效果更明显
(2)在pH6.4-7.2范围内,pH越大酶的活性越弱
(3)pH越低酶活性越强,本实验未对pH小于6.4情况进行实验;增加ph小于6.4的实验组
【解析】
一般来说,人体正常温度(37 ℃)是酶作用效率最高的温度,低于或高于37 ℃时效率均会降低。
一般来说,在一定pH范围内,酶的催化作用会随着pH的增大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拐点即为最适pH值。
【解答】(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催化效果最佳,故将胶襄板放在手掌上可以加热使得温度上升,增强酶的活性,使得实验效果更明显。
(2)酶的活性越强,淀粉分解的越快,蓝色褪去时间越短,从图乙可知,在pH为6.4-7.2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大,蓝色褪去时间增长,即酶的活性减弱。故得出“在pH6.4-7.2范围内,pH越大酶的活性越弱”的结论。
(3)图乙中,在pH为6.4-7.2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大,蓝色褪去时间增长,没有出现拐点,故无法得到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故应该添加pH小于6.4的实验组。
20.(2023·鹿城模拟)酶片属于助消化类药物,是胃蛋白酶和和胰酶的复方制剂。其中胰酶含有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小科在吞服多酶片时,产生疑问:pH会影响胰酶的活性吗?为此小科用胰淀粉酶开展以下实验:
①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3。分别加入2亳升1%淀粉溶液,37℃水浴5分钟。
②另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4、5、6.分别加入1亳升胰淀粉酶+1毫升5%的盐酸、1亳升胰淀粉酶+1亳升蒸馏水、1亳升胰淀粉酶+1亳升5%的氢氧化钠溶液,37℃水浴5分钟。
③如图甲将试管两两混合后,再将试管1、2、3继续37℃水浴5分钟。
④将三组试管取出,分别滴入1滴碘液,摇匀,观察记录各试管颜色变化情况。
(1)如果观察到的现象为   ,则说明胰淀粉酶只有在中性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
(2)小科实验结果:试管1中颜色为“不变蓝”。有同学猜测:可能是5%的盐酸溶液使淀粉变性,遇碘液不变蓝。为验证这一猜想,可进行的操作是   。
(3)进一步的实验证明pH会影响胰酶的活性。为了让多酶片正常发挥作用,在制作过程中,先用肠衣包裹胰酶,然后包上胃蛋白酶,最后再包上糖衣,如图乙。为使胃蛋白酶能在胃中起作用,而让胰酶在小肠中起作用,“糖衣” 和“肠衣”应该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
【答案】(1)试管1、3颜色变蓝,试管2颜色不变蓝
(2)试管中加2mL1%淀粉溶液和1mL5%盐酸溶液,摇匀,加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
(3)糖衣在胃液中分解,肠衣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肠液中才分解。
【解析】(1)淀粉酶若求起作用,则淀粉被分解,碘液不再变色;
(2)要验证是否使5%的盐酸溶液使淀粉变性,需增加不加淀粉酶的实验;
(3)胃液中具有胃蛋白酶,肠液中具有胰酶;
【解答】(1)若现象为试管1、3颜色变蓝,试管2颜色不变蓝,则说明胰淀粉酶只有在中性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
(2)为验证这一猜想,可进行的操作是 : 试管中加2mL1%淀粉溶液和1mL5%盐酸溶液,摇匀,加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3)应让糖衣和肠衣先后分解,故其特性为: 糖衣在胃液中分解,肠衣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肠液中才分解。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4 人体的新陈代谢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人体的营养 ☆ ①描述消化吸收过程,列举酶的作用②描述呼吸时气体交换过程③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ABO血型系统与输血④描述尿的生成和排出⑤概述生命活动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考点2 人体的呼吸 ☆☆
考点3 血液循环 ☆☆☆
考点4 代谢废物的形成和排出 ☆☆☆
■考点一 人体的营养
七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消化
■考点二 人体的呼吸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厢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考点三 血液循环
血管种类 功能 分布 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送往身体各处 多分布在较深的部位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血液流动由总到分支。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 位置有深有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液流速慢。血液流动由分支汇合。
毛细血管 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 分布很广 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很慢。血液流动时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部分,当然,这两个部分实际上是相互连通,且同时进行的。
体循环:从左心室射出的鲜红色的动脉血,经过体循环,就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流回到右心房。
肺循环:从右心室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从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考点四 代谢废物的形成和排出
1.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有:水、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这些废物是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体外,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和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等。
(3)尿液排出:肾盂内的终尿,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内蓄积到一定的量以后,通过神经系统给大脑发出指令产生“尿意”。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小便。
【知识拓展】
1.原尿和尿液的主要区别是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无机盐的含量减少。
2.肾功能衰竭需要移植肾时,移植的肾脏相当于抗原,人体易发生排异反应(属于细胞免疫)。
■考点一 人体的营养
◇典例1:(2023九上·南浔期末)小敏同学早餐吃肉馒头和牛奶,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是麦芽糖 B.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在小肠内吸收
C.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变式训练1:(2023·金华)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某校丰富了劳动实践课程,开设的面点原制作实践课深受学生喜欢,每次面点制作课,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都会马上排队去食堂学做包子、玉米馒头等。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馒头中所含的营养素除了水分外主要是   ;
