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教学主题 酸和碱本章主要的化学概念:(1)食物中含有的营养元素(2)蛋白质(3)糖类(4)油脂(5)维生素(6)人体中的化学元素(7)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8)有机化合物(9)有机合成材料(10)三大合成材料(11)白色污染 学科 初中化学 年级 九年级下
单元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授课人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课题1 本课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丰富多彩的食物,结合讨论栏目,引入了六大基本营养素。然后着重介绍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存在、构成以及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本课题有利于与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题内容涉及面广,这些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广泛联系,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课题2 本课题内容介绍了常量元素钙、钠、钾和微量元素铁、锌、硒、碘、氟的生理功能。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通过图表、图片等揭示了元素的摄入量与人体健康的辩证关系。科学生活需要均衡膳食、合理营养。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课题3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属于常识了解性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填写并分析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第二部分有机合成材料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让学生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 本单元内容包括三个课题。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讲述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对人体的营养作用。再讲解人体中的化学元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课题1的一些内容相呼应与深化,内容难度不大。最后一个课题与前两节不同,旨在通过有机合成材料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通过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本单元的内容多以总结归纳和探究活动进行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化学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刻。通过总结营养物质和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透过现象学习本质,并加以总结,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更为立体的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本单元教学重点:蛋白质等营养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合理膳食的科学原理;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本单元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其他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辩证地对待塑料的利与弊。
单元学情 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已经懂得食物及其中的营养成分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也大都听说过蛋白质、蔗糖、脂肪和维生素等名词。对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生在七年级生物课上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单元注重从化学角度去了解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初三学生希望教师能创设让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才华。第二课题主要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以图片和表格形式详细的表述了人体内的元素含量及某些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初中化学学近期末,主要是让学生再次体验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密切相关,体现化学的重要作用,与第一单元的一些内容相呼应与深化,内容难度不大。有机合成材料,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很多塑料、橡胶和纤维制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课题内容学习要求不高,但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加强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对于增强化学教育的实践性,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都是极其重要的。
单元目标 1. 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种; 2. 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认识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3. 了解垃圾食品及不良饮食习惯对人体的伤害。4.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5. 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6. 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7. 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及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8. 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9. 了解合成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步了解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达成评价
知识评价 节名 基础知识点 学习情况自评
很好 一般 不好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的营养元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化合物;有机合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白色污染。
单元实施
课型安排 课时设置 课时目标 达成评价 任务活动 当堂检测 课时作业
新授课 1 1. 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种; 2. 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认识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3. 了解垃圾食品及不良饮食习惯对人体的伤害。 1. 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种; 2. 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认识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3. 了解垃圾食品及不良饮食习惯对人体的伤害。 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并总结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并总结糖类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并总结油脂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并总结维生素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校本P96页第1-4题 校本课时作业
新授课 1 1.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2. 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 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2.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 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通过展示图片了解化学元素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阅读总结认识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摄入过高过低的影响。 校本P100-101页第1-4题 校本课时作业
新授课 1 1. 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及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3. 了解合成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步了解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1. 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及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3. 了解合成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步了解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校本P111页第1-4题 校本课时作业
课时设计(课题3)
课题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属于常识了解性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填写并分析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第二部分有机合成材料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让学生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学习者分析 本课题的大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主要是以了解为主,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应比较容易,新型材料的奇妙用途能较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很多塑料、橡胶和纤维制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课题内容学习要求不高,但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3.学习目标确定 1. 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及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3. 了解合成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步了解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4.学习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化学知识 1.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知道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能与用途;
