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出示幻灯片--古人的月亮情结)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指导理论与教学目的: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不象其它艺术可以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视觉。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像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要通过想像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记住:想像是至关重要的。
②诗人作诗多用虚写,因为虚拟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故我们读诗也要多从虚处去读
诗歌须有意境,有意境的诗才是好诗。组成意境的带有诗人主观感彩的具体物象称作意象。诗歌的意象大都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复合物,那么由意象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亦虚亦实的,因此读那些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文学作品,就要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从虚处去读,不要读死了,读实了,否则诗歌的意蕴就显得狭窄和浅薄,读者的想像空间、回味余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记住并理解这一条文学欣赏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今天的阅读(关于这条理论,同学们可阅读课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中的"意境"部分和"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③领悟思妇游子相思这一原型主题,领悟"月"在中国人情感世界中的意义。
四、播放课件,欣赏配乐朗诵(5分钟)。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像,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五 、阅读与欣赏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春江潮水边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在这温温馨柔和的春夜,江潮和大海连接在一起,江海一片,浩瀚无涯。光洁冰轮的明月,伴随着潮水,涌上海面,妩媚地、慢慢地升上天空。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闪动跳跃的月光,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随波逐浪,向远方展开,闪灼在浩瀚无际的江流海洋。这柔情恬谧的春夜,哪一条江河没有这银色的月色泻照呢?这妩媚皎洁的月色,给江河大地,整个天宇镀上了银子般的光洁和素馨。
以上四句:概括了春江夜景、渲染江潮大海、明月初升的景象。为全诗写月光下的景物以及作者对月遐想、游子、思妇、离恨闺怨,安排了伏笔,穿针引线,随着月色的转换。逐层展开。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
多情的江水,曲折迂回的环绕着芳草鲜花盛开的土地,银色的月光洒落在花树丛林之中,千树万树的花朵在月光的笼罩下,真象是缀满了一簇簇地雪珠,粉装银饰,洁白素雅,愈显娇媚。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亮高挂天空,天宇间空明洁白,月色犹如凝结不散的霜华,江岸的沙滩、小洲、在月光的笼罩下,更是银光雪亮,再也看不到沙砾的影子。
这四句着重描写月光,突出月光的颜色。象霜雪一样素洁,芳甸、花林、汀洲,都镀上了一层银色。描述了一幅素雅、恬静、温馨、缥缈仙境般地春江花月夜的神秘景象。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弧月轮。"
碧空如洗,江天一色,水天相连,真是透明的水晶世界主宰天地的是这轮皎洁的明月,它高高地悬挂在空中,倾泻着它纯洁的银辉,分外皎洁明亮。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是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第一层:诗人勾勒出游子思妇相思的大背景── 一幅春江明月初升的壮丽图画。文学之美,美在它的画面。没有人会觉得这幅画不美,不被这幅画所感染。让我们闭目遐想:(稍顿)春水上涨、江潮连海,浩渺黝黑的海面上一轮圆月在潮水的涌动下,冉冉上升。月亮的清光似随潮水从东海涌入江面,春江无处不沐浴着明月的光辉。江水蜿蜒曲折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郊野,月光倾泻在花树上,似"霰",月光辐射在半空中,似"霜",月光与汀上的白沙融为一体,分不出哪是月光哪是白沙。无边的春江之夜没有一丝纤尘,唯有那轮圆月,梦幻一般,纯净、朦胧而又孤寂。
文学之美,美在它的语言。让我们来品味这一层的语言(此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品味):"海",是一个虚拟的意象,是诗人视力所不能及的。由于有了"海",诗的意境才更加深邃浩渺。"潮"是一个既富动感又富声感的词,它不仅使人看到了浩浩汤汤流向大海的江水,也使整个画面变得有生气。"春江潮水"两句,言境界之广,"滟滟(水波动荡闪耀的样子)随波"两句言月耀江林,"月照花林"、"空里流霜"两句言月光之轻盈,"江天一色"句言月光之洁净。以"霰"、"霜"来比喻月光,写其颜色、写其质地柔和、写其虽流动却无声的情状、写其地域广大,真是妙极了。
再看这一层的具体写法(此由学生归纳):开篇两次写到海,但诗人的思绪并没有随着大海远去,而是将其绾回,由海──江,由江──甸,由甸──花林,由花林──月。诗人的笔触由远到近,由大至小,由动趋静,由春、江、花、月、夜等多种景物慢慢集中到空中的一轮孤月上,使月渐渐变成全诗的中心意象。用恢宏、博大、深邃、邈远的意境来衬托月。
"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千年一问)
在人类漫长的岁月里,是谁首先站在这令人陶醉的江畔,观赏这妩媚皎洁的明月?你多情的皎月,又是何年何月开始把你那纯洁的光辉,献给人类呢?