(2)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去排队,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中的   反射。
◇典例2:(2023九上·丽水期末)如图所示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大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横坐标表示人体消化道的某些器官,纵坐标表示各营养物质中未消化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区域代表的消化器官是   ;
(2)图中甲物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3)吃饭时细嚼慢咽可减轻肠、胃的消化负担。食物在口腔中被牙切割、研磨成小碎块,肠胃的蠕动等过程属于   (填“物理消化”或“化学消化”)。
◆变式训练2:(2022九下·杭州模拟)小科学习了有关“酶活性影响因素”的知识后,利用唾液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了溶液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A B C
试管中依次加入物质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1mL稀HCl溶液 1mL蒸馏水 1mLNaOH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水浴10min ____
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1)请补充表格中的内容   ;B组为对照实验,其不变蓝的原因是   。小科结合三组实验得出结论:酸性溶液会使酶失去活性而碱性溶液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但科学老师却告诉小科:氢氧化钠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实验不变蓝呢?于是,小科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3:……
【查阅资料】
①NaOH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②NaOH溶液放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③氢氧化钠能与碘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3I2+6NaOH=5NaI+NaIO3+3H2O。
(2)【活动与探究】
实验一: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往里面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看到溶液变红,小科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但科学老师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
(3)实验二: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往里面滴加BaCl2溶液,没有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证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实验三:取原来的C组混合液,继续往里滴加过量的某种物质,若出现变蓝的现象,则证明猜想2正确。小红继续滴加的物质是   。
【结论】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都能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考点二 人体的呼吸
◇典例1:(2022·椒江模拟)如图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d代表的气体是不相同的
B.气体c代表氧,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D.肺泡与血管乙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变式训练1:(2023·绍兴)奔跑时,会感到心脏跳得特别激烈,呼吸也会加深加快。下图是肺泡和心脏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结构①是   (填血管名称)。
(2)吸气时,外界空气进人肺泡,与①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与吸入气体比较,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
(3)经过肺泡气体交换后,血液经肺静脉首先流人到心脏的腔室为    (填字母)。
◇典例2:(2022八下·滨江期末)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与呼吸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请回答:
(1)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   模拟人体的肺, 此时模拟的肺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2)图乙模拟的是人体在    (填“吸气”或“呼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变式训练2:(2023·常山模拟)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有人说“人吸入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小科对这个观点表示质疑,于是他进行如下探究:
(1)小科发现:燃着的木条在装满空气的集气瓶(图甲)中比在装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图乙)中燃烧的时间更长,请解释原因    。
(2)小科想利用图丙装置验证呼出的气体中 CO2 含量高于空气中 CO2 含量,图丙中锥形瓶内的试剂均为溶液,他应如何操作?   。
(3)为了进一步测定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科进行如下实验(装置如图丁):

步骤 I:用注射器收集V1毫升的呼出气体,打开止水夹A、B,缓慢推动活塞将气体全部推入集气瓶中。
步骤Ⅱ:待集气瓶内液面稳定后,记录量筒内液体体积为V2毫升,且此时集气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如图戊)。
步骤Ⅲ:关闭止水夹A、B,向集气瓶外的烧杯中倒入沸水,使白磷燃烧。
步骤Ⅳ:待燃烧结束且冷却后,打开止水夹B,使瓶内外气压相等,记录量筒内液体体积为毫升。
步骤Ⅴ:重复实验,测得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测得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用V1V2V3表示)
■考点三 血液循环
◇典例1:(2022·三门模拟)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肾脏,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尿素含量增加
B.若A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
C.器官B是肺,血管③中流静脉血,血管④中流动脉血
D.器官B是肺,血管③连接右心房,血管④连接左心室
◆变式训练1:(2022·椒江模拟)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壁最厚的腔是[D]   ,它是   循环的起点。
(2)医生为新冠肺炎患者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A]   。