3.了解合成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
探究能力 1.能够认真仔细探究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作用;
2.能够认真仔细探究三大合成材料;
3.能够认真仔细探究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科学态度 1.保持并发展对化学的研究的兴趣,愿意分享和交流。
2.保持对身边化学的研究和学习,愿意更深层次的观察和了解。
3.保持团结协作,科学严谨的精神,愿意实事求是,追求化学真理。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讨论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应用,积极参与,各抒己见。3分:小组分工不够明确,各抒己见,但不能整合观点。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总结归纳有机合成材料应用的利与弊;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能够总结有机合成材料应用的利与弊,结论科学、客观、简洁。3分:表述有机合成材料应用的利与弊的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有机合成材料应用的利与弊。
总分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任务一:导入新课:有机合成材料
【回顾旧知】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2.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化合物中,除了氧化物、酸、碱、盐,还有一种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机合成材料。【板书】课题2 有机合成材料 学生回顾物质的分类。 通过回顾旧知导入,有机化合物的概念,进一步了解有机合成材料。
任务二:新课讲授:有机化合物
【提问】从物质分类角度判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属于哪类物质?【阅读】课本P102页并填写表格。【板书】一、有机化合物【讲解】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是有机物,而硫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属于无机物。化合物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而一般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阅读】阅读课本P103页内容,了解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讲解】原因:1.碳原子可与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2.碳原子之间还可相互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3.含相同的原子和相同原子的原子数时,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分类: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烷CH4 、乙醇C2H5OH、葡萄糖C6H12O6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C6H10O5)n 、蛋白质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阅读并填写表格思考。学生阅读并总结。【学生练习】CO、CO2、H2CO3和碳酸盐、金刚石、石墨等也含有碳元素,他们是有机化合物吗?回答:CO、CO2、H2CO3和碳酸盐等物质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金刚石、石墨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单质。 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思考,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任务三:新课讲授:有机合成材料
【过渡】用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叫做有机高分子材料。【板书】有机合成材料【多媒体展示图片】常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羊毛棉花橡胶【阅读】课本P103-104页,了解有机合成材料以及材料发展史。【讲解】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生活中的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则属于合成材料。【板书】1.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2.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提问】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链状和网状有什么区别?【讲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有机小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如:许多乙烯分子(C2H4)聚合形成聚乙烯。特点:链状:加热易熔化,具有热塑性,能反复加工。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网状:受热不再熔化,具有热固性,如酚醛塑料(电木)、脲醛塑料(电玉)。【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探究12-1将少量聚乙烯塑料碎片放在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等熔化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固化后再加热,观察现象。【讲解】实验现象:塑料碎片加热后萎缩、熔化。冷却后变硬,黏结在一起,再加热时又熔化。实验结论:受热时熔化,可反复加工,说明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 学生观看图片。学生阅读并思考。【问题】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学生思考并总结。学生观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通过探究实验活动了解化肥的简易鉴别。
任务三:新课讲授:三大合成材料
【过渡】下面我们来了解三大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板书】三、三大合成材料【多媒体展示图片】酚醛塑料【板书】1.塑料【讲解】塑料: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1.热塑性塑料具有链状结构:具有热塑性,可反复加工使用,可用作塑料盆、塑料袋等(聚乙烯)。2.热固性塑料具有网状结构:具有热固性,即加工成型不会受热熔化,可用作电器用品等。(酚醛塑料—电木;脲醛塑料—电玉)【板书】2.合成纤维【讲解】天然纤维:棉花、羊毛、蚕丝。天然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很好。合成纤维:涤纶(聚酯纤维)、锦纶、腈纶。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所以合成纤维常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提问】如何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总结】燃烧法:棉纤维易燃烧,无特殊气味,燃烧灰烬为灰黑色的粉末;羊毛纤维燃烧时先卷缩,有烧毛发的焦煳味,燃烧灰烬较硬;合成纤维燃烧时迅速卷缩,有气味,趁热可拉成丝状,灰烬不易破碎。【板书】3.合成橡胶【讲解】合成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氯丁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和不易老化。应用: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阅读】阅读课本P109页资料卡片,了解复合材料。【讲解】复合材料:为了综合不同材料的优点,人们还将几种材料复合起来制成复合材料,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如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应用:航空航天、建筑、机器人、仿生和医药领域。【过渡】合成材料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会给环境带来污染。你知道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了哪些污染吗?【板书】四、白色污染【讲解】塑料制品所造成的污染,又叫“白色污染”。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还会破坏土壤,污染水源,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等;而且焚烧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分组讨论】为减少此类污染,国家还出台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应该从几方面入手可以减少此类污染?【总结】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学生观看图片。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阅读并了解。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回答。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三大合成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四:课堂小结,随堂反馈
【提问】学完本课题,你收获……【反馈练习】校本 根据板书,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堂延伸 巩固所学
2.板书设计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一、有机化合物二、有机合成材料:1.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2.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三、三大合成材料:1.塑料;2.合成纤维;3.合成橡胶四、白色污染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校本课时作业(2)说一说你身边的白色污染,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通过图片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种类与作用。通过总结有机合成材料利与弊,拓展学生辩证思维与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设身处地的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鉴别方法。实事求是地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9.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内容为有机合成材料,我们了解了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又通过表格和图片的展示,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总结使用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影响的利与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节课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应用,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参与其中,满足学生对化学的新奇与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多的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善于总结和观察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