以上四句:写月到中天分外明。诗人仰视皓月,触景生情,凝思遐想,疑问。对宇宙的奥秘进行探索。历史上诗人对月探究苦想者甚多。李白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探索宇宙,向未知的境界录究,这都是积极的。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是人类的共性。
"人生代代无究已,江月年年祗相似。"
人事代谢,往来相继,无休无止。只有江月千秋万代,还是那个样子。真是人生暂短江月永恒啊!作者流露出伤感的情绪。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千年万代的人,都相继地过去了。只有江月依然含情脉脉的到底等待着谁呢?唯见那浩浩荡荡的长江,永远不息地送走那滔滔东去的流水。
以上四句:诗人通过江月长明,感叹人生暂短,在有限的人生中,又饱尝着多少悲欢离合!把诗文过度到游子思妇的主题。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世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深思飞跃,但有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如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段战。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源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幺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有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第二层,写人与月的关系。
诗人在描写完春江花月夜的景象后,没有立即引出思妇游子,而是先引入一段议论,以突出"月"的哲理意蕴和文化意蕴。他对人与月关系的揭示,体现了一种深沉的宇宙意识。无边的空间是"宇"、无尽的时间是"宙",如果说诗的第一层是把月放在无边的空间来写,写明月的光辉四处渗透、无所不在的话,那么第二层则是从无尽的时间来探讨人与月的关系。人类从初民起就亿万次地举头望月,圆月自有乾坤来就以它的光辉抚照人类。人类生生不息,代代繁衍,才得以与亘古不变年年相似的江月共存。"何人初见月"的"何人",不是指某一个人,它是一个博大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幼年时期的人类即初民。"何年初照人"的"何年",应指天宇生成之时。难怪古今评论家在评论此诗时无不注重此诗所表现的宇宙意识,无不注重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探讨。第一、二层次,诗人就月完成了一个宇宙本体论的审美指向。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人生悲欢离合,有时就象天上飘拂的白云那样。突然被一阵风吹开,飘到遥远的地方去。刮到人地两疏的青枫浦。无情的生活鞭子,就象那风一样,迫使他背井离乡,抛开亲人,异地作客,而伴随他的只是那长期丢弃不掉,割舍不开的离情和郁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在这春色融融,花阴寂寂的月明之夜,是哪家的游子飘荡在一叶小舟之中,思念家乡,对月低吟?又是哪家的闺妇,女儿独倚妆楼,对月凝思?怀念流落他乡,漂泊异地的心上人儿呢?