(3)②代表的血管是   ,该血管中流的是   血。
◇典例2:(2023·江山模拟)2022年2月15日,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决赛中,17岁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金牌,成为中国最年轻冬奥冠军!如图为苏翊鸣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丰盛的午餐为苏翊鸣提供了各种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其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部位及终产物分别是   。
(2)营养物质被吸收后,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小肠绒毛壁、肺泡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   的生物学观点。
◆变式训练2:(2023·温州模拟)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人体血液循环模型”,以模拟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结构完整,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路径,材料能体现血液循环功能。 结构完整,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路径,材料不能体现血液循环功能。 结构不完整,不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路径。
某同学利用塑料管、水、单向阀、塑料瓶(2大2小,上下连通)、肺泡模型、组织细胞模型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下图曲线为某物质流经肺部时的含量变化,该物质可能是   。
(2)静脉注射时,医生需要将药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静脉中,项目组通过本模型模拟该过程,药液首先进入心脏模型中的 。
A.瓶① B.瓶② C.瓶③ D.瓶④
(3)根据评价量表,该模型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模型更好的体现指标一,请结合图选择合适的材料对该模型进行改进    (写一点)
■考点四 代谢废物的形成和排出
◇典例1:(2023·鄞州模拟)肾脏是人体精密的过滤器,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4和5构成肾单位
B.2是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
C.3与1相比,3中液体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
D.6与5中的液体成分相比,含有少量葡萄糖
◆变式训练1:(2023·衢州)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给病人带来了福音。
(1)ECMO(体外肺膜氧合)技术应用于呼吸困难重症患者的抢救。该技术是在体外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实现人体与外界的   交换。
(2)试管婴儿技术满足了不能自然生育夫妇的愿望。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发育成早期胚胎,再移植到母体   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3)人工肾应用于慢性肾炎和晚期尿毒症的治疗。人工肾的透析膜相当于肾脏中的   ,起滤过作用。
◇典例2:(2023·鹿城模拟)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心脏瓣膜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液反流、维持血液正常流向。当心脏瓣膜严重病变时可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术。
(1)在手术前,需要检验血液有凝血作用的   的含量。(填血细胞名称)
(2)人工瓣膜置换手术时需要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是指将静脉血引至体外,用人工肺进行氧合,然后用血泵把血液压入动脉。如图所示,A处管子相当于人体血液循环中的   。
(3)手术后,患者常需要使用利尿剂类药物进行治疗。利尿剂可促进钠、氯离子以及水的排出,从而增加尿量和消除机体水肿。常用的利尿剂提高肾小球滤过作用不明显,结合图乙,推测常用利尿剂“增加尿量”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变式训练2:(2023·丽水)科学家探究尿液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
资料一:古希腊时期科学家认为,水汽在膀胱形成尿液。
资料二:古罗马解剖学家盖伦曾在小狗上实验,将肾脏下行的管道结扎;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膀胱中没有尿液,管道变得膨大;解开结扎绳,尿液顺着管道流入膀胱。
资料三:盖伦在《论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一些中提到,血液在肾脏上腔被一层坚硬的膜所阻挡,有害物质能过滤除去。其追随者根据这一描述,建立了如图所示的肾脏模型。
(1)盖伦的实验结果    资料一的观点(填”支持”或“不支持”);
(2)模型中膜的功能与肾小球的    作用类似,但该模型还存在不足,未能科学解释尿液的形成过程。
1.(2023·衢州)人体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下列说法属于描述毛细血管的是(  )
A.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
B.手背上一条条的“青筋”
C.中医“切脉”时触摸的血管
D.擦破皮肤表层时渗出少量血液的血管
2.(2023·金华)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物质循环的开放系统,其体内物质在不断地进行交换与转化。下列选项中物质甲经过某项生理活动产生物质乙的对应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生理活动 物质乙
A 蛋白质 小肠的彻底消化 氨基酸
B 葡萄糖 细胞的呼吸作用 氧气
C 氧气 叶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D 原尿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尿液
A.A B.B C.C D.D
3.(2023·宁波)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人体内各系统分工协作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只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
B.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C.机体产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统排出
D.比赛途中喝的水,能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
4.(2023·舟山)人体各系统都是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B.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C.循环系统中提供动力的器官是血管
D.生殖系统中完成受精的器官是子官
5.(2023·舟山)模型可揭示现象和解释本质,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一些复杂的事物。在人体消化系统中,酶催化脂肪分解的过程模型如图,A代表   ,它在反应前后,具有化学性质不变的特性。该过程发生在   ,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6.(2023·杭州)鱼、蛋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1)进食鱼、蛋等食物后,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在   (填写器官名称)被吸收到血液中,通过体循环和   等过程,进入组织细胞中合成人体自身的蛋白质。
(2)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它随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   作用进入原尿。原尿中的尿素流经肾小管时不能被   ,从而随尿液排出体外。
7.(2023·温州)钠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摄入过多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人体钠元素的获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盐。因此,健康用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钠元素。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
(2)人体中的部分钠元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3)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人体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血液中   含量过高,易引发糖尿病。
8.(2023·台州)某同学进行“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
(1)如图甲,装有金鱼和水的塑料袋受到的总重力为20牛。该同学将扎紧袋口的塑料袋放入水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米3。
(2)用显微镜观察图乙中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结果如图丙所示,
①判断图丙中血管2是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
②要将图丙中右下角的血管3移到视野中央,应将培养皿往   移动。
9.(2023·台州)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常用吞服尿素[CO(NH2)2]胶囊进行诊断。其中的表示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而自然界中的碳原子绝大多数是以形式存在。
(1)幽门螺杆菌会产生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健康人体内有多种酶,但不能分解所服用的尿素,这是因为酶具有   性。若受检者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则在服用尿素[O(NH2)2]胶囊后,与健康人相比,其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2)未分解的尿素进入血液后,主要通过人体的   系统排出体外。
10.(2023·金华)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是常见加入洗衣粉的四种酶,这些酶的本质与生物体内的酶无明显差异。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洗衣粉的去渍效果(“+”越多表示去渍效果越好) ,实验结果见下表。
  加酶洗衣粉A 加酶洗衣粉B 加酶洗衣粉C 无酶洗衣粉
血渍 +++ + +++ +
油渍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设置无酶洗衣粉组的作用是   ;
(2)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至少有   种;
(3)该实验中影响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的因素还有    (答出两点即可)。
11.(2023·杭州)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操作如下:
①将装置A置于35℃恒温水浴锅中。
②打开止水夹 均匀地通入氮气,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后,关闭止水夹 ,再将带有1g 酵母菌颗粒的铂丝伸入装置A的10%葡萄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1)装置C的作用是   。
(2)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出现浑浊,则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后,经多次蒸馏,能初步分离装置A中的水与酒精,其原理是利用了这两种成分的   不同(选填“熔点”或“沸点”)。
(4)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   (写出一例)。
12.(2023·舟山)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与二氧化碳。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对其造成伤害,从而抑制其呼吸作用强度吗?为此,科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假设]酒精对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
[实验器材]烧杯6个,气球6个,酵母菌培养液,体积分数为20%、40%、60%、80%的酒精,蒸馏水,量筒,刻度尺等。
[实验原理]装置如图所示,气球的体积会因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而变大,从而导致烧杯中的液面上升,根据单位时间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反映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强度。
(1)[实验过程]①将6个气球分别编号,向1号气球中加10mL已杀死酵母菌的培养酵母菌液,其余气球中分别加入含有等量酵母菌的培养液10mL;
②在1,2号气球中加入10mL蒸馏水,3至6号气球中分别加入10mL不同浓度的酒精,然后将6个气球分别置于对应编号的6个烧杯中,保温一段时间,将观察结果记录于表中(忽略酒精蒸发):
实验设置 装置编号
1 2 3 4 5 6
酵母菌培养液 10mL加热杀死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不同浓度的酒精 蒸馏水 蒸馏水 20% 40% 60% 80%
液面上升的高度            
设置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   。
(2)[预期结果]若假设成立,则1号烧杯内的液面不变;2至6号的液面高低情况是   。
(3)[实验反思]①由于开始时气球中存在一定量的氧气,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相同。那么,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会对实验结论产生影响吗?   。
②实验中必须让气球处于浸没状态,但随着气球的膨胀,气球会露出水面,从而影响实验结果。为防止气球露出水面,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
13.(2023·湖州)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下图是部分水盐调节的过程:
(1)人体获得水的主要途径,除了饮水饮食,还可以通过细胞   产生。
(2)由上图可知,参与水盐平衡的系统除了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还有   。同样人的体温、血糖等也在相关系统的调节下维持动态稳定,可见人体的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也靠所有细胞共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上,起关键作用的是   。(选填“肾小球的滤过”或“肾小管的重吸收")