这四名通过诗人的凝思遐想,揭示游子,思妇月夜相思相忆的思想感情。此是离人,思妇的合写。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有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皎洁的月光,泻照在高楼闺阁之中,它好象怜惜那独居的思妇,寂寞的女儿。形影不离的少妇闺女的眼底下徘徊,是那么温柔多情。月色透过窗帷,照在思妇的梳妆台上,寂寞的思妇在月光下,倩影憔悴,情丝万缕。啊!妩媚的月亮,你那淡雅微寒的月色,怎能不使孤寂的女儿揉断愁肠呢?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啊!明月,你故意戏弄人吆?你的温柔、妩媚、水银般的光辉,搅碎了思妇女儿的心。任凭她放下帘子,还是垂落纱帷,你多情的月光啊!总是不肯离去。月华如练,浣纱江边,任凭她把捣衣石一再拭抹,那银色的光辉,却仍然涂在上面。它象无声的琴弦,在女儿的心房上拨动跳闪。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在这月园花好之夜,人居两地、情发一心,关河相隔,望月远念,不能月下共语,只好共看明月而已。皎洁的月儿呀!愿你把我的怀念之情,跟随着你的光华带到遥远的地方,带到心爱的人身边去吧!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啊!这凝思苦想,只不过是缥缈的幻境遐想罢了。对鱼雁传书的佳话,也只能是梦寐而已。高飞远翔的大雁,也未必能把人间的离情和月光一同带到遥远的地方。至于那江河中的大小鱼儿,更办不到传递书信的消息。它们只能在水面上撩起浪花,掀起细微的波纹罢了。
以上八句:抒写思妇的闺愁怨恨。一片痴情幻想。情思缠绵,哀怨凄楚。下面转入游子身上。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知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在这月园花好之夜,人居两地、情发一心,关河相隔,望月远念,不能月下共语,只好共看明月而已。皎洁的月儿呀!愿你把我的怀念之情,跟随着你的光华带到遥远的地方,带到心爱的人身边去吧!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啊!这凝思苦想,只不过是缥缈的幻境遐想罢了。对鱼雁传书的佳话,也只能是梦寐而已。高飞远翔的大雁,也未必能把人间的离情和月光一同带到遥远的地方。至于那江河中的大小鱼儿,更办不到传递书信的消息。它们只能在水面上撩起浪花,掀起细微的波纹罢了。
以上八句:抒写思妇的闺愁怨恨。一片痴情幻想。情思缠绵,哀怨凄楚。下面转入游子身上。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知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常年在异乡漂泊的游子,在这莺啼花飞的时节里,他夜里做了一个美梦。梦见杜鹃啼春、花谢花飞,已是春光半老,该是归家的时候了。啊!我为什么不归去呢?难道两鬓斑白、红颜衰退才是归期吗?于是他踏上归途,急忙飞越,跨进家园。啊!倚门凝望的亲人,我回来了……在欢欣中醒来,茫然四顾,依然身在异地。怎能不感到惆怅?可梦而不可及。
"江水流春去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无情的江水滚滚不息地向东流去,难道你忍心地把春天带走么?良辰美景、渐渐地暗淡了色彩。月亮挂在西方的天角。逐渐地倾斜了去,江水携带着青春的时光,急流东逝。啊!这已是退潮的时候了。
以上四句:写在异地漂泊的游子、感时思乡的愁绪。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时光的流失,青春难留的感叹。从而启示读者,光阴易逝,青春难再,把握时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滞湘无限路。"
斜月西沉,红晕的面容,淹没在羽翼般的海雾里,羞涩地渐渐地沉落下去。在这春宵良夜,该有多少离人对月思忆、相互怀念。远隔碣石、遥离湘萧、天长地远、归程茫茫。天涯寄情,难遣惆怅。
不如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在这月圆花好的春夜,这样柔情的春江,有多少离人游子能够泛舟乘着月光匆匆归来呢?但眼前所目及的,只是那落月的余辉,载着人间的离情,散落在大江两岸的树木花丛里。摇曳着倒影在江水之中。
啊!那浩浩荡荡的大江,那江流卷起的浪花,蕴藏看多少离人的情泪。
此四句:写作者丰富的想象。抒发了人间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诗文结尾,情思缕缕余意缠绵。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幺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它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资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第三层:思妇与游子相互思念。