1.(2023·柯桥模拟)人体心脏中左右两个“泵”是协同工作的,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右图为心脏某阶段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心脏位于腹部正中间,主要由心肌构成
B.右图为心室收缩阶段,此时房室瓣关闭
C.心脏四个腔中,①与③内流的是动脉血
D.糖尿病人,通过皮下注射到身体里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人图中的②
2.(2023·桐乡模拟)人体是统一的整体,在进行各项正常的生命活动时,都需要依赖血液循环系统。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在③④⑤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B.血液在循环过程中肺循环和体循环同时进行
C.如图在血管②和腔室D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
D.挂点滴时,药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图中的C
3.(2023·慈溪模拟)饮酒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酒驾嫌疑人员,交警通常采用检测呼出气体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若抽血化验,会先用橡皮软管绑住被抽血者的上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驾驶员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肺内气体被排出体外
B.酒精进入人体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大部分可直接被胃吸收
C.抽血时橡皮软管与手掌之间的部分静脉因血量增多而鼓起,有利于扎针
D.若饮酒多或快,酒精会随着血液进入大脑,酒精从肠胃到大脑共2次经过心脏
4.(2023·嘉兴模拟)图中A、B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C为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C是肾小球,则A,B内都为动脉血
B.若C表示肺,则A,B内成分相比,A内氧气含量较多
C.若B与A内成分相比,葡萄糖明显增多,C可能是小肠
D.若B与A内成分相比,尿素等代谢废物减少,C表示的是肾脏
5.(2023·宁波模拟)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通过心脏途径是Ⅱ→Ⅳ→Ⅰ→Ⅲ
B.如图显示菜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情况
C.如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
D.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6.(2023·宁波模拟)小宁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知识结构及说明,其中说明错误的是
A.①过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内完成
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气体交换的场所
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
D.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7.(2023·慈溪模拟)图甲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与部分系统的关系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图乙是进入和离开D系统中的某个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表示吸收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胃内进行
B.③表示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完成了B系统内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通过C系统内的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为了动脉血
D.根据图乙可以推测“D系统中的某个器官”应为泌尿系统中的膀胱
8.(2023九下·义乌模拟)如图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是在心脏上附加一个血液泵,则血液泵代替了心脏中   的功能(选填“左心室”或“右心室”),人工心脏的功能是为心衰患者的   (选填“体”或“肺”)循环提供动力。
9.(2023·舟山模拟)金牌赛事,跑马看海!赛道全程移步易景,除了渔港、大桥、海岛等海洋文化元素,还能 领略到繁华的商业圈、秀美的湿地公园、宜人的乡村田野风光,参赛跑友将充分感受海岛城市的旖旎景色和现代气息。2023年4月9日8:00岱山海岬半程马拉松正式开始。比赛设全程 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身跑(约5km)、 家庭跑(约2km)等四个项目。
(1)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   (选填“A”、 “B”或“C”)状态。
(2)比赛时,若骨骼肌消耗氧气过快,会导致部分肌细胞通过无氧呼吸方式分解有机物,产 生   并积累,从而出现肌肉酸胀现象。
10.(2023·路桥模拟)“自动酿酒综合征”是种罕见疾病,患者肠道内自带“酿酒厂”,其内的酵母菌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酒精,随后酒精被吸收,使血液中酒精浓度升高。
(1)酵母菌与细菌相比,在细胞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   
(2)吸收酒精的主要场所是   
(3)吸收的酒精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
11.(2022·鹿城模拟)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模型。
(1)A系统中糖类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小肠吸收进入   (填系统名称)系统。
(2)正常情况下,人体餐后血糖会升高,此时   分泌会增加,调节人体的血糖动态平衡。
(3)B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12.(2023·鹿城模拟)肾结石是由于尿酸浓度过高而结晶形成的。我国科研团队发明一种新型结晶抑制剂,可抑制尿酸结晶甚至溶解结石,为肾结石患者带来福音。
(1)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图中①的主要功能是   。
(2)在①、②、③中,尿酸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处(填序号)。
(3)给肾结石患者注射结晶抑制剂后,该药物首先达到心脏的腔室是   。
13.(2023·绍兴模拟)图甲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的活动示意图。
(1)a进入组织细胞后,在b的参与下被分解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该生理过程属于新陈代谢过程中的   作用。
(2)正常情况下,d、e、f三种成分不含a的是   ,e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为   。
(3)在同一时刻测定某器官动脉和静脉血液内a、b、c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乙所示,该器官是   。
(4)有些药物常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14.(2023·温州模拟)材料一:葡萄糖 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量)