月作为中心意象,是思妇游子相思的触发物与媒介,但诗人为什么选择月而不选择别的意象作为相思的媒介和触发物?现在我们来作一个简要的理论和文化上的阐释。
春、江、花、月、夜无一不令人心驰神往,而月,又是最摄人魂魄的。用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来解释,月是集体无意识的原形意象。荣格以为人类一切文明,就其实质来说不过是集体无意识的表达。人类从初民起就亿万次地接受的心理经验,即原始体验,是作为历史长期投影在"种族记忆"中并沉淀在每个人无意识深处的。人类的原始体验意味着本真的、自然的、充分感性的集体生活.。这种原始体验当其在现实中消逝时,又转而在人类的大脑中化为一种记忆的蕴藏,积淀为各种活生生的无意识原型,这就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它在富有创造力的人身上显出生气,在艺术家的幻觉中,在思想家的灵感中,在神秘主义者的内在体验中显示自己。这种超个体的无意识……恰如一种四处渗透、无所不在、无所不晓的精神。"(转引自王一川的《原始意象与艺术体验》,载《文艺争鸣》1988、5、)我们再来看"月":那从大海尽头升起于广袤无垠的黝黑的天幕上的一轮明月,不是亿万次地引起人们的神秘感、好奇感和无穷的遐想吗?不是亿万次地激起人们的感情波澜吗?这亿万次的心理经验化为一种记忆与积淀,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与原型。可以说,"月"之所以成为古今文人创作的母题,正是一种原型意象也是一种原型主题,是极具文化意蕴与情感价值的。没有月亮的夜晚是没有气韵的,正因为天上有了明月,夜的景致才显得那么动人迷人。
荣格以为集体无意识的原型通过个人的情结而规定的心理反映显现叫做象征。艺术就是原型文化的象征,它同神话、宗教、梦幻一样表现着"永恒的真理。"圆月升起于高缈的天际,把它的清辉洒向人间,人间的一切都在它朦胧迷离的光照中。在人的眼中,它永远是那么妩媚、柔和;在人的心中,它永远象征着友情、亲情、爱情,象征着阖家团圆、亲人团聚。于是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月亮,通过张若虚的个人无意识,化为具有审美象征意义的画面:游子与思妇隔千里而共明月,相望而不相闻,相思而不相聚。"不知江月待何人",进一步点出人与月这个原型的关系。一个"愁"字,奠定了下文的感情基调。"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谁家"、"何处"系泛指,包括天下所有有家不能归的游子与空栖玉楼的思妇。这六句逐步接近主题,引出主题。既然艺术是原型文化的象征,月是团圆的象征,爱情的象征,那么在春、江、花、月、夜中,月成为思妇与游子相思的媒介和纽带就最自然和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来品析一下诗人是怎样以月为媒介写思妇与游子相思的?(师生共同分析)写思妇:月就象一个十分有怜悯心的朋友一样,久久地在离人的妆镜台上"徘徊",而且固执地要与她作伴,欲为她消除一点忧愁(好好体会"徘徊"这一动词)。从修辞上说,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从文化意蕴上讲,这正是中国人说的"天人感应"。所谓感,即主动一方对被动一方的作用,所谓应,即被动一方对主动一方的反应。天与人究竟有无感应?作为哲学范畴的唯物论是持否定态度的,但文人们却青睐这种带有神秘意味的传统说法。在文学作品中常有天能干预人事,人能感动上天的描写。正因为思妇断肠的思念感动了月亮,月亮才起"可怜"之心"徘徊"不忍离去。但思妇并没有因月亮的好意而得到慰藉,月光越是相随,思念之心反而越切。思妇想撵走这牵人情思的月光,但玉户帘中卷也卷不去,捣衣砧上拂也拂不走。"卷"和"拂"两个表示动作的词值得好好品味,它们把思妇的烦燥情态惟妙惟肖地刻划出来了(思妇为什么要撵走月光?)。`月光下,鸿雁长飞,鱼龙潜跃,也不能稍去对心上人片言只语的问候。
明月楼上的思妇夜不成眠,扁舟子上的游子也同样。写游子:从月升到月落,游子静静地面对着沉沉的海雾,思绪的那一端始终在思妇的小楼上飘荡。"梦落花",就是梦家乡、梦妻子,还含有时不我待的意思,这是诗的语言。春半花落,他多想越过从碣石到潇湘无限的路程(碣石潇湘,虚指,极言路途之遥远),乘月还家,然而古往今来,为生计奔忙的人们有几人能乘月而归?"不知乘月几人归",游子对人生发出了深沉的感叹。月已落天欲明,游子只有把自己深深的思念寄托在月亮余辉下的江树上。"落月摇情满江树",此句很值得品味,不写人情而写月情,余韵袅袅,意味无穷。游子无边的惆怅、诗人无限的同情尽在其中矣。
写思妇与游子各用了八句,都是以景物来衬托人的心理。思妇思中带烦、游子思中带怨的心情被刻划得淋漓尽致。中国的文学作品有许多是描写春情的(专指男女之情),春情也是中国文人创作的原型题材(咱们课本上的《牡丹亭》就属于这一类),诗人把游子与思妇的相互思念放在春天的大背景下来表现,是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
中国传统哲学把阴阳对立统一看成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易传》云:"一阴一阳之为道。"世界万物无不由阴阳构成。生命得以延续,全在于有阴阳男女雌雄之分。女为之阴,男为之阳。一阴一阳,构成生命的本原。思妇和游子,完成一个生命本原的审美指向。
(小讨论:在写思妇与游子相互思念时,诗人的宇宙意识是否在不断深化?)