材料二: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并冷却,然后在3个洁净的相同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等量的酵母菌,并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倒置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然后分别置于15℃、35℃和55℃的恒温环境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如下表。综合上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该实验的现象。
时间液滴数温度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15℃ 6 16 22 22 22 16
35℃ 10 24 32 32 12 8
55℃ 0 2 2 2 2 2
15.(2022·鹿城模拟)生活中食用菠萝前用食盐水浸泡是一种习惯做法,其目的是抑制菠萝中的菠萝蛋白酶活性。菠萝蛋白酶是菠萝中的一种酶,如果直接食用,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出现腹泻、呕吐或头痛等症状,还可能对口腔黏膜和嘴唇的幼嫩表皮产生刺激。某研究小组查找文献得到以下资料。
资料1:菠萝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起到分解消化的作用。
资料2:将削皮的菠萝放入榨汁机破碎打浆后用4层纱布过滤得到菠萝汁,菠萝汁用滤纸过滤后可得粗酶液。
为探究影响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因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
A B C D E F
加入物质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蒸馏水 1%氯化钠溶液 3%氯化钠溶液 5%氯化钠溶液 7%氯化钠溶液 9%氯化钠溶液
水温 37℃水浴
时间 20min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小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2)根据实验设计,小科将粗酶液混合氯化钠溶液后置丁37℃下水浴的目的是   。
(3)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小科认为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关,你认为小科的判断依据是   。
16.(2023·宁波模拟)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宁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mL稀释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 2mL 0 1mL 2滴
2 2mL 1mL 0 2滴
(1)小宁的对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的实验设计合理吗?说明理由:   。
(2)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宁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
(3)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兴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   。
17.(2023·江山模拟)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3年杭州亚运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   。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18.(2023·温州模拟)小温查阅资料知道:酶的催化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铜离子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而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探究硝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温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2支洁净的试行。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相应试管中。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硝酸 蒸馏水 碘液
1号 2毫升 0 1毫升 2滴
2号 2毫升 1毫升 0 2滴
②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唾液后摇匀。
③将两只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观察并记录现象。
(1)步骤③中37℃的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2)小温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硝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如何改进   。
(3)有同学认为,无需水浴加热,直接把两只试管握在手心。也可达到实验效果。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
19.(2023·温州模拟)小文想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他用胶囊板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淘米水50mL
②用滴管分别在胶囊板的5个凹穴中滴2滴不同pH的溶液,如图甲所示
③分别在5个凹穴中滴2滴淘米水及1滴碘液
④漱口后取唾液,分别滴1滴到5个凹穴中,并用牙签搅拌
⑤将胶襄板放在手掌上
⑥记录蓝色褪去时间
(1)步骤⑤“将胶囊板放在手掌上”的目的是   。
(2)小文根据记录的实验结果绘制成图乙,从图乙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成认为小文的实验还不能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请你说出理由并帮小文改进实验。   。
20.(2023·鹿城模拟)酶片属于助消化类药物,是胃蛋白酶和和胰酶的复方制剂。其中胰酶含有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小科在吞服多酶片时,产生疑问:pH会影响胰酶的活性吗?为此小科用胰淀粉酶开展以下实验:
①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3。分别加入2亳升1%淀粉溶液,37℃水浴5分钟。
②另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4、5、6.分别加入1亳升胰淀粉酶+1毫升5%的盐酸、1亳升胰淀粉酶+1亳升蒸馏水、1亳升胰淀粉酶+1亳升5%的氢氧化钠溶液,37℃水浴5分钟。
③如图甲将试管两两混合后,再将试管1、2、3继续37℃水浴5分钟。
④将三组试管取出,分别滴入1滴碘液,摇匀,观察记录各试管颜色变化情况。
(1)如果观察到的现象为   ,则说明胰淀粉酶只有在中性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
(2)小科实验结果:试管1中颜色为“不变蓝”。有同学猜测:可能是5%的盐酸溶液使淀粉变性,遇碘液不变蓝。为验证这一猜想,可进行的操作是   。
(3)进一步的实验证明pH会影响胰酶的活性。为了让多酶片正常发挥作用,在制作过程中,先用肠衣包裹胰酶,然后包上胃蛋白酶,最后再包上糖衣,如图乙。为使胃蛋白酶能在胃中起作用,而让胰酶在小肠中起作用,“糖衣” 和“肠衣”应该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