在对作品反复的品味领略过程中,读者不难发现,诗人写思妇与游子相思也是从空间和时间落笔的。写思妇,从明月楼上的妆镜台到长江边的捣衣砧,从愿逐月华到鸿雁长飞、鱼龙潜跃;写游子,从月升到月落,从春半到春去,从碣石潇湘──乘月欲归。以思妇与游子常年相望而不得相聚复归到无穷的时间与空间中。这种时空交错的手法无形之中与前面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宇宙意识。
从作品的审美意蕴来说,思妇与游子(是虚指还是实指?是定指还是泛指?为什么?)没有定指,唯其没有定指,作品抒发的相思之情才更具有普遍意义和震憾人心的力量,诗人的同情心才更显得博大和宏伟。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超越了作家个人的生活领域而以艺术家的心灵向全人类的心灵说话,《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正是这样。从作品的文化含意说,它蕴藏着一种神秘的东方文化。春、江、花、月、夜与游子思妇共同组成的深邃邈远的意境正象征着生命本原向宇宙本体的回归。
四、 情景理相融的手法:
(小讨论:大凡诗歌都是情景交融的,《春江》一诗更是做到了情景理的交融,请大家作具体分析,特别要注意"月"作为中心意象在写景、抒情、议论中的作用。)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这个大背景展开,一切都被这个特定的时序环境所包围所感染,那独立江岸赞羡春江美景探寻宇宙人生的望月人(望月人即诗人,他在诗中是隐形的,但诗中的明月、游子、思妇及其它一切全在它的视线及想像之中。有的同学将望月人当作游子,恐怕不符合诗意。)那春夜扁舟隔江思归的游子,那明月楼上、捣衣砧边的思妇,还有那载月飞翔的鸿雁、跃水留文的鱼龙,无不为这春、江、花、月、夜的美景相召相引相感。这首诗融情景理为一炉。写景,虚实相生、恢宏隽永,写情幽怨缠绵、热烈深沉,写理明白浅显、深邃透析。前面已说,月是中心意象。不借月,无以写景、无以抒情、无以议论。月是纽带,贯通了情景理。月在一夜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郊野、江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小楼、妆台、砧石、鸿雁、鱼龙、痴情的思妇、漂泊的游子、还有那隐逸于字里行间发宇宙人生之慨的江边望月人,组成了完整的和谐的绚丽多彩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意趣横生充满人生哲理的画卷。掩卷闭目,我们仿佛看到了愁肠寸断相望不相闻的思妇和游子,得以在春江花月夜深邃邈远的意境中,体验玩味游子思妇那如长江一样绵绵不断的情思。
陈兆奎辑《王志》(王闿运)卷二《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条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暂且不说张若虚之诗究竟是不是宫体,只说"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评价,就已确定了张若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一篇诗被尊为"大家",这是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
五、课后思考练习(5分钟):
1、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春江花月夜》载于《乐府诗集》卷四十七。这一卷收有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春江花月夜》共五家七篇,其中一篇就是张若虚的。其余为陈后主的一篇,隋炀帝两篇,隋诸葛颖一篇,唐张子容两篇。陈后主一篇亡佚,现将其余三人的《春江花月夜》依次录下: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辉。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花帆度柳浦,结搅隐梅洲。月色含江树,花影拂船楼。
林花发岸红,气色动江新。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读了以上五篇《春江花月夜》,便可看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它们的传承关系,它们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提供了创作的素材。但张若虚的诗显然远远超过了前几首,特别是它反映的宇宙意识和人生哲理,更是前几首诗所没有的。试从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创造、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情感的抒发几方面将张若虚的诗与以上五首进行比较。或写成文字,或写出提纲,下节课进行讨论。